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那個經常加班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那個經常加班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在刷朋友圈,不經意刷到一篇某作家寫的爆款文章,叫做《那個從來不加班的年輕人後來過得怎麼樣?》。大多數的職場人士都有過加班的經歷,我也不例外,所以我比較好奇這寫的什麼內容,於是點開了這個文章。

       不看還好,看了就想吐槽。整篇文章就是圍繞著“加班”這條主線來寫的,主題就是“愛工作,就要愛加班。”這顯然是在推崇“加班文化”,帶偏了應有的職場文化。

       文章稱當下年輕人追求“不僅得賺錢,還得舒服地賺。”批判當下的年輕人,不但追求薪資,還追求輕鬆的工作環境,就是錢多事少不加班。

       Excuse me?我們自當也有自己的理想,但同時,我們也每天面對房租水電,日用伙食,交通出行等等諸多支出,想掙多點前無可厚非吧?每天各種瑣事要處理,各種方案要做,各種會議要彙報,想舒服一點也OK吧?被生活逼得喘不過氣來,你卻慢條斯理地跟我談理想?

“努力”=“加班”?

       作者在文章中說到“努力從來不丟人。”努力的確是不丟人,還是一個趕超他人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努力是沒有錯的,但是,把加班當做努力,那就是大錯特錯了。而作者在文中,一再提到,努力就是要經常加班,接受加班,愛上加班!

 

       把加班當做努力工作,這是一種病態的職場思維方式。

       我每天九點準時到達公司開啟電腦,迅速規劃好當天的工作然後火力全開,按時按質完成工作,而你九點回到公司才開始吃早餐、刷刷朋友圈、刷刷微博喝喝水,十點才開始工作,從而導致你要加班,這不叫做努力,叫做拖延症

       我每天開始工作前都會做好規劃,按照重要性和緊急性規劃自己的工作內容,工作都按照計劃完成,而你毫無章法,一下子做一下這個檔案,一下子做一下那個方案,結果做了幾天後的事情卻把今天要完成的工作遺漏了,從而導致你要加班,這不叫做努力,叫做沒計劃

       我用一個小時完成的工作,你要用三個小時才能完成,從而導致你要加班加點,這不叫努力,叫做低效

       我經常很好奇那些在朋友圈晒加班的人是什麼心態的,是在向你的朋友炫耀你的辦事效率低下嗎?還是在控訴你的老闆安排工作不合理?如果效率低,為什麼不提高辦事效率呢?如果工作安排不合理,為何不提出來重新計劃呢?

 

       所以說,努力≠加班,加班也≠努力。真正的努力,是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與效率,減少工作時間,從而做更多的事情,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

       作者以上那些觀點,充其量也就是毒雞湯,欺騙一下剛剛畢業的愣頭青,讓他們加一下班,耽誤一下他們打王者榮耀的時間罷了。而接下來的觀點,簡直就是人身傷害了!

       作者還提到,“年輕時沒吃過苦的人,年老了多半會受罪。”加班吃苦頭,的確可以鍛鍊人的意志力,但同時這也是一把雙刃劍,可能會傷害了你。

       眾所周知,加班都是要廢寢忘食的,從而造成飲食不定時,這對胃、肝等等的傷害就不言而喻了。你現在感覺不到什麼,以後就難說了。

       年輕時吃過苦的人,很可能年老的時候也要吃苦。身邊不乏很多老年人,都是年輕的時候太過於努力工作,落下了一身病痛。

       我就有個朋友,做金融行業的,公司比較特殊,需要經常加班,他也經常加班。他就是個拼命三郎的角色,加起班來攔都攔不住。後來由於胃痛,不得不請假住了幾個月醫院。回來後,就辭職了。

       用健康去換取金錢的行為,都是虧本的買賣,到最後都是得不償失的收場。

       那個經常加班的人後來怎麼樣了呢?這個倒不必深究,也不必去懟那個宣揚加班文化的作者。當然,我也不是“不加班”主義者,不得已的時候,也的確需要加班的。畢竟,公司是需要共同進退的人的。

       只是,大家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加班≠努力,平時工作注重提升能力,提高效率,愛惜自己的健康的同事,業餘時間也不斷升值自我,這才叫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