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書單】華羅庚專輯

【書單】華羅庚專輯

開始 筆記 進行 外行 掌握 運用 需要 傳記 精神

  • 唯有按部就班地前進,唯有步步踏實地鉆研,才可化雄心為現實。
  • 學科學要能創造,但也要善於接受已有的成果。
  • 學習就是艱苦的勞動,只要刻苦鉆研,不怕困難,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 科學研究要有堅實的基礎。

必須設身處地地想,在沒有這定律(或定理)之前,如果我要發現這一條定律(或定理)是否可能。如果可能,那是經過怎樣的實踐和思維過程獲得它的...如果人家發明一樣東西擺在你面前,你連別人的發明過程都不能了解,那你又怎樣能夠進一步創造出新東西呢?所以對關鍵性的定理的獲得過程,必須要有透徹的了解及熟練的掌握,才能指望科學上有所進展。

在對書中每一個問題都經過細嚼慢咽,真正懂得之後,就需要進一步把全書各部分內容串聯起來理解,加以融會貫通,從而弄清楚什麽是書中的主要問題,以及各個問題之間的關聯。

這樣我們就能抓住統率全書的基本線索,貫串全書的精神實質。(從薄到厚,從厚到薄)

我們在讀一本書時,還要把它和我們過去學到的知識去作比較,想一想這一本書給我添了些什麽新的東西...對自己原來已懂的部分,就可以比較快地看過去...對自己來說是新的東西用的力量也應當更大些...僅僅是添上幾點以前所不知的新方法新內容。這樣做印象反而深刻...懂得的東西愈多,知識基礎愈厚,讀書的進度也就可以大大加快。

  • 獨立思考和不接受前人的成就是毫無共同之點的。如果有人認為研究工作是獨創的,只要獨立深思,不需要多讀書、多接受前人的經驗,這看法也是錯誤的。這樣的看法會把人引入前人已走過的失敗的道路上。
  • 我今天要提兩點

我們要求能夠說得出書上最重要的關鍵是什麽,主要的定理、定律、方法和證明是如何獲得的。科學中的每一發明都不是依靠一時的“靈感”或“啟發”得來的,而是靠豐富的感性知識,並靠這些知識中反復歸納和研究而得出的,其經過往往是一步一步地逼近,或者是推翻了不少推測和假設而得來的。

第二點,獨立思考能力也是大學生所亟需培養的。

  • 搞任何東西都要熟,熟了才能有所發明和發現...其次,關於資料問題,搞研究工作既然要廣泛吸取前人的經驗,那就必須占有充分資料...我想首先要了解這門科學在世界上最有權威的是哪些人或哪些學派,然後拿這些人近年來發表的文章來看。起初很可能看不懂,原因大致有兩種:第一,他所引證的教科書,過去我們沒有念過,這很好,從這裏知道我們還有哪些基礎未打好,需要補課;第二,他引證了許多旁人的著作,這些著作我們不一定要全部都看,但可以從這位科學家提的線索開始,按他引證的書一步步擴大,從他研究的基礎一步步前進。這樣時間也不致花得太長,有的花一二年,有的三五年就可以知道個輪廓了。
  • 在科學研究上,急於求成的人,往往是比什麽人都走得慢。我們要走得又快又穩。
  • 打好基礎的另一種方法是經常練,一有機會就練。
  • 由知、學、見到識,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過程,非如此,不能進入認識的領域。
  • 人之所以可貴就在於創造,在於善於吸收過去文獻的精華,能夠經過消化創造出前人所沒有的東西...什麽叫消化?檢驗消化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會用不會用,不是說空話,而是在實際中考驗...但是同學們不一定就有那麽多的實踐機會,在校學習的時候有沒有檢查我們消化了沒有的方法呢?...也就是全書經過分析,揚棄枝節,抓住要點,甚至於來龍去脈都一目了然了,這樣才能說是開始懂了。想一想在沒有這條定理前,人家是怎樣想出來的,這也是一個檢驗自己是否消化了的方法。當然,這個方法不如前面那種更踏實。總的一句話,檢驗我們消化沒有,弄痛沒有的最後的標準是實踐。是能否靈活運用解決問題。
  • 搞研究工作的幾種境界...1.照葫蘆畫瓢地模仿...2.利用成法解決幾個新問題...直接利用成法也和做習題差不多,而利用成法,又通過一些修改,這就走上搞科學研究的道路了...3.創造方法...是一個重要的轉折,是自己能力的提高的重要表現。
  • 單是深,固然能成為一個不壞的專家,但對推動整個科學發展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單是廣,這兒懂一點,那兒懂一點,這只能欺欺外行,表現表現他自己博學多才,不可能做出實質性的成果來。
  • 我們要正確評估好的東西,就是一時得不到表揚,也不要灰心,因為實踐會證明是好的。而不好的東西,就是一時得到大吹大擂,不過多久也就會煙消雲散了。我們要有毅力,要善於堅持。但是在發現死胡同是不容易的,不下功夫是不會發現的。就是退出死胡同時,也得搞清楚它死在何處,經過若幹年後,發現難點解決了,死處復活了,我就又可以打進去。
  • 所以我要求你們年輕人:(1)有對科學鉆深鉆懂一行兩行的鍛煉。(2)有把科學知識普及給群眾的本領。

我的感想

態度:一定要腳踏實地,不要急。

讀書過程:

小問題-自己思考-讀和學(對內容進行理解,想想人家怎麽想出來的)-做筆記,記主幹,記新知,得到哪些經過深思後得出的“認識”,想想與以前學的知識有什麽聯系、應用,記下作為此章收獲。

依次對其他章作相同操作

總結全書

想想自己能在此之上有什麽新的創作

最後復習,修正,弄成紙質版資料

你在對內容進行理解時,自然是在進行批判性思維。你在做筆記,自然是挑選主線或是記下自己之前不知道的新的東西。

有一定門檻

批判(相關且新且專),傳記分析,老師

【書單】華羅庚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