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線上線下醫療-盒馬初體驗-熙牛醫療

線上線下醫療-盒馬初體驗-熙牛醫療

        上週六,在公司組織安排下,體驗盒馬鮮生線上線下網際網路思維。結合我們所從事醫療行業和阿里系線上線下樣板企業盒馬鮮生,做一些學習總結,盒馬生鮮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地方。

        線上網際網路醫院,摸索中艱難前行。2015年年底,首家網際網路醫院在烏鎮亮相,一年之後國內網際網路醫院的數量接近40家,所涉及的網際網路醫療企業也早非微醫一家。一度在線上攻城略地的網際網路醫療,也已開始將線下作為新一輪競爭的戰場。2016年,微醫在杭州啟動了首家全科中心,並計劃3年內在國內建立100家連鎖全科中心,這也是繼網際網路醫院之後,微醫發力線下市場的又一動作。兩年前,網際網路醫療的商業模式還集中在網際網路入口上,如今看到的卻是一個線上線下閉環的全新商業架構。從網際網路醫院到全科中心,曾經被視為風口的網際網路醫療。在資本和體制的雙重擠壓下,功能、模式和打法日漸趨同,尤其在體量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各家很難將故事講下去。原因在於,雖然積累了海量的線上流量,卻很難將這些線上流量引到線下,以換取醫院的收入分成。線下三甲和專科醫院本身就人滿為患,對網際網路流量的需求並不明顯。另一方面,在政策的紅線之下,醫藥電商、線上問診等變現模式受限,選擇線下試水似乎是不得已而為之。

        線下醫院,自帶流量。傳統醫院發展線上網際網路醫院,打造名醫輸出,輻射周邊。從線下醫院入口到醫院就診,再到網際網路醫院,傳統醫院能建立完整的線上線下醫療體制。完善的服務和質量體系或可以實現“全科”星巴克的設定,一旦服務和質量脫軌,網際網路醫院恐難以支撐起線上的重任。這裡和盒馬鮮生的模式,如出一轍,盒馬鮮生+盒馬外賣,輻射周圍5公里,幹掉了傳統大賣場業態,在一二線城市肯定沒問題。辦公場景(快餐)和家庭場景(日常生鮮)的高頻消費,這是明顯要搞的購物超級入口啊!而且還是線上與線下的。線上醫院可以開展,診前問詢服務、診中報告查詢、全流程支付、診後隨訪,健康教育等,形成診前診中診後醫療閉環,形成網際網路長尾效應。

    最後,總結熙牛醫療。

1、以浙一醫院為支點,背靠阿里,撬開中國雲HIS的大門。

2、醫院等級定位精準,基於地址、使用者人群、大資料做好分析定位。農村包圍城市,才能走的更遠。

3、整合產業鏈,醫、藥、醫療器械、保險、信貸。迎合阿里平臺思維。

4、做成熙牛IP,滿大街都在創業,滿大街都在做雲HIS。

5、使用者資料的抓取和挖掘,基於資料做得比對手更懂使用者,合適時可以賣貨、賣醫療服務。

6、一定是做一家成一家,先別急著做大,而是更關注質量和口碑很重要,才會慕名而來。

堅定做醫療行業的 “有贊”“二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