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華為雲,有技術”,並不只是一句口號而已

“華為雲,有技術”,並不只是一句口號而已

 

“華為雲,有技術,有未來,值得信賴”,如果您像老孫一樣經常出差的話,您一定會對華為雲的這句廣告詞有些印象。這則在藍天白雲映襯下的廣告,雖然僅僅只有短短的13個字,可卻不失為一句朗朗上口、簡單明瞭、印象深刻的廣告語。

不過,雖然是一句廣告語,但對於華為雲來說,這句話絕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已!

華為雲,有技術

作為一直堅持以技術為導向的公司,華為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可謂是驚人,2017年,華為研發人員約8萬名,佔公司總人數的45%。研發費用支出為人民幣897億元,約佔總收入的14.9%。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已經超過人民幣3940億元。如此巨大的研發收入,換來的是華為在技術方面取得的累累成果,據統計,截止2017年底,華為累計獲得專利授權74,307件;其中,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

華為雲BU CTO張宇昕在華為全聯結大會2018媒體溝通會上將華為在技術上的創新分為三類:

第一類,基礎技術的創新。基礎技術的創新都是通用技術,圍繞著計算機的基礎技術,沒有行業特徵。比如晶片方面的計算晶片、儲存晶片、網路晶片。軟體方面的作業系統、資料庫以及虛擬化,分散式等技術。再往上是大資料、AI等能力,這些能力大部分來源於華為在運營商產業的積累。2011年華為開始進軍企業和消費者領域,更多技術得到充分積累。而華為作為一個大企業,自身也需要基礎技術的能力。例如,華為內部就利用OCR技術來處理內部數百萬篇,上億頁的工程交付文件,而離開AI等基礎技術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第二類,是面向長遠的、長期的技術創新。

這些技術可能還沒有進入到生產和研發領域。實際上,在華為內部有一個說法稱作三代戰略,即應用一代、開發一代和研究一代。現在市場上華為銷售的產品和服務都是應用一代,開發一代的有些內容是不會公開講的,而研究一代的東西相對而言更為神祕,甚至於公司中不同部門之間也未必知道。但華為在面向未來的準備上的投入是非常大的,華為目前在市場上展露出來的技術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過去八年,華為的研發投入接近4000億人民幣,去年一年華為的研發投入將近900億人民幣,在北美現在大約有將近20個研發中心,在歐洲現也已經有30多個研發中心,這些研發中心都在從事這種長期技術的創新研究,並且與當地的學校和機構都保持著很好的聯絡。去年,華為的研發投入在全球高科技公司裡已經排名第六。實際上,華為的技術準備提前3-5年是常態,有的甚至提前5-10年在做技術準備。

第三類,是面向客戶場景的技術創新。包括在客戶業務場景下的工程方案、面向業務的使能技術。由於在2011年,華為由單一運營商業務拓展到企業和消費者業務,使得華為形成了“端、網、雲”協同的優勢。而通過幾年的時間,華為在中國的企業市場已經成為第一,在全球也是主要的玩家,在主要的行業中的實踐中也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而通過在這些行業與使用者的不斷聯合創新,華為在面向客戶常見的技術創新方面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而出身於華為公司的華為雲,得益於華為30年在這三方面的技術創新加持,自然在血脈中就流淌著技術的基因,華為雲有技術,絕不只是說說而已。

華為雲,有創新

不過,即便是華為雲在血液中流淌著華為三十年技術的基因,但云業務畢竟與傳統的IT/ICT業務有所不同,華為雲如果不能在自身的雲業務上有所創新,恐怕前景也不太令人看好。

張宇昕坦陳,雲創新確實在有些方面與傳統創新不同,但在有些方面也存在相同,不同的只是創新的方式變了,傳統的ICT創新模式大都是以產品的方式進行,週期較長,可能需要提前3到5年,甚至5-10年投入。這種創新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基於預判,是對未來的投資,傳統的創新非常多的採用這種方式。

在雲時代,有些技術仍然需要這樣去創新,尤其需要長期積累的底層技術、通用的技術,越是需要這樣的方式去創新。華為在這方面有優勢,因為,華為敢於投資未來。而當雲的技術越上層越是接近客戶的應用,創新節奏和創新形態就會呈現出越來越多的變化,這就需要新的創新模式。就以華為在本次大會上釋出的昇騰AI晶片為例,晶片這種底層的通用技術就是長週期的創新,又比如AI的基礎框架,深度學習的基礎網路模型和演算法,也都是長週期的創新。

在此基礎之上,像AI面向業務領域的一些演算法,明顯是華為一方單獨無法完成的,對於這些技術創新,華為採用了另外的創新模式,例如與使用者一起進行聯合創新,華為提供專業的資料工程師和科學家,幫使用者抽象業務的模型,幫使用者做資料的分類標記,從而訓練出初始模型,然後把模型放回到客戶的系統中試用,通過試用來驗證這個模型的好與壞,並通過驗證的結果進行調優,然後再進行訓練,優化到一定精度再放回到使用者的業務系統裡面去用。因此,這種越上層越靠近使用者的創新是一種互動式、迭代式的創新,而越是底層的技術,越是需要有耐心、越是需要有長期的投入。

因此,上層的一些技術,尤其是面向業務場景的技術,華為雲會以全新的方式,與每個行業處於領導者、先行者地位的客戶進行聯合創新。在金融領域,華為雲與工行、招行、建行都有很多的合作。在醫療基因領域,華為雲與金域、貝瑞也都有很好的合作。這就是華為雲與使用者的聯合創新,這些創新的方式跟過去完全不同。 

張宇昕還介紹說,實際上,華為雲在多方面的創新都是其他雲提供商都不容易具備的,例如採用“達芬奇”架構的昇騰晶片毫無疑問是華為的一個獨創。在網路方面的Internet智慧專線的技術,可以使得華為雲在雲骨幹網路上提供雙平面,在物理層面上提供MPLS專線網路,用SDN技術進行管理,同時,用類SDN的技術在Internet上形成一個虛擬廣域網,雙平面進行協同,這也是在業界獨一無二的技術。又比如EC Turbo技術,可能有一些儲存廠商有這個技術,但都沒有華為做得好,而其中的原因,就是華為在數學和演算法上多年投入換來的別人沒有的高質量核心演算法。

華為雲,站在巨人肩膀上不斷前行

張宇昕最後總結道,華為過去30年所積累的無論是基於軟硬體技術的能力,還是運營商在網路方面,企業在行業中的經驗,甚至是終端消費領域的經驗,對華為雲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積澱。

華為Vmall已經是中國最大的幾個電商之一,華為消費者雲去年已經達到了全球4~5億使用者,今年據估計有可能全球會突破6億使用者,而他們都承載在華為雲上。這是很典型的網際網路應用,對於華為雲是一個很好的場景積澱。

華為雲還是業界為數不多的能夠把企業的資料中心網路、雲接入網路、華為雲資料中心的內部網路以及華為雲骨幹網路協同起來進行端到端創新的雲服務商。企業資料中心網路是華為私有云的網路方案;雲接入和雲骨幹本質是運營商網路,華為一直在從事這個領域的工作;華為雲資料中心的網路由華為雲BU在持續創新。所以華為雲不僅僅具備各種能力,關鍵的是華為雲能夠進行端到端的協同創新。

在晶片領域,華為雲也是業界具有研發晶片能力的為數不多的雲廠商之一,華為雲擁有類NP的架構,而華為雲之所以能夠做類NP的架構,是源於華為在運營商領域的長期積累,而通過這個架構製作的雲智慧網絡卡,能夠快速支援單晶片SoC,多協議解除安裝,效能是業界最佳的2.5倍,而功耗卻低50%,這些都是傳統運營商和企業能力的積累給華為雲帶來的好處。

“這就是我所要強調的,華為雲雖然時間不長,但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創新,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斷前進。”張宇昕堅定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