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linux 的iSCSI 網路磁碟共享

linux 的iSCSI 網路磁碟共享

        iSCSI(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發音為/ˈаɪskʌzi/),Internet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又稱為IP-SAN,是一種基於因特網及SCSI-3協議下的儲存技術,由IETF提出,並於2003年2月11日成為正式的標準。與傳統的SCSI技術比較起來,iSCSI技術有以下三個革命性的變化:

        把原來只用於本機的SCSI協義透過TCP/IP網路傳送,使連線距離可作無限的地域延伸;
        連線的伺服器數量無限(原來的SCSI-3的上限是15);
        由於是伺服器架構,因此也可以實現線上擴容以至動態部署。
        iSCSI利用了TCP/IP的port 860 和 3260 作為溝通的渠道。透過兩部計算機之間利用iSCSI的協議來交換SCSI命令,讓計算機可以透過高速的區域網集線來把SAN模擬成為本地的儲存裝置。
        iSCSI使用 TCP/IP 協議(一般使用TCP埠860和3260)。 本質上,iSCSI 讓兩個主機通過 IP 網路相互協商然後交換SCSI命令。這樣一來,iSCSI 就是用廣域網模擬了一個常用的高效能本地儲存匯流排,從而建立了一個儲存區域網(SAN)。不像某些 SAN 協議,iSCSI 不需要專用的電纜;它可以在已有的交換和 IP 基礎架構上執行。然而,如果不使用專用的網路或者子網( LAN 或者 VLAN ),iSCSI SAN 的部署效能可能會嚴重下降。於是,iSCSI 常常被認為是光纖通道(Fiber Channel)的一個低成本替代方法,而光纖通道是需要專用的基礎架構的。但是,基於乙太網的光纖通道(FCoE)則不需要專用的基礎架構。
        雖然 iSCSI 可以與任意型別的 SCSI 裝置進行通訊,系統管理員幾乎總是使用它來連線伺服器計算機 (例如,資料庫伺服器) 和磁碟捲上儲存陣列。 使用iSCSI SAN 的目的通常有以下兩個:
        儲存整合公司希望將不同的儲存資源從分散在網路上的伺服器移動到統一的位置(常常是資料中心); 這可以讓儲存的分配變得更為有效。 SAN 環境中的伺服器無需任何更改硬體或電纜連線就可以得到新分配的磁碟卷。
        災難恢復公司希望把儲存資源從一個數據中心映象到另一個遠端的資料中心上,後者在出現長時間停電的情況下可以用作熱備份。 特別是,iSCSI SAN 使我們只需要用最小的配置更改就可以在 WAN 上面遷移整個磁碟陣列,實質上就是,把儲存變成了“可路由的”,就像普通的網路通訊一樣。

一、target 服務配置

1. 安裝服務軟體並啟動服務

2. 在服務端劃分新的分割槽

建立新分割槽,並將分割槽設定為lvm 檔案系統

建立pv

建立vg

將vg0 下的所有pe 都拿來建立lv

此時一個新的lvm 檔案系統分割槽便已經建立成功

3. 配置target (關聯裝置、共享名稱、金鑰介面開啟)

進入編輯環境並檢視目錄

建立backstore後端儲存,並設定名稱

建立target磁碟組,修改iSCSI 的共享名稱

Target和Initiator是通過名字進行通訊的,因此,每個iSCSI節點必須擁有一個iSCSI名字
命名規則:iqn.年月.域名的顛倒:裝置的具體名稱

配置lun關聯

配置訪問控制:設定客戶端聲稱的名字

啟用ip地址與埠

檢視配置內容

二、 Initiator 配置

1. 在客戶端安裝服務軟體

2. 編輯配置檔案

編輯內容,加密字元是先前在服務端設定的

然後重啟服務

3. 發現裝置,查詢iscsi 伺服器上所提供的iscsi 目標

4. 登入伺服器上的iscsi 的目標

5. 客戶端檢視裝置

發現出現了一塊服務端target 的裝置,/dev/sda

三、客戶端使用target

1. 服務端對lvm 分割槽進行拉伸

重新檢測裝置並建立新的pv

擴充vg

擴充lv

2. 在客戶端重新登入

先登出

再登入

然後檢視裝置,發現裝置容量已經擴大

3. 在客戶端利用新的裝置建立分割槽

鋪設檔案系統

4. 掛載分割槽,建立檔案

四、開機自動掛載

掛載引數要寫_netdev,使得在掛載裝置時,先載入網路服務,若沒有寫此引數,掛載裝置時,網路服務還未啟動,則無法掛載,而且開機無法啟動成功

五、刪除裝置

1. 安裝tree 軟體

2. 檢視iscsi 檔案結構

3. 登出裝置

4. 刪除裝置

檢視檔案結構,發現裝置已經刪除

5. 服務端刪除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