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遠離“精神乞丐”(IBM的前CEO郭士納把員工分為四種類型)

遠離“精神乞丐”(IBM的前CEO郭士納把員工分為四種類型)

jpeg 當我 國企員工 習慣性 企業 str 狀態 帶來 src

語音丨吳伯凡

乞丐與其說是一種身份,

不如說是一種精神狀態,

習慣性索取且心安理得,

習慣性尋求安慰,習慣性抱怨,

與之截然對立的,

是“操之在我”(Proactive)的精神,

乞丐型員工是公司內部的癌細胞,

不除必致大患。

最近讀了一篇文章,標題是《公司中一旦出現這種員工或管理者,堅決辭退》,這篇文章列出了需要被辭退員工的“八宗罪”:

1、領導不和我溝通,我就不和領導溝通;

2、領導不認可我,我就不好好幹;

3、領導不鼓勵我,我就不好好幹;

4、我不開心,是因為領導不會哄我;

5、完不成任務,拿一堆客觀理由來應對;

6、做錯事,希望大家不要小題大做;

7、不懂技術,抱怨公司不培訓;

8、不上進,抱怨公司氛圍不好。

我開完笑地說,看完這八種表現,老板們可以把自己的員工對號入座。當然,員工也可以用這八種表現來測試一下自己,每一條對應12.5分,如果一個人占了四條,可能已經被老板盯上了。

這篇文章中提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精神乞丐”。作者把有這八種心態的人統稱為“精神乞丐”。

技術分享圖片

一、乞丐是一種人格狀態

一提到乞丐這個詞,大家可能不太舒服。有人也許會說:乞丐也有多種多樣的,歷史上就有過很多卓越的乞丐,像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事實也確實如此,朱元璋做過乞丐,他的簡歷用九個字就可以概括,即“初為丐,後為僧,終為帝”,一生只從事過三種職業,創造了一個從乞丐到皇帝的神話。

還有電視劇《大染坊》的主人公陳六子,也是乞丐出身,但最後成為了一個卓越的企業家。

說到這裏,就很有必要重新定義一下乞丐這個概念。

麥肯錫的一個咨詢顧問說過一句話:國企員工不是一種身份,而是一種精神狀態。

把他的這句話套用過來,就可以對乞丐下一個這樣的定義:乞丐不是一種身份,而是一種精神狀態。

像那些即使要飯,也要勵誌做一流乞丐的人。雖然他的身份是乞丐,但是他的精神狀態絕不是乞丐。

我們所講的乞丐,是習慣性處於被動,習慣性索取的一種人格狀態。

各種領域對人有各種各樣的分類,像九型人格、星座、屬相等等,我們當然可以把分類搞的越來越復雜。但是我認為往往簡單的分類,恰恰能夠讓我們看到某些問題的本質。

有時候,看似簡單粗暴的分類,反倒一下子能夠讓我們把復雜的問題看清楚,比如說,當我們把人分成飯局上愛買單的人和愛逃單的人,一下子就能看清很多問題。

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以把員工分為兩類:一類是乞丐型員工,一類是非乞丐型員工。

技術分享圖片

乞丐型人格的至少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是被動。遇到困難,陷入低谷的時候,會自然而然、隨遇而安地進入被動狀態。

這類人的第二個特點,遇事幾乎不願意付出實實在在的努力,或者總是期待以最小的努力和付出謀取盡可能多的利益。

這類人的第三個特征,是不擔當。當一個人口袋裏沒錢,面臨忍饑挨餓的危險時,還是有多種選擇的。但是乞丐型人格往往選擇最不需要努力、風險最低、最被動的方式來應對危機。

最後,是當這類人得到什麽,往往是心安理得,甚至習慣性的覺得你給他的不夠多。

非乞丐型的人格特點正好是乞丐型人格特點的反面,具體表現為:

1、積極主動;

2、習慣性地通過付出努力來獲得回報;

3、願意承擔風險和責任,通過擔當來贏得尊敬和回報;

4、心理上是一種無功不受祿的狀態。每得到一個東西,即使是自己應得的東西,內心總會有一種莫名的虧欠感,至少不會覺得心安理得。

這種狀態令人想起愛因斯坦的一段話:我環顧四周,看看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麽來的,我也不能確認我是否應該得到這些東西。我總覺得我所得到的遠大於我所付出的,由於內心常常有這樣一種不安,我必須以加倍的努力來驅散我內心的這種不安。

這就是一種典型的非乞丐型人格的心態。

技術分享圖片

IBM的前CEO郭士納把員工分為四種類型:

第一種:積極采取行動,促使事情發生的人。

這類人可以說是天生的領導者,即使他們眼下並不在領導崗位上。他們讓我想起柳傳誌說過的一句話:自己先把事情主動的做起來,不是改變現狀的重要方法,而是唯一方法。

第二種:被動接受所發生事情的人。

每一個組織裏頭都會有不少這樣的人。如果事情已經做起來了,他會跟進。或者他之所以會做一件事情,是因為這件事情已經擺在他面前,他不得不做。

事實上這樣的員工在公司裏頭數量不會少。而且,因為我們對於領導職責最簡單的定義就是發動群眾,解決問題。所以這樣的員工還是有其可取之處的。

第三種:對事情持旁觀者心態的人。

這種人的表現是,事情已經開始了,而且已經有人參與其中了,但他還是習慣性地冷眼旁觀,先等等再說。

這種人做任何事情就像站在十字路口過馬路一樣,信奉“一慢、二看、三通過”的做事原則。

第四種:什麽事都不關心的人。

說這類人什麽事都不關心也不準確。因為他們會很關心一件事,就是自己的報酬。除此以外,他不關心任何事情。

這樣的員工在一個公司裏會時不時碰到。有些人在面試的時候會表現的非常積極,但是一旦面試成功,就會不自覺的陷入到這樣一種狀態。

郭士納把他的這四個分類寫了下來,貼在自己的辦公室。

有一次,我跟一個朋友說道:我特別想送你一幅字。他開玩笑問道:寫什麽字,“天道酬勤”還是 “上善若水”?

我說都不是,是聽起來沒有什麽品味,但是卻很有用的四句話。

當時我跟他講的就是郭士納的這四句話。我甚至建議他把這四句話貼在他們公司前臺,讓大家時不時看看,暗自思忖一下,自己到底屬於哪一類員工。

如果把對員工的這四個分類再簡化一下,就是上邊提到的兩種類型——乞丐型員工和非乞丐型員工。

二、“操之在我”意味著什麽?

俗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人可能都免不了會陷入困境。關鍵在於,當陷入到困境時,一個人是隨遇而安、心安理得地接受這種狀態,還是會采取一種超常的主動性去改變這種狀態。

說到超常的主動性,我們可能有點耳熟。《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第一個習慣就是“超常的主動性”,英文是proactive,有人翻譯為“操之在我”。

這個詞聽起來有點抽象。我不妨通過一個大家可能都聽過的小故事,讓大家感受一下什麽叫操之在我。

這個故事講的是兩個貼發票的員工。

技術分享圖片

有一個畢業於名校的女生,到了一家創業公司就業。她的最初預期是,這家公司的老板能夠給她委以重任。她很幸運,一來就讓她在總裁辦工作。但是很快她就失望了,因為老板整天讓她做各種各樣的瑣事。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老板經常讓她貼發票。

做過這個工作的人,都會覺得這是一個很繁瑣、很沒意思的事情。所以,當貼了一個多月發票以後,她實在受不了了,就向老板提出了辭職。

接下來老板招了另一個人來接替她的工作,也是幹一些貼發票一類的瑣事。但這個女生和前一個卻大不一樣,她每天貼發票的時候,還會做一件事情,統計這些發票的出處。簡單的說,她在做一個類似大數據分析的工作。

比如,有不少發票跟餐飲有關,於是她就做了一個統計和分類。

做完統計之後,她認真研究這些餐廳的特點,甚至能夠通過老板出現在這些餐廳的頻率,判斷老板的偏好。甚至老板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種種偏好。

後來,當老板讓她訂餐廳的時候,她只需問清楚要招待的人數和人員身份,是客戶、合作夥伴,還是內部員工,然後就可以根據這些信息來確定餐廳。

老板發現她每一次訂的餐廳都特別地合適,很好奇,就問道:你剛來,為什麽每次訂的餐廳都那麽合適?

她笑著說道:其實我只是做了一個小小的統計工作而已。

因為這件事情,老板對她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半年以後,公司客戶服務部門有了一個副主管的空缺,老板在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她。

她到這個崗位後,很快就做出了大家公認的好成績,不到一年,她就成了客戶部的主管。

對比一下這兩個貼發票的員工,我們就能夠感受到什麽叫做操之在我。

通過前面的分析,就可以得出我們今天的結論——員工也許就只有兩類。即乞丐型員工和非乞丐型員工,或者說,習慣性處於被動狀態的員工和處於高度積極狀態的員工。

一個公司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操之在我的員工的數量在公司的占比有多少。乞丐型員工可以說是公司內部的癌細胞。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可能有癌細胞,但得癌癥的人畢竟是少數。在癌細胞沒有聚集成癌塊之前,它們不會對人體造成致命的傷害。當癌細胞的數量大到一定程度,它們就會聚集起來。

每個公司都會有乞丐型員工。也許他們對你的公司還沒有造成明顯的危害,公司的健康狀況和業績都不錯。但細胞是會分裂和繁殖的,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個對乞丐型員工的“查殺機制”,強化公司的免疫系統,讓可能出現或已經存在的癌細胞自生自滅。

感謝大家收聽今天的伯凡時間。

關於公司的不同員工,還可以用“貓型員工”和“狗型員工”來大致進行類比,前者時而對你熱情,時而保持著神秘和淡淡的高冷,而後者則在精神上對你始終有著無比的忠誠。貓和狗性格巨大差異的背後有著什麽樣的進化機制,在公司管理方面能給我們帶來什麽樣的啟示,答案將在吳伯凡“得到”專欄:《伯凡⋅日知錄》下周第二期揭曉。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訂閱。

http://www.sohu.com/a/132795034_641212

———————— 推薦閱讀————————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遠離“精神乞丐”(IBM的前CEO郭士納把員工分為四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