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路由表形成依靠的協議--rip

路由表形成依靠的協議--rip

rip

一、路由類型

路由表是在路由器中形成的,路由類型是路由器獲得路由條目的方式
1.路由類型分為直連路由(開機就有)和非直連類型
2.非直連路由分為靜態路由協議和動態路由協議(路由器之間用來交換信息的語言作用:查詢路由)
3.動態路由協議分為
IGP:internal gateway protocol--內部網關協議(用於公司內部)
EGP: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外部網關協議(用於公司之間)
4.IGP中分為
DV:distance vector ---距離矢量路由協議
LS:link state-----------鏈路狀態路由協議
5.DV中分為
RIP
IGRP
EIGRP
LS中包含:

ISIS(只用於運營商之間)
OSPF(企業中使用)

二、RIP

1.概念: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協議
定期更新 鄰居 廣播更新 全路由表更新
2.概述:RIP是一種距離矢量路由協議,一般應用於小型的企業網絡,當我們在路由器之間運行RIP之後,該協議會動態的,周期性的,以組播的方式發送RIP response報文,裏面包含的就是自己本地路由表中的路由條目
當路由器想要請求一個路由條目的時候,會發送RIP request報文
RIP是屬於OSI第7層,使用的端口號為:UDP520
3.路由表的形成
1)度量值:對於任何一個類型的路由條目而言,都有優先值和cost值(開銷也稱度量值),度量值代表另一個路由條目的遠近,每個協議度量值不同

Rip的度量值為跳數,路由在傳遞過程中跳了幾次度量值就是幾,最大跳數15跳,16跳為不可達—為緩解網絡中環路的持續(路由的傳遞方向與數據包的傳遞方向永遠相反)
2)收斂:網段開啟的過程,整個網絡同步更新到路由表的過程動態路由和靜態路由互相補充
3)路由協議的防環機制
路由協議的防環機制(適用於任何路由協議):水平分割
水平分割可以組織路由環路的發生
從一個接口學習到路由信息,不再從這個接口發送出去
同時也能減少路由更新信息占用的鏈路帶寬資源
4.原理
request: 請求報文 , 向對方索要路由條目信息;
respone: 響應報文 , 向對方發送路由條目信息
5.rip版本
技術分享圖片
V1:周期性:30s
廣播方式--255.255.255.255
全部路由表更新--每次發送的更新,包含本地的全部路由表條目
V2:周期性:30s
組播方式--224.0.0.9
增量更新--每次僅僅發送那些變化的路由條目
支持攜帶子網掩碼
支持認證功能
支持“標記”

路由表形成依靠的協議--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