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從日本汽車業恐慌,看傳統制造邁入電動時代的糾結

從日本汽車業恐慌,看傳統制造邁入電動時代的糾結

使用 革命 日本 需要 一點 廠商 到來 夏普 問題

技術分享圖片
我們都知道,以“技術為王”立足的日本此前受到巨大沖擊。夏普、東芝、三洋、松下等日本老牌企業紛紛遭遇重創,被收購、賣樓、股價斷崖式下跌、裁員……總之就是慘慘慘。但一切尚未結束,因為這場悲慘風暴要刮到日本汽車業了!

原本在傳統燃油汽車領域表現強勢的日本汽車業,將因為電動汽車時代的到來而遭受巨大沖擊。而且這並不是相關企業自己想轉型就能轉型的,與政府政策、企業發展策略等多個方面都有著聯系。日本汽車業的恐慌,還是基於內心的糾結上。

從變速器消失,看龐大生態系統中老牌供應商生意將陷入癱瘓

由於電動汽車的到來和逐漸普及,汽車行業的一切相關事務都在發生改變。這些改變不僅讓整個汽車行業在經濟上,更是在心理上都面臨著根本性的變化。電動汽車在設計上消除了變速器的皮帶和齒輪,還有傳統汽車中使用的其他數千個零件。而這種變化,讓老牌供應商感到緊張。特別是在日本,汽車制造是經濟的支柱。一旦傳統汽車零件不再被需要,意味著這些老牌供應商將迅速走向衰落。

如世界三大變速箱生產廠商之一的Jatco,目前就陷入到憂心忡忡的氣氛中。Jatco首席執行官日前就表示,“如果今天全世界的電動汽車全部投入使用,這將會使我的生意陷入癱瘓。”Jatco擁有7000名員工,創造的利潤等占據了日本汽車行業的重要部分。
技術分享圖片

可以說,這些老牌供應商是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的龐大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一旦電動時代到來,變速器等數千個零件消失對於這些老牌供應商將造成致命打擊。生意陷入癱瘓只是開始,最終結果就是徹底消失。

科技革命試錯帶來的調頭難題

既然電動時代到來的趨勢如此明顯,那麽為什麽日本這些老牌供應商還不積極轉型呢?其實,這牽扯到了太多方面的利益,也有著錯綜復雜的原因。其中重要的一點是對於氫能源的誤判,讓日本正在成越來越孤立的氫燃料“玩家”。

在此前,包括日本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對氫燃料電池汽車不斷發力。但現在其他國家對這種技術的熱情已經消退,部分原因是氫燃料電池汽車需要巨大而昂貴的基礎設施。不過,日本仍然在氫燃料電池汽車上越走越遠。

比如為了鼓勵市民在奧運期間也使用氫燃料電池車,東京政府會承擔80%的補貼。另外,氫燃料電池車加氫站也在東京加緊建設中,預計到2030年東京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會超過150個,車輛數量會超過20萬輛。日本工業部長Seko也在去年9月份表示,“電動汽車的發展趨勢在增長,銷量在增加。但我們不能突然跳上電動汽車,要捍衛政府對氫能的承諾。政府仍然致力於向“氫氣社會”轉型項目投入資金。”

但恐怕再一次,日本將錯過一個重大的技術轉變。畢竟氫燃料電池汽車並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全球普遍關註並實踐的是電動汽車。日本的科技革命試錯帶來了掉頭難題,讓其只能錯上加錯,眼睜睜地看著電動時代與自己擦身而過。

技術分享圖片

非傳統汽車供應商,正加速從電動時代的轉向中獲得收益

雖然日本在電動汽車上發展得不盡人意,但依然有企業正在受益。如,雖松下在過去的十年裏因為電視業務的萎縮而損失了數十億美元,但汽車部件成為增長最快的部門——主要是銷售傳感器、駕駛艙控制臺和電池。此外,此前專註於推出混合動力汽車的豐田,在特斯拉等外國競爭對手的壓力下,也正在開發一批新的電動車型。豐田已經與松下簽署了電池開發合作協議,豐田表示目標是到2030年每年售出100萬輛全電動車。
技術分享圖片

此外,老牌供應商也在做出一定的改變,比如加大自動化的比例,大幅壓縮人工成本。如,變速器包含大約400個獨立部件,必須精確組裝,生產過程中很難離開機器人。而Jatco表示,其下一條生產線將從40%的自動化提升至70%的自動化,最終希望機器人能夠完成100%的工作。

雖然自動化的比例能夠壓縮人工成本,但帶來的結果是讓很多人失去工作。如果最終電動汽車將變速器送進博物館的時候,這些老牌供應商還是會面臨倒閉風險。如何在電動時代站穩腳跟,是日本汽車業面對的迫在眉睫的問題。(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從日本汽車業恐慌,看傳統制造邁入電動時代的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