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python設計模式之門面模式

python設計模式之門面模式

一.結構型設計模式

門面模式與單例模式,工廠模式不同,它是一種結構型模式。

  • 結構型模式描述如何將物件和類組合成更大的結構
  • 結構型模式是一種能夠簡化設計工作的模式,它能找出更簡單的方法來認識或表示實體之間的關係。
  • 結構型模式是類和物件模式的綜合體。類模式通過繼承來描述抽象,從而提供更有用的程式介面,而物件模式描述瞭如何將物件聯絡起來從而組合成更大的物件。

二.理解門面設計模式

  • 它為子系統中的一組介面提供一個統一的介面,並定義一個高階介面來幫助客戶端通過更簡單的方式使用子系統。
  • 門面所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用單個介面物件來表示複雜的子系統,它實際上並不是封裝子系統,而是對底層子系統進行組合。
  • 它促進實現子系統與客戶端的解耦。

通過這三條內容,還是難以理解門面模式具體的理念,我們藉助一個UML圖來理解:

這裡面有三個參與者,門面,客戶端,系統
客戶端:客戶端例項化門面類,並向門面提出要求,去讓子系統完成相應的功能
門面:門面接到客戶端的請求,去判斷該由哪些子系統完成工作,並且安排給他們任務。
系統:系統處理門面物件分配的任務,完成工作

簡單理解:整個模式的執行方式就是,門面接收客戶端的需求,去安排系統完成工作。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舉例:去快餐店,我們向服務員點了一份xx套餐,套餐裡有一杯冰可樂,一個漢堡,一份薯條,這時服務員聽到你的點餐後,扭頭告訴後廚需要一份xx套餐,於是後廚有三個人開始行動,一個做可樂,一個做漢堡,一個做薯條。這個例子裡,你就是客戶端,服務員為門面,後廚的三個人做東西為三個子系統,他們組合合作完成這份套餐的製作。這樣看來,門面模式的理解便非常簡單了

python實現門面模式

就用上述快餐店點餐的例子


class Client():
    def order(self):
        Waiter().make_set_meal1()

class Waiter():
    def make_set_meal_1(self):
        Coke().make()
        Hamburger().make()
        French_fries().make()

class Coke():
    def make(self):
        print('making coke')

class
Hamburger():
def make(self): print('making hamburger') class French_fries(): def make(self): print('making french fries') you=Client() you.order() ''' making coke making hamburger making french fries '''

這裡的make_set_meal_1,做套餐1,也就是讓子系統的組合完成任務,將這個複雜的組合封裝了起來。當然可能還有其他型別的套餐,那麼Waiter裡還可以新增其他的方法,但是這與子系統沒有太大的聯絡,只是增加了又一種組合,例如只點可樂和漢堡的套餐,只需要增加Waiter的方法,不需要修改子系統。

最少知識原則

門面模式背後的設計原理就是最少知識原則,它的理念為減少物件之間的互動,這意味著:

  • 對於設計系統時建立的每個物件,都應該考察與之互動的類的數量以及互動的方式
  • 這樣能夠避免建立許多彼此緊密耦合的類,如果類與類之間存在大量的依賴關係,那麼對於系統的任何一部分的修改都有可能導致系統的其他部分無意的被改變。

參考《python設計模式(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