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啟航 —— 記 —— 第一次自考的啟示:自考與自我改造

啟航 —— 記 —— 第一次自考的啟示:自考與自我改造

主幹:啟航 —— 記:一名初中學歷Java程式設計師的自考本科之路

        人類通過勞動實現對自然界的改造,而自考者通過自考實現對自我的改造。

        我們每個人從孩童時期開始,就一直在源源不斷的從家庭、學校和社會中汲取建設自我的營養,在我們畢業參加工作幾年之後,這種自我建設的速度就逐步開始減緩甚至停滯。在這之前,自我建設的速度遠遠大於自我改造;而在這之後,自我改造的重要性則遠遠大於自我建設。有些人,用30歲、甚至25歲的自我活了一輩子而不自知;而有些人,在30歲之後依然在不斷的改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終成就強大的自我,甚至開始追求當下無我的境界。正如李嘉誠先生所言 —— 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自我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靜下心來思考的問題,我們不妨先從表象開始,一步步探究其深層次的本質。工作中我們經常會碰到推拖責任的同事,哪怕是他/她負責的工作,在遇到問題時,也總會找一些不上檔次的藉口來推卸自身的責任,這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也許他/她意識到自身的錯誤了,但是自我的本能促使他/她在遇到問題時先保護好自己,再決定後面該怎麼做,這是自我保護機制在現實世界的具象化。我們每個人在現實世界的行為是由精神世界的自我所決定的,不同個體的自我具象到現實世界的實體是不同的,由此產生了世間對立的強與弱、美與醜、善與惡。自我的差異性是由自我的載體所處的環境來決定的,不同的成長環境催生出完全相異的自我,且不可複製。自我的成長是通過在現實世界汲取營養來發展其自身,但它所汲取的營養真的都是營養嗎?如果它所汲取的營養是不健康的呢?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的自我在成長過程中,由於缺乏正確的參照物或者身邊有很多負能量的自我,就很容易沾染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抽菸、賭博、說髒話等等。自我天生就具有非常強烈的排它性,它只吸收對自己來說比較喜歡或者比較容易接受的營養,如果自我在成長中本來就是吸收不健康的營養而成長起來的,那麼在之後的成長過程中它依然會吸收其它不健康的營養,這些不健康的營養最終會滋生出具有嚴重問題的自我。自我既然出了問題,那麼改造自我,也就勢在必行了。

        自我改造的意願從何而來?其實很多人有時也會意識到自己的自我出現了問題,但由於缺乏改造的意願或者在進行自我改造時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所以就乾脆放棄了對自我的改造。如果在自我改造的過程中,缺乏對自我改造的意願,那麼自我改造就只是一句閒聊時的空話,永遠都不會真正開始。每個人進行自我改造的意願可能都不盡相同,一句話、一件事、一個人、又或者一個承諾。但歸根到底,或許都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對當下自我的不滿,促成了我們改造自我的意願。這種自我改造的意願一定要非常強烈,否則的話的就是三天打漁兩天晒網,很難有所成效。可惜的是,這世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在渾渾噩噩中渡過自己的一生,根本意識不到要去改造自我;有一部分人他們意識到了要改造自我,但由於缺乏目標性、計劃性和永續性,所以也只是偶爾想起了就小範圍的改造一番,然後繼續等待下一次讓他們重新拾起改造意願的契機;但還有一小部分人,他們意識到了進行自我改造的重要性,他們有強烈的改造自我的意願,他們制定了長期的、有方向性的自我改造計劃,並能夠在現實中將其付諸行動,在之後的很多年中即便遇到了困難也始終不忘初心,他們也因此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成就了自己,更成為了江湖的傳說。不負生命,不負歲月。所以,擁有想要改造自我的強烈意願,是你進行自我改造行為的基礎前提。

        我們該從哪裡開始進行自我改造?我們在進行自我改造時,可以給自己制定一個大目標,也可以先從小事開始。就比如早上起床這件事,有很多人會有早上起床賴床的習慣,每次睡覺前都是對自己說明天一定不要賴床,結果每次都是賴了很久的床,直到不得不起的時候才忽忽忙忙的起床洗漱,然後又忽忽忙忙的趕著去工作。生活是需要時間的,我們這種不好的習慣佔用了我們太多享受生活的時間,以至於我們從來沒有早上起來好好的呼吸一口新鮮的空氣,讓生活的時間就這樣從指間流逝。如果我們有強烈的改造自己的意願,想要改掉這個不好的習慣,那麼我們可以把鬧鐘放在我們睡覺時手夠不到的地方,當鬧鐘響時就必須起來才能關掉鬧鐘,而起來之後可能睡意就大大減少了,然後我們就可以自然而然的穿衣洗漱了。自我改造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在進行自我改造時,最大的阻力不是來自外界,而是來自自我的反抗,來自我們內心深處不想改變的意願。所以,在進行自我改造時,一定不能操之過急,而是要循序漸進,採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比如,我們在改變自己賴床的習慣時,剛開始時可以訂兩個鬧鐘,中間相隔15分鐘,也就是給自己一個賴床的時間,但15分鐘後一定要起床;一段時間後,可以相隔一天賴床一次,也就是今天不賴床,明天就獎勵給自己15分鐘的賴床時間;再過一段時間後,就一週五天不賴床,雙休獎勵自己賴床1小時的時間;一直到最後,慢慢的、徹底的讓自己改掉賴床的習慣。當我們真正的改掉這個不好的習慣時,你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自我,一個新生的自我。每一項自我改造都是一個不容易的過程,最大的阻力就是來自處於舒適區的自我,它會打斷甚至終結你進行自我改造的過程,你只有將改造的意願與改造的行動進行有機的結合才能真正實現對自我的改造,從而成就一個強大的自我。

        自考與自我改造。自從有自考開始,能通過者十去其八,再去掉在校生的話,真正的社會考生通過者十不存一,由此可見,自考之難。自考之難,不是難在知識之難,不是難在考試之難,而是難在改造之難。自考的過程其實是一個自我改造的過程,自考者之所以參加自考,也是來源於內心深處強烈想要改變自己的意願,如果只是為了學歷,還有很多其他簡單的路可以走,不一定非得踏上這一條充滿荊棘的路。首先,自考者由於白天需要工作,晚上或週末才有學習時間,而且還要去掉生活以及其他社會必要應酬的時間,學習時間的不充裕迫使自考者必須放棄娛樂時間,併合理的利用一切碎片化時間來完成自己的學業,在這個過程中逐漸養成了堅持每天學習的習慣,戒掉了一些諸如打遊戲、刷手機之類的不營養的習慣,從而實現了對自我習慣的改造。再者,自考者通常不像在校生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而是自己一個人孤獨的學習,甚至可能遇到家人或朋友的不理解,造成很大的精神壓力,在這孤寂的學習環境中,自考者通過不停的打磨自身的毅力,從而實現了對自我意志的改造。還有,自考者由於自我存在缺陷,在生活和工作中通常不受重視,缺乏自信心從而產生自卑,而自卑會讓人不敢去表現自己,使得自己的能力得不到鍛鍊和認可,而自考者通過自學汲取到大量的知識和眼界,通過收穫階段性的自學成果來獲取社會的認可,讓自己的自信心變得越來越強大,從而實現了對自我精神力量的改造。諸如此類,自考者通過自考實現了對自我全方位的改造,然而改造的過程是痛苦的,而痛苦會讓處在舒適區的自我反對對自己的改造,從而導致對自我改造的中斷或終結。因此,自我改造應該是一個長期的、緩慢的、有目標導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只要始終堅持自我改造的信念,那麼水滴終會穿石,總有一天你會通過自我改造成就一個強大的自我,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很多年後

        當學習成為一種習慣

        當堅忍成為一種品質

        當自信成為一種力量

        那時,就再也沒有人可以阻擋你釋放出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