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2018年世界投資報告

2018年世界投資報告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今天釋出的《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下降了23 %,為1.43萬億美元。這與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及貿易增長加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報告的主編、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投資企業司司長詹曉寧在接受聯合國新聞專訪時表示,去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下降主要是由於跨境併購大幅下降造成的。


詹曉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流入發達國家的跨國投資大幅下降了37%。這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美國作為吸收跨國投資的最大的國家,它吸收的外資下降了40%,然後是英國,在2016年英國是全球吸收外資的第二大國,它在2017年吸收的外資也下降了92%。所以這兩個最大的吸收外資國的外資大幅度下降,影響了國際直接投資的總體流動水平。但其實呢,美國和英國投資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由於2016年有幾個大型和超大型的跨國併購,把這個兩國吸收外資的水平大大地提高了。如果排除了這兩個因素的話,下降幅度沒有這麼大。”


美國在2016年上半年有幾個超大型的、以逃稅為目的的併購。當時幾家美國企業在歐洲購買了幾個小型公司,然後把公司的總部從美國遷到了位於歐洲的新購置的公司。總部的遷移就使這些公司原本在美國的內資資產變成了外資。在當年的統計中,這無形中“擴大”了美國吸引的所謂“外國投資”。


為了避免跨國公司進行這種以避稅為目的的重組,美國政府出臺了新稅法,美國吸收的外資也就在2017年恢復到了正常水平。但美國的新稅法會對全球的外國直接投資產生重大影響。


詹曉寧:“美國新稅法的影響主要是對全球的投資存量。什麼叫存量呢?就是說美國的跨國企業在海外的投資累積起來多年的投資建廠和海外資產。我們把它稱為外資存量。美國在海外的外資存量有6萬億美元。其中有三分之一多,大概2萬億美元左右是以現金的形式存留在海外,其中一部分用於在海外的再投資,另一部分就是暫存在那兒,也就是說沒有回匯到母國,因為匯回母國以後要上稅,稅率很高。由於有這麼一大筆海外資產,美國進行了新的稅改,降低了回匯的稅率,而且是一次性地交稅,不管是留在海外還是匯回本土,都要交稅。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這些大的跨國公司就可以在低稅率的情況下,把在海外滯留的資金回匯到本土。但回匯會對海外存有這些現金的國家產生一個重要的影響,也就是說美國在這些國家的外資存量將大幅度下降。同時,原來存在海外的現金有一部分是可以用於在當地再投資的,這樣一來就不會在當地再繼續投資,就會影響到許多國家吸收外資的水平。”


根據貿易和發展組織的報告,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中最大的吸收外資國和對外投資國。2017年中國吸收的外資在全球排名中位居第二,僅次於美國。與此同時,2017年中國對外投資全球排名第三,在美國和日本之後。


不過,2017年中國對外投資的額度也減少了36%,降至1250億美元。這是多少年來的第一次下降。


下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一些國家的投資保護主義盛行,使中國在海外的投資受到影響。比如說,被東道國認為是敏感的產業、敏感的領域的一些跨國併購被阻止了或勸阻了,或者沒有得到批准。這一方面是由於中國在海外的一些投資主要是在一些高科技領域和農業等比較敏感的領域。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在2017年出臺了一些對外投資的政策,不鼓勵,或者限制中國的一些企業在海外的某些領域進行投資,比如說房地產,比如說購買俱樂部、購買酒店等等。中國政府限制在這方面的對外投資,同時也是避免有些企業通過這樣的投資把資金轉移到海外去。所以,由於這兩個方面的因素,中國的對外投資下降了36%,下降的幅度還是很大的。但是儘管下降幅度很大,2017年中國對外投資在全球排名中還是排在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日本。2016年中國是排在第二位。


《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17年除了大型併購減少之外,已宣佈的綠地投資額也下降了14%。詹曉寧介紹了綠地投資的概念。


綠地投資更確切地說應該叫新建投資,它區別於跨國併購。跨國併購實際上是一個跨國公司在海外的東道國購買了一個企業,或者購買了海外資產。新建投資是跨國公司到一個新的國家新建了一個工廠,或者新建了一個分支機構。實際上這兩種投資對東道國的經濟發展的影響是不同的。新建投資需要建立一個新的工廠或者建立一個新的分支機構,首先要進行最基本的投資,投資建廠,購買機器裝置,然後僱用工人等等。這就是說,你可以直接地帶來就業,帶來生產能力的擴張。那麼跨國併購呢,從東道國的角度來說,它實際上就是一個企業由原來的東道國的企業家所有,轉變為由這個跨公司所擁有。當然從長遠的角度看,跨國公司接手企業後,它可能給這個企業帶來了一些技術性的轉讓,也可能為企業未來的出口參與到國際競爭中,參與到全球產業鏈中,它起到了一個促進的作用。因此這兩種方式對東道國的發展都是有一定益處的。


全球投資回報率下降是導致投資低迷的原因之一。 2017年外商投資的全球平均回報率為6.7%,低於2012年的8.1%。其中,非洲、拉美及加勒比地區的投資回報率降幅最大。報告指出,外國資產回報率下降可能會影響外國投資的長期前景。


目前投資保護盛行,比以前有越來越多限制投資的措施。另一方面與貿易有關,主要國家的貿易關係緊張,還有就是地緣政治風險加大。這些都是綠地投資下降的主要原因,跨國公司對外投資更加謹慎。特別是政治局勢不穩定,政策變化比較大,還有前一段時間,全球經濟增長緩慢,導致跨國公司的投資收益率下降、回報率下降。在這種情況下,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的積極性就有所下降。


展望2018年的投資前景,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投資企業司司長詹曉寧表示,2018年全球國際投資預計將出現增長,但增長勢頭將十分脆弱。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預期將增長5%左右,最多不超過10%,總量仍將低於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