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聊聊H5與JS近幾年的黑科技

聊聊H5與JS近幾年的黑科技

更多 native HR 優化 移動操作系統 文本 人員 IT 商標

聊聊H5與JS近幾年的黑科技

自ajax技術的誕生,編程界興起了一股WEB開發熱,facebook,Twitter等眾多大佬級企業都在網頁應用上大放異彩,這十年我們見證了前端技術的崛起。這期間產生了眾多脫離了瀏覽器的JS和H5開發的黑科技。移動端的react native,cordova,native.js;PC端的Node.js,NW.js;當然還有前端本身的眾多框架,vue.js,jquery.js,bootstrap等等。

所以JS不再是一門單純的瀏覽器腳本,作為一個前端開發者如果跟不上前端技術創新的進度,是很容易被時代所淘汰的,而作為一個後端開發者如果不知道JS如今的跨平臺性,是很容易被前端搶飯碗的哈哈。

聊聊前端那些往事

關於HTML(超文本標記語言)

1993年,我,還沒有出生,而第一代超文本標記語言已經在實驗室誕生,那時候的網絡世界或許還沒有網頁、網站這樣的概念。
HTML 2.0——1995年11月作為RFC 1866發布,在RFC 2854於2000年6月發布之後被宣布已經過時
HTML 3.2——1997年1月14日,W3C推薦標準
HTML 4.0——1997年12月18日,W3C推薦標準
HTML 4.01(微小改進)——1999年12月24日,W3C推薦標準
XHTML——流產了
HTML 5——2014年10月28日,W3C推薦標準

關於JavaScript和ECMAScript

傳統的JavaScript是指我們熟悉的瀏覽器環境下運行的萬維網通用腳本語言,JS於1995年由網景公司在瀏覽器上首次實現並推出。後來JS成為瀏覽器通用的腳本語言,被廣大瀏覽器商所實現,由於他們實現後的JS大同小異,導致開發者不得不為不同瀏覽器開發不同兼容版本的JS文件,故廠商們,社區開發者希望獲得一套通行的瀏覽器標準腳本語言,這就是後來的ECMAScript, 可以說ES不是一門語言而是瀏覽器所使用腳本語言的標準,一般被實現為JavaScript,JScript等語言的語法和標準對象庫,所以事實上可以將ECMAScript理解為JavaScript的標準。

至今為止有六個ECMA版本
ECMAScript 1——1997年06月 首版
ECMAScript 2——1998年06月 格式修正,以使得其形式與ISO/IEC16262國際標準一致
ECMAScript 3——1999年12月 強大的正則表達式,更好的文字鏈處理,新的控制指令,異常處理,錯誤定義更加明確,數輸出的格式化及其它改變
ECMAScript 4——流產了
ECMAScript 5——2009年12月發布
ECMAScript 2015——2015年6月17日發布,被稱作ES6

寫在黑科技前

如果至今——2018年,作為一名開發者依然不了解ES6/7和H5的強大,怕是有點孤陋寡聞了,雖然早期版本的js和html被業界廣泛的嘲諷,因為他們確實在很多方面糟糕透頂,尤其是曾經亂七八糟的js語法,令人窒息的閉包,工廠函數,不知所以的prototype屬性。(我至今不明白ES5之前的JS到底算不算有類的概念呢)

曾經有這麽一個笑話:
項目經理:“JavaScript是什麽?”
開發者:“哦?那是Java的升級版,是Java的腳本版語言!”(真好騙)

而如今,經歷ES6標準的洗禮,我敢大膽的說JS真的越來越像Java!有時候作為一名曾經做過JavaEE開發者的我,不知不覺的會去按照Java的編程習慣去做Node.js開發,文件名首字母大寫,文件裏寫上同名的class名,然後為他寫上constructor!JavaScript真的慢慢在變成Java的腳本版語言。

值得研究和使用黑科技

1. Node.js——Google

技術分享圖片

Node.js是一個Javascript運行環境,發布於2009年5月,由Ryan Dahl開發,實質是對Chrome V8引擎進行了封裝。Node.js對一些特殊用例進行優化,提供替代的API,使得V8在非瀏覽器環境下運行得更好。

Node.js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脫離了瀏覽器的JS實現,讓廣大開發者感嘆,原來JS還可以這麽用!Node.js使得JavaScript像python,php,ruby一樣的腳本語言可以直接在操作系統級別的環境下運行,提供了各類IO和系統類庫的調用API。

由於JavaScript語言本身的非阻塞、異步事件驅動特性,使得JavaScript能被廣泛的使用在分布式設備上運行數據密集型的實時應用,用於方便地搭建響應速度快、易於擴展的網絡應用。雖然JS本身只是單線程運行在Node中,卻因為非阻塞的IO訪問,加上V8引擎超高速的腳本解析能力,其在IO密集請求的高並發WEB應用中顯得格外得心應手。

2. react native——Facebook

技術分享圖片

如果說Node.js第一次讓JS脫離瀏覽器跑到了PC端和服務器端的話,那麽接下來介紹的react native就是讓JS第一次真正意義的跑在了手機操作系統上,並且讓JavaScript開發者也可以從心所欲的開發手機APP。

React Native (簡稱RN)是Facebook於2015年4月開源的跨平臺移動應用開發框架,是Facebook早先開源的JS框架 React 在原生移動應用平臺的衍生產物,目前支持iOS和安卓兩大平臺。RN使用Javascript語言,類似於HTML的JSX,以及CSS來開發移動應用,因此熟悉Web前端開發的技術人員只需很少的學習就可以進入移動應用開發領域。

Facebook在對傳統H5 APP開發模式——Hybrid模式進行深入研究後,認為hybrid存在天生的性能缺陷,當即放棄了hybrid開發模式,轉而自行研究了react native,其特色是:不同於H5,也不同於原生,更像是用JS寫出原生應用。而react native開發APP性能相當接近於使用JAVA,OC開發的純原生應用。

3. cordova——Apache

技術分享圖片

Cordova的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phonegap!2011年,Adobe收購了phonegap項目,由於Adobe現在擁有PhoneGap商標,Apache組織將其改名為Apache Cordova。Adobe將會繼續以Cordova加上PhoneGap Build和Adobe Shadow的組合提供PhoneGap。

Cordova提供了一組設備相關的API,通過這組API,移動應用能夠以JavaScript訪問原生的設備功能,如攝像頭、麥克風等。Cordova還提供了一組統一的JavaScript類庫,以及為這些類庫所用的設備相關的原生後臺代碼。

Cordova支持如下移動操作系統:iOS, Android,ubuntu phone os, Blackberry, Windows Phone, Palm WebOS, Bada 和 Symbian。

不同於react native偏向原生性能的理念,cordova開發是介於Web app和原生APP之間的hybrid開發模式,這就說明其更加註重代碼移植和復用,其開發風格更類似於瀏覽器網頁,對於前端開發者其開發難易程度相較於上述RN更加的簡單,入門更快。

雖然在性能上略遜於RN,但是不同於RN的“一次學習,多處開發”,cordova是“一次開發,多處使用”,其對代碼的復用率要遠高於RN,做到了JS只一次開發,就可以打包後在Android,IOS,windows甚至是黑莓系統上,多處使用。

(註:react native在IOS和Android平臺上往往要準備兩套代碼,代碼大部分是重合的,但有少量API需要單獨開發,並且其支持的平臺也僅僅是IOS和Android)

4. html5+ and native.js——Dcloud

技術分享圖片

上述公司的大名對開發者來說相信都是如雷貫耳了,在使用H5開發APP的黑科技潮流中也不乏一些國內年輕公司優秀的框架,IDE,比如,接下來介紹的個人非常喜歡的html5+和native.js開發框架。

DCloud即數字天堂(北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他也是W3C成員及HTML5中國產業聯盟發起單位,

筆者的商業、個人的APP項目都是采用Dcloud的產品開發的,他們的技術在我之前的博客中通過一些項目,都略有介紹。

與上述介紹那些黑科技不同的是,dcloud不僅提供了開發環境,框架,也提供了開發所使用的IDE——Hbuilder,通過官方提供的IDE可以直接將開發好的APP進行打包和發布,大量的APP開發所需模塊都集成在IDE中,無需自己手動下載和添加,使用這套開發工具最大的好處是:傻瓜式開發(不,是相當便捷啦),可以說是一條龍服務。

其使用的H5 APP運行環境是5+ Runtime,使用的JavaScript映射技術為native.js,可以將js映射為原生對象,前端UI框架為mui。

dcloud這套黑科技主體使用的依然是webview技術,即webkit內核解析html,css,js,在部分性能消耗較高的API上,例如跳轉動畫,下拉刷新,彈窗等則直接調用原生對象,故而說白了依然屬於是hybrid開發模式。

更多關於web,native,hybrid和react native技術開發APP的對比參考這篇不錯的博文:
https://www.cnblogs.com/dailc/archive/2016/10/04/5930238.html#hybrid_2_4

5.nw.js——Intel

技術分享圖片

以上2,3所述黑科技主要是運用於移動端開發的JS技術,而傳統的windows,linux,mac桌面級應用開發也有使用JavaScript的黑科技,由於桌面開發屬於操作系統級別的環境,故而需要使用到node.js的衍生產品——node webkit(簡稱nw.js)。

nw.js是在英特爾開源技術中心創建的,它是基於谷歌瀏覽器核心引擎和nodejs運行,你可以通過nwjs技術使用html和js語言編寫本地應用程序,它也可以讓你直接從DOM調用nodejs模塊,使用一種新的方式與所有的Web技術編寫本地應用。它主要有以下6個特點:

  1. 以網絡最流行的技術編寫原生應用程序的新方法
  2. 基於HTML5, CSS3, JS and WebGL而編寫
  3. 完全支持nodejs所有api及第三方模塊
  4. 可以使用DOM直接調用nodejs模塊
  5. 容易打包和分發

技術分享圖片

nw.js官網說:node webkit技術允許使用Node.js所有的模塊,並直接對DOM進行操作,該項目開辟了一種使用WEB技術進行桌面應用開發的新河!

最後,說一個小秘密,我們所使用的微信桌面版就是用nw.js開發的!

6.Electron

技術分享圖片

我們已經介紹了nw.js做桌面級開發,但可惜的是nw.js項目目前處於一個半死不活的狀態,最新版本仍然是0.x.x,其開發組貢獻者也只有可憐的50多個,這導致nw.js存在大量的bug不能被及時的修復。以下推薦另一款H5做桌面開發的黑科技Electron。

Electron同樣是基於Chromium和Node.js的。和nw.js大同小異,不過其社區開發度更加活躍,版本更新較快。

Electron特色:

  • 自動更新——應用支持自動更新
  • 原生菜單和通知——可以創建原生應用菜單和上下文菜單
  • 應用崩潰報告——可以將崩潰報告提交到遠程服務器
  • 調試和分析——Chrominum 的內容模塊可以發現性能瓶頸和緩慢的操作。你也可以在應用中使用自己喜歡的 Chrome 開發者工具。
  • Windows installer?——可以快速便捷地創建安裝包。

Electron目前真的很火,使用Electron開發的應用有Atom編輯器,微軟的VScode,以及新版的微信,騰訊微雲。

結語

介紹了這麽多前端跨平臺的黑科技,不禁感嘆,JavaScript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羞澀的躲在瀏覽器裏的“糟糕語言”,而這一切——讓JavaScript成長為如此強大的這些技術都歸功於Google強大的V8引擎;而HTML5、CSS3的廣泛運用,跨平臺解析也要感謝強大的webkit內核支持。

最後,如今的JavaScript真的太強大了( ⊙o⊙ )!我所能想到的目前JS沒有深入的領域無非就是人工智能領域,尤其是最近火熱的深度學習,人工神經網絡,筆者目前所做的深度學習開發仍然使用的是Python,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基於JavaScript語言的深度學習框架或者語言接口,如果出現了,他會不會叫做TensorFlow.js呢?

聊聊H5與JS近幾年的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