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贏在下班後,告別一無全部

贏在下班後,告別一無全部

工作幾年後。為什麼有些人財務自由,而有些人,仍一無全部?


其間區別。就在於:八小時之外的思維模式不同。


大部分的人,認為八小時之內是工作,八小時之外是生活。工作和生活之間有明顯的界限,工作和生活是須要平衡的兩極。而實際上,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八小時以內和八小時以外沒有界限。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生活中的歷練,又能讓我們更好的生活。兩者水乳一體,相互交融。


今天要推薦的書。就是以這樣的思想為起點的《贏在下班後》:


640?</p><p>wx_fmt=jpeg


《贏在下班後》是由日本高階諮詢專家池本克之傾力打造的。講述了 34 種改變八小時之外生活風格的思維模式,能夠幫助我們改造自己的生活。提升自身的成就。


全書分成 6 部分:


  1. 巧用下班後的時間

  2. 享受工作壓力

  3. 怎樣進行情緒管理

  4. 怎樣進行身體管理

  5. 在旅行中提升自我

  6. 重視自己的外在形象


接下來我把每篇文章闡述的關鍵思維提煉出來,分享給大家。


第1章

巧用下班後的時間


1)


別怕壓力,有壓力是自然的事,是工作的常態,並且,有壓力的時候,是你成長的契機。


壓力無法消除。應當考慮怎樣應對。


2)


不要用純粹的娛樂排解壓力,那樣壓力並未消失。


要給娛樂加壓。藉以訓練自己的壓力管理能力。讓自己能夠與壓力抗衡。


3)


認真對待工作才幹從中獲得樂趣。


把工作當作娛樂。當作遊戲,這樣就能像對待娛樂一樣,認真投入工作。


4)


把愛好與工作區分開來,愛上掙錢多的工作,愛好繼續作為愛好。


5)


不管工作還是愛好,皆全身心投入,不輕易放棄。


6)


歇息日也要早起,安排計劃。充實度過,並在此基礎上安排工作。


第2章

享受工作壓力


7)


通過認真對待愛好,迎難而上第訓練思維,在工作中亦會受益。

反之亦然。由於思維模式會貫穿一個人的行為,部分娛樂還是工作。


8)


人思考時間越充足。越easy緊張。但人能夠通過練習獲得應對緊張的方法,掌握在緊張情況下亦然能取得成果的良好心理素養。


像高爾夫這樣的每打一次都有十分鐘左右間隔時間的運動,剛好能夠利用間隔思考下一杆怎樣打好,實現情緒方面的鍛鍊。具有相似“精巧”時刻的運動都能起到這樣的效果。


9)


有能力者學會自我追責。無能者總是向外推責,不斷抱怨。


掌握了自我追責的思維模式,有助於自我成長。


10)


有些問題僅僅有經驗豐富的人、教練和專家才幹發現。要保持傾聽專家建議的姿態。


11)


通過緊張和放鬆的良性迴圈,能夠鍛鍊積極的心理素養,隨時實現最好發揮。


12)


讀書時,有兩種常見的方法能夠提升能力:


  1. 有意與自己對比

  2. 將感情代入到故事主人公身上


第3章 

怎樣進行情緒管理


13)


好好地玩,會鍛鍊到計劃性、自我管理、專案管理等能力,這些能力。能夠隨時應用於工作。


14)


動由靜而獲得力量,越是事情進展不順,越需控制自己冷靜。


15)


準備工作佔八分。真正的工作佔二分。


準備工作,不僅有促使工作順利進行的作用,同一時候還是控制自身情感的一項重要商務技巧。


16)


講話時開始要有引人注意的“抓手”。講話中要善用“停頓”強調內容。


第4章 

怎樣進行身體管理


17)


職業生涯的總收入由你的健康決定。必須認真對待當下的每一餐。


18)


管理自己的體型。常常審視自己,邁出打造健康身體的第一步。


19)


新的一天並非從“當天早晨”開始。而是“前一天晚上”就已經開始。前一天晚上,一定要考慮第二天早上的狀態,控制飲食勿過度。


20)


睡得越好的人。收入越高。


秀加班、以睡眠不足為傲的做法。實在不入流。


21)


健身非常重要,並且,健身與工作在例如以下兩個方面有本質上的共通之處:


  • 時間效率

  • 在重點部分集中施加力量


22)


身體姿勢會影響心理狀態。


處理重要工作時,略微踮起腳跟,身子前傾,會更easy集中投入。

(別葛優躺)


第5章 

在旅行中提升自我


23)


為了遇見有異於平時的“某種新事物”而旅行。


24)


在旅遊時享受本地化。到僅僅有當地人知道的歇息場所去,到當地人才去的餐館吃飯。試著投進當地的懷抱。鍛鍊客戶視角,提升工作技能。


25)


利用旅遊。養護好奇心:心中有問題,即刻去打聽。


旅行的好奇心。也會成為工作中的好奇心。


26)


旅行時所用的調查和計劃能力,可直接用於工作。


27)


到陌生地方的旅行,在某種意義上,就好像是讓自己置身於一個隨時會發生意外的環境。

隨機應變能力可因意外而得到鍛鍊。


28)


上下班路上。刻意引入一些變化,譬如提前一站下車、換一條路走,都能讓我們邂逅“非日常”。收穫對變化和新發現的敏感性。


29)


回到譬如故鄉、某種身份開始的地方等原點,能夠幫助我們認清當下,看清眼下自己所處的位置,以及自己走在人生之路的哪一段。


第6章

重視自己的外在形象


30)


選擇略微小一號的服裝。這樣會更顯精神,更有魅力。


31)


自己就是自己公司的品牌,需為公司價值而選擇著裝。


32)


看道具就能推斷工作的認真程度。要精心打理鞋子和包。


33)


八小時意外的言行舉止,才是決定自己個人形象和評價的根據。

要有“說不定什麼時候會被誰看到”的緊張感,保持“半公共”意識。


34)


人如其名,衣如其人——用穿著展現個性。



單看我提煉的要點。感覺似乎缺少了一點溫度和有意思的佐料,如想進一步閱讀和體會,戳以下的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