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企業生產場景下如何對Linux硬盤分區

企業生產場景下如何對Linux硬盤分區

linux 硬盤分區 公網ip   dns

生產環境:

硬件:華碩PC機,4 Intel(R) Core(TM) i5-6400 CPU @ 2.70GHz,內存4G;

任務:生產場景下如何對Linux硬盤分區,安裝CentOS6.9版本,搭建公網環境;

技巧:U盤安裝、生產場景分區

1、背景

添加一臺新電腦,目前該主機是裸機,沒有安裝任何操作系統。在安裝操作系統之前,先要分區,在這裏作者是按企業生產場景環境來分區的,對硬盤分區之前,我們先梳理磁盤分區的相關知識。

2、磁盤分區知識:

為什麽硬盤要分區,因為我們要告訴操作系統,從哪裏讀取數據,又要從哪裏寫數據。硬盤分區有主分區、擴展分區和邏輯分區之分。一塊硬盤最多可以有4個主分區,一個擴展分區,當然在擴展分區內還可以劃分多個邏輯分區。

主分區:一般為第一分區,在上面安裝操作系統。

擴展分區:不能算一個正常的分區,而是一個鏈接,起到一個指向的作用。

邏輯分區:邏輯分區是存在於擴展分區內。

分區要點:

1) 多個主分區的原則:1≤主要區≤4

2) 擴展分區和主分區組合:1≤(主分區+擴展分區)≤4

3) 分區成四塊磁盤的話:P+P+P+P P+P+P+E

特殊說明:

1) 擴展分區不是一個真正的分區,建立完擴展分區需要在上面建立邏輯分區才可以使用;

2) 對於主分區和邏輯分區在使用上是沒有區別的。

3) 分區數字編號1-4留給主分或或擴展分區使用,邏輯分區編號一般從5開始;

4) 硬盤也可以不分區,直接格式化使用。

3.硬盤分區的設備名

設備名稱如下,可以以此類推:

系統的第一塊IDE接口的硬盤為 /dev/hda

系統的第二塊IDE接口的硬盤為 /dev/hdb

系統的第一塊SCSI接口的硬盤為 /dev/sda

系統的第二塊SCSI接口的硬盤為 /dev/sdb

分區則使用數字編號表示:

系統的第一塊IDE接口的硬盤的第1個分區稱為 /dev/hda1

系統的第二塊SCSI接口的硬盤的第2分區稱為/dev/sdb2

4、生產場景分區方法

4.1 Linux系統地分區的要求:

1) 最少要有/以及swap兩個分區;

2) Swap的作用:虛擬內存,swap=1.5*物理內存容量,或者swap=2*物理內存容量

3) 建議設置獨立的/boot分區

4) 常規生產線上一般服務分區方式:/boot ,swap,/三個分區。

優點:簡單方便、易於維護、可批量部署,最主要的是不會因為分多個分區,有的分區滿了,有的分區而剩余很多空間卻不能利用的情況。

缺點:如果系統出了問題,重新裝系統時,因為所有數據在根分區(/),所有數據都有可能損壞。

4.2 生產環境中安裝Linux系統時如何進行分區

服務器角色

分區建議

優點

RAID方案

單機服務器

如8G內存,300G硬盤

/boot 100-200M

swap 16G,內存大小8G*2

/ 80G

/var 20G(也可不分)

/data 180G(存放web及db數據)

數據盤和系統盤分開,有利於出問題時維護。

視數據及性能要求,一般可采用raid5折中。

負載均衡器(如LVS等)

/boot 100-200M

swap 內存的1-2倍

/

簡單方便,只做轉發數據量很少。

數據量小,重要性高,可采用RAID1

負載均衡下的RS server

/boot 100-200M

swap 內存的1-2倍

/

簡單方便,因為有多機,對數據要求低。

數據量大,重要性不高,有性能要求,數據要求低,可采用RAID0

數據庫服務器

mysql及oracle

如16/32G內存

/boot 100-200M

swap 16G,內存的1倍

/ 100G

/data 剩余(存放db數據)

數據盤和系統盤分開,有利於出問題時維護,及保持數據完整。

視數據及性能要求主庫可采取raid10/raid5,從庫可采用raid0提高性能(讀寫分離的情況下。)

存儲服務器

/boot 100-200M

swap 內存的1-2倍

/ 100G

/data(存放數據)

此服務器不要分區太多。只做備份,性能要求低。容量要大。

可采取sata盤,raid5

共享存儲服務器(如NFS)

/boot 100-200M

swap 內存的1-2倍

/ 100G

/data(存放數據)

此服務器不要分區太多。NFS共享比存儲多的要求就是性能要求。

視性能及訪問要求可以raid5,raid10,甚至raid0(要有高可用或雙寫方案)

監控服務器

cacti,nagios

/boot 100-200M

swap 內存的1-2倍

/

重要性一般,數據要求也一般。

單盤或雙盤raid1即可。三盤就RAID5,看容量要求加盤即可。

5、在整個分區過程中產生兩個問題:

問題1:您的分區方法產生了如下關鍵錯誤,您還沒有創建/boot/efi分區,在繼續安裝CentOS前您必須更正這些錯誤。

方法1:先采用網上的方法嘗試解決此問題,按F2進入BIOS,選擇啟動項(BOOT Mode中分別有三項:UEFI+Legacy、UEFI、Legacy),其中默認是UEFI+Legacy,按要求選擇Legacy,重新啟動後無法找到U盤,所以放棄使用該方法,如果能識別光驅的話,可能就解決此問題了,因可以通過光驅安裝系統。

方法2:分區時,創建獨立的/boot/efi分區,100MB即可。

因為采用Legacy無法識別U盤,所以采用UEFI引導,需要根分區或swap分區,必須創建獨立的/boot/efi分區,否則無法繼續安裝。

問題2:您的分區方法產生了如下關鍵錯誤,sda必須有一個GPT磁盤標簽。

導致上述問題的原因,關鍵采用了UEFI+GPT模式啟動電腦的方法,本分區並沒有采用MBR分區方式。

下面通過加入GPT磁盤標簽來解決可以繼續安裝的問題:

按下Ctrl + Alt + F2 進入到rescure模式

Parted

Mklabel gpt /dev/sda

Yes

Print /dev/sda

按下Ctrl + Alt + F6回到安裝界面

註意:既然解決了安裝問題,最終導致整個硬盤只能劃分主分區,不能劃分擴展分區。

現在的說法是使用GPT對磁盤進行分區,它更先進,更健壯,所有計算機系統都在向其轉移。

整個分區過程嘗試過N種方法,最終硬盤分區通過:

技術分享

添加gpt標簽

技術分享

註意:有一塊電腦硬盤,另外還有一個U盤,看清楚,一不心會損壞U盤中的數據

技術分享

標準分區

技術分享

技術分享

技術分享

技術分享

最終的分區是:/boot,swap,/,/data

[[email protected]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3 358G 2.4G 337G 1% / #根分區

tmpfs 1.9G 0 1.9G 0% /dev/shm #swap分區

/dev/sda2 190M 42M 139M 24% /boot

/dev/sda1 200M 264K 200M 1% /boot/efi #分個幾十M就足夠了

/dev/sda5 93G 60M 88G 1% /data #存放數據

如果是采用專業服務器的話,基本上不會發生上述的問題。

硬盤分了區,系統也安裝好了,接下來還要配置好公網IP。

配置過程要註意兩個步驟:

[[email protected]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HWADDR=88:D7:F6:56:48:D6

IPADDR=113.195.*.*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13.195.210.1

TYPE=Ethernet

BOOTPROTO=static #配置靜態IP

ONBOOT=yes #隨著系統啟動,即自動激活網卡

[[email protected] ~]# cat /etc/resolv.conf

nameserver 220.248.192.* #配置DNS

nameserver 8.8.8.8

技術經驗:能ping通IP,但就是無法ping域名,原因就是nameserver要靠左頂格寫,不能有空格,所以一定要按計算機及系統的規則標準操作,否則不知道會出現什麽問題。

本文出自 “sky9890” 博客,請務必保留此出處http://sky9896.blog.51cto.com/2330653/1967445

企業生產場景下如何對Linux硬盤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