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我為什麽寫博客?

我為什麽寫博客?

十年 類比 博弈 滲透 打通 的確 現實 都在 沒有

  寫博客也有一年多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短短的一年多,我寫博客的目的、方法也在不斷的變化中。

  本來,寫博客這個動作本應該提前至少十年,可是卻一拖再拖,也一直沒有去寫。一年半之前,因為一些變化,突然覺得自己確實應該寫一點,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單純的覺得別人都在寫,我還是寫點什麽吧,似乎這樣才像一個搞信息技術的。想來,如果早個十年來寫這些文章,怕是當網紅都有可能。其實,自己還算有大把時間,為什麽不寫,也只能歸結於思想上的懶。

  最開始的時候寫博客,也就是想隨便可能分享點什麽,於是就按自己可能分享的東西給出了幾個很粗的分類——“軟件”、“數學”、“硬件”,再加個發水文的“隨想”吧。為了體現算法多少有一定工程的意義,又獨立出一個“算法”類別。於是最開始的幾篇文章塞到這幾個分類裏就這麽發出去了。

  再後來,想想似乎某些要解決的工程問題題材的文章很難歸入到其中,於是加了一類叫“解決方案”,所有我不知道該如何分類而牽涉面又廣的文章都放到“解決方案”裏。

  再看看別人的博客,大多分類比我細的多,牽涉到一個個細小的技術。我也曾覺得我是不是分類太過於粗線條,是不是也該和別人一樣,引入細的分類,分上個很多個。但慢慢的,我的博客寫作風格正在形成,現在看來,似乎覺得沒有這個必要了。我喜歡寫的文章似乎不是針對某種具體的技術,而是可能由一個問題引發一堆小問題,這些小問題看起來都很散,無法規範為到底是哪一類小問題,一個很大的分類完全就適合我。另外,在我解決某些問題的時候,可能喜歡使用好幾種不同的計算機語言,這可能源於我長期以來形成的混編思維,我覺得合適的語言幹合適的事情,所有計算機問題的解決都是開發效率、運行效率、維護效率之間的博弈。雖然一篇博文的分類可以填多個,但我就是固執的每次只選擇一個,絕不選擇第二個。

  再者,我不是很贊成純粹的知識點式階梯學習,學習過程似乎並不應該是這樣。想想我學習計算機的過程,那是從一個信息技術的荒漠開始,慢慢開始發幾個芽,然後慢慢的開始理解到某些東西是一個系統化的東西,於是每個點開始開花結果,然後各個點互相滲透、打通各個關節,形成一大片的學科認知體系。這個過程就如同造跨海大橋一般,先是抽水打一個個的橋墩,然後以每個橋墩為中心延伸,直到形成大橋。完整知識體系的學習過程,應該更接近於我的描述,而並非由顯而易見的一堆階梯構成。從而,在這樣的認為下,我們最重要的學習不在於知識點本身,而在於知識點和知識點之間的作用與聯系,合多個知識點之力如何解決一個問題,而每一次解決一個橫跨多個知識點的問題都是一次對於彼此作用與聯系的訓練。這跟神經網絡很像,單個的神經元功能實在單一,但很多神經元彼此聯系在一起構成神經網絡,卻可以爆發出巨大的威力。

  而我現在寫博客的目的,卻也未必是單純的供給他人學習。首先寫博客前,選材,選好材之後,對之進行探索,等探索出了東西,才可以開始提筆,然後探索和寫作並行,直到博文完成。這個過程,完全是自己在訓練自己,對知識的再次鞏固過程。所以,寫博客的目的,首先在於自己通過問題整理思路,鞏固知識。其次,才是分享給大家。

  而對於分享這點,想起很多年前,公司裏培訓,我每次都精心準備我的培訓話題以及講解時的ppt,很多東西是和當前工作看起來無關的東西。有朋友問我,這些東西看起來就難,真的指望培訓的時候有人願意聽的進去?我說,到了工程師,的確很多人的思維都定型了,的確很難扭轉他們什麽,聽課時也不用太指望一幫工程師們可以按著你的思維走,從頭到尾明白在講什麽,這些太不現實了。但是,我可以盡量講的精彩一點點,讓工程師們哪怕抓住其中的一個片段,或者記住其中的幾個關鍵字,產生那麽一點點興趣,這樣就有自己日後去自我學習乃至提升的可能。於是,如果培訓能給工程師們甚至一個工程師帶來一點點不一樣的驚喜,那麽培訓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其實,我寫博客也一樣是這樣,只要打動人一點點,帶給人一點點思考,其實也就足夠。當然,順帶的,如果可以當個網紅當然再好不過,只可惜遙遙無期,哈哈。

我為什麽寫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