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從0到1》開啟商業和未來的秘密

《從0到1》開啟商業和未來的秘密

並且 實驗 思想 多少 使用 財務 思考 face 清潔

《從0到1》這本書總共花了兩個小時讀完,以及其簡練的方式介紹商業成功的關鍵。

下面是摘自原書的幾段話:

從0到1,或者說從無到有,意味著企業要善於創造和創新,通過技術專利、網絡效應、規模經濟、品牌等形成壁壘,從而實現質的垂直性層級跨越,
由此開辟一個只屬於自己的藍海市場而成為這個市場的唯一,這樣的壟斷足可讓企業安享豐厚的利潤。 即便對整個商業社會而言,這樣的模式也開辟了非零和遊戲的疆域,著眼創造新價值,把市場的餅做大,這才是最終商業社會乃至人類社會的救贖之道。
而與之相對,從1到n只是復制,創造不了新價值,甚至可能淪為遍地抄襲的山寨模式。

下面四條是傳統商業的經驗

遭受矽谷之劫的企業家們從中學到4點經驗,這些經驗直到今天仍在主導商業思想:
①循序漸進。
不能沈溺在宏大的願景中,否則會使泡沫膨脹。自稱可以成大事的人都不可信,因為心存改變世界之雄心的人通常要更加謙遜。小幅地循序漸進地成長是安全前進的唯一道路。
②保持精簡和靈活性。
所有的公司都必須留出一定空間,不要事事都嚴格計劃。你不知道你的事業會變成什麽樣,事先規劃通常既死板又不現實。相反,你應該做些嘗試,反復實踐,把創業當成未知的實驗。
③在改進中競爭。
不要貿然創造一個新市場。以現成的客戶作為出發點創業才更有保障。成功者已經創造出被認可的產品,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才是可取之道。
④專註於產品,而非營銷。
如果你的產品需要廣告或營銷人員去推銷,就說明你的產品還不夠好:科技應用於商業應該主打產品開發,而不是分銷。在泡沫年代打廣告顯然都是浪費,唯一持久的成長是爆發式成長。

而下面才是從0到1的過程

然而這些法則的對立面可能更正確:
1.大膽嘗試勝過平庸保守。
2.壞計劃也好過沒有計劃。
3.競爭性市場很難賺錢。
4.營銷和產品同樣重要。

大多商業失敗的願意是無法逃脫競爭:

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以下面這段文字作為開頭:“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而在商業中,情形恰恰相反。企業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每個壟斷企業都是靠解決一個獨一無二的問題獲得壟斷地位;
而企業失敗的原因卻相同:它們都無法逃脫競爭。

如今的高等教育在陷入下面的困境:

越到高等教育階段,這種現象越嚴重。優秀的學生自信地“往高處走”,直到競爭激烈到把他們的夢想吞噬殆盡。
高等教育是一場困局,在高中時對未來有宏偉規劃的學生,最後卻陷入了與智力程度不相上下的同儕在傳統職場上的競爭,
如企業管理咨詢和投資銀行業務。為了獲得把自己轉變成一個墨守成規之人的特權,學生(或者家長)要支付數十萬美元,
並且學費仍在飆升,漲幅持續超過通貨膨脹。為什麽我們要對自己做這種事呢?

我多麽希望自己年輕的時候就這麽思考過。

我的道路循規蹈矩,一個朋友曾在我八年級的紀念冊上這樣預測:四年後我會成為斯坦福大學的二年級學生。

按部就班地上完了大學,我考入了斯坦福法學院,在這裏我更加努力,追求更大的成功。

正如下面的言論:

學校教給我們的卻恰恰相反:體制化教育傳授的是無差別的一般知識。
每個身在美國教育體制中的人都沒有學會用冪次法則來思考。
每所中學不管什麽課都一律上45分鐘,每個學生都以相同的步伐向前邁進。
在大學中,模範學生癡迷於學習另類的冷門技能,想以此保證自己的未來發展。
每所大學都相信“卓越”,教育部門隨意給出的幾百頁按字母排序的課程表看起來就是為了確保“你做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把它做好”。
你做什麽並不重要?真是徹頭徹尾的錯誤。
你應該將全部註意力放在你擅長的事情上,而且在這之前要先仔細想一想未來這件事情是否會變得很有價值。

股市的價值就是對一個企業未來的判斷:

簡單地說,一個企業今天的價值是它以後創造利潤的總和。(正確估價一家企業,還要把未來現金流折算成今天的價值,因為相同額度的資金現值要比期值更有價值。)
通過比較現金流現值,我們能看出低增

比別人好一點不行,必須得好上10倍,才能有優勢,當然這也需要10倍的努力

一般而言,專利技術在某些方面必須比它最相近的替代品好上10倍才能擁有真正的壟斷優勢。
人們會認為,那些優勢微不足道的產品只是有了一點改進而已,就很少有人買,特別是在這個已經很擁擠的市場裏。 要做出10倍改進,最明確的方法就是創造全新的事物。
如果你在一個領域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價值的事物,理論上,公司價值就會無限增長。例如能安全消除睡眠需求的藥物,或是禿頂的治療方法,都會支撐起一家壟斷公司。

從小處入手,針對特定用戶,才是立足的正確之道

矛盾的是,享有網絡效應的企業必須從非常小的市場做起。
Facebook的最初使用者只是一群哈佛學生——馬克·紮克伯格的第一個產品是為了讓同班同學註冊,而不是吸引全地球人。
這就是為什麽成功的網絡企業很少像工商管理碩士一樣為了開公司而開公司,他們最初的市場很小,小到看上去根本不像一次商機。

成功中純粹的運氣占多少成分呢?

如果你相信人生就是靠運氣,那為什麽還要讀這本書呢?如果你只想知道彩票大獎得主的故事,學習創業對於你來說就毫無用處。
《傻瓜laohu機使用指南》可能會告訴你哪些吉祥物可以求得好運,哪種機器“最神”,但是不能告訴你成功的方法。 難道比爾·蓋茨只是中了智力彩票?難道謝麗爾·桑德伯格本來就含著金湯匙出生,或是她“向前一步”?了?
當我們討論像這樣的歷史問題時,幸運已是過去時了。更重要的問題是關於未來的:未來是靠機遇還是計劃呢?

很多憤青會做出如下言論:

這些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人長大後,認為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夠成功是由其個人背景決定的,而個人背景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但是他們忽視了更大的社會背景:這一代人從孩童時期就過高地估計了機遇的力量,低估了規劃的重要性。
格拉德威爾開始時想要打破商人白手起家的神話,但是事實上他自己的解釋就是對這代人傳統想法的闡述。

冪次法則也就是80-20法則,對於人生也有指導意義

冪次法則不只對投資者很重要,它對每個人都很重要,因為每個人都是投資者。
一個創業者做的最大投資,就是花時間成立新公司。因此每個創業者都必須思考他的公司以後是否會成功、會有價值。
同樣,每個人都是一個投資者。你之所以選擇一份職業,是因為你相信自己選擇的工作在今後的幾十年中會變得很有價值。

正是因為世界還有秘密等待我們去發現,所以生活才有意義

還記得我們的反主流問題嗎:在什麽重要問題上你與其他人有不同看法?
如果我們今天對自然的了解已經達到未來才能達到的程度,如果今天所有的真理已被領悟,如果再無秘密可探索,那麽這個問題就尋不到好答案。
除非世界上還有秘密有待發現,否則與眾不同的想法就毫無意義。

對於交往

時間是最寶貴的資產,將時間浪費在不能長久合作的人身上得不償失。如果你不能在工作上建立持久的關系,那麽你就浪費了時間——即使純粹從財務的角度來看,也是如此。

對於員工,馬斯克這樣認為:

埃隆如此描述他的員工:“進入特斯拉,如同你選擇進入特種部隊。進入普通軍隊也很好,但在特斯拉工作,你就選擇了接受挑戰。”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先把局部做到最好,才可能有機會做全體

企業家只有從微觀入手提出自己的計劃,才能從宏觀的見解中獲益。
清潔技術公司面臨相同的難題:無論能源如何稀缺,只有對特定問題拿出最佳方案的公司才能贏利。還沒有哪個產業能重要到只要參與其中就能建立卓越的企業。

《從0到1》開啟商業和未來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