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網路與資訊保安應急處置預案

網路與資訊保安應急處置預案

分享一下我老師大神的人工智慧教程!零基礎,通俗易懂!http://blog.csdn.net/jiangjunshow

也歡迎大家轉載本篇文章。分享知識,造福人民,實現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為加強北海市電子政務系統的安全 管理,形成科學有效、反應迅速的處置機制,提高網路與 資訊保安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系統的裝置安全、 資料安全和執行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公安部《關於資訊保安 等級保護
工作的實施意見》、《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系統電子政務安全保密管理辦法》(桂政辦發〔2008〕64號)和《北海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預案。
第一條:適用範圍
北海市電子政務應用系統及資訊網路(以下統稱電子政務系統)包括北海市各級政府網站、網上辦公系統以及其他通過計算機網路行使政府管理職能和提供公共服務的 資訊系統。凡遭受各種人為攻擊、破壞或自然毀損等災情,造成系統中斷、裝置損壞、資料丟失等故障的網路與資訊保安事件,均適用本預案。
第二條:事件分級
根據事件發生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範圍,網路與資訊保安事件共分為四級:
1.I級(特別重大)
:電子政務系統發生大規模癱瘓,事態發展超出管理單位的控制能力,對國家安全、社會秩序、經濟建設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的突發公共事件,超過工作時間16小時不能恢復。
   2.II級(重大):電子政務系統發生較大規模癱瘓,對國家安全、社會秩序、經濟建設和公共利益造成嚴重損害,超過工作時間8小時未能恢復,需要跨部門協同處置的突發公共事件。
3.III級(較大):電子政務系統發生癱瘓,對國家安全、社會秩序、經濟建設和公共利益造成一定損害,但在工作時間8小時內可以恢復,不需要跨部門協同處置的突發公共事件。
4.Ⅳ級(一般):電子政務系統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壞,對所在使用者的權益有一定影響,但在工作時間4小時內可以恢復,不危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經濟建設和公共利益的突發公共事件。
第三條:組織體系與職責
遵循“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市各級部門作為所負責管理的電子政務系統安全應急處置機構;市應急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市應急辦)為全市電子政務系統安全應急處置的組織協調機構,負責全市電子政務系統應急處置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監督;市經濟資訊中心是全市電子政務網路與資訊保安工作的主管部門,其職責是:負責全市電子政務應用系統及資訊網路的規劃、建設、管理和維護,應急期間負責協調各電信運營企業及有關部門,保障基礎網路通訊設施,配合市應急辦處理相關網路和資訊保安事件的報告、應急處置等工作。
第四條:預防預警
(一)網路資訊監測。

堅持以預防為主的方針,不斷加強網路與資訊保安監測,及時收集、分析、研判監測資訊,主動發現網路與資訊保安事件傾向或苗頭,及早採取有效措施加以防範,使各種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以北海市政府入口網站作為監控重點,由市公安局網警支隊提供 技術支撐,儘早發現 問題,解決問題。
(二)網路線路保障。
要求提供網際網路接入和內部光纖網路接入的網路運營商必須保證負責其線路的正常、穩定執行。若運營商方有線路維護或裝置變更,一定程度影響電子政務系統正常執行,要求運營商必須提前2小時通知市經濟資訊中心,然後由市經濟資訊中心通知各相關單位,早作預備。
(三)論壇統一管理。
各縣區和政府單位不能開設單獨的互動式網路論壇,確有必要的,經批准可在市政府入口網站開設內部交流論壇,並且只能採取實名制登入使用,論壇內可再細分討論區給各縣區和各單位使用。
(四)網站集中管理。
各級政府部門現有或待建的網站要實現集中管理,可託管到市電子政務系統核心機房或使用電子政務系統提供的虛擬主機服務,以充分利用和共享電子政務系統的安全技術資源以及資訊網路資源。
(五)預警釋出處理。
1.對網路資訊監測中發現可能發生網路與資訊保安事件的,發現部門要及時發出預警資訊,在2小時內報市經濟資訊中心,並在4小時內向市應急辦報告。
2.市經濟資訊中心接到報警後應迅速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技術分析,並根據問題性質和危害程度,提出安全警報級別及處置意見。
3.由市保密局、市公安局等單位釋出的預警資訊,市經濟資訊中心應根據時效性和嚴重程度,提前做好有關網路與資訊保安應急處置的準備工作。
(六)事件報告。
當網路與資訊保安事件發生時,事發單位要將情況及時報告市應急辦及市經濟資訊中心。初次報告時間最遲不得超過事件發生後2個小時,報告內容主要包括事件特徵、事件性質、影響範圍、事件趨勢和擬採取措施等。屬III級以上事件的,市應急辦要將事件情況報告市人民政府;屬I級事件時,市政府辦公室還要書面向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說明故障原因及處理結果。
第五條:應急響應
(一)應急處置方法。
當發生網路與資訊保安事件時,首先應區分事件性質,然後再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進行處置。
1.根據事件性質,網路與資訊保安事件可劃分為以下三類:
A.自然災害。指地震、雷電、火災、洪水等災害引起的計算機網路與資訊系統的損壞。
B.事故損毀。指電力中斷、網路損壞或是軟體、硬體裝置故障等引起的計算機網路與資訊系統的損壞。
C.人為破壞。指人為破壞網路線路、通訊設施,黑客攻擊、病毒攻擊、恐怖襲擊等引起的計算機網路與資訊系統的損壞。
2.針對上述各類事件的處置辦法:
(1)屬A類事件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首先保障資料安全,然後再保障裝置安全(包括硬碟拔出與儲存、裝置斷電與拆卸、搬遷裝置等)。
(2)屬B類事件時,應迅速分析故障特徵,查明原因,若市政府資訊中心不能獨立處理,必須立刻通知相關單位(供電局、網路運營商、軟硬體產品維護單位等),馬上組織人員進行系統修復。
(3)屬C類事件時,應首先判斷破壞來源與性質,然後斷開影響安全的網路裝置,斷開與破壞來源的網路連線,跟蹤並鎖定破壞來源IP地址或其它使用者資訊,修復被破壞的資訊,恢復資訊系統。
(二)故障處置方法。
1.有害資訊處置。

首先,指派專人對存在問題的網站、網頁及郵件資訊等進行全時監控;其次,儘快採取遮蔽、刪除等有效措施對有害資訊進行清理,並做好相關記錄;再次,採取技術手段追查有害資訊來源;此外,如發現涉及國家安全、穩定的重大有害資訊,還要及時向市公安局網警支隊報告。
2.黑客攻擊處置。
當發現網頁內容被篡改或通過入侵檢測系統發現黑客攻擊時,首先將被攻擊伺服器等裝置從網路中隔離;然後採取技術手段追查非法攻擊來源;第三,召開資訊保安評估會,評估破壞程度,並視其嚴重程度,決定是否需向市公安局網警支隊報告;最後,恢復或重建被破壞的系統。
3.病毒侵入處置。
當發現計算機系統感染病毒後,首先,立即將該計算機從網路上物理隔離,同時備份硬碟資料;然後再啟用防病毒軟體進行防毒處理,並使用病毒檢測軟體對其他機器進行病毒掃描和清除;一時無法查殺的新病毒,要迅速與相關病毒軟體供應商聯絡解決;如感染病毒的是伺服器或主機系統,要立即告知使用部門並做好相應清查工作。
4.軟體遭受破壞性攻擊處置。
重要軟體系統及其相對應的資料必須存有備份,同時還要採取異地避災等方式保存於安全處。一旦軟體遭受破壞性攻擊,應立即報告和停止系統執行;然後檢查日誌等資料,確認攻擊來源,並採取有效措施,恢復軟體系統和資料。
5.資料庫安全防範處置。
各資料庫系統至少要準備兩個以上資料庫備份,一份放在機房,一份放在異地。一旦資料庫崩潰,首先立即通知有關單位暫緩上傳、上報資料,然後再組織人員對主機系統進行維修;如遇無法解決的問題,立即請求軟硬體供應商協助解決。系統修復啟動後,將第一個資料庫備份取出,並按照要求將其恢復到主機系統中;如因第一個備份損壞,導致資料庫無法恢復,則取出第二個資料庫備份予以恢復。
6.網路線路中斷處置。
網路線路中斷後,應迅速判斷故障節點,查明原因、儘快修復。如屬網路運營商負責維護運營的線路,立即與執行商維護部門聯絡,及時進行修復。如屬區域網內部線路故障,應立即判斷故障節點,查明故障原因,迅速組織修復;如屬路由器、交換機等網路裝置故障,立即與裝置供應商聯絡修復;如屬路由器、交換機配置檔案破壞,迅速按照要求重新配置;如遇無法解決的技術問題,立即向市政府經濟資訊中心或有關廠商請求支援。
7.裝置安全處置。
發現伺服器等關鍵裝置損壞,應立即查明裝置故障原因;能自行恢復的,立即用備件替換受損部件;難以自行恢復的,立即與裝置供應商聯絡,請求派維修人員前來維修;若裝置一時不能修復,應及時採取必要措施,並告知有關單位暫緩上傳、上報資料。
8.機房火災處置。
一旦機房發生火災,首先切斷所有電源,按響火警警報;檢查自動噴淋系統是否啟動,並使用滅火器進行滅火;必要時通過119電話向公安消防部門請求支援。
9.外電中斷處置。
外電中斷後,立即切換到備用電源;迅速查明斷電原因,如因內部線路故障,馬上組織恢復;如因供電部門原因,立即與供電單位聯絡,儘快恢復供電;如被告知將長時間停電,應做好以下工作:(1)預計停電1小時以內的,由UPS供電;(2)預計停電1-4小時的,關掉非關鍵裝置,確保各主機、路由器、交換機供電;(3)預計停電超過4小時的,做好資料備份工作,及時關閉有關裝置。
10.其他故障處置。
上述沒有列出的、屬不確定因素造成的災害,可根據總的安全原則,結合具體情況做出相應處理;不能處理的可諮詢相關專業人員。
(三)應急聯動。
當發生Ⅱ級以上(含Ⅱ級)網路與資訊保安事件時,由市應急辦及市政府經濟資訊中心組織協調應急處置工作,並根據事態發展和處置工作需要,可臨時組織專家小組、應急支援單位和調動系統內必要的物資、裝置等,迅速開展應急救援的處置工作。
(四)後期處置。
  1.善後處理。

  在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後,事發單位(部門)應迅速採取措施,抓緊組織搶修受損的基礎設施,減少損失,儘快恢復正常工作。統計各種資料,查明原因,對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以及恢復重建能力進行分析評估,認真制定恢復重建計劃,並迅速組織實施。有關主管部門應提供必要的人員、技術、物資和裝備以及資金等支援,並將善後處置的有關情況報市應急辦及市政府經濟資訊中心,不斷改進網路與資訊保安應急工作。
   2.調查評估。
  在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後,應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和專家組成事件調查組,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對事件發生及其處置過程進行全面的調查,查清事件發生的原因及財產損失情況,總結經驗教訓,寫出調查評估報告,報市應急辦及市政府經濟資訊中心,並根據問責制的有關規定,對有關責任人員作出處理。特別重大網站資訊保安突發事件的調查評估報告,應經市應急辦稽核後報市政府,必要時採取新聞釋出會的形式向社會公眾通報。
   3.責任與獎懲。
電子政務各相關單位應指定一名單位(部門)領導具體負責此項工作的落實。按照有關規定,對在網路與資訊保安事件應急過程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對不認真執行本預案,貽誤時機,給電子政務系統安全造成重大損失的,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第六條:保障措施
(一)應急隊伍保障。
各相關單位要組建電子政務系統安全應急處置隊伍(包括安全分析員、應急響應人員、災難恢復人員等),制定相應培訓和演練計劃,提高應對網路與資訊保安事件的能力。
(二)裝置保障。
各相關單位要結合實際工作需要,提前配備應急處置工作所必須的裝置或工具軟體,並加強應急處置工具及裝置的維護除錯,保證其隨時處於可用狀態。特別是一些容易壞損的裝置和模板,更要提前配置備件,以便應急時可及時替代更換。
(三)資料保障。
重要資訊系統應建立異地避災備份系統和相關工作機制,保證重要資料受到破壞後可緊急恢復。各避災備份系統應具有一定相容性,在特殊情況下各系統之間互為備份。
(四)技術資料保障。
全面的技術資料是高效應急處置的前提和基礎。網路拓撲結構、重要系統或裝置的型號及配置、主要裝置廠商資訊等技術資料,應建立專門技術檔案,並及時更新,保證與實際系統相一致。
(五)經費保障。
電子政務系統應設立安全應急處置資金,並列入部門年度財政預算。
(六)監督檢查制度。
各相關單位應急工作組應加強對電子政務系統安全應急工作的監督和檢查,做到居安思危、常備不懈。
第七條:附則
本預案由市應急管理辦公室負責解釋、修訂,並根據應急處置實踐和資訊科技的發展,及時對本預案進行完善。
           

給我老師的人工智慧教程打call!http://blog.csdn.net/jiangjunshow

這裡寫圖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