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2017-2021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行業影響預測

2017-2021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行業影響預測

傳感器

  行業影響因素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推動產業發展

  近年來,政府出臺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中國制造2025》、《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物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等國家戰略,推動了傳感器及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組織召開了“中國傳感器及物聯網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會”。會議旨在貫徹落實相關國家戰略,推動我國傳感器及物聯網產業向著融合化、創新化、生態化、集群化方向加快發展。

  物聯網的核心就是各種傳感器,傳感器就像是物聯網這棵大樹的根部,向各個枝幹傳遞數據作為養分。構建物聯網是需要傳感器來收集數據,然後通過無線技術用最節省成本的方式傳輸到雲端。在物聯網產業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傳感器產業發展呈快速增長狀態。

技術分享

  (二)應用領域廣泛

  中國傳感器顯著應用於汽車工業中包括汽車輪胎中的傳感器應用、安全氣囊中的傳感器應用、底盤系統中的傳感器應用、發動機運行管理系統中的傳感器應用、廢氣與空氣質量控制系統中的傳感器應用和需求、ABS中的傳感器應用和需求、車輛行駛安全系統中的傳感器應用和需求、汽車防盜系統中的傳感器應用和需求、發動機燃燒控制系統中的傳感器應用和需求、汽車定位系統中的傳感器應用和需求、汽車其他系統中的傳感器應用和需求。除此以外,中國傳感器在其他領域也有新的應用,如工業控制領域、環境保護領域、設施農業領域、多媒體圖像領域等。

  (三)產業呈現集群化發展

  我國傳感器的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並逐漸形成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沈陽和西安等中心城市為主的區域空間布局。

  1、長三角區域:以上海、無錫、南京為中心,逐漸形成包括熱敏、磁敏、圖像、稱重、光電、溫度、氣敏等較為完備的傳感器生產體系及產業配套。

  2、珠三角區域:以深圳中心城市為主,由附近中小城市的外資企業組成以熱敏、磁敏、超聲波、稱重為主的傳感器產業體系。

  3、東北地區:以沈陽、長春、哈爾濱為主,主要生產MEMS力敏傳感器、氣敏傳感器、濕敏傳感器。

  4、京津區域:主要以高校為主,從事新型傳感器的研發,在某些領域填補國內空白。北京已建立微米/納米國家重點實驗室。

  5、中部地區:以鄭州、武漢、太原為主,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模式,在PTC/NTC熱敏電阻、感應式數字液位傳感器和氣體傳感器等產業方面發展態勢良好。

技術分享

  二、不利因素

  (一)核心技術和基礎能力缺乏,創新能力弱

  傳感器在高精度、高敏感度分析、成分分析和特殊應用的高端方面差距巨大,中高檔傳感器產品幾乎100%從國外進口,90%芯片依賴國外,國內缺乏對新原理、新器件和新材料傳感器的研發和產業化能力。

  (二)共性關鍵技術尚未真正突破

  設計技術、封裝技術、裝備技術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國內尚無一套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傳感器設計軟件,國產傳感器可靠性比國外同類產品低1-2個數量級,傳感器封裝尚未形成系列、標準和統一接口。傳感器工藝裝備研發與生產被國外壟斷。

  (三)產業結構不合理,品種、規格、系列不全,技術指標不高

  國內傳感器產品往往形不成系列,產品在測量精度、溫度特性、響應時間、穩定性、可靠性等指標與國外也有相當大的差距。

  市場規模預測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7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到2,070億元,未來五年(2017-2021)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0.14%,2021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到5,937億元。


2017-2021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行業影響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