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Go的50坑:新Golang開發者要注意的陷阱、技巧和常見錯誤[1]

Go的50坑:新Golang開發者要注意的陷阱、技巧和常見錯誤[1]

  • 初級篇
    • 開大括號不能放在單獨的一行
    • 未使用的變數
    • 未使用的Imports
    • 簡式的變數宣告僅可以在函式內部使用
    • 使用簡式宣告重複宣告變數
    • 偶然的變數隱藏Accidental Variable Shadowing
    • 不使用顯式型別,無法使用“nil”來初始化變數
    • 使用“nil” Slices and Maps
    • Map的容量
    • 字串不會為“nil”
    • Array函式的引數
    • 在Slice和Array使用“range”語句時的出現的不希望得到的值
    • Slices和Arrays是一維的
    • 訪問不存在的Map Keys
    • Strings無法修改
    • String和Byte Slice之間的轉換
    • String和索引操作
    • 字串不總是UTF8文字
    • 字串的長度
    • 在多行的Slice、Array和Map語句中遺漏逗號
    • log.Fatal和log.Panic不僅僅是Log
    • 內建的資料結構操作不是同步的
    • String在“range”語句中的迭代值
    • 對Map使用“for range”語句迭代
    • "switch"宣告中的失效行為
    • 自增和自減
    • 按位NOT操作
    • 操作優先順序的差異
    • 未匯出的結構體不會被編碼
    • 有活動的Goroutines下的應用退出
    • 向無快取的Channel傳送訊息,只要目標接收者準備好就會立即返回
    • 向已關閉的Channel傳送會引起Panic
    • 使用"nil" Channels
    • 傳值方法的接收者無法修改原有的值
  • 進階篇
    • 關閉HTTP的響應
    • 關閉HTTP的連線
    • 比較Structs, Arrays, Slices, and Maps
    • 從Panic中恢復
    • 在Slice, Array, and Map "range"語句中更新引用元素的值
    • 在Slice中"隱藏"資料
    • Slice的資料“毀壞”
    • "走味的"Slices
    • 型別宣告和方法
    • 從"for switch"和"for select"程式碼塊中跳出
    • "for"宣告中的迭代變數和閉包
    • Defer函式呼叫引數的求值
    • 被Defer的函式呼叫執行
    • 失敗的型別斷言
    • 阻塞的Goroutine和資源洩露
  • 高階篇
    • 使用指標接收方法的值的例項
    • 更新Map的值
    • "nil" Interfaces和"nil" Interfaces的值
    • 棧和堆變數
    • GOMAXPROCS, 併發, 和並行
    • 讀寫操作的重排順序
    • 優先排程

初級篇

開大括號不能放在單獨的一行

  • level: beginner

在大多數其他使用大括號的語言中,你需要選擇放置它們的位置。Go的方式不同。你可以為此感謝下自動分號的注入(沒有預讀)。是的,Go中也是有分號的:-)

失敗的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error, can't have the opening brace on a separate line fmt.Println("hello there!") }

編譯錯誤:

/tmp/sandbox826898458/main.go:6: syntax error: unexpected semicolon or newline before {

有效的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fmt.Println("works!") }

未使用的變數

  • level: beginner

如果你有未使用的變數,程式碼將編譯失敗。當然也有例外。在函式內一定要使用宣告的變數,但未使用的全域性變數是沒問題的。

如果你給未使用的變數分配了一個新的值,程式碼還是會編譯失敗。你需要在某個地方使用這個變數,才能讓編譯器愉快的編譯。

Fails:

package main

var gvar int //not an error

func main() { var one int //error, unused variable two := 2 //error, unused variable var three int //error, even though it's assigned 3 on the next line three = 3 }

Compile Errors:

/tmp/sandbox473116179/main.go:6: one declared and not used /tmp/sandbox473116179/main.go:7: two declared and not used /tmp/sandbox473116179/main.go:8: three declared and not used

Works: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var one int _ = one two := 2 fmt.Println(two) var three int three = 3 one = three var four int four = four }

另一個選擇是註釋掉或者移除未使用的變數 :-)

未使用的Imports

  • level: beginner

如果你引入一個包,而沒有使用其中的任何函式、介面、結構體或者變數的話,程式碼將會編譯失敗。

如果你真的需要引入的包,你可以新增一個下劃線標記符, _,來作為這個包的名字,從而避免編譯失敗。下滑線標記符用於引入,但不使用。

Fails: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log" "time" ) func main() { }

Compile Errors:

/tmp/sandbox627475386/main.go:4: imported and not used: "fmt" /tmp/sandbox627475386/main.go:5: imported and not used: "log" /tmp/sandbox627475386/main.go:6: imported and not used: "time"

Works:

package main

import (  
    _ "fmt" "log" "time" ) var _ = log.Println func main() { _ = time.Now }

另一個選擇是移除或者註釋掉未使用的imports :-)

簡式的變數宣告僅可以在函式內部使用

  • level: beginner

Fails:

package main

myvar := 1 //error

func main() { }

Compile Error:

/tmp/sandbox265716165/main.go:3: non-declaration statement outside function body

Works:

package main

var myvar = 1

func main() { }

使用簡式宣告重複宣告變數

  • level: beginner

你不能在一個單獨的宣告中重複宣告一個變數,但在多變數宣告中這是允許的,其中至少要有一個新的宣告變數。

重複變數需要在相同的程式碼塊內,否則你將得到一個隱藏變數。

Fails:

package main

func main() {  
    one := 0 one := 1 //error }

Compile Error:

/tmp/sandbox706333626/main.go:5: no new variables on left side of :=

Works:

package main

func main() {  
    one := 0 one, two := 1,2 one,two = two,one }

偶然的變數隱藏Accidental Variable Shadowing

  • level: beginner

短式變數宣告的語法如此的方便(尤其對於那些使用過動態語言的開發者而言),很容易讓人把它當成一個正常的分配操作。如果你在一個新的程式碼塊中犯了這個錯誤,將不會出現編譯錯誤,但你的應用將不會做你所期望的事情。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x := 1 fmt.Println(x) //prints 1 { fmt.Println(x) //prints 1 x := 2 fmt.Println(x) //prints 2 } fmt.Println(x) //prints 1 (bad if you need 2) }

即使對於經驗豐富的Go開發者而言,這也是一個非常常見的陷阱。這個坑很容易挖,但又很難發現。

不使用顯式型別,無法使用“nil”來初始化變數

  • level: beginner

“nil”標誌符用於表示interface、函式、maps、slices和channels的“零值”。如果你不指定變數的型別,編譯器將無法編譯你的程式碼,因為它猜不出具體的型別。

Fails:

package main

func main() {  
    var x = nil //error _ = x }

Compile Error:

/tmp/sandbox188239583/main.go:4: use of untyped nil

Works:

package main

func main() {  
    var x interface{} = nil _ = x }

使用“nil” Slices and Maps

  • level: beginner

在一個“nil”的slice中新增元素是沒問題的,但對一個map做同樣的事將會生成一個執行時的panic。

Works:

package main

func main() {  
    var s []int s = append(s,1) }

Fails:

package main

func main() {  
    var m map[string]int m["one"] = 1 //error }

Map的容量

  • level: beginner

你可以在map建立時指定它的容量,但你無法在map上使用cap()函式。

Fails:

package main

func main() {  
    m := make(map[string]int,99) cap(m) //error }

Compile Error:

/tmp/sandbox326543983/main.go:5: invalid argument m (type map[string]int) for cap

字串不會為“nil”

  • level: beginner

這對於經常使用“nil”分配字串變數的開發者而言是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Fails:

package main

func main() {  
    var x string = nil //error if x == nil { //error x = "default" } }

Compile Errors:

/tmp/sandbox630560459/main.go:4: cannot use nil as type string in assignment /tmp/sandbox630560459/main.go:6: invalid operation: x == nil (mismatched types string and nil)

Works:

package main

func main() {  
    var x string //defaults to "" (zero value) if x == "" { x = "default" } }

Array函式的引數

-level: beginner

如果你是一個C或則C++開發者,那麼陣列對你而言就是指標。當你向函式中傳遞陣列時,函式會參照相同的記憶體區域,這樣它們就可以修改原始的資料。Go中的陣列是數值,因此當你向函式中傳遞陣列時,函式會得到原始陣列資料的一份複製。如果你打算更新陣列的資料,這將會是個問題。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x := [3]int{1,2,3} func(arr [3]int) { arr[0] = 7 fmt.Println(arr) //prints [7 2 3] }(x) fmt.Println(x) //prints [1 2 3] (not ok if you need [7 2 3]) }

如果你需要更新原始陣列的資料,你可以使用陣列指標型別。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x := [3]int{1,2,3} func(arr *[3]int) { (*arr)[0] = 7 fmt.Println(arr) //prints &[7 2 3] }(&x) fmt.Println(x) //prints [7 2 3] }

另一個選擇是使用slice。即使你的函式得到了slice變數的一份拷貝,它依舊會參照原始的資料。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x := []int{1,2,3} func(arr []int) { arr[0] = 7 fmt.Println(arr) //prints [7 2 3] }(x) fmt.Println(x) //prints [7 2 3] }

在Slice和Array使用“range”語句時的出現的不希望得到的值

  • level: beginner

如果你在其他的語言中使用“for-in”或者“foreach”語句時會發生這種情況。Go中的“range”語法不太一樣。它會得到兩個值:第一個值是元素的索引,而另一個值是元素的資料。

Bad: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x := []string{"a","b","c"} for v := range x { fmt.Println(v) //prints 0, 1, 2 } }

Good: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x := []string{"a","b","c"} for _, v := range x { fmt.Println(v) //prints a, b, c } }

Slices和Arrays是一維的

  • level: beginner

看起來Go好像支援多維的Array和Slice,但不是這樣的。儘管可以建立陣列的陣列或者切片的切片。對於依賴於動態多維陣列的數值計算應用而言,Go在效能和複雜度上還相距甚遠。

你可以使用純一維陣列、“獨立”切片的切片,“共享資料”切片的切片來構建動態的多維陣列。

如果你使用純一維的陣列,你需要處理索引、邊界檢查、當陣列需要變大時的記憶體重新分配。

使用“獨立”slice來建立一個動態的多維陣列需要兩步。首先,你需要建立一個外部的slice。然後,你需要分配每個內部的slice。內部的slice相互之間獨立。你可以增加減少它們,而不會影響其他內部的slice。

package main

func main() {  
    x := 2 y := 4 table := make([][]int,x) for i:= range table { table[i] = make([]int,y) } }

使用“共享資料”slice的slice來建立一個動態的多維陣列需要三步。首先,你需要建立一個用於存放原始資料的資料“容器”。然後,你再建立外部的slice。最後,通過重新切片原始資料slice來初始化各個內部的slice。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h, w := 2, 4 raw := make([]int,h*w) for i := range raw { raw[i] = i } fmt.Println(raw,&raw[4]) //prints: [0 1 2 3 4 5 6 7] <ptr_addr_x> table := make([][]int,h) for i:= range table { table[i] = raw[i*w:i*w + w] } fmt.Println(table,&table[1][0]) //prints: [[0 1 2 3] [4 5 6 7]] <ptr_addr_x> }

關於多維array和slice已經有了專門申請,但現在看起來這是個低優先順序的特性。

訪問不存在的Map Keys

-level: beginner

這對於那些希望得到“nil”標示符的開發者而言是個技巧(和其他語言中做的一樣)。如果對應的資料型別的“零值”是“nil”,那返回的值將會是“nil”,但對於其他的資料型別是不一樣的。檢測對應的“零值”可以用於確定map中的記錄是否存在,但這並不總是可信(比如,如果在二值的map中“零值”是false,這時你要怎麼做)。檢測給定map中的記錄是否存在的最可信的方法是,通過map的訪問操作,檢查第二個返回的值。

Bad: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x := map[string]string{"one":"a","two":"","three":"c"} if v := x["two"]; v == "" { //incorrect fmt.Println("no entry") } }

Good: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x := map[string]string{"one":"a","two":"","three":"c"} if _,ok := x["two"]; !ok { fmt.Println("no entry") } }

Strings無法修改

  • level: beginner

嘗試使用索引操作來更新字串變數中的單個字元將會失敗。string是隻讀的byte slice(和一些額外的屬性)。如果你確實需要更新一個字串,那麼使用byte slice,並在需要時把它轉換為string型別。

Fails: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x := "text" x[0] = 'T' fmt.Println(x) }

Compile Error:

/tmp/sandbox305565531/main.go:7: cannot assign to x[0]

Works: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x := "text" xbytes := []byte(x) xbytes[0] = 'T' fmt.Println(string(xbytes)) //prints Text }

需要注意的是:這並不是在文字string中更新字元的正確方式,因為給定的字元可能會儲存在多個byte中。如果你確實需要更新一個文字string,先把它轉換為一個rune slice。即使使用rune slice,單個字元也可能會佔據多個rune,比如當你的字元有特定的重音符號時就是這種情況。這種複雜又模糊的“字元”本質是Go字串使用byte序列表示的原因。

String和Byte Slice之間的轉換

  • level: beginner

當你把一個字串轉換為一個byte slice(或者反之)時,你就得到了一個原始資料的完整拷貝。這和其他語言中cast操作不同,也和新的slice變數指向原始byte slice使用的相同陣列時的重新slice操作不同。

Go在 []byte到 string和 string到 []byte的轉換中確實使用了一些優化來避免額外的分配(在todo列表中有更多的優化)。

第一個優化避免了當 []bytekey用於在 map[string]集合中查詢時的額外分配: m[string(key)]

第二個優化避免了字串轉換為 []byte後在 for range語句中的額外分配: for i,v := range[]byte(str) {...}

String和索引操作

  • level: beginner

字串上的索引操作返回一個byte值,而不是一個字元(和其他語言中的做法一樣)。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x := "text" fmt.Println(x[0]) //print 116 fmt.Printf("%T",x[0]) //prints uint8 }

如果你需要訪問特定的字串“字元”(unicode編碼的points/runes),使用 for range。官方的“unicode/utf8”包和實驗中的utf8string包(golang.org/x/exp/utf8string)也可以用。utf8string包中包含了一個很方便的 At()方法。把字串轉換為rune的切片也是一個選項。

字串不總是UTF8文字

  • level: beginner

字串的值不需要是UTF8的文字。它們可以包含任意的位元組。只有在string literal使用時,字串才會是UTF8。即使之後它們可以使用轉義序列來包含其他的資料。

為了知道字串是否是UTF8,你可以使用“unicode/utf8”包中的 ValidString()函式。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unicode/utf8" ) func main() { data1 := "ABC" fmt.Println(utf8.ValidString(data1)) //prints: true data2 := "A\xfeC" fmt.Println(utf8.ValidString(data2)) //prints: false }

字串的長度

  • level: beginner

讓我們假設你是Python開發者,你有下面這段程式碼:

data = u'♥'  
print(len(data)) #prints: 1  

當把它轉換為Go程式碼時,你可能會大吃一驚。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data := "♥" fmt.Println(len(data)) //prints: 3 }

內建的 len()函式返回byte的數量,而不是像Python中計算好的unicode字串中字元的數量。

要在Go中得到相同的結果,可以使用“unicode/utf8”包中的 RuneCountInString()函式。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unicode/utf8" ) func main() { data := "♥" fmt.Println(utf8.RuneCountInString(data)) //prints: 1 }

理論上說 RuneCountInString()函式並不返回字元的數量,因為單個字元可能佔用多個rune。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unicode/utf8" ) func main() { data := "é" fmt.Println(len(data)) //prints: 3 fmt.Println(utf8.RuneCountInString(data)) //prints: 2 }

在多行的Slice、Array和Map語句中遺漏逗號

  • level: beginner

Fails:

package main

func main() {  
    x := []int{ 1, 2 //error } _ = x }

Compile Errors:

/tmp/sandbox367520156/main.go:6: syntax error: need trailing comma before newline in composite literal /tmp/sandbox367520156/main.go:8: non-declaration statement outside function body /tmp/sandbox367520156/main.go:9: syntax error: unexpected }

Works:

package main

func main() {  
    x := []int{ 1, 2, } x = x y := []int{3,4,} //no error y = y }

當你把宣告摺疊到單行時,如果你沒加末尾的逗號,你將不會得到編譯錯誤。

log.Fatal和log.Panic不僅僅是Log

  • level: beginner

Logging庫一般提供不同的log等級。與這些logging庫不同,Go中log包在你呼叫它的 Fatal*()和 Panic*()函式時,可以做的不僅僅是log。當你的應用呼叫這些函式時,Go也將會終止應用 :-)

package main

import "log"

func main() { log.Fatalln("Fatal Level: log entry") //app exits here log.Println("Normal Level: log entry") }

內建的資料結構操作不是同步的

  • level: beginner

即使Go本身有很多特性來支援併發,併發安全的資料集合並不是其中之一 :-)確保資料集合以原子的方式更新是你的職責。Goroutines和channels是實現這些原子操作的推薦方式,但你也可以使用“sync”包,如果它對你的應用有意義的話。

String在“range”語句中的迭代值

  • level: beginner

索引值(“range”操作返回的第一個值)是返回的第二個值的當前“字元”(unicode編碼的point/rune)的第一個byte的索引。它不是當前“字元”的索引,這與其他語言不同。注意真實的字元可能會由多個rune表示。如果你需要處理字元,確保你使用了“norm”包(golang.org/x/text/unicode/norm)。

string變數的 for range語句將會嘗試把資料翻譯為UTF8文字。對於它無法理解的任何byte序列,它將返回0xfffd runes(即unicode替換字元),而不是真實的資料。如果你任意(非UTF8文字)的資料儲存在string變數中,確保把它們轉換為byte slice,以得到所有儲存的資料。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data := "A\xfe\x02\xff\x04" for _,v := range data { fmt.Printf("%#x ",v) } //prints: 0x41 0xfffd 0x2 0xfffd 0x4 (not ok) fmt.Println() for _,v := range []byte(data) { fmt.Printf("%#x ",v) } //prints: 0x41 0xfe 0x2 0xff 0x4 (good) }

對Map使用“for range”語句迭代

  • level: beginner

如果你希望以某個順序(比如,按key值排序)的方式得到元素,就需要這個技巧。每次的map迭代將會生成不同的結果。Go的runtime有心嘗試隨機化迭代順序,但並不總會成功,這樣你可能得到一些相同的map迭代結果。所以如果連續看到5個相同的迭代結果,不要驚訝。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m := map[string]int{"one":1,"two":2,"three":3,"four":4} for k,v := range m { fmt.Println(k,v) } }

而且如果你使用Go的遊樂場(https://play.golang.org/),你將總會得到同樣的結果,因為除非你修改程式碼,否則它不會重新編譯程式碼。

"switch"宣告中的失效行為

  • level: beginner

在“switch”宣告語句中的“case”語句塊在預設情況下會break。這和其他語言中的進入下一個“next”程式碼塊的預設行為不同。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isSpace := func(ch byte) bool { switch(ch) { case ' ': //error case '\t':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fmt.Println(isSpace('\t')) //prints true (ok) fmt.Println(isSpace(' ')) //prints false (not ok) }

你可以通過在每個“case”塊的結尾使用“fallthrough”,來強制“case”程式碼塊進入。你也可以重寫switch語句,來使用“case”塊中的表示式列表。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isSpace := func(ch byte) bool { switch(ch) { case ' ', '\t':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fmt.Println(isSpace('\t')) //prints true (ok) fmt.Println(isSpace(' ')) //prints true (ok) }

自增和自減

  • level: beginner

許多語言都有自增和自減操作。不像其他語言,Go不支援前置版本的操作。你也無法在表示式中使用這兩個操作符。

Fails: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data := []int{1,2,3} i := 0 ++i //error fmt.Println(data[i++]) //error }

Compile Errors:

/tmp/sandbox101231828/main.go:8: syntax error: unexpected ++ /tmp/sandbox101231828/main.go:9: syntax error: unexpected ++, expecting :

Works: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data := []int{1,2,3} i := 0 i++ fmt.Println(data[i]) }

按位NOT操作

  • level: beginner

許多語言使用 ~ 作為一元的NOT操作符(即按位補足),但Go為了這個重用了XOR操作符(^)。

Fails: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fmt.Println(~2) //error }

Compile Error:

/tmp/sandbox965529189/main.go:6: the bitwise complement operator is ^

Works: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var d uint8 = 2 fmt.Printf("%08b\n",^d) }

Go依舊使用 ^作為XOR的操作符,這可能會讓一些人迷惑。

如果你願意,你可以使用一個二元的XOR操作(如, 0x02 XOR 0xff)來表示一個一元的NOT操作(如,NOT 0x02)。這可以解釋為什麼 ^被重用來表示一元的NOT操作。

Go也有特殊的‘AND NOT’按位操作( &^),這也讓NOT操作更加的讓人迷惑。這看起來需要特殊的特性/hack來支援 A AND (NOT B),而無需括號。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var a uint8 = 0x82
    var b uint8 = 0x02
    fmt.Printf("%08b [A]\n",a) fmt.Printf("%08b [B]\n",b) fmt.Printf("%08b (NOT B)\n",^b) fmt.Printf("%08b ^ %08b = %08b [B XOR 0xff]\n",b,0xff,b ^ 0xff) fmt.Printf("%08b ^ %08b = %08b [A XOR B]\n",a,b,a ^ b) fmt.Printf("%08b & %08b = %08b [A AND B]\n",a,b,a & b) fmt.Printf("%08b &^%08b = %08b [A 'AND NOT' B]\n",a,b,a &^ b) fmt.Printf("%08b&(^%08b)= %08b [A AND (NOT B)]\n",a,b,a & (^b)) }

操作優先順序的差異

  • level: beginner

除了”bit clear“操作( &^),Go也一個與許多其他語言共享的標準操作符的集合。儘管操作優先順序並不總是一樣。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fmt.Printf("0x2 & 0x2 + 0x4 -> %#x\n",0x2 & 0x2 + 0x4) //prints: 0x2 & 0x2 + 0x4 -> 0x6 //Go: (0x2 & 0x2) + 0x4 //C++: 0x2 & (0x2 + 0x4) -> 0x2 fmt.Printf("0x2 + 0x2 << 0x1 -> %#x\n",0x2 + 0x2 << 0x1) //prints: 0x2 + 0x2 << 0x1 -> 0x6 //Go: 0x2 + (0x2 << 0x1) //C++: (0x2 + 0x2) << 0x1 -> 0x8 fmt.Printf("0xf | 0x2 ^ 0x2 -> %#x\n",0xf | 0x2 ^ 0x2) //prints: 0xf | 0x2 ^ 0x2 -> 0xd //Go: (0xf | 0x2) ^ 0x2 //C++: 0xf | (0x2 ^ 0x2) -> 0xf }

未匯出的結構體不會被編碼

  • level: beginner

以小寫字母開頭的結構體將不會被(json、xml、gob等)編碼,因此當你編碼這些未匯出的結構體時,你將會得到零值。

Fails: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encoding/json" ) type MyData struct { One int two string } func main() { in := MyData{1,"two"} fmt.Printf("%#v\n",in) //prints main.MyData{One:1, two:"two"} encoded,_ := json.Marshal(in) fmt.Println(string(encoded)) //prints {"One":1} var out MyData json.Unmarshal(encoded,&out) fmt.Printf("%#v\n",out) //prints main.MyData{One:1, two:""} }

有活動的Goroutines下的應用退出

  • level: beginner

應用將不會得帶所有的goroutines完成。這對於初學者而言是個很常見的錯誤。每個人都是以某個程度開始,因此如果犯了初學者的錯誤也沒神馬好丟臉的 :-)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time" ) func main() { workerCount := 2 for i := 0; i < workerCount; i++ { go doit(i) } time.Sleep(1 * time.Second) fmt.Println("all done!") } func doit(workerId int) { fmt.Printf("[%v] is running\n",workerId) time.Sleep(3 * time.Second) fmt.Printf("[%v] is done\n",workerId) }

你將會看到:

[0] is running
[1] is running
all done!

一個最常見的解決方法是使用“WaitGroup”變數。它將會讓主goroutine等待所有的worker goroutine完成。如果你的應用有長時執行的訊息處理迴圈的worker,你也將需要一個方法向這些goroutine傳送訊號,讓它們退出。你可以給各個worker傳送一個“kill”訊息。另一個選項是關閉一個所有worker都接收的channel。這是一次向所有goroutine傳送訊號的簡單方式。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sync" ) func main() { var wg sync.WaitGroup done := make(chan struct{}) workerCount := 2 for i := 0; i < workerCount; i++ { wg.Add(1) go doit(i,done,wg) } close(done) wg.Wait() fmt.Println("all done!") } func doit(workerId int,done <-chan struct{},wg sync.WaitGroup) { fmt.Printf("[%v] is running\n",workerId) defer wg.Done() <- done fmt.Printf("[%v] is done\n",workerId) }

如果你執行這個應用,你將會看到:

[0] is running
[0] is done
[1] is running [1] is done

看起來所有的worker在主goroutine退出前都完成了。棒!然而,你也將會看到這個:

fatal error: all goroutines are asleep - deadlock!

這可不太好 :-) 傳送了神馬?為什麼會出現死鎖?worker退出了,它們也執行了 wg.Done()。應用應該沒問題啊。

死鎖發生是因為各個worker都得到了原始的“WaitGroup”變數的一個拷貝。當worker執行 wg.Done()時,並沒有在主goroutine上的“WaitGroup”變數上生效。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sync" ) func main() { var wg sync.WaitGroup done := make(chan struct{}) wq := make(chan interface{}) workerCount := 2 for i := 0; i < workerCount; i++ { wg.Add(1) go doit(i,wq,done,&wg) } for i := 0; i < workerCount; i++ { wq <- i } close(done) wg.Wait() fmt.Println("all done!") } func doit(workerId int, wq <-chan interface{},done <-chan struct{},wg *sync.WaitGroup) { fmt.Printf("[%v] is running\n",workerId) defer wg.Done() for { select { case m := <- wq: fmt.Printf("[%v] m => %v\n",workerId,m) case <- done: fmt.Printf("[%v] is done\n",workerId) return } } }

現在它會如預期般工作 :-)

向無快取的Channel傳送訊息,只要目標接收者準備好就會立即返回

  • level: beginner

傳送者將不會被阻塞,除非訊息正在被接收者處理。根據你執行程式碼的機器的不同,接收者的goroutine可能會或者不會有足夠的時間,在傳送者繼續執行前處理訊息。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ch := make(chan string) go func() { for m := range ch { fmt.Println("processed:",m) } }() ch <- "cmd.1" ch <- "cmd.2" //won't be processed }

向已關閉的Channel傳送會引起Panic

  • level: beginner

從一個關閉的channel接收是安全的。在接收狀態下的 ok的返回值將被設定為 false,這意味著沒有資料被接收。如果你從一個有快取的channel接收,你將會首先得到快取的資料,一旦它為空,返回的 ok值將變為 false

向關閉的channel中傳送資料會引起panic。這個行為有文件說明,但對於新的Go開發者的直覺不同,他們可能希望傳送行為與接收行為很像。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time" ) func main() { ch := make(chan int) for i := 0; i < 3; i++ { go func(idx int) { ch <- (idx + 1) * 2 }(i) } //get the first result fmt.Println(<-ch) close(ch) //not ok (you still have other senders) //do other work time.Sleep(2 * time.Second) }

根據不同的應用,修復方法也將不同。可能是很小的程式碼修改,也可能需要修改應用的設計。無論是哪種方法,你都需要確保你的應用不會向關閉的channel中傳送資料。

上面那個有bug的例子可以通過使用一個特殊的廢棄的channel來向剩餘的worker傳送不再需要它們的結果的訊號來修復。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time" ) func main() { ch := make(chan int) done := make(chan struct{}) for i := 0; i < 3; i++ { go func(idx int) { select { case ch <- (idx + 1) * 2: fmt.Println(idx,"sent result") case <- done: fmt.Println(idx,"exiting") } }(i) } //get first result fmt.Println("result:",<-ch) close(done) //do other work time.Sleep(3 * time.Second) }

使用"nil" Channels

  • level: beginner

在一個 nil的channel上傳送和接收操作會被永久阻塞。這個行為有詳細的文件解釋,但它對於新的Go開發者而言是個驚喜。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time" ) func main() { var ch chan int for i := 0; i < 3; i++ { go func(idx int) { ch <- (idx + 1) * 2 }(i) } //get first result fmt.Println("result:",<-ch) //do other work time.Sleep(2 * time.Second) }

如果執行程式碼你將會看到一個runtime錯誤:

fatal error: all goroutines are asleep - deadlock!

這個行為可以在 select宣告中用於動態開啟和關閉 case程式碼塊的方法。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import "time"

func main() { inch := make(chan int) outch := make(chan int) go func() { var in <- chan int = inch var out chan <- int var val int for { select { case out <- val: out = nil in = inch case val = <- in: out = outch in = nil } } }() go func() { for r := range outch { fmt.Println("result:",r) } }() time.Sleep(0) inch <- 1 inch <- 2 time.Sleep(3 * time.Second) }

相關推薦

Go的50Golang開發者注意陷阱技巧常見錯誤[2]

初級篇 開大括號不能放在單獨的一行 未使用的變數 未使用的Imports 簡式的變數宣告僅可以在函式內部使用 使用簡式宣告重複宣告變數 偶然的變數隱藏Accidental Variable Shadowing 不使用

Go的50Golang開發者注意陷阱技巧常見錯誤[1]

初級篇 開大括號不能放在單獨的一行 未使用的變數 未使用的Imports 簡式的變數宣告僅可以在函式內部使用 使用簡式宣告重複宣告變數 偶然的變數隱藏Accidental Variable Shadowing 不使用

[轉載][翻譯]Go的50Golang開發者注意陷阱技巧常見錯誤[1]

Go是一門簡單有趣的語言,但與其他語言類似,它會有一些技巧。。。這些技巧的絕大部分並不是Go的缺陷造成的。如果你以前使用的是其他語言,那麼這其中的有些錯誤就是很自然的陷阱。其它的是由錯誤的假設和缺少細節造成的。 如果你花時間學習這門語言,閱讀官方說明、wik

[轉]Go的50Golang開發者註意的陷阱技巧常見錯誤-高級

inline pil ren todo ket blog 自定義 nec printf from : https://levy.at/blog/11 進階篇 關閉HTTP的響應 level: intermediate 當你使用標準http庫發起請求時,你得到

Go的50度灰Golang開發者注意陷阱常見錯誤

Go的50度灰:Golang新開發者要注意的陷阱和常見錯誤 目錄 [−] 初級 開大括號不能放在單獨的一行 未使用的變數 未使用的Imports 簡式的變數宣告僅可以在函式內部使用 使用簡式宣告重複宣告變數

Eclipse-ADT版本用SDKmanager更新時 注意Android SDK ToolsPlatforms匹配,否則開發環境就不正常了

EclipseADT外掛開發Android應用程式時,一般使用SDK Manager來更新SDK Tools 和Android Platforms 。但是,如果SDK Tools的版本和Androi

Python千萬注意的全域性變數區域性變數問題

1、直接在函式中呼叫全域性變數 m = 100 def fun(): print("m1:",m) fun() print("m2:", m)  輸出: 2、函式體內呼叫與全域性變數同名的區域性變數 m = 100 def fun(): m = 50

JAVA學習(七)方法重載與方法重寫thiskeywordsuperkeyword

格式 hello new 初始 per 而且 方法重寫 學習 方式 方法重載與方法重寫、thiskeyword和superkeyword 1、方法重載 重載可以使具有同樣名稱但不同數目和類型參數的類傳遞給方法。 註: 一是重載方法的參數列表必須與被重載的方法不同

github常見操作常見錯誤錯誤提示fatal: remote origin already exists.

空格 多余 因此 ear rem detail tco acs core 如果輸入$ git remote add origin [email protected]:djqiang(github帳號名)/gitdemo(項目名).git 提示出錯信息:fatal: re

music-api-next一款支持網易xiamiQQ音樂的JS爬蟲庫

dbm 穩定 javascrip earch arch github 服務器 ole http 音樂,無界 讓音樂無界 如果你苦於挑選一個全方位、多平臺、簡便易用的音樂爬蟲庫,music-api-next是不二選擇。 特性: 支持網易、蝦米和QQ三大主流音樂平臺 支持

以太坊第2層擴容方案狀態通道(State Channels)Plasma Truebit

對於以太坊來說 2018 年是著力基礎建設的一年(https://twitter.com/L4ventures/status/953041925241757697)。今年是初期使用者來測試網路極限的一年,並將重新關注一些擴充套件以太坊的技術。 以太坊至今仍處於成長初期。 現今,它還

golang學習筆記---函數方法接口

動態綁定 多個 依賴 find 輸出 ack range 支持 不定 函數:對應操作序列,是程序的基本組成元素。 函數有具名和匿名之分:具名函數一般對應於包級的函數,是匿名函數的一種特例,當匿名函數引用了外部作用域中的變量時就成了閉包函數,閉包函數是函數式編程語言的核心。方

前端每日實戰136# 視訊演示如何用 CSSD3 GSAP 創作一個橫條 loader

效果預覽 按下右側的“點選預覽”按鈕可以在當前頁面預覽,點選連結可以全屏預覽。 可互動視訊 此視訊是可以互動的,你可以隨時暫停視訊,編輯視訊中的程式碼。 請用 chrome, safari, edge 開啟觀看。 原始碼下載 每日前端實戰系列的全部原始碼請從

理解以太坊的Layer 2擴容解決方案狀態通道(State Channels)Plasma Truebit

-賓夕法尼亞州的尼科爾森大橋建設照片(圖源)。羅馬人的工程原理擴充套件至新的應用 對於以太坊來說,2018年是專注底層架構之年。今年很多早期參與者會測試網路極限,並且重新關注以太坊的擴容技術。 以太坊仍然處於起步階段。直到現在,它仍然沒有那麼安全或者可擴充套件。對於任何密切關注以太坊技術的人來說,這都是很

github常見操作常見錯誤錯誤提示fatal: remote origin already exist

如果輸入$ git remote add origin [email protected]:djqiang(github帳號名)/gitdemo(專案名).git      提示出錯資訊:fatal: remote origin already exists.     解決辦法如下:     1、先

大資料一場改變我們如何生活工作思考的革命(讓資料說話)

讓資料說話 資訊社會的果實很容易被看到,例如每個口袋裡的手機,每個包裡的電腦和在各處辦公室中的大的後臺系統。但不容易看到的是資訊自己。電腦進入主流社會半個世紀以來,資料開始積累到一個點,一些新的特殊的事情即將發生。不僅僅是資訊爆炸,而且資訊增長的速度更快。規模的改變導致狀

java io系列14DataInputStream(資料輸入流)的認知原始碼示例

本章介紹DataInputStream。我們先對DataInputStream有個大致認識,然後再深入學習它的原始碼,最後通過示例加深對它的瞭解。 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www.cnblogs.com/skywang12345/p/io_14.html DataInputStream

包建強的培訓課程(12)iOS深入學習(記憶體管理BlockGCD等)

iOS記憶體管理 一簡介 結合講師5年來一線工作經驗,以及對iOS的深刻理解,整理出這個課程,涉及iOS記憶體、Block、GCD和Category的原理和使用。 本課程系列適合於從事iOS開發1-2年的技術人員,幫助他們鞏固基礎,從而在ARC開發環境下高效的使用GCD、Bloc

shell學習Linux系統日誌的相關命令檔案管理工具

日誌檔案是Linux系統維必不可少的部分,日誌檔案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的越來越大,需要使用一種被稱為輪替的技術來限制日誌的體積,一旦超過了限制的大小,就對它的內容進行抽取,同時將日誌檔案中的舊條目儲存到歸檔檔案中,以便日後的查閱。 logrotate命令 logrotat

Java網路程式設計與NIO詳解4淺析NIO包中的BufferChannel Selector

Java NIO:Buffer、Channel 和 Selector轉自https://www.javadoop.com/post/nio-and-aio本文將介紹 Java NIO 中三大元件 Buffer、Channel、Selector 的使用。本來要一起介紹非阻塞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