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避免走進熟人社交的誤區——給新手助教的幾個建議

避免走進熟人社交的誤區——給新手助教的幾個建議

模式 super 電子 題目 出現 而不是 心理 接受 問題:

小記:2018年3月24日,鄒欣老師與北京的軟工助教共同舉辦了茶話會活動,在本次茶話會上鄒老師與助教們談了許多話題,從助教的困惑到助教的成長,再到同學們自身的發展規劃。茶話會持續將近3小時,大家相談甚歡,茶話會結束後我有所感,故整合茶話會前自己準備的一些文稿,寫成了此篇。

1. 解答學生問題耗費了太多精力,助教該如何應對?

在來自北科電子學院的張旭升助教提出這個問題後,大家反響甚高,其實說實話,我也曾飽受這個問題的困擾。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隱含了很多假設條件,所以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對問題本身進行一些定義,通過分解來探索不同場景下的解決方案。

解答學生問題,這個短語有三個地方可以擴展含義:

  • 怎樣的學生 —— 是認真思考的提問者,還是不過腦回路的伸手黨?
  • 什麽樣的問題 —— 是基礎問題,難以解決的問題,還是重復問題?
  • 通過何種方式解答 —— 是通過課程論壇,博客評論,班級群聊,還是好友私聊?

1.1 授伸手黨以漁

如果新助教參與到的課程是大學課程改革第一站,那麽他可能會遇到許多伸手黨。面對一個問題,伸手黨們不會想著主動搜索,而是期望通過其他人直接獲得解決方案。這種現象可能源於同學們以前的成長環境,高中時有同桌,大學時有室友。每每有疑問時,他們都可以隨心所欲地向夥伴提問,提問者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就能得到滿意的答案。這種“有問必答”的環境對他們的成長其實是非常不利的,這剝奪了他們獨立思考的機會。

作為助教,我們不僅僅是要解決同學們的問題,而是要從根本上讓他們從問題中獲得成長。就像鄒老師在構建之法中提到的,理想的師生關系該是教練與學員的關系,而非保姆與嬰兒的關系,助教與學生的關系同樣適用。針對伸手黨,不要直接授之以魚,要授之以漁。而要想讓他們主動學習,那就要推他們到不得不學習的境地。下面是幾點具體的建議:

  • 延遲回復。在伸手黨們提出問題後,不要立即響應。助教響應的速度越快,伸手黨越容易養成惰性。所以要延遲回復,故意地晾他們一會,可能伸手黨就會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了。
  • 不直接給出答案,但給出參考鏈接。期望伸手黨們一步登天,變得積極主動思考也是不現實的。他們也是因為以前的環境習慣導致,而非故意為之。為了不挫敗同學們對課程的好奇心,讓他們保持積極提問的態度,也不可對伸手黨一概不回復處之。回復是可以的,但不要直接給他們答案,助教可給一些參考鏈接,並針對相關的重點做一些提示。一段時間後,再去主動關心一下提問者對該知識點的理解程度,這會讓他們直接感受到來自助教的關懷,也就更容易接受助教的建議。
  • 約定好統一的答疑時間,其他時段不接受提問。就像健身房的教練一樣,助教同樣要區分好工作時間與生活時間。在該答疑的時候,就專心答疑;有其他安排時,就專心做其他事。明確區分不同時段不僅對助教自身的時間管理有積極作用,它對於同學們來說也是一種信號:答疑時間寶貴,要問些有價值的問題。這樣,助教的時間充分可利用在有價值的問題上,助教不會被“煩雜的問題”所累,最後精疲力盡。

生活還要繼續,不要再做 7 x 24小時開放的人肉搜索引擎啦!

1.2 問題分類

除了提問者有所區別外,同學們提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有些同學是因為基礎不紮實,因不懂題目用到的算法而問;有些同學是因為對布置的作業存疑而問;而有些水平較高的同學,可能會問出一些單憑助教本身較難解決的問題。助教在面對這些問題時,首先要對問題進行類別的基本判斷,可以試著問自己幾個問題:

  • 這個問題是否是對於作業細節的疑惑?是,檢查作業是否存在漏洞並完善,如有改動則發布群公告通知所有同學;
  • 這個問題是否是關於工具使用的疑惑?是,找一些可靠的參考教程(如無,可由助教發布一個)附在作業最後,降低同學們使用工具的門檻;
  • 這個問題是否與作業本身無關但出現多次?是,記錄為常用問題列表並發表博客,可參考模板劉偉康助教的博客;
  • 這個問題是否已經超出助教能力範圍?是,請到教學大群中尋求其他老師與助教的幫助。

1.3 避免私聊

在新學期伊始,許多助教都會進入班級群,在同學們熱烈的歡迎下期望開始一段轟轟烈烈的助教生涯。此時伴隨而來的會是無數的加好友請求。不同的同學加好友時懷著的目的不同,但不論他們是因為仰慕還是想咨詢問題,我都不建議助教們加同學們為好友是否加好友其實代表著兩種與同學們相處的模式:一種我們稱之為陌生人社交,另一種則是熟人社交。

在陌生人社交的環境中,助教與學生的溝通只發生在他人可見的、公開的平臺中,比如群聊、博客評論或課程論壇。而在熟人社交中,助教與學生的溝通是點對點的私聊。

為什麽不建議助教們加同學們為好友呢,主要原因其實有以下三點:

  • 陌生人社交帶來的壓力是初等問題的過濾器。私聊時,助教於學生而言是哥們,是親近的學長學姐,許多同學提問前並不會思考自己的問題是不是“顯得幼稚”。但在公開場合發言就不一樣了,這種場景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他們在會再三思索,組織好清晰的語言後提問。
  • 公開場合回答問題的效率更高,價值更大。相信各位助教也都體會過,這邊剛私聊解決了A同學的問題,B同學可能就提出了一樣的問題。在回答B同學的問題時往往就不太耐心了,重復的回答也是對助教精力的一種嚴重浪費。但如果同學們在群聊或論壇中提問,大家都能看到助教給出的解決方案,回答的效率更高。有些時候,水平較高的同學還會跟著提出一些更有價值的問題,或者給出一些獨特的解決思路。只有群裏學習氛圍良好,才能催生出有愛的集體,助教的職責所在是運營好學生群,而不是照顧好個別人
  • 陌生人社交更有利於助教嚴格執行評分的規定。陌生人社交的好處在於,助教無需顧忌人情世故,而變得鐵面無私。沒按時交作業就是沒按時交,博客沒寫好就是沒寫好,該打多少分就是多少分。一旦進入熟人社交的誤區,你的學生也是你的哥們,他求個情你還能不給面子嘛?助教在執行評分規定時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情感偏向,這不利於我們嚴格執行評分規定。

可能會有助教產生疑惑:那我不加學生好友,是不是顯得太冷漠了?不,你在學生博客中的每一句評論,在班級群中的每一句鼓勵,都是對學生的正向激勵。冷漠與否體現在你是否真正在關心學生的成長上,比如是否及時給學生博客以反饋,而非走形式的添加好友、談天說地。

[ 未完待續,叠代改進!]

避免走進熟人社交的誤區——給新手助教的幾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