1. 程式人生 > >我的學習方法(三)

我的學習方法(三)

-- 思考 簡單 繼續 裏的 學校 是否 藝術學院 無法

之前說過放假要好好整理一些東西,今天有空就來寫一篇日誌吧。

最近是高考結束後學弟學妹們選專業,確定學校的日子了,雖然現在寫好像有點過時了,很多人專業什麽都已經定了,但是沒辦法,到現在才把腦裏的一些東西理順了寫寫,契機就是知乎上的一個問題,我簡短的回答已經發到了說說上。

大學三年學到的東西很多,最重要的那些往往不是專業知識,而是一些思想上的東西,大部分之前都說過了,今天就說個新的—關於興趣與專業。

就我個人來說,因為高考後看了相對論入了物理的坑。對星空的向往使我在初期的目標是天文學,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最終沒能進入天文領域,反而誤打誤撞接觸了光學,體驗了一把科研的感覺,雖然結果並沒有弄出什麽東西。但是卻讓我意識到了很重要的一點,也是我想對剛剛高中畢業的人說的話:不要把興趣作為選擇專業的唯一指南針,在早期應該把興趣當作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興趣是一個耐人尋味的東西,有些人一早就能找到它,經過很長時間的探索實踐後最終完善了它;更多的人是很晚才找到它,花了相對前一類人更多的時間去完善它。簡單的舉個例子吧,少年時代是最無憂無慮的時代,你還有很長的時間才會接觸到現實的東西,比如家庭責任,如果在那個時候你能找到一個切合以後工作的興趣,並且從小就在實現它,那麽你將無疑比更晚找到的人具有很大的優勢。

現在很多人說小孩子還是玩好,別學那麽多東西,不能抹殺幼年時期的天真和快樂,在我看來,恰恰有那麽一些幸運的人,小時候的樂趣不是來源於玩滑梯打遊戲,而是來源於編程、數學等這些不可思議的東西,而且還極其幸運的能遇到一些誌同道合的人,不會失去打遊戲玩滑梯的那種天真快樂的感覺。當然,更多的人是在大學甚至工作後才能找到。

我個人是很看重興趣這兩個詞的,我一直認為,為了生計而做的工作只會讓我變成一條鹹魚,也許其他人沒有那麽看重這兩個字。我也為這兩個字付出了一些代價。

小時候被人問夢想是什麽,我不記得我回的是什麽了,反正大概就是“我要當個科學家”這種吧.現在長大了,才發現夢想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描述的,至少不是誰都有資格在一開始就能這樣描述的。周恩來說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毛留下“學不成名誓不還”,這種不是誰都有資格說的。如果你能認識到自己不是那種牛人,你就得正視自己,要麽不要想那麽多,要麽就一步步去找。

寫到這感覺很是啰嗦啊。。。就簡單的一段話說明吧:興趣和夢想不是憑空的想象,不是一瞬間的熱血,而是經歷足夠後的結晶,是瓜熟落地時的恍然。小的時候自然可以無畏追尋,大了以後就要考慮現實了---你是否能為了夢想冒著失業的危險,冒著拖累家裏的危險,你要知道,長大意味著責任。說起來或許覺得沈重,但這是你長大後必須考慮的東西。你不再是那個回家就有吃的小孩子了。

以上只是一個感慨,這篇日誌主要是想總結這半年來自學編程的過程和今後學習的計劃。

不得不說,自學是一項枯燥、看不到成績的東西。自學意味著沒有人監督,沒有人檢查你的成敗,那麽就只能通過自己不斷的總結和實踐來評判了.總結倒是一直在弄,實踐的東西卻沒有人能評判,主要是會的太少,實踐弄不出來什麽(就只能用C++弄個黑白框的貪吃蛇,最高成就了.....),我的計劃是繼續學C++,假期也是這樣.回學校後學爬蟲和python,年底前爭取能學到找一份工作的地步,至少在能解決畢業後的吃飯問題後再往遊戲方向繼續走----期間C++自然不能落下。反正下學期是實習階段,沒課,可以天天碼代碼了。

當初和家裏妥協選了物理師範,擔心去了師範就無法走上科研的道路了,但實際上還是走上了.只不過走了以後才發現自己並不喜歡放棄了。這一段經歷也讓我有了信心-我堅信,只要努力,機會總會有的.我的努力是會有結果的,至少在物理科研這條路上我確實是能走通的(想想那段時間一個人待實驗室弄了那麽多東西:讀英文文獻,寫論文,配濃液、拍光譜、寫項目書,設計實驗,弄數據庫、甚至跑去藝術學院問老師墨水的區別。幾乎每天都是很晚才回宿舍,每天對著草稿紙演算,思考數據怎麽處理。真是一段充實的時光啊。最後的科研成果一般,並無出彩的地方。只可惜沒有機會踏入一直心心念念的天文)

挫折一定會有,失敗也會常遇吧。但我越發覺得這樣才好玩。順風順水,很多東西就失去了意義吧,親眼看著自己會的越來越多,錯的越來越少,得到的越來越多,真是一件讓人舒服而又充滿鬥誌的事情。

最後,只有思想和方法論上獲得的真知都不是真知,只有加上了踏踏實實的實踐才能變成真正的真知,所以,與君共勉:

腳踏實地,而後仰望星空。

越來越喜歡這句話。

我的學習方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