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路由資訊協議RIP

路由資訊協議RIP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提到它我們就不得不先了解另外兩個概念,自治系統和內部閘道器協議

  • 自治系統(autonomous system):也簡寫為AS,自治系統實際上就是在單一技術管理下的一組路由器。這些路由器使用一種自治系統內部的路由選擇協議。一個AS對其他AS表現出的是一個單一的和一致的路由選擇策略。
  • 內部閘道器協議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就是上面提到的在自治系統內部使用的路由選擇協議。常用的有RIP、OSPE。

說完了這兩個概念,我們就大概瞭解RIP是個什麼東西了,RIP是一個IGP,它是一個分散式的基於距離向量的路由選擇協議

,其最大優點就是簡單。

那麼什麼是基於距離呢?RIP協議要求每一個路由器都要維護從他自己到其他每一個目的網路的距離記錄。

現實生活中的距離是指兩點之間的長度,而在網路中的距離則是指" 跳數"。從一個路由器到直接連線的網路的距離定義為1,到非直接連線的網路定義為所經過的路由器數加1。需要注意的是RIP規定一條路徑最多隻能包含15個路由器。換句話說,距離為16的網路會被認為不可到達。

RIP協議的特點:

  1. 僅和相鄰路由器交換資訊
  2. 路由器之間交換的資訊是本路由器的路由表。交換的這些資訊可以理解為“我到本自治系統所有網路的最短距離,以及到每一個網路所要經過的下一跳路由器。”
  3. 按照固定的時間間隔交換路由資訊。

在一般情況下,RIP協議是可以收斂的,而且收斂的速度也比較快,收斂就是指在自治系統中所有的節點都能得到正確的路由選擇資訊的過程。

在具體實現上,RIP使用了距離向量演算法,演算法步驟如下:

  1. 對地址為X的相鄰路由器發來的RIP報文,先修改次報文中的所有專案,把“下一跳”欄位的地址都改為X,並把所有的距離欄位都加1。
  2. 對修改之後的RIP報文的每一個專案進行如下判斷:
  • 如果原有路由表沒有目的網路N,則把該表項新增進路由表。
  • 如果存在N,且下一跳的地址也為X,則更新此條表項。
  • 若存在N,但下一跳的地址不為X,則看錶項中的距離是否小於路由表中的距離,若是則更新,若不是則什麼也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