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人工智慧的最終落地,我們是該慶幸發展快還是發展慢?

人工智慧的最終落地,我們是該慶幸發展快還是發展慢?

人工智慧的最終落地,我們是該慶幸發展快還是發展慢?


人工智慧和區塊鏈

首先,不瞭解的可以先看之前幾篇,如《花非花,物非物,AI豈是池中物(人工智慧篇)》《人工智慧:法國浪漫之都的人工智慧時代》《致我們的青春,一個敬禮》等等。

2019年即將到來,今年嚷得最火的人工智慧卻依舊面臨著落地難,區塊鏈(B圈)也是如此,像一陣風一樣,風過而無痕,平靜。目前釋出的《2018中國人工智慧商業落地研究報告》中,顯示2017年中國AI創業公司獲得的累計融資超過500億元,但2017年AI商業落地100強創業公司累計產生的收入卻不足100億元,90%以上的AI企業虧損,也就是說,有一大半是在圈錢的,雖然是明擺著的,但投資大佬都會考察50%的機會來“博取”這次機會。一方面,人工智慧引用、投-融資高潮迭起,另一方面,初創公司的商業落地卻舉步維艱,兩者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格局。

目前人工智慧產業——雷聲大、雨點小,遭遇著商業的落地之痛,不過也已經成為行業內的共識了。

自我調侃

  • 今年幣圈依然韭菜多如花,比特幣價格下跌35%,比特幣跌破4000美元,11月25日零時,比特幣單價4342美元,當天18時24分,比特幣單價突破3620美元,也就是說,不到24小時,再次下跌17%。真正悽慘的是從去年底伴隨著比特幣崛起,蜂擁進場的礦工、礦場、礦機。
  • 今年也面試了不少原來是區塊鏈的求職者,套路玩法基本都一樣,慘了民眾爽了老闆。

之後會在公眾號內寫篇《比特幣的內幕》,有興趣的可以先關注文章底部的微信公眾號:python2048

區塊鏈炒幣

  • 人工智慧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百度,參加過百度雲峰會,竟覺得百度也開始膨脹了,上次百度雲大會也見識了Baidu業務涉及的範圍之廣,有些業務所涉及的技術還是挺6的,其實早在好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在背後偷偷的養著一群龐大“戰士”,一個人的年薪也許抵得上一些中小型公司一年甚至幾年的利潤。而今年Q1業務同比增長還超浮預期,淨利潤6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77%!!!不膨脹都難~
    BAIDU百度雲

產業經濟

落地的方向

今年很多大公司都開放了基於AI的學習和工具、連Google谷歌未來都會基於這個開放相關的資料和便捷式應用。

在技術層面,未來的方向還是挺樂觀的,只是針對落地這塊,如果受眾無法是廣義的,很難開展,什麼是廣義,比如說全民經濟,異地轉賬,受惠方是一個集體群體等等。

今年我們可以看到,真正落地的專案只有少數,較為人知的有: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的推進,攝像頭及高清視訊的採集,安防行業擁有海量的資料分析,城市公交車自動駕駛技術等等……

行業內擁有各自的屬性,大多是識別、分析、提取,主要還是基於大資料模型的採集。

個人覺得政府實現這塊還是有優勢的,如下圖,有三個點,自動機器人,無人駕駛,城市(人員)的資料分析和採集。
人工智慧深度學習

比如城市生活的專案中,交警部門的監控場景專案成了頭號使用者,主要是識別行人的生理屬性,然後分析行人身體結構,準確識別視訊中人物的性別、年齡、姿態等多種生理特徵,然後結合資料庫整合建模,如果這套資料一直跑下去,並且正確率不斷自我提高,注意,這裡說的是自我提高修復,那麼未來幾年,這個資料的價值性和保密性是很怕的。除了行人,還有車輛,基於好深度學習的檢測演算法,哪怕在遮擋的情況下也能大概預測出人的姿態和動作,可應用於交通監控、輔助駕駛、無人駕駛等,同時錄入車牌號碼、汽車品牌、型號、顏色等物理特徵。

最後,實現人群密度分析,整合每個人個人資訊,分析異常聚集、滯留、逆行、混亂等多種異常現象,同時分析各人和預測路線資料。

基於這套,加上自動無人駕駛技術,當然,這裡面涉及的又是另外一套理論知識,其中又涉及地圖、方向、感測器、位置、目標群體,行人識別,動靜態等等,這裡面涉及的主要還是以大資料為基礎的技術,和為人工智慧提供強大的分散式計算能力,其中大規模分散式計算顯得更為重要,需要同時分析海量的資料,開展特徵性的匹配和模型模擬,並且能同時開展所有使用者的個人服務。

基礎:資料探勘則利用機器學習演算法自動開展多種分析計算,探究資料資源中的規律和異常點,輔助使用者更快、更準地找到有效的資源。

資料探勘人工AI
如果真的可以實現所有的功能和建立了海量的資料庫、知識庫等等,那麼, 目標檢測、目標跟蹤、目標分類、目標檢索和行為分析……這些的目標,最終落地了又會涉及到我們的個人隱私,道德的權衡,點像科幻電影中的結局,自行腦補,資料的維度之大無法想象。

然而目前來看,這方面也還在發展中,我們不知是該慶幸發展快還是發展慢。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python2048微信公眾號


|| 版權宣告:本文為博主杜錦陽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