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第五章 IP協議的相關技術

第五章 IP協議的相關技術

DNS

  • 作用 : 有效管理主機名和IP地址之間對應關係的系統,它可以維護一個用來表示組織內部主機名和IP地址之間對應關係的資料庫,將主機名轉換為具體的IP地址。
  • 域名的構成 : 為了識別主機名稱和組織機構名稱的一種具有分層的名稱。

ARP

  • 作用 :解決地址問題的協議,以目標IP地址為線索,用來定位下一個應該接收資料分包的網路裝置對應的MAC地址。如果目標主機不在同一個鏈路上時,可以通過ARP查詢下一跳路由器的MAC地址。

ICMP

  • 作用 : 輔助IP,確認網路是否正常工作,驗證該網路的設定是否正確,以及遇到異常時進行問題診斷。
  • 功能 :確認IP包是否成功送達目標地址,通知在傳送過程中IP包被廢棄的具體原因,改善網路設定等。

ICMP訊息

  • 分類 : 一類是通知出錯原因的錯誤訊息,另一類是用於診斷的查詢訊息。
  • ICMP目標不可達 : Destination Unreachable Message,IP路由器無法將IP資料包傳送給目標地址,會給傳送段主機返回一個目標不可達的ICMP訊息,並在這個訊息中顯示不可達的具體原因。
  • ICMP重定向訊息 : ICMP Redirect Message, 如果路由器發現傳送端主機使用了次優的路徑傳送資料,那麼它會返回這個訊息給這個主機。在這個訊息中包含了最合適的路由資訊和源資料。
  • ICMP超時訊息 : IP包中的TTL(Time To Live,生存週期)為0,IP路由器將會發送一個ICMP超時的訊息給傳送端主機,並通知該包已被丟棄。
  • ICMP回送訊息 : (Echo Request Message) 用於進行通訊的主機或路由器之間,判斷所傳送的資料包是否已經成功到達對端的一種訊息。**網路上最常用的ping(Packet InterNetwork Groper)命令就是利用這個訊息實現的。

DHCP

  • 作用 : 實現自動設定IP地址、統一管理IP地址分配,就產生了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協議。有了DHCP,計算機只要連線到網路,就可以進行TCP/IP通訊。
  • DHCP伺服器 : 統一管理每個子網的IP地址分配範圍、子網掩碼、預設路由以及DNS伺服器

NAT

  • 作用 :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是用於在本地網路中使用私有地址,在連線網際網路時轉而使用全域性IP地址的技術。
  • NAPT : NAPT可以轉換TCP、UDP埠號;當私有網路內的多臺機器同時都要與外部進行通訊時,解決全域性IP地址不夠用的問題。
  • NAPT的原理 : 在TCP或UDP的通訊當中,只有目標地址、源地址、目標埠、源埠以及協議型別(TCP還是UDP)五項內容都一致時才被認為時同一個通訊連線。

IP隧道

  • 作用 : 如果網路A、B使用IPv6,如果處於中間位置的網路C支援使用IPv4的話,網路A與網路B之間將無法直接進行通訊。為了讓它們之間正常通訊,這時必須得采用IP隧道的功能。
  • 原理 : IP隧道中可以將那些從網路A發過來的IPv6的包統和為一個數據,再為之追加一個IPv4的首部以後轉發給網路C。 這種在網路層的首部後面繼續追加網路層首部的通訊方法就叫做IP隧道

術語

  • DNS : (Domain Name System)
  • ARP :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 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 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 NAPT:(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