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p2p備案:我們不知道的事情還有很多

p2p備案:我們不知道的事情還有很多

p2p 巴巴匯

平臺們都在為最後的終極一戰,加班加點:有些收購P2P平臺,試圖迂回獲得備案;有些直接放棄,清盤退出市場;有些忙於處理不合規資產,手段百出,左騰右挪。
  
  事實上,巴巴匯網貸分析在年前曾調查過此類網貸殼資源買賣的交易,不過,彼時,中介售賣的更多是一些空殼資源。北京商報記者以買家的身份向一位中介人員咨詢,該人員介紹,其手中有註冊在江蘇、浙江、山東、安徽等地的網貸公司,還未開展業務,註冊金在1000萬元左右,售價15萬元。
  
  對於網貸殼資源市場的存在,麻袋理財研究院總監路南分析,從賣方角度來說,監管高壓下,中小平臺面臨生存壓力,部分平臺缺乏競爭優勢,難以盈利,轉型困難,本來就要退出,賣殼是一條退路。另一方面,由於互金類企業早已被限制註冊,網貸備案指引又明確原則上不給2016年8月24日以後的新平臺備案,所以網貸平臺事實上成為一種數量有限的殼資源。
  
  行業第三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表示,殼資源是指交易的標的具有某種特定價值,可以是業務資質或牌照,也可以是用戶。在P2P網貸領域,平臺目前處於沖刺備案階段,過了備案的平臺其價值將上升,收購方也是看中了這一點,此外有些收購方看中的是平臺的用戶和融資能力。
  
  隨著備案臨近,此類網貸殼資源買賣交易的一個顯著特征是設置“底價+備案對賭”的協議。北京商報記者從上述中介人士處了解到,所謂“底價+備案對賭”是指備案之前,預付部分款項,備案成功後再付全款。在分析人士看來,此類對賭模式實際上是買賣雙方對於備案和交易價格博弈的一個結果。
  
  “ 隨著備案大限臨近,很多網貸平臺已經開展了測評,並根據整改要求在進行整改,收到整改意見或與有關方面深入溝通過的平臺心裏基本有了底(自身主觀判斷)——根據整改要求判斷,自身有多大把握能通過備案。從而據此要求提價,或對賭。”知名金融評論人北京九叔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道,此前,網貸平臺轉讓的叫價一般是待收余額的2-3折,在此基礎上會有浮動,大多是主體(有無國有/上市/知名投資)屬性、資產類型、羊毛比例、爛賬比例、運營成本與成長性。但是現在有些平臺起了“賭心”,認為能夠通過備案的就要加價,比如認為不管待收余額高低、一個能通過備案的殼也值3億-5億元。但買家也會顧慮,平臺通不過備案收購的錢不就全打水飄了。因此願意簽訂對賭協議,備案通過了再完成全部付款。
  
  由於網貸備案充滿變數,買方對於此類交易也充滿了疑慮。一位網貸平臺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自己所在平臺去年也想買殼,對一家外地平臺做了很久的深入盡調,最後也沒達成,備案的不確定性還是太大了”。 於百程表示,備案的過程也是洗牌的過程,並非所有平臺都會通過備案、設置對賭協議,是投資方為了對沖平臺通不過備案的風險。

p2p備案:我們不知道的事情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