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6.OSI七層網路模型與TCP/IP四層網路模型

6.OSI七層網路模型與TCP/IP四層網路模型

下圖是TCP/IP與OSI參考模型的對應關係:

為了標識通訊實體中進行通訊的程序,TCP/IP協議提出了協議埠(protocol Port)的概念。埠是一種抽象的網路結構(包括一些資料結構和I/O緩衝區)。應用程式通過系統呼叫與某埠號建立連線後(binding),傳輸層傳給該埠的資料都被相應的程式接收,相應程式傳送給傳輸層的據都通過該埠輸出。
 


1.物理層  規定了如何為網路通訊實現最底層的物理連線,以及物理裝置的機械、電氣、功能和過程特性。

如:如何使用電纜和接頭的型別、用來傳送訊號的電壓等。需要注意的是,網路通訊過程中所需的物理媒介(網線、線纜等),其實並不屬於物理層,因為物理層實際上是一種規定,規定這些物理媒介裝置在連線網路時的各種規格、引數以及工作方式。但是同時,雙絞線、線纜等物理媒介又是物理層的實現。

2.資料鏈路層  規定了如何進行實體地址定址、如何在物理線路上進行資料(幀frame)的可靠傳遞以及流量控制。  

資料鏈路層協議有SLIP協議、CSLIP協議、PPP協議等。交換機,對幀解碼並根據幀中包含的資訊把資料傳送到正確的接收方,所以交換機是工作在資料鏈路層的。

3.網路層  規定了通過哪些網路節點、什麼樣的網路路徑來將資料(資料包)從傳送方傳送到接收方。

在網路層中,確定了從節點A發資料到節點B的網路路徑,經過哪些節點。網路層既可以建立LAN通訊系統,更主要的是可以在WAN網路系統中建立通訊,這是因為它有自己的路由地址結構,通過路由協議(又稱可路由協議)進行網路通訊的路由工作。

4.傳輸層  負責總體的資料傳輸和資料控制,提供端到端的交換資料的機制。傳輸層對資料(段)進行分割和重組,並且進行流量控制和根據接收方的接收資料能力確定適當的傳輸速率。

例如乙太網無法處理大於1500位元組的資料包,傳輸層將資料分割成資料片段,並對小資料片段進行序列編號。接收方的傳輸層將根據序列編號對資料進行重組。傳輸層協議有TCP協議、UDP協議等。

5.會話層    在網路中的兩個節點之間建立、維持和終止通訊。

6.表示層    在應用程式和網路之間對資料進行格式化,使之能夠被另一方理解。即傳送方的表示層將應用程式資料的抽象語法轉換成網路適用於OSI網路傳輸的傳送語法,接收方則相反。除此之外,表示層還可對資料進行加密與解密。

7.應用層  最頂層的OSI層,為應用程式提供網路服務。

如為電子郵件、檔案傳輸功能提供協議支援。應用層協議有HTTP協議、FTP協議、SMTP協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