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程式設計師身上有異味,同事為什麼都不會直接告訴他?

程式設計師身上有異味,同事為什麼都不會直接告訴他?

別多想,“程式設計師身上的異味”不是標題黨,這是有根據的。

 

在我翻譯的《成為技術領導者》(曾用名:《技術領導之路》)中,作者溫伯格專門講了“程式設計師身上有異味”的故事。可惜老實說,在我翻譯這本書的時候,我還不能完全明白溫伯格的道理,身為譯者,又只能“生吞活剝”。不過,現在我終於明白這個道理了。回頭再看,當時的翻譯雖然不好理解,但還不算太差。為了把這個道理講得更清楚,有必要再寫一篇文章。

 

我先簡單複述溫伯格的故事:

 

程式設計師Ralph身上有異味,許多人不願意跟他共事。於是他們去找老闆說:頭兒,味道實在太難聞了,如果你不想點辦法,我就不幹了。這時候,老闆該怎麼辦?

 

據溫伯格說,最早他只是在《程式開發心理學》裡講了這麼個故事。但是後來,他收到了大量關於這個故事的反饋:天吶,你怎麼也知道這種事。

 

從外人看來,問題很簡單,身上有異味,多洗手洗澡,保持清潔,就好了。這種辦法,溫伯格稱為“機械”的方案,意思是它直截了當,沒有那麼多彎彎繞,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

 

然而現實世界是複雜的,“機械”的方案未必行得通。比如程式設計師們,面對這種問題,他們最喜歡的辦法往往是這樣的:既然你身上有味道讓我不舒服,我又不得不跟你合作,那麼咱們就動用計算機中的經典思路——增加一箇中間層。不跟你當面討論,只打字聊天。不光是人,程式碼也是這樣,儘量避免和你的程式碼互動,把介面都寫成文件定義清楚,保證出了事責任也很清楚。這樣一來,咱們打交道的機會就降到了最低。

 

不幸的是,這樣的方案几乎一定會降低效率,甚至增加錯誤。大家都知道,論溝通質量,打字不如打電話,打電話不如當面。如果兩個傢伙本來工位就不遠,合作起來竟然還要新建嚴格規範的中間層,可以想見,問題會層出不窮。

 

如果從程式設計師這一側不能解決,從領導這一側能解決嗎?似乎也不能。按照常理,領導似乎也很難走機械方案,直接跟Ralph說:哥們,你身上味兒也太重了,多洗洗吧。

 

為什麼呢?領導的顧慮也不難想象:這樣的程式設計師,雖然身上有異味是問題,但確實也為公司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換位思考,如果自己身上有味道,你會怎麼想?難道你的人格就低人一等?難道你就應該成為大家眼中的另類?

 

故事暫時就講到這裡。

 

十年前,我在翻譯書的時候確實很難理解,為什麼一個人身上有味道,其他人想盡辦法,卻誰都不敢告訴他呢?回想起來,這或許和我當時的身份和經歷有關。當時我只是一個“看起來還算正常”的程式設計師嘛。如今再讓我翻譯這本書,我光看到這個故事就忍俊不禁了。

 

遇到這種事,許多人寧可選擇發朋友圈、發微博來抱怨,也不願意當面說。但是程式設計師不一樣,程式設計師們相當願意“動腦筋”,當時是動技術的腦筋。我曾在以前的文章裡說過,有一次我們的爬蟲系統出了錯誤,被內容提供方封了伺服器IP。大家修正錯誤之後,下一步的安排並不是大方跟對方解釋求得諒解(本來對方也希望內容被“適度”抓取,廣泛傳播),而是升級系統,找一批代理伺服器,再寫個代理管理系統,硬生生把個簡單系統做成了複雜系統(最終我打了幾十個電話,找到對方的負責人,談妥之後,系統仍然保持簡單。這段經歷給我印象特別深刻)。

 

就我的瞭解,這種思路絕不是個案,而是在程式設計師身上廣泛存在著。我們經常看到一些炫耀帖,比如想知道女友(或意向女友)的一些個人情況,又不願意當面問,就想各種技術辦法去“搞定”,比如猜測密碼、登入對方賬號。我一度也很羨慕這些手段,後來我才發現根本不是這樣。許多問題,不選擇大方坦誠溝通來解決,而是劍走偏鋒,其實很容易把事情搞砸,給人不健康、不尊重、不值得信任的感覺,反而會把事情搞砸。一個得意洋洋炫耀帖的背後,可能是十起二十起的尷尬和破碎。

 

從管理者的角度出發,這也確實是個棘手的問題。只要員工不是成心和你做對,都必須多肯定、多包容、多看到他們的積極貢獻。尤其是對業績突出的員工,更是必須如此。直接告訴人家“你身上有味道”,或者“你和其他人討論時聲音太大”,或者“你的文件寫得實在太馬虎”,都難免會被人多想,帶來一系列麻煩:你是不是看不到我的貢獻?你是不是對我不滿意?你是不是想搞些什麼鬼名堂,所以小爐匠戴眼鏡——成心找茬(碴)?…… 這樣下去,管理成本直線上升。

 

這樣的情況確實挺麻煩,那麼,怎麼解決呢?

 

在摸索了很久之後,我不得不承認,溫伯格說的是對的:你別無選擇,只能而且必須直面問題。下面我來講講為什麼是這個答案。

 

首先,有問題的人,很多時候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溫伯格在書裡說,只有一位技術主管採納了他的建議,直接跟那個程式設計師談。結果這名主管驚異地發現,程式設計師根本意識不到這點。那傢伙在寫程式之餘,還喜歡鞣革(古怪的愛好)。鞣革用的各種製劑當然會帶來古怪的味道,但是呆久了也就習以為常了,所以他根本感覺不到,不覺得這是問題。即便看到其他人的古怪反應,他也沒法跟自己的氣味和愛好聯絡起來。

 

按照我的經驗,有相當一部分問題,當事人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或則會即便意識到了,也沒有準確意識到它的程度、範圍。或者低估了問題,所以輕描淡寫、不以為然。或者高估了問題,所以高度敏感、一談就崩。

 

然而,一旦當事人準確認識到自己的問題,許多時候的反應並不是迷惑、難堪、反感甚至憤怒,而是承認並且不好意思。下面,自然而然的反應就是去注意和改善,所以問題也就不復存在了。

 

所以管理者必須清楚,真正解決問題的前提條件絕對是直面問題,對齊大家對問題的認識。注意,我這裡說的是“直面”,而不是簡單“面對”。許多時候,不直接面對它,而是處心積慮去走曲折的通道,發模糊的訊號,給晦澀的暗示,其實都是在逃避問題,無助於解決問題。

 

其次,管理者在談問題的時候,必須把握“就事論事”的原則。越是麻煩的問題,越要費盡心思,踩準“就事論事”的邊界。

 

大家為什麼會覺得這類問題很複雜,很難處理?其實複雜的和難的並不是事實本身,而是大家對事實的反應:你跟我談這個,是不是小題大做?是不是對我不滿意?是不是要抹殺我的成績?是不是背後想搞什麼名堂?…… 種種反應包含的種種情緒、種種疑慮,就如同盤絲洞,一旦進去就休想出來。

 

所以管理者必須嚴格踩準“就事論事”的邊界,不要讓人產生過多的聯想,產生過多的連帶反應。這件事說起來微妙,做起來不容易,也沒有固定的規矩可循。但是,我還是可以提供一些經驗供參考。

 

首先,管理者應當平復自己的情緒。要知道這樣的談話一定是很難的,加上情緒只會讓事情更加複雜。要想就事論事,就必須平復自己的情緒,哪怕問題再眼中,也從客觀描述、講解問題出發。

 

其次,管理者應當仔細斟酌自己的用詞。我經常發現,事情本來很簡單,一旦用詞不當,就容易搞砸。比如“又是”、“總是”之類的說法通常要戒除,你找對方談的時候,他可能剛剛接收到一些新的資訊,心態還沒調整好,聽到這些詞,就容易覺得負擔沉重、來者不善,很容易產生排斥感,結果事與願違。

 

同時也要注意避免太多反問句。很多人在談話時會不自覺大量使用反問句,比如“你難道沒想到自己的味道讓其他人不舒服嗎?”之類。他們提出反問,潛意識裡大概是要急切把對方“引導”到自己認定的結論上去。但是,反問句其實是相當容易讓人難堪、引起對立情緒的,一旦引起對立情緒,就根本談不上“引導”了。比較好的辦法,是放棄反問,平心靜氣多探尋,比如“鞣革的味道很特別,你能聞到嗎”。通過探尋瞭解對方的真實想法和來龍去脈,才更容易達成共識。

 

最後,儘量不要做額外“補充”。有些領導為了避免談話物件多想,在直陳問題之前,要做些鋪墊,在講完問題之後,還要挽回一些面子。我也曾嘗試過這些做法,但總的來看效果並不好。短期來看,談話裡包含的資訊太多,反而可能混淆了你要表達的主要意思;長期來看,如果大家不能形成直截了當、就事論事的工作作風,每次說問題都要事前鋪墊、都要事後安撫,考慮得多了,協作效率必然下降。

 

當然,溫伯格還講了另外一點,也是我看來也是更重要的點,那就是自我修煉,控制自己面對事情的反應。我們面對其他人指出問題的時候,到底是選擇成為問題的一部分,想想“這背後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許多時候真沒那麼多意思),還是解法的一部分,想想“問題是不是真的存在”,以及“如果問題真的存在,我們該如何解決”。按照溫伯格的說法,“成熟”存在於在大量的行為之中,這些行為體現出下面的特點:

 

  • 與其他人打交道時保持頭腦清晰;

  • 清楚知道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 能夠看到、聽到、感受到身外的世界;

  • 交流的時候,把其他人視為與自己不同的獨特個體;

  • 把差異作為學習和探索的機會來看待,而不是視為威脅或衝突的訊號;

  • 能夠設身處地與人交往,能認清事實,而不是永遠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期望,認為世界“應該”是這樣;

  • 自己對自己負責,不把自己的見聞和感受歸咎於其他人;

  • 能夠坦率表達、接納、檢查其他人的意圖。

 

 

如果說十年前翻譯這本書時,我還不瞭解這個話題的奧妙,那麼現在,我的理解已經大大加深了。我必須承認,“成熟”行為的這些特點,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很不簡單,做好了獲益很多。如果你看過《情商》(而不是那些亂七八糟解釋“情商”的書)就會發現,丹尼爾·戈爾曼的“情商”和上面說的“成熟”的行為特點,其實是一回事。

 

當然,我還想更進一步,補充點自己的經驗:不要輕易形成對人的判斷,不要輕易動搖對人的判斷。

 

不要輕易形成對人的判斷,指的是不要輕信其他人。雖然我們內心對世界常懷善意,但具體到每一個人,我們仍然需要聽其言,觀其行,才能知道,他/她到底是不是善良的人,值得不值得信任,他/她有什麼個人偏好。許多時候,看一個人做了什麼,比聽他說了什麼,更有助於形成準確的判斷。

 

不要輕易動搖對人的判斷,是建立在已經對人有判讀的基礎之上。如果我們確認某個人不是壞人,值得信任,那麼即便出現一些分歧、誤解甚至衝突,都不應該動搖我們的基礎判斷。

 

如果我們已經相信身邊的某人是正直的,那麼他來找我談某些事情,我都應該堅持這個判斷。哪怕我之前完全沒想到,自己也很難堪,我也應當認為“確實出了問題”,而不是輾轉糾結“他為什麼讓我這麼難堪”,“他在搞什麼鬼”,“我之前看錯了他了嗎”。這種糾結,不但對自己是煎熬,對已有的協作和信任也是極大的威脅。更關鍵的是,它們往往毫無根據。

 

最後,讓我們回到原來的問題:程式設計師身上有異味,你會直接告訴他嗎?然後橫跨一步:親人有讓你不舒服的舉動,你會直接告訴他嗎?再前進一步:其他人告訴你,你的某些言行讓他們不舒服,你會是什麼反應呢?

我自己是一名大資料架構師,目前辭職在做線上教育大資料講師,每天都會直播分享免費公開課,大家可以加群參加。以及我自己整理了一套最新的大資料學習系統教程,包括Hadoop,資料探勘,資料分析。送給正在學習大資料的小夥伴!這裡是大資料學習者聚集地,歡迎初學和進階中的小夥伴!加QQ群:584900118(招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