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linux c】setsockopt 詳解

【linux c】setsockopt 詳解

多層 count 設置 例如 select() log struct rec 查找

轉自:http://blog.csdn.net/zhonglinzhang/article/details/9183229

功能描述:
獲取或者設置與某個套接字關聯的選 項。選項可能存在於多層協議中,它們總會出現在最上面的套接字層。當操作套接字選項時,選項位於的層和選項的名稱必須給出。為了操作套接字層的選項,應該 將層的值指定為SOL_SOCKET。為了操作其它層的選項,控制選項的合適協議號必須給出。例如,為了表示一個選項由TCP協議解析,層應該設定為協議 號TCP。


用法: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t getsockopt(int sock, int level, int optname, void *optval, socklen_t *optlen);

int setsockopt(int sock, int level, int optname, const void *optval, socklen_t optlen);

參數:
sock:將要被設置或者獲取選項的套接字。
level:選項所在的協議層。
optname:需要訪問的選項名。
optval:對於getsockopt(),指向返回選項值的緩沖。對於setsockopt(),指向包含新選項值的緩沖。
optlen:對於getsockopt(),作為入口參數時,選項值的最大長度。作為出口參數時,選項值的實際長度。對於setsockopt(),現選項的長度。


返回說明:


成功執行時,返回0。失敗返回-1,errno被設為以下的某個值
EBADF:sock不是有效的文件描述詞
EFAULT:optval指向的內存並非有效的進程空間
EINVAL:在調用setsockopt()時,optlen無效
ENOPROTOOPT:指定的協議層不能識別選項
ENOTSOCK:sock描述的不是套接字


參數詳細說明:

level指定控制套接字的層次.可以取三種值:
1)SOL_SOCKET:通用套接字選項.
2)IPPROTO_IP:IP選項.
3)IPPROTO_TCP:TCP選項. 
optname指定控制的方式(選項的名稱),我們下面詳細解釋 

optval獲得或者是設置套接字選項.根據選項名稱的數據

類型進行轉換 


選項名稱        說明                  數據類型
========================================================================
            SOL_SOCKET
------------------------------------------------------------------------
SO_BROADCAST      允許發送廣播數據            int
SO_DEBUG        允許調試                int
SO_DONTROUTE      不查找路由               int
SO_ERROR        獲得套接字錯誤             int
SO_KEEPALIVE      保持連接                int
SO_LINGER        延遲關閉連接              struct linger
SO_OOBINLINE      帶外數據放入正常數據流         int
SO_RCVBUF        接收緩沖區大小             int
SO_SNDBUF        發送緩沖區大小             int
SO_RCVLOWAT       接收緩沖區下限             int
SO_SNDLOWAT       發送緩沖區下限             int
SO_RCVTIMEO       接收超時                struct timeval
SO_SNDTIMEO       發送超時                struct timeval
SO_REUSERADDR      允許重用本地地址和端口         int
SO_TYPE         獲得套接字類型             int
SO_BSDCOMPAT      與BSD系統兼容              int
========================================================================
            IPPROTO_IP
------------------------------------------------------------------------
IP_HDRINCL       在數據包中包含IP首部          int
IP_OPTINOS       IP首部選項               int
IP_TOS         服務類型
IP_TTL         生存時間                int
========================================================================
            IPPRO_TCP
------------------------------------------------------------------------
TCP_MAXSEG       TCP最大數據段的大小           int
TCP_NODELAY       不使用Nagle算法             int
========================================================================

SO_RCVBUF和SO_SNDBUF每個套接口都有一個發送緩沖區和一個接收緩沖區,使用這兩個套接口選項可以改變缺省緩沖區大小。

// 接收緩沖區
int nRecvBuf=32*1024; //設置為32K
setsockopt(s,SOL_SOCKET,SO_RCVBUF,(const char*)&nRecvBuf,sizeof(int));


//發送緩沖區
int nSendBuf=32*1024;//設置為32K
setsockopt(s,SOL_SOCKET,SO_SNDBUF,(const char*)&nSendBuf,sizeof(int));

註意:

當設置TCP套接口接收緩沖區的大小時,函數調用順序是很重要的,因為TCP的窗口規模選項是在建立連接時用SYN與對方互換得到的。對於客戶,O_RCVBUF選項必須在connect之前設置;對於服務器,SO_RCVBUF選項必須在listen前設置。

結合原理說明:

1.每個套接口都有一個發送緩沖區和一個接收緩沖區。 接收緩沖區被TCP和UDP用來將接收到的數據一直保存到由應用進程來讀。 TCP:TCP通告另一端的窗口大小。 TCP套接口接收緩沖區不可能溢出,因為對方不允許發出超過所通告窗口大小的數據。 這就是TCP的流量控制,如果對方無視窗口大小而發出了超過窗口大小的數據,則接 收方TCP將丟棄它。 UDP:當接收到的數據報裝不進套接口接收緩沖區時,此數據報就被丟棄。UDP是沒有流量控制的;快的發送者可以很容易地就淹沒慢的接收者,導致接收方的UDP丟棄數據報。
2.我們經常聽說tcp協議的三次握手,但三次握手到底是什麽,其細節是什麽,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第一次:客戶端發送連接請求給服務器,服務器接收;
第二次:服務器返回給客戶端一個確認碼,附帶一個從服務器到客戶端的連接請求,客戶機接收,確認客戶端到服務器的連接.
第三次:客戶機返回服務器上次發送請求的確認碼,服務器接收,確認服務器到客戶端的連接.
我們可以看到:
1. tcp的每個連接都需要確認.
2. 客戶端到服務器和服務器到客戶端的連接是獨立的.
我們再想想tcp協議的特點:連接的,可靠的,全雙工的,實際上tcp的三次握手正是為了保證這些特性的實現.


3.setsockopt的用法

1.closesocket(一般不會立即關閉而經歷TIME_WAIT的過程)後想繼續重用該socket:
BOOL bReuseaddr=TRUE;
setsockopt(s,SOL_SOCKET ,SO_REUSEADDR,(const char*)&bReuseaddr,sizeof(BOOL));


2. 如果要已經處於連接狀態的soket在調用closesocket後強制關閉,不經歷TIME_WAIT的過程:
BOOL bDontLinger = FALSE;
setsockopt(s,SOL_SOCKET,SO_DONTLINGER,(const char*)&bDontLinger,sizeof(BOOL));


3.在send(),recv()過程中有時由於網絡狀況等原因,發收不能預期進行,而設置收發時限:
int nNetTimeout=1000;//1秒
//發送時限
setsockopt(socket,SOL_S0CKET,SO_SNDTIMEO,(char *)&nNetTimeout,sizeof(int));
//接收時限
setsockopt(socket,SOL_S0CKET,SO_RCVTIMEO,(char *)&nNetTimeout,sizeof(int));


4.在send()的時候,返回的是實際發送出去的字節(同步)或發送到socket緩沖區的字節
(異步);系統默認的狀態發送和接收一次為8688字節(約為8.5K);在實際的過程中發送數據
和接收數據量比較大,可以設置socket緩沖區,而避免了send(),recv()不斷的循環收發:
// 接收緩沖區
int nRecvBuf=32*1024;//設置為32K
setsockopt(s,SOL_SOCKET,SO_RCVBUF,(const char*)&nRecvBuf,sizeof(int));
//發送緩沖區
int nSendBuf=32*1024;//設置為32K
setsockopt(s,SOL_SOCKET,SO_SNDBUF,(const char*)&nSendBuf,sizeof(int));


5. 如果在發送數據的時,希望不經歷由系統緩沖區到socket緩沖區的拷貝而影響
程序的性能:
int nZero=0;
setsockopt(socket,SOL_S0CKET,SO_SNDBUF,(char *)&nZero,sizeof(nZero));


6.同上在recv()完成上述功能(默認情況是將socket緩沖區的內容拷貝到系統緩沖區):
int nZero=0;
setsockopt(socket,SOL_S0CKET,SO_RCVBUF,(char *)&nZero,sizeof(int));


7.一般在發送UDP數據報的時候,希望該socket發送的數據具有廣播特性:
BOOL bBroadcast=TRUE;
setsockopt(s,SOL_SOCKET,SO_BROADCAST,(const char*)&bBroadcast,sizeof(BOOL));


8.在client連接服務器過程中,如果處於非阻塞模式下的socket在connect()的過程中可以設置connect()延時,直到accpet()被呼叫(本函數設置只有在非阻塞的過程中有顯著的作用,在阻塞的函數調用中作用不大)
BOOL bConditionalAccept=TRUE;
setsockopt(s,SOL_SOCKET,SO_CONDITIONAL_ACCEPT,(const char*)&bConditionalAccept,sizeof(BOOL));


9.如果在發送數據的過程中(send()沒有完成,還有數據沒發送)而調用了closesocket(),以前我們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從容關閉"shutdown(s,SD_BOTH),但是數據是肯定丟失了,如何設置讓程序滿足具體應用的要求(即讓沒發完的數據發送出去後在關閉socket)?
struct linger {
u_short l_onoff;
u_short l_linger;
};
linger m_sLinger;
m_sLinger.l_onoff=1;//(在closesocket()調用,但是還有數據沒發送完畢的時候容許逗留)
// 如果m_sLinger.l_onoff=0;則功能和2.)作用相同;
m_sLinger.l_linger=5;//(容許逗留的時間為5秒)
setsockopt(s,SOL_SOCKET,SO_LINGER,(const char*)&m_sLinger,sizeof(linger));

註意:兩種套接口的選項:一種是布爾型選項,允許或禁止一種特性;另一種是整形或結構選項。允許一個布爾型選項,則將optval指向非零整形數;禁止一個選項optval指向一個等於零的整形數。對於布爾型選項,optlen應等於sizeof(int);對其他選項,optval指向包含所需選項的整形數或結構,而optlen則為整形數或結構的長度。SO_LINGER選項用於控制下述情況的行動:套接口上有排隊的待發送數據,且closesocket()調用已執行。參見closesocket()函數中關於SO_LINGER選項對closesocket()語義的影響。應用程序通過創建一個linger結構來設置相應的操作特性:
struct linger {
int l_onoff;
int l_linger;
};
為了允許SO_LINGER,應用程序應將l_onoff設為非零,將l_linger設為零或需要的超時值(以秒為單位),然後調用setsockopt()。為了允許SO_DONTLINGER(亦即禁止SO_LINGER),l_onoff應設為零,然後調用setsockopt()。
缺省條件下,一個套接口不能與一個已在使用中的本地地址捆綁(參見bind())。但有時會需要“重用”地址。因為每一個連接都由本地地址和遠端地址的組合唯一確定,所以只要遠端地址不同,兩個套接口與一個地址捆綁並無大礙。為了通知套接口實現不要因為一個地址已被一個套接口使用就不讓它與另一個套接口捆綁,應用程序可在bind()調用前先設置SO_REUSEADDR選項。請註意僅在bind()調用時該選項才被解釋;故此無需(但也無害)將一個不會共用地址的套接口設置該選項,或者在bind()對這個或其他套接口無影響情況下設置或清除這一選項。
一個應用程序可以通過打開SO_KEEPALIVE選項,使得套接口實現在TCP連接情況下允許使用“保持活動”包。一個套接口實現並不是必需支持“保持活動”,但是如果支持的話,具體的語義將與實現有關。

TCP_NODELAY選項禁止Nagle算法。Nagle算法通過將未確認的數據存入緩沖區直到蓄足一個包一起發送的方法,來減少主機發送的零碎小數據包的數目。但對於某些應用來說,這種算法將降低系統性能。所以TCP_NODELAY可用來將此算法關閉。應用程序編寫者只有在確切了解它的效果並確實需要的情況下,才設置TCP_NODELAY選項,因為設置後對網絡性能有明顯的負面影響。TCP_NODELAY是唯一使用IPPROTO_TCP層的選項,其他所有選項都使用SOL_SOCKET層。
如果設置了SO_DEBUG選項,套接口供應商被鼓勵(但不是必需)提供輸出相應的調試信息。但產生調試信息的機制以及調試信息的形式已超出本規範的討論範圍。
setsockopt()支持下列選項。其中“類型”表明optval所指數據的類型。

在TCP連接中,recv等函數默認為阻塞模式(block),即直到有數據到來之前函數不會返回,而我們有時則需要一種超時機制使其在一定時間後返回而不管是否有數據到來,這裏我們就會用到setsockopt()函數:

int setsockopt(int s, int level, int optname, void* optval, socklen_t* optlen);
這裏我們要涉及到一個結構:
struct timeval
{
time_t tv_sec;
time_t tv_usec;
};
這裏第一個域的單位為秒,第二個域的單位為微秒。
struct timeval tv_out;
tv_out.tv_sec = 1;
tv_out.tv_usec = 0;
填充這個結構後,我們就可以以如下的方式調用這個函數:
setsockopt(fd, SOL_SOCKET, SO_RCVTIMEO, &tv_out, sizeof(tv_out));(具體參數可以man一下,或查看MSDN)
這樣我們就設定了recv()函數的超時機制,當超過tv_out設定的時間而沒有數據到來時recv()就會返回0值。

第二個我們要介紹的是多路復用機制,也就是同時監聽多個套接字連接。
int select(int n, fd_set* readfds, fd_set* writefds, fd_set* exceptfds, struct timeval* timeout);
這裏涉及到了fd_set結構:
typedef struct fd_set
{
u_int fd_count;
int fd_array[FD_SETSIZE];
}
fd_count為fd_set結構中包含的套接字個數,fd_array唯一個int 數組,包含了我們要監聽的套接字。
首先我們需要使用FD_SET將我們要監聽的套接字添加到fd_set結構中:
fd_set readfd;
FD_SET(fd, &readfd);
然後我們這樣調用select函數:
select(max_fd + 1, &readfd, NULL, NULL, NULL);(具體參數可以man一下,或查看MSDN)
FD_ISSET(fd, &readfd);
其中max_fd為我們要監聽的套接字中值最大的一個,同時在調用select是要將其加1,readfd即為我們監聽的要進行讀操作的套接字連接,第三個參數是我們監聽的要進行寫操作的套接字連接,第四個參數用於異常,而最後一個參數可以用來設定超時,這裏同樣使用了struct timeval結構,可以實現與前面介紹的同樣的效果。這裏如果連接進來的話select即返回一個大於零的值,然後我們調用FD_ISSET宏來檢測具體是那一個套接字有數據進來(FD_ISSET返回非零值)。

最後介紹的是另一種實現非阻塞的方法,這種方法在有些應用中會起到一定作用,尤其是在select()函數監聽的套接字個數超過1024個時(因為fd_set結構在大部分UNIX系統中都對其可以監聽的套接字個數作了1024的限制,如果要突破這個限制,必須修改頭文件並重新編譯內核),我們就不能使用select多路復用機制。
拿recv()函數來說,我們可以這樣進行調用:
recv(fd, buf, sizeof(buf), MSG_DONTWAIT);
註意到我們這裏采用了MSG_DONTWAIT標誌,它的作用是告訴recv()函數如果有數據到來的話就接受全部數據並立刻返回,沒有數據的話也是立刻返回,而不進行任何的等待。采用這個機制就可以在多於1024個套接字連接時使用for()循環對全部的連接進行監聽。

【linux c】setsockopt 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