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手機"使用者介面和多媒體"版面有價值問題整理[j2medev.com][0406更新]

手機"使用者介面和多媒體"版面有價值問題整理[j2medev.com][0406更新]

分享一下我老師大神的人工智慧教程!零基礎,通俗易懂!http://blog.csdn.net/jiangjunshow

也歡迎大家轉載本篇文章。分享知識,造福人民,實現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本篇文章關鍵詞索引:

卓望:20048月,一家名為卓望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卓望資訊)低調成立,而這家神祕公司的另一身份被冠以中國移動夢網運營支撐中心

,中國移動以管家身份將原來的夢網中心部門獨立剝離出來並以公司形式運作意欲何為?

 

清理SP“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中移動正在一步步建立自己的masterSP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實際上,從背後中移動一直籌劃推出自己的MISC系統收費平臺和要自己成立masterSP來看,移動遲早都會走出這一步,文化部、公安部和信產部的行動只是正好給了移動這次行動名正言順的理由,加速了移動的對SP清理的步伐。

三部曲:據內部訊息,中移動準備改變夢網模式“一點接入,全網接通,一點收費”的靈魂了。 中移動正式改變夢網模式前已走出了以下三部曲來強化自己的優勢地位。

資訊產業部出臺規章規定

SP企業的註冊資本金額必須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

資訊產業部推出SP企業跨省業務經營ICP許可證。

 “通過不斷的處罰和‘經濟制裁’來對一些大的SP加以限制,這就是中移動改變夢網模式後加強自己優勢地位邁出的第三步。

MasterSP“現在看來,移動推崇日韓模式的目的是自己成為MasterSP業內人士一針見血的總結到。在MISC平臺的基礎上,中移動又成立了卓望資訊公司。該公司即是夢網運營支援中心,業內專家分析,這個公司就是中移動自建MasterSP雛形。據悉,掌握SP生殺大權的原移動夢網中心主任崔健履職該公司總經理,夢網中心由副主任張博涵暫主持日常工作。

 

夢網模式下的sp生存

問題、原因和出路
20048月,一家名為卓望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卓望資訊)低調成立,而這家神祕公司的另一身份被冠以中國移動夢網運營支撐中心,中國移動以管家身份將原來的夢網中心部門獨立剝離出來並以公司形式運作意欲何為?
在記者接下來的將近一個月的調查中發現,卓望資訊這家脫胎於中國移動的新公司的角色和定位正趨於明朗,在中國移動頻頻對SP開出罰單之時,同步進行的還有卓望資訊公司內部組織結構的悄然佈局。
與中國移動幕後調整可能帶來的對SP的影響相比,目前,SP在中國移動頻頻對IVR和彩信業務亮出紅牌後,SP已然被推向了火山口上。而SP在無線增值服務產業鏈上沒有話語權的問題更暴露無遺。
SP
的生存狀態堪憂!即使擺在眼前的事實是我們不能抹殺產業發展初期SP的貢獻。20044月,資訊產業部《關於規範簡訊息服務有關問題的規定》出臺, 615,又發出《關於開展移動資訊服務自查自糾活動的通知》。隨後是新浪、搜狐等門戶SP相繼被罰中招。
而且,不利的訊息已經觸動了投資者的神經,77網易在納斯達克的公告預警,網易、搜狐和新浪的股價分別重挫12%5.4%10.2%。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國外投資者始終搞不懂的中國概念股簡訊神話變成了拖累大市下行的反作用力。而被罰美通無線也宣佈被迫推遲上市計劃。
SP
無疑在遭受成長以來的第一個寒冬!因此,有人甚至預言中國新經濟的簡訊驅動時代終結。或許可怕的事情還尚未來臨。早已被扭曲的產業鏈將變成中國移動一股獨大。SP產業鏈在中國移動的操刀下藉以重構。未來,很可能大部分的SP不得不蛻化成CP(內容提供商),以前眾多SP很可能都是在為中移動做嫁衣。

中移動為何揮刀自宮,自破夢網模式?
“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中移動正在一步步建立自己的masterSP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為此,首先推出SP計費平臺MISC系統,儘管這個系統並不能從技術上避免群發和完全解決沉默使用者的問題,還會提高壞帳率,但中移動要為自己成立的卓望資訊公司鳴鑼開道,打造好的收費平臺。
當然不可否認,中國移動對違規SP的斷腕之舉也算師出有名SP行業經過3年的爆炸式發展也滋生出了諸如不健康內容、欺騙消費者、強迫訂閱等頑疾,但在發展初期SP推波助瀾對做大簡訊增值這塊蛋糕功不可沒。
當簡訊成為新浪、搜狐、網易等門戶SP除廣告外收入的重要支撐時,對待與中國移動的關係需謹小慎微,在其拿幾家違規SP開刀後中國概念股暴跌的結果看,中國移動的臉色無疑就成了股市的晴雨表。
儘管打破現有的產業結構,改變中移動和中聯通雙寡頭狀況“最起碼現在看來不可能”,但我們還是願意從改變產業結構的角度來求解SP的今後發展問題。業內專家認為,健康的電信產業鏈發展,應該是新的競合關係。這寄希望於更多的電信運營商加入產業競爭,SP具有更大選擇權利,還取決於中移動的大氣。
當然,度過寒冬最好的辦法就是積極尋找能溫暖自己的柴火,SP最終的出路還在於積極的拓展新業務,包括網路遊戲、手機遊戲、WAP業務和IVR(語音增值)業務等。
《知識經濟》試圖幫助業界探詢SP產業價值鏈存在的問題、原因和出路,以此推動整個行業向健康良性的方向發展。

SP
進入寒冬
為中國資訊產業作出重大貢獻的SP,如今正面臨上游廠商的拋棄。身處產業鏈條底端,SP們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
站在中國電信產業鏈頂端的中移動,在某個原因和某種利益驅動下,正在制裁著為他們帶來大量簡訊收入,為數眾多的SP們。

中移動開罰單成癮
20048月上旬,搜狐董事長張朝陽怎麼也笑不起來,其總裁古永鏘也黯然神傷。因為當時中國移動宣佈,617搜狐技術人員以WAP PUSH方式擅自在四川地區群發簡訊廣告1374條,併為23個使用者訂上包月10元的搜狐彩信產品,違背雙方合作協議,從91日起暫停北京搜狐線上網路資訊服務公司的彩信業務一年,暫停新增其他所有平臺業務和合作營銷申請6個月,暫停其他所有業務平臺中未開通業務的新增SP合作申請12個月。
隨即,搜狐在納斯達克披露這一事件,申請停牌並獲得批准,後來搜狐交易停了半天待披露完成後方復牌。但其股價仍然下挫了14.6%
同時被罰的還有美通和空中網,其中美通被罰是因為彩信業務涉及不健康內容,被罰迫使美通推遲上市計劃,不得不“在適當的時候評估這一行為”。
之前還有新浪和騰訊,前者被罰的原因是其無線語音互動服務(IVR)提供情色等不健康的內容。後者被罰是因為提供坐檯小姐經歷實錄等情調不健康的內容,違反業務規範。中國移動宣佈,從727日起,暫停新浪的IVR服務業務,自2004815日起,暫停騰訊所有現有平臺新增業務和合作營銷申請審批3個月,暫停其他所有尚未開通服務平臺的新增合作申請6個月。
被罰訊息公佈的第二週,納斯達克股市一開盤,新浪股票急挫9%
隨著新浪和搜狐被罰,“中國概念股”納斯達克的堅挺形象被改寫,網易也因此受到牽連。2004年第二財季,無線增值服務大幅下降33.8%(見下圖)
2004
年中國9月上旬,中國移動又批量開出罰單,20多家SP遭受經濟制裁1SP因連續3個月居全網SP綜合排名後5%被考核退出,取消全網服務資質,降級為地方SP1SP因不符合百寶箱業務的SP資質要求,停止其資訊費結算以及強制退出處理;6SPIVR業務連續3個月業務量考核不合格,強制退出並停止全網服務;12SP因違反業務內容規範,不同程度上受到罰款,並暫停一些新業務的申請。
至此,中國SP行業遭受成長以來的第一個寒冬。有人甚至預言,中國新經濟的簡訊驅動時代終結
中移動何以對SP行業使出如此重典?

SP
被罰誘因
看電視的時候,我們常會看到這樣的資訊,“移動使用者發簡訊XX,聯通使用者發簡訊XX,參與活動,贏取大獎。可能你對此並不感興趣,也不會感覺到這對你有什麼影響,但就是一些類似的簡訊服務,卻引起了眾多使用者的投訴,原因多是擾亂了使用者的視聽莫名其妙被扣費
使用者投訴率較高是SP被罰的第一主要誘因。據統計,手機使用者對移動的投訴率高居今年3·15投訴率排名的第二位,僅次於房地產的投訴率。具體來看,投訴多集中在多扣費用、受不良簡訊打擾等。簡訊收入只佔整個移動年收入的3%左右,其投訴量卻佔了移動整個投訴量的70%多,這的確令移動頭疼。好像出於維護自身形象,移動也應該行動。
但“其實,移動並不想這樣處罰SP,雖然簡訊業務收入只佔整個移動收入的3%,但絕對數量不小,再說有了SP各地移動的日子的確好過了很多。資深業內人士這樣向記者分析,“SP存在的問題不是現在才存在的,可以說一直都有,這是移動自身監管不力造成的。那移動為何還要自揭瘡疤?
據說,由簡訊的發展帶來的不健康內容已經驚動了黨和政府的高層。這方面色情網站自然是罪魁禍首。為此,文化部和公安部特聯合進行掃黃行動,並定今天為“中國掃黃年”。行動中文化部和公安部發現無線增值業務存在情色問題,兩部聯合向信產部提供了涉黃SP名單。
隨後,2004419,信產部出臺《關於規範簡訊息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615,又發出《關於開展移動資訊服務自查自糾活動的通知》,與以前的隔靴搔癢不同,這次信產部針對簡訊業務市場準入、業務宣傳、訂製申請、服務提供、收費透明化、處理投訴等都提出了非常細緻具體的要求。事情發展到這一地步,中移動再也難以顧及自己的利益,必須親自操刀,嚴處SP違規行為。
當然,這是一種說法。
另一種說法是,“實際上,從背後中移動一直籌劃推出自己的MISC系統收費平臺和要自己成立masterSP來看,移動遲早都會走出這一步,文化部、公安部和信產部的行動只是正好給了移動這次行動名正言順的理由,加速了移動的對SP清理的步伐。從後面的文章,我們可以看出這種說法從移動方面更令人信服。

SP
被罰之後
眾多的SP被處罰,引起業界一片譁然。
為了嚴明正身,新浪、搜狐、網易三大入口網站於915,在北京發起成立了無線網際網路行業誠信自律同盟,在該聯盟成立大會上,三大門戶的掌門人分別發言,表示將保證為使用者提供健康和透明資費標準的內容,並推出了使用者可信賴無線產品” (CTWS)的標誌。
同時,三大門戶表示,希望其他網際網路企業也能加入到這一聯盟中來,不過,具體的標準還在醞釀中。
對此,有媒體說這是三大門戶的做秀,因為,中國移動的人並沒有參加這一會議。這給行業發展的變局埋下了伏筆。
“中移動自然不會參加這樣的會議,他要組建自己的SP公司。業內資深人士說。

 

SP拯救網際網路經濟
SP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曾經拯救了處於低潮中的網際網路經濟,但這一次,他們能否拯救自己?

據統計,今年春節短短7天的時間,中國手機簡訊傳送量就超過98億條,市場收入高達近10億元。2003年中國簡訊傳送量達到1700億條,比上年勁增161%,據預測,今明兩年中國簡訊的增長率將會分別達到46%30%。毫無疑問,以簡訊為主的無線增值業務已成為眾SP關注的又一炙手可熱的領域。
簡訊興起的意義不僅僅在於他能夠給人們帶來便利,重要的是簡訊的興起挽救網際網路企業於窮困潦倒之際。
1997
年,網際網路興起,並跌跌撞撞的發展,直到2000年底,網際網路企業都艱難地活著。這期間網際網路經歷了一個叫好不叫座尷尬局面。受通訊技術、行動通訊終端發展以及人們消費習慣的影響,沒有合適的商業模式是網際網路艱難處世的最主要問題。網際網路的最早啟蒙者張樹新建立的網站瀛海威就因此而銷聲匿跡。後來興起的搜狐、新浪和網易在這一段也步履維艱。
直到2001年,隨著行動通訊終端——手機的普及,簡訊的興起,才真正給網際網路企業帶來了生命第一春。可以說,沒有簡訊的興起難以有今天網際網路的繁榮。目睹簡訊挽救網際網路企業的內人士感慨。
“無線增值業務的發展,後來改變了很多行業的規則,並衝擊了傳統的商業模式。”業內專家分析,“比如,簡訊的興起就改變了傳統營銷模式的單向溝通,消費者和商家的互動,為今天的整合營銷傳播提供了技術上的通道。”
1999年的興起,到2001年經歷了近3年的發展,手機使用者每年以6000萬以上的數字在增加,誘人市場空白吸引著眾多SP的積極加入。
有專家說,“中國簡訊服務市場一興起,就吸引了眾多SP的積極參與,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眾多SP的參與,大家一起做大了以簡訊為主的無線增值服務市場,培育了這樣一個嶄新的市場。
因此,是SP給我們創造了新的資訊互動渠道和生活方式,也改變了我們傳統的商業模式。
當然,不可否認,中移動推出的移動夢網及從與SP合作層面推出的夢網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極大的促進了SP的發展和我國無線增值業務的繁榮。
關於SP和中移動的移動夢網之間的合作,有一個形象的比喻,是說移動夢網是一個大舞臺,而SP們就是舞臺上表演的演員,移動夢網受不受歡迎,觀眾席上的人多不多,愛不愛看,就全看演員們表演的節目精彩不精彩了。可見雙方的合作至關重要。
“儘管後來,夢網模式被篡改,但夢網模式對SP和網際網路都功不可沒。業內資深人士對夢網模式做出中肯客觀的評價。
據統計,依靠中移動的移動夢網2000多家SP中,月收入超過千萬的有5家,超過300萬元的有10家左右,超過100萬的有幾十家,它們中的絕大部分收入來源於簡訊遊戲、簡訊交友聊天以及新聞定製等。
夢網模式倡導“一點接入,全網接通,一點收費”和“85/15分成模式,這給SP提供了嶄新的商業模式,這種雙贏的模式開創了中國新經濟的新時代。

連結:幾種無線增值產品
SMS:短訊息服務。是目前普及率和使用率最高的一種短訊息業務。它是在手機內建立一段文字資訊後再發送給朋友,每個SMS容量平均有140位元組,即70個漢字。
EMS
:增強型短訊息服務。與SMS相比,EMS的優勢是除了可以像SMS那樣傳送文字短訊息之外,還可以傳送簡單的影象、聲音和動畫等資訊。但作為一項過渡技術,EMS並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MMS
:多媒體資訊服務。以GPRS為載體傳送視訊、圖片、聲音和文字。目前世界各地的運營陸續推出這項業務。能夠自動快速傳送使用者建立的內容。它主要以接收者的電話號碼進行定址定位,這樣MMS通訊可以在終端之間進行。同時MMS也支援E-mail定址,因此資訊可以在終端和E-mail之間傳遞。不僅可以傳送文字內容,MMS資訊可以傳送包含圖片、聲音、視訊剪輯等多媒體資訊。

扭曲的產業鏈
承擔著中國電信產業鏈重要環節的SP,完全仰仗其上游廠商兼管理者——中國移動的鼻息而艱難地活著。電信巨頭的一舉一動,無不足以影響他們脆弱的神經。這是一個扭曲的產業鏈。
從分成模式說起
業內人士分析,由於中移動在整個產業鏈上處於核心地位,對終端使用者具有絕對的控制權,掌握使用者消費支付渠道,SP目前只能通過中移動來代收費。但是,SP與中移動在代收費上存在著嚴重的資訊不對稱,再加上中移動在雙方博弈中居於絕對優勢地位,因此,最終費用只能是移動說了算。這使眾多SP只能圍著中移動轉,看中移動的臉色過日子。
現在,SP支付給中國移動的費用主要包括兩部分,分別是通訊費用和資訊費,其中通訊費SP要以固定的形式向中國移動定期支付,資訊費SP和中移動一般按照 85/15的模式進行分成。
但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中移動各省級公司往往以壞帳為藉口來降低代收費用總額,進而減少與SP的分成。規定的分成模式是85/15,但最後的結果雙方可能是50/50分成。
SP服務產生的費用中,壞帳是不可避免,因為一方面,在SP與中國移動達成的委託代理收費協議中雙方約定,消費者可以拒絕支付簡訊費用,這自然要產生一定的壞帳;另一方面,由於SP在接到消費者定製簡訊的資訊後,通過中移動埠發給中移動服務下載包時,因資訊量大,中移動可能沒有接收到,掉包的情況自然也會產生一定的壞帳。這兩者具有客觀性,但是壞帳到底有多大呢?
“一般來說,因技術原因產生的壞帳並不多,倒是人為設定的‘壞帳’另人頭疼。”一位曾經在SP從事工作的人士說。
這位人士還打比方說,假設一個SP在某省一個月創造的收入為100900元,待公司把100900的發票發給當地移動之後,當地移動可能只給你打過來100000元錢,那900元就不給了。900SP是沒有辦法入賬的,只能作壞帳處理。這種事情在SP與省級移動公司發生業務時,會遇到很多。哪個也不敢問。
據說,有個SP在西部一個省今年1-10月的收入至今還都沒有拿回,這筆收入可能也只有做壞帳處理了。
這樣,分成模式實際上被強改。

BD
職業的淪落
所謂BD,就是SPBusiness Development(業務拓展員)的縮寫。由於SP必須分別給各省移動公司達成關於收取簡訊息費的委託代理關係協議,並最終從各省移動收費,SP必須有專門的人員與移動聯絡關係。因此,BD就應運而生。
BD
最初的職責定位是拓展業務,也就是與移動聯絡的專員。但在實際操作中逐漸完全淪落為一個純粹與移動做公關關係的角色。
據業內人士透漏,BD的工資通常比較高,這樣的人往往要求具有一定的背景,不然很難勝任。除了自己的收入高,他們手上通常有一部分不菲的費用供自己支配,這部分費用多用來處理與移動的關係。
“一般來說,BD每天的工作就是看看移動的哪個處長有時間或者手頭緊,約他們出來吃飯、喝茶、唱歌,或者支援點錢。一位曾經做過BD的業內人士說。
這位業內人士還說,BD的公關通常分常務公關和事件公關,上面說的就是常務公關的內容,常務公關主要是與移動維繫好關係,以便爭取群發的默許等;事件公關,就是遇到緊急事件時候的公關,比方被投訴了或者要被處罰了,這個時候就看BD的活動能力了。這個時候BD手上往往會有更多的活動費用供自己支配。
儘管在我國每個行業中都會存在著處理關係的問題,但在SP的發展中,關係制勝的原則幾乎被所有的從業人員奉為圭臬。
據一家關於SP論壇對你認為在SP的發展中,哪些因素最重要?的調查顯示,認為與移動高層的關係和移動政策關係最大的佔了排名的前兩位。
除了會處理關係,BD一般還要具有一些高階運動的能力,比如會打高爾夫球,目的就是陪移動的人員打打球,聯絡一下感情。我曾經有一個朋友去應聘一家SPBD,其他方面都十分優秀,就是不會打高爾夫球,最終沒有通過。
另外,據知情人士透露,BD和移動的人員吃飯的時候,往往會帶年輕漂亮的女子,這些女子通常都是從酒吧中挑出,目的就是用女色來搞定移動的人員
為何在這個行業BD的角色淪落到如此地步?

SP
的無奈
SP在整個產業鏈條中的弱勢地位,以及中移動的壟斷性優勢決定了他們之間關係的非正常,甚至扭曲。
南京郵電學院教授王林林、王良元說,“現有的電信產業鏈(見下圖)是封閉的,內容與應用的產生、聚集、對外公佈均由電信運營商一手操辦,這裡的封閉是指運營商壟斷著終端使用者,不向內容提供商與應用開發商開放。”
他們還指出,此產業鏈中“內容提供商與應用開發商不直接面向終端使用者,而成為電信運營商的單向供應商,受到電信運營商的嚴格控制。使用者需要的內容和應用服務只能通過電信運營商單一渠道獲得。使用者的費用全部支付給運營商,使用者資訊流被電信運營商完全控制。”
某電信分析師認為,“我們現在的電信產業鏈是不合理的,在產業的各個環節中,只有電信運營商這個環節市場競爭主體過少,基本上是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兩家雙寡頭,他們處於整個產業鏈的最核心地位,掌握著SP的生殺大權。
從產業經濟學的理論看,科學的產業鏈應該是產業上下游的每一個環節都有諸多的市場競爭主體,產業上下游企業都有更多的討價還價自由。這樣的產業結構才有利於整個產業的競合與發展。中國電信產業鏈現有的模式,致使電信運營商具有左右整個命運的生殺大權,這種絕對的權力導致扭曲的關係,尤其在這個具有巨大經濟利益誘惑的產業,腐敗也隨著滋生。
這種產業弱勢地位決定了眾多SP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中國移動改來改去

隨著當初簡訊服務的興起,中國移動在電信產業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壟斷優勢得到了加強。因此,中移動成立了自己的移動夢網。

夢網模式的核心
夢網模式有兩個核心,其一是“一點接入,全網接通,一點收費”;其二是85/15分成模式。這是夢網模式最初的設想,也是其靈魂所在。
所謂“一點接入,全網接通,一點收費”是指,SP從任何一個省份的移動網接入都能夠實現全網的互通互聯,並且SP只與中移動一個公司結算。這能有效減少SP的運營費用,提高結算率,也有利於管理。
85/15
分成模式,是SP與中移動雙方在資訊費用上結算的分成比例。這個資訊費用的分成實行的是應收費制度。所謂應收費制度是指,SP和中移動一般按照事先確定的85/15分成模式來分成應收簡訊息費收入,而不是先除去壞帳再分成,這等於移動也承擔一定的壞帳。對SP來說,當然是更公平的。
據有關專家透露,這個模式是在吸取歐美SP產業失敗的教訓和總結日韓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歐美的SP產業都是失敗的,其原因就在於移動運營商沒能處理好自己與SP的分成比例,自己在收入中分成過高,都超過20%,扼殺了他們的SP產業。一位業內專家這樣告訴記者,而日韓模式是成功的,原因就在於他們在分成比例方面做得比較好,並幫助SP來進行市場推廣、提供資金支援。
言外之意,移動運營商的資訊費收取不能超過20%,超過這個上限,我們的SP產業也可能要重蹈歐美覆轍。移動運營商拿取的資訊費用如果過高,SP的收入過低,將難以維繫自己的運營,這對產業的健康發展將是毀滅性的。業內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
夢網模式具有較強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因此也備受推崇,它是促進SP——目前主要是簡訊息服務——產業興趣和走向繁榮的高效運營模式。
但就是這個SP產業賴以生存的模式,卻已在悄悄被改變。

夢網模式被改變
據內部訊息,中移動準備改變夢網模式“一點接入,全網接通,一點收費”的靈魂了。
“中移動將要求SP分別在各省接入,與各省分別結算,但這一要求的檔案還沒有正式出臺。儘管之前中移動已經按照這個模式來操作了。業內人士透露。
業內資深專家說:“一旦夢網模式被強制改變,將給SP行業帶來嚴重的打擊。建議中移動從國家產業發展的大局出發,對此慎行!
如果每家SP都必須分別在每個省接入才能進入該省的網內,並且要分別給各個省來進行結算,無疑將大幅增加SP的運營成本。如果你是一家SP,你必須在每個省設立辦事處或者分公司,這些人員包括負責技術的、業務拓展的、售後服務的、還有財務的,就按照每個省10個人員來配置,全國31個省級單位就是310人,這絕對是一筆不小的成本。某電信分析師說。
不但如此,夢網模式的改變也將更進一步滋生SP與各省級移動的非正常關係。
“由於SP必須與掌握資源和政策的各省移動建立關係,這就給行賄受賄製造了溫床,助長了SP和移動的不正常關係。一位經濟專家從行賄受賄的角度給出了自己的分析。
另據知情人士透露,夢網以前確定的按照“應收制”來為SP代收費的模式也將可能被中移動改為實收制
所謂實收制是指,移動將代收來的簡訊息費除去產生的壞帳後再與SP按照事先確定的比例分成,這等於壞帳由SP一方承擔。顯然,由應收到實收,中移動更多的考慮了自己的利益。但這也將降低SP的利潤率,勢必會影響SP的運營和積極性。
專家分析,中移動一旦把“應收制”改為“實收制”,將打破雙方原來的分成模式,打破國際上電信運營商在無線增值服務產業與SP分成不超過20%的上限,這很有可能毀掉這個產業在我國的發展,日韓模式也是加大對SP/CP的分成比例和扶持的。
中移動正式改變夢網模式前已走出了以下三部曲來強化自己的優勢地位。
20044月,資訊產業部出臺規章規定SP企業的註冊資本金額必須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這個門檻使大量的中小SP猝然出局。
緊接著,中移動藉助資訊產業部推出的SP企業跨省業務經營ICP許可證,又淘汰了一批中小SP現在,資訊產業部已經明確規定,各行動通訊企業不得為未取得經營許可證的無線增值服務業務的提供者提供相關接入服務。
目前,全國SP有幾千家,但是真正有跨地區的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的只有300多家,這意味著那些已經在外省發展業務的SP,如果不把企業的註冊資本增加到1000萬元人民幣,並申請取得ICP證,將被限制在本省發展。
通過前兩個步驟,中移動清除出了一大半SP,餘下的都是一些較大的SP,包括入口網站等,現在全網接入的SP只有170多家,對於這些SP,中移動通過不斷的處罰來加以限制,根本不讓他們起來。知情人士分析。
據估計,2004年年底,我國將有90%SP被淘汰出局。
“通過不斷的處罰和‘經濟制裁’來對一些大的SP加以限制,這就是中移動改變夢網模式後加強自己優勢地位邁出的第三步。
除此之外,中移動限制倖存SP發展的手段還有對SP品牌進行打壓。舉例來說,在雅典奧運會期間,中移動舉行風火雅典活動,其內容都是一些大的SP分別提供的,但卻一點也見不到SP自己的品牌,而只能看到中移動的品牌。這說明,中移動想逐步的把SP蛻化成CP,背後的原因是自己成為最大的一家SP
情況真的如業內人士的分析嗎?

改變模式的背後
2001年初,以簡訊為主的移動無線增值業務剛剛起步,夢網模式贏得從上到下的一致叫好,SP當然欣然擁護,中移動也是鼎力支援。
但由於移動內部各省級分公司都是獨立的法人主體,他們是一種鬆散的“邦聯”關係,都有各自的利益,SP還是要跑到各省移動收錢。據說,中國移動集團公司副總裁魯向東從一開始就不贊成SP到各省進行分別接入。
但中移動後來為什麼揮刀自宮,自破夢網模式呢?
“自建公司,成為masterSP業內知情人士透露。這是中移動自破夢網模式的最終目的。
今年,MISC(無線網際網路服務中心)系統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據說,該系統能夠從技術上規範SP的行為,中國移動明確要求各地移動要儘快的啟動這一系統,廣東移動已在9月啟動這一新系統。
“其實,這是一個計費系統,在技術上也難以解決限制群發的問題。”針對MISC系統是否能有效的限制SP群發問題,業內專家告訴記者,它也不能完全解決沉默使用者的問題。
業內專家還指出,“由於存在技術上的問題,MISC平臺的出現還會使代收費的壞帳率提高。據該專家介紹,由於客戶在訂製簡訊息的時候有一個訂製請求資訊的上行,該上行資訊通過行動網路到達SP,之後SP會發送一組客戶接受定製的資訊給移動,也就是以後這個MISC平臺,由它來計費。但是在SP把客戶接受定製資訊發給MISC的時候,由於資料傳輸過多,很容易漏掉這一資訊,忘記計費,這樣必將產業更多的壞帳。
另外,新的MISC平臺要求SP在開展新業務的時候,要遵循一個月申請、一個月審查、一個月批准的原則。針對這一原則,業內專家說,這將抹殺無線增值業務及時快捷的優點,對簡訊業務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抑制。他舉例說,比如下週有一個演唱會,需要通過簡訊方式與觀眾互動交流,在新的MISC平臺上這個業務根本開展不起來,因為申請的週期太長,將大大增加企業成本,對無線增值業務市場增長的阻礙是顯而易見的
“但不可否認新系統有利於移動規範管理,並能把SP統一到這個平臺上。這應該是移動向自己既定目標——成立MasterSP公司前進。業內專家分析說。
也有業內專家認為,“中移動開始是不管,現在要管死。這對無線增值業務的發展十分不利。”顯然,在這個問題上,中移動面臨著決策的考驗。
MISC平臺的基礎上,中移動又成立了卓望資訊公司。該公司即是夢網運營支援中心,業內專家分析,這個公司就是中移動自建MasterSP雛形。據悉,掌握SP生殺大權的原移動夢網中心主任崔健履職該公司總經理,夢網中心由副主任張博涵暫主持日常工作。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中移動資料中心主任人選空缺、新一輪的人事變動意味著產業佈局的調整。”
卓望公司的成立說明中移動正在打造自己的MasterSP航母。上面業內人士的分析正被一步步證實。
“中國移動介入SP產業,意味著中移動將藉助自己在產業鏈上的優勢地位,以自己的新公司來完成無線增值業務的推廣和銷售,並建立自己的品牌。業內人士分析說,這將使其他的SP只提供產品,不接觸市場和銷售,並蛻化成CP
這位業內人士的分析得到了其同行的認同。他們說,其實中國移動今年加強監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儘快的使中小SP出局,處罰入口網站和一些大的SP廠商只是表面現象,看到這一市場的逐漸成熟,中移動加快了自己經營無線增值業務的步驟。
有專家認為,中移動的行為是在把我國的無線增值業務由全開放的商業模式向日韓半開放商業模式推進。日韓模式的顯著特徵是由移動運營商來進行產品推廣和銷售,SP不進行市場推廣和其他營銷,只根據運營商的要求提供產品,運營商自己承擔風險和收益。  
據專家分析,中國移動早在2年前就看上了日韓模式,並積極向日本的DoCoMo和韓國的SK學習,但由於剛開始無線增值市場發育不良,SP也沒有繁榮起來。中移動深知單依靠自己一方的力量也難以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和繁榮,因此,對眾多SP的進入和監管並不是很嚴格。
“中移動在從戰略上放任SP,希望能夠藉助眾多的SP來做大無線增值市場,然後把這些業務收入自己門下。某電信分析師說。
但這種放任的態度,一方面確實促進了以簡訊為主的簡訊增值業務的繁榮,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今天SP行業的良莠不齊。有業內人士認為,開始是中國移動慣壞了SP,有了錢的SP也慣壞了中國移動。行業發展到今天,中移動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今天,中移動看到這個行業逐漸成熟了,裡面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利益,再加上這個行業中又沒有幾家足夠強的SP,又相對混亂,不得不監管。這成了中移動單幹的內部動力和外部藉口。
“現在看來,推崇日韓模式的目的是自己成為MasterSP業內人士一針見血的總結到。


卓望資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暨中國移動夢網業務運營支撐中心)(以下簡稱卓望資訊)是由卓望集團(http://www.aspire-tech.com)在北京投資建立的一家面向無線資料增值業務運營的公司。
卓望資訊將根據中國行動通訊有限公司的總體發展戰略和管理規劃,主要負責移動夢網門戶業務的運營支援及新產品的開發、運營和支撐工作。


SP
的出路?
今天,中國無線增值服務產業在經歷了一個高速但又略顯魯莽的發展,並遭到政策層面的打擊後,進入了行業的一個蟄伏期。現在看來,SP之前所做的一切好像都在為別人做嫁衣。整個行業如果真的如上文所述,那SP的出路難道只有淪為CP
打破現有的產業結構?
現在我國共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鐵通、中國網通和中國衛通等六大電信運營商,但能夠參與到SP業務競爭的主要有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兩家,基本上還是雙寡頭壟斷的局面,這種產業結構不利於中國電信增值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和繁榮。那麼能不能打破現有的產業結構呢?
“這隻能是一個設想,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可能。”針對我們最初想從產業鏈上來求解我國無線增值業務發展道路的提問,這句話是業內專家給出的最多回答。
南京郵電學院教授王林林、王良元給出了他們構想出的合理電信產業鏈模型(如下圖)。
王林林、王良元分析說,“此產業鏈是開放、合作的,體現了語音業務與資料、視訊等新業務的不同運營模式,語音業務繼承了傳統產業鏈特性,新業務產業鏈是對傳統產業鏈的一個突破。”“使用者雖然是通過電信運營商的終端裝置享受新業務服務,但直接面對內容提供商與應用開發商;使用者的資訊流流向了內容提供商與應用開發商,他們轉過來又根據使用者的需要為使用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在這個產業鏈中,移動運營商和SP更多的是競爭合作的關係,一方面中國移動在技術平臺上對SP提供合作支援,另一方面,移動運營商也可以自己做內容提供商和應用開發商所做的內容。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本文認為這是一個比較現實的方案。
“其實,我們要走日韓模式,也要給予SP一定支援,日韓也是這樣做的。另外信產部也要規範移動運營商的行為,並且提高政策的透明程度,規則的不透明、不公平,政策的朝令夕改對產業的發展極為不利。某業內人士提出了對管理部門的期望和建議。
從長遠來看,電信運營商與移動的關係將以合作為主。沒有SP的積極參與,WAP業務至今都沒有很好的發展起來便是例證。正如業內專家分析,無線增值業務的發展離不開SP
當然,上述模式下,“合作不意味著沒有‘控制權’的爭鬥”。為此,王林林和王良元更進一步從產業鏈上分析,提出了“未來開放合作的電信產業鏈”,也就是我們現在正在探討的“三網複合”。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
當然,壟斷很難從內部被打破,只能從外部攻破。現在,另外一種可能是加入WTO新加坡電信、德國電信、沃達豐電信等世界知名的電信運營商能進來加入到我國的電信業競爭中來。據W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