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企業平臺化運維能力養成記

企業平臺化運維能力養成記

如果問是誰對“數字化轉型”充滿擔憂、困惑、糾結、挑戰,那一定是 IT 運維部門無疑。當企業級使用者已經不在爭論是否上雲,而是在討論如何更有效地利用雲時,實際上對於企業級使用者來講,這不僅是面對一次關於業務優化升級的機會,同時也意味著這將是一場關於企業 IT架構的又一次調整,IT 架構勢必更加複雜、龐大。

從技術層面講,逐漸演進當中的企業IT架構,意味著將有大量異構、混合的 IT 架構出現:典型的企業 IT 架構將包含 UNIX 小機架構、VCE 的虛擬化架構和基於大資料雲原生架構,這些架構相互搭配和協作,共同承擔不同特點的業務應用需求。所以,運維需要在不同架構之間、不同平臺之間實現對 IT 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管理,實現整個系統的穩定執行,並在滿足相應企業業務場景需求時,應對隨時而來的使用者數、資料量幾何級增長的壓力 。


“數字化轉型”實際上讓企業的 IT 架構承載了穩態 + 敏態的雙態業務場景,需要在保持穩定可用的基礎上,提升運維效率效能、提高運維靈活適應能力,運維作為企業業務輸出的管道, 從後臺正在走向前臺,變得更加重要和不可或缺。

穩態IT 是根據傳統 IT 建設思路,應用強調安全、穩定,基礎設施多采用集中式部署和高階伺服器;而敏態 IT 則是以網際網路建設思路,強調靈活、可擴充套件,基礎設施多采用分散式和通用伺服器。“穩態和敏態是資料中心運維長期面臨的IT現狀,是沒有辦法短期內改變,如果一個敏態的運維工具就能拉動,這不僅在技術實現上不太現實,在管理傳承上也相對理想化。”杭州優雲軟體總裁劉東海所談到的雙態運維,是依據業務形態不同,對企業 IT 架構進行鍼對性的管控、融合化的管理,藉助大資料、PaaS 化的平臺能力對運維技術和業務能力進行底層封裝,將重量級的運維技術工具系統,輕量化為運維 APP 場景應用,進行運維工具的逐步整合,運維場景的資料融合,配合管理的體系改進提升,幫助企業使用者在雙態環境下實現運維持續演進。

這恰好為處在轉型期的IT 運維部門,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平滑演進思路。而對於優雲來說, “雙態運維”和“運維 PaaS平臺”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是根據自身十多年 IT運維軟體開發和運維服務的經驗,向用戶需求作出的一次響應和引導。

優雲是北京廣通訊達軟體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通)旗下企業,廣通是國內企業級運維市場的代表型企業, 致力於為企業、政府等組織機構提供安全、穩定、可信賴的運維產品和服務,其公佈的數字顯示,目前有超過 6000 套軟體同時應用於海關、稅務、公安、社保、銀行、保險、能源等 20 多個行業使用者。而“優雲”作為廣通旗下的全新一代運維品牌,早期也試圖推出一些實驗單品,如 UEM、APM 等產品,但很快,在 2016 年就推出了“運維 PaaS 平臺“,明確了平臺化發展的戰略,並在平臺上提供了 10 多款運維應用產品,涵蓋從端到端監控、自動化運維交付、配置資源管控、運維協同管理等領域,同時也提供了網際網路線上 SaaS服務、企業級的本地交付服務。

優雲軟體總裁劉東海

“我們早期也做了幾款單品,但是發現這種模式僅僅適合網際網路中小使用者,零散的運維工具並不能解決企業使用者的融合痛點,所以我們很快進行平臺整合,將基礎服務 、技術模組下沉到平臺層,以運維 PaaS 平臺的方式進行支撐,一方面向下實現統一管理異構的 IT 架構能力,另一方面向上為運維使用者實現資料和場景融合。”劉東海始終強調優雲的“雙態運維”理念並非“網際網路運維”,而是根據企業進化和業務提升需求,通過調配和融合組織“穩態”和“敏態”運維,以此最終實現 IT 系統對業務穩定、靈活的支撐。


在優雲最新提出的“新一代運維 PaaS 平臺技術架構”中,其核心部分被分為:採控平臺、資料平臺和服務平臺。其中,採控平臺以分散式的資源採控體系,完成對被管理資源的統一採控,實現第三方系統整合納管;資料平臺是可建模的運維資料平臺,通過預置運維模型和分析演算法,從而形成運維大資料資產能力;而服務平臺則通過提供常用運維服務元件,封裝典型場景的 API 擴充套件,從而面向使用者實現快速搭建和拓展各類運維產品應用。


“我們一直努力讓這個 PaaS 平臺上的產品應用具有幾個特點:第一,要相對輕量級,保持易用性,第二,要實現融合和擴充套件,以適應場景化運維。”劉東海向筆者展示了平臺的持續成長性。在他的規劃當中,優雲運維 PaaS 平臺在未來在底層逐漸積累更豐富的能力,包括 AI 運維的基礎能力。同時,在這個平臺之上,也會通過自研和共研的方式,推出更多面向行業、面向使用者領域的場景應用,從而形成一個面向使用者開放的運維生態環境。


我們常常這樣講:解決一個問題,一方面需要相關的技術和能力,另外一方面要具備相關的知識和經驗。前者是可以通過學習獲得的,後者則需要積累。對於企業級使用者來講,順應數字變革如此,對於軟體和系統服務商來說,也是同樣的問題。在雲端計算這個門檻上,很多軟體和系統服務商跌了跟頭,即便是曾經的企業級軟體霸主SAP,如今也是踉踉蹌蹌。實際上,順應技術的進步,更多時候是需要引導使用者的需求,在以往經驗和知識基礎上,利用更新的技術方案從全景角度去解決使用者的實際痛點,或許就沒有那麼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