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Linux下Sysstat軟體包整合的主要工具為

Linux下Sysstat軟體包整合的主要工具為

它是一個軟體包,包括檢測系統性能及效率的一組工具,這些工具對我們收集系統性能資料很有幫助,比如CPU使用率、磁碟和網路吞吐資料等,對這些資料的收集和分析,有利於判斷系統執行是否正常,所有它是提高系統執行效率、安全執行服務的得力助手。

這個軟體包通常Linux現在都已經自帶有,如果沒有直接rpm -y install sysstat

看看sysstat都有哪些命令及功能:

[[email protected]01~/]# rpm -ql sysstat
/etc/cron.d/sysstat    #計劃任務
/etc/sysconfig/sysstat
/etc/sysconfig/sysstat.ioconf
/usr/bin/cifsiostat    # CIFS(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的統計資訊 /usr/bin/iostat      # 工具提供CPU使用率及硬碟吞吐效率的資料;  #比較核心的工具 /usr/bin/mpstat      # 工具提供單個處理器或多個處理器相關資料; /usr/bin/nfsiostat-sysstat # NFS(Network File System)的I/O統計資訊。 /usr/bin/pidstat      # 關於執行中的程序/任務、CPU、記憶體等的統計資訊 /usr/bin/sadf        # 顯示被sar通過多種格式收集的資料;
/usr/bin/sar        # 工具負責收集、報告並存儲系統活躍的資訊;     #統計資料的核心工具 /usr/bin/tapestat /usr/lib/systemd/system/sysstat.service /usr/lib64/sa /usr/lib64/sa/sa1     # 工具負責收集並存儲每天系統動態資訊到一個二進位制的檔案中。它是通過計劃任務工具cron來執行,是為sadc所設計的程式前端程式; /usr/lib64/sa/sa2     # 工具負責把每天的系統活躍性息寫入總結性的報告中。它是為sar所設計的前端 ,要通過cron來呼叫 /usr/lib64/sa/sadc    # 是系統動態資料收集工具,收集的資料被寫一個二進位制的檔案中,它被用作sar工具的後端;
/var/log/sa    # 預設統計資訊儲存的位置

 

 1.iostat 

SYNOPSIS
       iostat [ -c ] [ -d ] [ -h ] [ -k | -m ] [ -N ] [ -t ] [ -V ] [ -x ] [ -y ] [ -z ] [ -j { ID | LABEL | PATH | UUID | ... } ] [ [ -T ] -g group_name ] [ -p [ device [,...] | ALL ] ] [ device [...] | ALL ] [ interval [ count ] ]

引數意思:我就介紹一下常用的吧,全面的介紹可以參考man幫助!

-c : 僅顯示cpu的狀態
-d : 僅顯示儲存裝置的狀態,不可以和-c一起使用
-k :預設顯示的是讀入讀出的block資訊,用-k可以改成KB大小來顯示 -m
-t  : 顯示日期
-p device | ALL :
device為某個裝置或者某個分割槽,如果使用ALL,就表示要顯示所有分割槽和裝置的資訊
-x 顯示擴充套件狀態,顯示出更多內容

例項1:

iostat
為所有CPU和裝置自啟動報告顯示單個歷史記錄。

 iostat -d 2
以兩秒的時間間隔顯示一個連續的裝置報告。

 iostat -d 2 6
為所有裝置顯示兩個秒間隔的六個報告。

iostat -x sda sdb 2 6
為裝置SDA和SDB顯示兩個間隔的六個擴充套件統計報告。

iostat -p sda 2 6
為裝置SDA及其所有分割槽(SDA1等)以六秒的間隔顯示兩個報告。

rrqm/s: 每秒進行 所有佇列到裝置 的讀運算元目。即 rmerge/s
wrqm/s: 每秒進行所有佇列到裝置的寫運算元目。即 wmerge/s
r/s: 每秒完成總(合併後)的讀 I/O 裝置次數。即 wmerge(rio)/s
w/s: 每秒完成總(合併後)的寫 I/O 裝置次數。即 wmerge(wio)/s
rsec/s: 每秒從裝置讀取的扇區數(千位元組,兆位元組)。
wsec/s: 每秒寫入裝置的扇區數(千位元組,兆位元組)。
rkB/s: 每秒讀K位元組數。是 rsect/s 的一半,因為每扇區大小為512位元組。(需要計算)
wkB/s: 每秒寫K位元組數。是 wsect/s 的一半。(需要計算)
avgrq-sz: 平均每次裝置I/O操作的資料大小 (扇區)。delta(rsect+wsect)/delta(rio+wio)
avgqu-sz: 平均I/O佇列長度。即 delta(aveq)/s/1000 (因為aveq的單位為毫秒)。
await: 平均每次裝置I/O操作的等待時間 (毫秒)。即 (ruse+wuse)/delta(rio+wio)
svctm: 平均每次裝置I/O操作的服務時間 (毫秒)。即 (use)/delta(rio+wio)
%util: 一秒中有百分之多少的時間用於 I/O 操作,或者說一秒中有多少時間 I/O 佇列是非空的。

delta(use)/s/1000 (因為use的單位為毫秒)如果 %util 接近 100%,說明產生的I/O請求太多,I/O系統已經滿負荷,該磁碟可能存在瓶頸。
idle小於70% IO壓力就較大了,一般讀取速度有較多的wait.  #CPU空閒等待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