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現代軟體工程 第一週 部落格作業

現代軟體工程 第一週 部落格作業

自我介紹

  大家好,本篇部落格為ASE課程的第一次作業。有些人覺得我是一個性格溫和,做事有想法有條理的人。我喜歡和師兄師姐們交往,因為很多優秀的兄長們經驗豐富,眼界開闊;也喜歡和不同型別的人交朋友,比如其他學科的、性格不同的,等等,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交友的多樣性可以避免自己成為一個眼界狹隘的人。感覺最近兩年有點頹,學業成績退步了,也胖了不少哈哈哈。“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

現狀、經驗和計劃

我為什麼選擇電子資訊工程這個專業?大一結束本想轉去數學學院,但是以為要補很多課程就放棄了。留在資訊學院的一個原因是經過一年的瞭解,感覺資訊學院也挺好,如果轉去學理科可能會感覺很無聊(天分也不夠),因為大二加入多媒體實驗室,所以在大三時選擇電子資訊工程系。想做人工智慧方向的研究一個是因為目前這個領域很火,另一個原因是這方面的研究也比微波、通訊等有意思些。

技能       課前評估     期望課後評估 提升手段
Programming Comprehension    2     5 多讀程式碼,熟悉不同子領域主要方法
Programming Implementation 1 4 多寫程式碼,每次寫程式碼前先思考大體流程

Program: Performance

1   3 在平時寫程式碼的過程中注意提高程式碼效率

Program: Communication

0 3 學習理論並實踐,寫一些涉及到並行處理的程式碼
Personal Softer Process:個人原始碼管理 1   4 多用github

 

閱讀《你為何要來上課並認真參與》的心得:

  文中論述的觀點我大致認同,即大學生應該認真聽講。但可能是我自己太菜了,我做不到每節課認真參與。如果讓我能重過大學三年,我希望自己能跟上老師講課的節奏,有問題不會即時解決而不是拖到期末突擊;提高自制力,拒絕各種誘惑。

  課程有用無用不是一個大學生能決定的,但教務處不應該以大學生缺少遠見為理由,而不去認真考慮學生們的訴求。時代在變,學生的培養計劃也需要調整,前些年通訊很火,資訊學院基本等同於都在學通訊,有很多通訊方面的課程,這些年人工智慧大熱,很多學校也都建立了人工智慧學院,我來6系以後是打算從事AI方向的工作,但6系所有的同學都還是必修電磁場微波等。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門課程也肯定是有用的,要搞清楚對於自己,或者對於某一個專業,哪些課是重要的。

  我理解的文中第一點和第五點是一個意思,有重複論述的嫌疑。

我在大學體會到的是保姆/幼兒、路人甲/路人乙、以及健身教練/健身學員的關係。因為有不同的老師,很多的課程,所以師生關係也是多樣的。我也很贊同師生之間應該是健身教練/健身學員這樣的看法。如果老師佈置的作業比較困難,如果自己對那門課感興趣並且掌握的不錯,我會自己思考很長一段時間,與同學老師交流,如果這門課的基礎較差,遇到很難的題目可能就直接向同學請教了,即“恍然大悟”。

引用與抄襲

  我理解的抄襲剽竊是未經他人同意,盜用他人全部或部分成果來為自己謀利,如果想要借鑑別人的工作,應在自己的工作中引用他人已公開的成果,加以說明。

  對於未來的打算,先進一步深造,倘若讀研期間感覺自己不適合搞科研,就研究生畢業後就業。我希望自己能做一個隨時代變化而不斷調整自身選擇的人, 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沉心靜氣做好當下的事,在做出一個決策後,就要規劃好未來一段時間應該如何利用,比如在讀研的三年裡如何提高自己做科研的能力,同時多聽多看,不閉門造車。

課程計劃

  這門課的計劃,是想通過這門課提高自己程式設計的能力,程式設計包含了很多方面,希望都有提升,此外做一個有意義的專案。目前的程式碼量:C:2000行,Matlab: 1000行,Python: 4000行。對程式碼量沒有太準確的概念,因為可能我的100行程式碼別人10行就實現了,而且如果是寫很多無意義無思考的程式碼,感覺對人的提升也不是很大。本課程結束前希望能再寫2000行程式碼,畢竟大部分時間是在debug....

部落格閱讀感想

  《野生程式設計師:優先招聘》(文科生轉程式設計與他對大學教育的批判):

  確實不應該瞧不起北大青鳥出來的,因為他們有的人可能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並且在很多方面也更有經驗和遠見。

  博主的個人看法中,前三點在批評大學教育。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大學沒好好利用,虛度了光陰,沒吃著葡萄說葡萄酸。普遍來講,我覺得大學生質量是有下降,但是一個主要原因是現在不少大學生自己荒廢時間,平時的大把時間用來玩遊戲、追星、看動漫。隨著近幾十年大學擴招,大學教育已經不只是那些自律性強、聰明刻苦的同學可以享受的了,大學已成為社會的一個縮影。大學裡存在的問題,社會也存在,比如學術造假頻發,校園性侵醜聞,也是國民道德滑坡的體現,十年前很多人痛恨貪汙腐敗,現在很多人痛恨的是自己沒有機會去腐敗一把,這都是整個社會應該反思的事情,而不應一味的批評大學教育。

  博主的後幾點看法,沒有太多需要評價的。從整個部落格內容來看,比較激進,沒有理性思考問題,但是也許確實能鼓勵那些非科班出身的程式設計人員。

提出問題

P170 ”軟體時間的估計,實際是多個估計值的乘除法“。

  如果把一個軟體專案拆分為幾個子任務去完成,考慮可以並行開展的以及需要序列處理的,不應該是各個部分的加減法嗎?

P345 創新和目前大眾習慣,已有系統是否相容。

  前面雖然舉了Dvorak比QWERTY鍵盤更有效但最終失敗的例子,但我認為,有時候即使新的想法與人們的習慣不同,也值得去嘗試,比如電商的出現與興起,電腦的普及,有的時候新事物也是可以去學的。

P348 另一個例子是索尼公司的”單放機“。

  這個例子用來說明要成為領域的專家才能創新是不是不太恰當,因為盛田昭夫更像是一個產品經理的角色,並且隨身聽本身的技術創新與盛田昭夫無關。

P352已有的銷售團隊往往不願意推廣顛覆性的新產品,因為市場沒開啟,利潤率低。

  在追逐利潤的同時是不是也要考慮長遠,就像Amazon之前花大經歷在雲服務上,後來證明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P340 創新的迷思。

  關於創新,我還有個問題,是不是IT行業所有的成功的例子都算某種程度上的創新,如果我能夠發現市場存在某種需求,開發出一個軟體,就算沒有技術的創新,但也可以稱為模式上的創新?如果這樣的話,是不是所有行業,創新的最大動力來自於社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