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鐵樂學python27_模塊學習2

鐵樂學python27_模塊學習2

生產環境 半徑 load 特定 cmd man 輸入 [1] 使用

大部份內容摘自博客http://www.cnblogs.com/Eva-J/

collections模塊

在內置數據類型(dict、list、set、tuple)的基礎上,
collections模塊還提供了幾個額外的數據類型:Counter、deque、defaultdict、namedtuple和OrderedDict等。

1.namedtuple:
生成可以使用名字來訪問元素內容的tuple;
2.deque:
雙端隊列,可以快速的從另外一側追加和推出對象;
3.Counter: 計數器,主要用來計數;
4.OrderedDict: 有序字典;
5.defaultdict: 帶有默認值的字典。

namedtuple

我們知道tuple可以表示不變集合,例如,一個點的二維坐標就可以表示成:

>>> p = (1, 2)
但是,看到(1, 2),很難看出這個tuple是用來表示一個坐標的。
這時,namedtuple就派上了用場: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namedtuple
Point = namedtuple(‘Point‘, [‘x‘, ‘y‘])
p = Point(1, 2)
print(p.x) # 1
print(p.y) # 2
print(p) # Point(x=1, y=2)

類似的,如果要用坐標和半徑表示一個圓,也可以用namedtuple定義:
#namedtuple(‘名稱‘, [屬性list]):
Circle = namedtuple(‘Circle‘, [‘x‘, ‘y‘, ‘r‘]) deque 使用list存儲數據時,按索引訪問元素很快,但是插入和刪除元素就很慢了, 因為list是線性存儲,數據量大的時候,插入和刪除效率很低。 deque是為了高效實現插入和刪除操作的雙向列表,適合用於隊列和棧: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 >>> q = deque([‘a‘, ‘b‘, ‘c‘]) >>> q.append(‘x‘) >>> q.appendleft(‘y‘) >>>
q deque([‘y‘, ‘a‘, ‘b‘, ‘c‘, ‘x‘]) deque除了實現list的append()和pop()外,還支持appendleft()和popleft(),這樣就可以非常高效地往頭部添加或刪除元素。 OrderedDict 使用dict時,Key是無序的。在對dict做叠代時,我們無法確定Key的順序。 如果要保持Key的順序,可以用OrderedDict: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OrderedDict >>> d = dict([(‘a‘, 1), (‘b‘, 2), (‘c‘, 3)]) >>> d # dict的Key是無序的 {‘a‘: 1, ‘c‘: 3, ‘b‘: 2} >>> od = OrderedDict([(‘a‘, 1), (‘b‘, 2), (‘c‘, 3)]) >>> od # OrderedDict的Key是有序的 OrderedDict([(‘a‘, 1), (‘b‘, 2), (‘c‘, 3)]) 註意,OrderedDict的Key會按照插入的順序排列,不是Key本身排序: >>> od = OrderedDict() >>> od[‘z‘] = 1 >>> od[‘y‘] = 2 >>> od[‘x‘] = 3 >>> od.keys() # 按照插入的Key的順序返回 [‘z‘, ‘y‘, ‘x‘] defaultdict 有如下值集合 [11,22,33,44,55,66,77,88,99,90...],將所有大於 66 的值保存至字典的第一個key中, 將小於 66 的值保存至第二個key的值中。 即: {‘k1‘: 大於66 , ‘k2‘: 小於66} 使用defaultdict可以節省些代碼: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values = [1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my_dict = defaultdict(list) for value in values: if value>66: my_dict[‘k1‘].append(value) else: my_dict[‘k2‘].append(value) print(my_dict) #defaultdict(<class ‘list‘>, {‘k2‘: [11, 22, 33, 44, 55, 66], ‘k1‘: [77, 88, 99]}) 使用dict時,如果引用的Key不存在,就會拋出KeyError。 默認字典最大的好處就是永遠不會在你使用key獲取值的時候報錯; 默認字典是給字典中的value設置默認值。 如果希望key不存在時,返回一個默認值,就可以用defaultdict: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dd = defaultdict(lambda: ‘N/A‘) dd[‘key1‘] = ‘abc‘ print(dd[‘key1‘]) # key1存在,返回‘abc‘ print(dd[‘key2‘]) # key2不存在,返回默認值‘N/A‘ Counter Counter類的目的是用來跟蹤值出現的次數。 它是一個無序的容器類型,以字典的鍵值對形式存儲,其中元素作為key,其計數作為value。 計數值可以是任意的Interger(包括0和負數)。 Counter類和其他語言的bags或multisets很相似。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c = Counter(‘abcdeabcdabcaba‘) print(c) 輸出:Counter({‘a‘: 5, ‘b‘: 4, ‘c‘: 3, ‘d‘: 2, ‘e‘: 1}) Counter類常用操作 sum(c.values()) # 所有計數的總數 c.clear() # 重置Counter對象,註意不是刪除 list(c) # 將c中的鍵轉為列表 set(c) # 將c中的鍵轉為set dict(c) # 將c中的鍵值對轉為字典 c.items() # 轉為(elem, cnt)格式的列表 Counter(dict(list_of_pairs)) # 從(elem, cnt)格式的列表轉換為Counter類對象 c.most_common()[:-n:-1] # 取出計數最少的n個元素 c += Counter() # 移除0和負值 時間模塊 常用方法 1.time.sleep(secs) (線程)推遲指定的時間運行。單位為秒。 2.time.time() 獲取當前時間戳 表示時間的三種方式 在Python中,通常有這三種方式來表示時間:時間戳、元組(struct_time)、格式化的時間字符串: (1)時間戳(timestamp) :通常來說,時間戳表示的是從19701100:00:00開始按秒計算的偏移量。 運行“type(time.time())”,返回的是float類型。 (2)格式化的時間字符串(Format String): ‘1999-12-06’ python中時間日期格式化符號: %y 兩位數的年份表示(00-99%Y 四位數的年份表示(000-9999%m 月份(01-12%d 月內中的一天(0-31%H 24小時制小時數(0-23%I 12小時制小時數(01-12%M 分鐘數(00=59%S 秒(00-59%a 本地簡化星期名稱 %A 本地完整星期名稱 %b 本地簡化的月份名稱 %B 本地完整的月份名稱 %c 本地相應的日期表示和時間表示 %j 年內的一天(001-366%p 本地A.M.或P.M.的等價符 %U 一年中的星期數(00-53)星期天為星期的開始 %w 星期(0-6),星期天為星期的開始 %W 一年中的星期數(00-53)星期一為星期的開始 %x 本地相應的日期表示 %X 本地相應的時間表示 %Z 當前時區的名稱 %% %號本身 (3)元組(struct_time) :struct_time元組共有9個元素共九個元素:(年,月,日,時,分,秒,一年中第幾周,一年中第幾天等) 索引(Index) 屬性(Attribute) 值(Values) 0 tm_year(年) 比如2011 1 tm_mon(月) 1 - 12 2 tm_mday(日) 1 - 31 3 tm_hour(時) 0 - 23 4 tm_min(分) 0 - 59 5 tm_sec(秒) 0 - 60 6 tm_wday(weekday) 0 - 60表示周一) 7 tm_yday(一年中的第幾天) 1 - 366 8 tm_isdst(是否是夏令時) 默認為0 # 導入時間模塊 import time # 時間戳 print(time.time()) # 1524576003.2530968 #時間字符串 print(time.strftime("%Y-%m-%d %X")) # 2018-04-24 21:20:03 print(time.strftime("%Y-%m-%d %H-%M-%S")) # 2018-04-24 21-20-03 #時間元組:localtime將一個時間戳轉換為當前時區的struct_time print(time.localtime()) #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8, tm_mon=4, tm_mday=24, tm_hour=21, tm_min=20, tm_sec=3, tm_wday=1, tm_yday=114, tm_isdst=0) 小結: 時間戳是計算機能夠識別的時間; 時間字符串是人能夠看懂的時間; 元組則是用來操作時間的。

幾種格式之間的轉換

技術分享圖片

時間戳-->結構化時間
time.gmtime(時間戳) #UTC時間,與英國倫敦當地時間一致
time.localtime(時間戳) #當地時間。
例如我們現在在北京執行這個方法:與UTC時間相差8小時,UTC時間+8小時 = 北京時間

結構化時間-->時間戳 
time.mktime(結構化時間)

結構化時間-->字符串時間
time.strftime("格式定義","結構化時間") 結構化時間參數若不傳,則現實當前時間。

字符串時間-->結構化時間
time.strptime(時間字符串,字符串對應格式)

技術分享圖片

結構化時間 --> %a %b %d %H:%M:%S %Y串
time.asctime(結構化時間) 如果不傳參數,直接返回當前時間的格式化串

時間戳 --> %a %d %d %H:%M:%S %Y串
time.ctime(時間戳) 如果不傳參數,直接返回當前時間的格式化串

os模塊

os模塊是與操作系統交互的一個接口。

os.getcwd() 獲取當前工作目錄,即當前python腳本工作的目錄路徑
os.chdir("dirname")  改變當前腳本工作目錄;相當於shell下cd
os.curdir  返回當前目錄: (‘.‘)
os.pardir  獲取當前目錄的父目錄字符串名:(‘..‘)
os.makedirs(‘dirname1/dirname2‘)    可生成多層遞歸目錄
os.removedirs(‘dirname1‘)    若目錄為空,則刪除,並遞歸到上一級目錄,如若也為空,則刪除,依此類推
os.mkdir(‘dirname‘)    生成單級目錄;相當於shell中mkdir dirname
os.rmdir(‘dirname‘)    刪除單級空目錄,若目錄不為空則無法刪除,報錯;相當於shell中rmdir dirname
os.listdir(‘dirname‘)    列出指定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和子目錄,包括隱藏文件,並以列表方式打印
os.remove()  刪除一個文件
os.rename("oldname","newname")  重命名文件/目錄
os.stat(‘path/filename‘)  獲取文件/目錄信息
os.sep    輸出操作系統特定的路徑分隔符,win下為"\\",Linux下為"/"
os.linesep    輸出當前平臺使用的行終止符,win下為"\t\n",Linux下為"\n"
os.pathsep    輸出用於分割文件路徑的字符串 win下為;,Linux下為:
os.name    輸出字符串指示當前使用平臺。win->‘nt‘; Linux->‘posix‘
os.system("bash command")  運行shell命令,直接顯示
os.popen("bash command).read()  運行shell命令,獲取執行結果
os.environ  獲取系統環境變量
os.path os.path.abspath(path) 返回path規範化的絕對路徑 os.path.split(path) 將path分割成目錄和文件名二元組返回 os.path.dirname(path) 返回path的目錄。其實就是os.path.split(path)的第一個元素。 
os.path.basename(path) 返回path最後的文件名。如果path以/或\結尾,那麽就會返回空值。即os.path.split(path)的第二個元素
os.path.exists(path)  如果path存在,返回True;如果path不存在,返回False
os.path.isabs(path)  如果path是絕對路徑,返回True
os.path.isfile(path)  如果path是一個存在的文件,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os.path.isdir(path)  如果path是一個存在的目錄,則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os.path.join(path1[, path2[, ...]])  將多個路徑組合後返回,第一個絕對路徑之前的參數將被忽略
os.path.getatime(path)  返回path所指向的文件或者目錄的最後訪問時間
os.path.getmtime(path)  返回path所指向的文件或者目錄的最後修改時間
os.path.getsize(path) 返回path的大小

註意:os.stat(‘path/filename‘)  獲取文件/目錄信息 的結構說明
stat 結構:

st_mode: inode 保護模式
st_ino: inode 節點號。
st_dev: inode 駐留的設備。
st_nlink: inode 的鏈接數。
st_uid: 所有者的用戶ID。
st_gid: 所有者的組ID。
st_size: 普通文件以字節為單位的大小;包含等待某些特殊文件的數據。
st_atime: 上次訪問的時間。
st_mtime: 最後一次修改的時間。
st_ctime: 由操作系統報告的"ctime"。在某些系統上(如Unix)是最新的元數據更改的時間,在其它系統上(如Windows)是創建時間(詳細信息參見平臺的文檔)。

sys模塊
sys模塊是與python解釋器交互的一個接口
sys.argv           命令行參數List,第一個元素是程序本身路徑
sys.exit(n)        退出程序,正常退出時exit(0),錯誤退出sys.exit(1)
sys.version        獲取Python解釋程序的版本信息
sys.path           返回模塊的搜索路徑,初始化時使用PYTHONPATH環境變量的值
sys.platform       返回操作系統平臺名稱

sys.argv巧用,用在真實生產環境,比如直接在linux的系統上運行,可以在運行py文件的同時加上參數運行。
類似redis加參數運行等。
 
註:下面兩例都需要在linux命令行或windows的cmd窗口中模擬輸入: python py文件 參數  運行才看得出效果。

例:
import sys
print(sys.argv)   # 列表 列表的第一項是當前文件所在的路徑
if sys.argv[1] == ‘alex‘ and sys.argv[2] == ‘3714‘:
    print(‘登陸成功‘)
else:
    sys.exit()
user = input(‘>>>‘)
pwd = input(‘>>>‘)
if user == ‘alex‘ and pwd == ‘3714‘:
    print(‘登陸成功‘)
else:
    sys.exit()
print(‘我能完成的功能‘)

例2:debug 執行一個程序可直接執行不顯示debug信息,也可後面跟參數DEBUG運行,會顯示debug的信息。

import sys
import logging
inp = sys.argv[1] if len(sys.argv)>1 else ‘WARNING‘
logging.basicConfig(level=getattr(logging, inp))  # DEBUG
num = int(input(‘>>>‘))
logging.debug(num)
a = num * 100
logging.debug(a)
b = a - 10
logging.debug(b)
c = b + 5
print(c) 

end
2018-4-24

鐵樂學python27_模塊學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