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測試面試過程中的要注意的問題

測試面試過程中的要注意的問題

最近在面試中遇到了很多困惑和無奈,筆者總結了幾條,與諸君分享。順便也談談筆者對面試的一些淺解。

困惑一:簡歷與實際脫節。這個問題現在挺普遍,很多人把簡歷寫的天花亂墜,而實際可能並不具備。前幾天筆者面試了一個小夥伴,他在簡歷裡寫精通python和資料庫,於是筆者就問怎樣把一個字串倒序打印出來,其實的答案很簡單,用數列的分片且步長為-1就可以了,或者用一個for迴圈也可以。結果這個小夥伴告訴我不會,而且告訴我這個很簡單,百度一下就可以了。。。當他告訴我可以百度的時候,瞬間我覺得我開始懷疑人生了。

我不知道是我的思維與時代脫節了還是我對“精通”這個詞的理解出現了偏差,首先我認為一個人真誠的態度遠比他掌握的技能要重要的多,不熟悉的可以在簡歷說簡單瞭解過,通過查百度解決入門級的問題絕不叫精通。其次,每個人都不是萬能的,我們在面試中考察一個人,並不是期望他能解決所有問題(如果能,當然更好),我們其實考察的是這個人解決問題的思路。當然去查百度解決問題並不在解決問題的思路範疇內。

困惑二:“我覺得”怪圈。很多人在面試的溝通中,非常喜歡用“我覺得”來開始回答問題。因為我比較喜歡用非常具體的場景來提問,那麼在該場景中按照邏輯上來講,必然存在著確切的因果關係或特定的解決方法。如果一切都是“我覺得”,那麼意味著測試本身就是建立在主觀因素上的,這我想大家都是不能同意的。

舉個實際的例子,筆者很喜歡問的一個問題“比如我在商店中購買了一件道具,購買道具用的金幣扣除錯誤,請問這是前端顯示錯了還是後端計算錯了?”這個問題筆者認為至少有好幾種方法來確定,我們也希望面試者能嘗試給出怎麼來判斷這個問題的思路(比如,檢視網路包,檢視資料庫,退出重登,檢視程式碼,再次購買等),而不是“通常以我的經驗,我覺得這個是後端錯了。。”。

困惑三:無邏輯的天馬行空。這個現象也比較普遍,例如經典的面試題,如何測試一臺自動販賣機?這道題很大程度上考察了面試者的測試用例設計能力,邏輯是不是清晰,覆蓋度是不是廣泛等基本功。很多基本功不紮實的小夥伴在回答的時候一會說測試硬體,一會說測試軟體,夾雜著各種互不關聯的步驟。筆者很懷疑這樣的用例是否能執行,或者執行起來的效率和難度是否是合適的。

這道題筆者看來可以用層次法來分析,第一層是大的軟體和硬體2部分,第二層是分別針對軟體部分和硬體部分進行拆分成大的模組,比如軟體部分的購買模組,顯示模組,退款模組等等,硬體部分的電源模組,外殼模組,出貨口模組等等,第三層再針對第二層的模組進行細分,這樣一層一層的去拆分,不僅邏輯清晰,而且不容易出現遺漏。

困惑四:經驗與經歷。幾乎所有人的簡歷裡都會寫自己有xx年的工作經驗,在筆者看來,xx年的工作,有時候可能並不能算作經驗,僅僅是經歷。對有的人來說,可能xx年都在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僅僅是應付差事,並沒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請各位小夥伴思考一下,我們自己負責的工作,有沒有在我們負責的期間有所提升或改善?有沒有嘗試著哪怕僅僅是思考去讓自己的工作更完美一些?有沒有嘗試去承擔更多的責任從而帶給團隊更大的價值?有沒有堅持不斷的去提升自己?

以上的幾點大家思考一下,是否在工作期間思考或行動了呢?如果沒有,那你的工作僅僅是經歷。也許有小夥伴會反駁我說,那些都是領導們應該做的事,我只需完成自己的任務就好了,對不起,在筆者看來,我們每個人都是領導,一件事沒人去做或沒人願意去做,你主動承擔了,並完成了,那麼你就是領導。

困惑非常多,這裡簡單的寫了幾條常見問題,希望能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也歡迎小夥伴們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