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互聯網+”與“+互聯網”

“互聯網+”與“+互聯網”

簡單 是不是 images img 價格 src 技術 是把 萬裏

“互聯網+”與“+互聯網”都是我們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順應潮流應運而生的,只有在把握好“互聯網+”的趨勢和利用好“+互聯網”的發展模式, 站在“互聯網+”風口浪尖上 ,順勢而為,方能經濟騰飛,否則,終將被時代淘汰。

技術分享圖片

在2015年提出我國進入“互聯網+”時代後,“互聯網+”概念被炒得很火,出門隨便問個搞企業接觸網絡的,都說現在“互聯網+”時代,自己正在迎合時代的發展,實行升級轉型,其實,“互聯網+”和“+互聯網”雖然都很火,但內在的調性和本質還是不一樣的。

技術分享圖片

自從2015年提出了“互聯網+”的概念,“+互聯網”也相應的針對傳統行業觸網所及,企業針對互聯網的觸及已在行業內引起熱烈的討論,正如馬雲所說,在信息互聯網時代,你可以不懂互聯網,不了解互聯網,但你得學會怎麽利用互聯網,簡而言之就是,具體操作可以不會,但戰略眼光和和發展方向不能忽略掉。

技術分享圖片

“互聯網+”是什麽?我相信在今天,仍然有很多從事互聯網行業的人不太能準確解釋“互聯網+”,或是把“互聯網+”與“+互聯網”弄混淆,說實話,真正的某個定義只是相對而言,何況讓一個程序員去定義什麽是“互聯網+”的話,我也是很懵逼。

技術分享圖片

“互聯網+”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11月“三馬”(馬明哲、馬化騰和馬雲)在某開業儀式上的發言。馬化騰提出:“互聯網加一個傳統行業,意味著什麽呢?其實是代表了一種能力,或者是一種外在資源和環境,對這個行業的一種提升。”

技術分享圖片

在2015年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了“互聯網+”的概念,對全社會、全行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振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不是很熟悉,反正在校園裏或街道宣傳標語,我是隨處可見,大力支持網絡技術和大眾創業,對於盤活區域經濟、對產業的需求和供給上加速適應市場有著積極作用。

技術分享圖片

那麽,“互聯網+”行動計劃又是什麽?在給出的名詞解釋中:“互聯網+”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於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高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技術分享圖片

在這個大環境下,“互聯網+”戰略初見雛形:

“互聯網+”建設將探索實體經濟的互聯互通的道路,將核心城市的建設聯成脈絡,形成合力,拓展到國際;

”互聯網+“脈絡鏈接中國與世界,凝結重點城市合力,使我們成為全球互聯互通的動力源和重要網絡節點。

技術分享圖片

通俗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並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互聯網+”更多強調“逆襲創新”,“互聯網+”有新技術優勢、體制機制優勢和更廣泛的社會支持,容易產生爆發性增長。互聯網技術是基礎,再加上其優惠的價格、便捷的操作、舒適的體驗,足以贏得巨量消費者。

技術分享圖片

“+互聯網"是針對傳統行業融合、產業變革所產生的概念,是傳統行業借助互聯網手段把線下的生意做到線上去,並將互聯網技術融合到產品的生產、管理、銷售、服務等環節中。“+互聯網”更多強調“順勢創新”,是傳統行業以既有業務為基礎,利用互聯網技術和理念,提高為用戶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技術分享圖片

總體的來說,“互聯網+”的主導者往往是互聯網企業,從技術、商業模式、資金、人才等方面看,都是互聯網企業主導著融合進程;“+互聯網”則正好相反,主要是傳統企業在主導著融合進程。

技術分享圖片

文末結尾,唯有一首歌曲能表達我的心情,《長路漫漫任我闖》--林子祥......長路漫漫伴你闖,尋自我覓真情,馳馬闖江湖,從未理俗世欣不欣賞,迎入日月萬裏風,笑揖清風洗我狂,來日醉臥逍遙,寧願銹蝕我纓槍,長路我伴你萬裏蕩......

“互聯網+”與“+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