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宇潤日常瘋測-002】Redis->eval() 到底好在哪

【宇潤日常瘋測-002】Redis->eval() 到底好在哪

平時你用 Redis 是不是經常 get()set()一把梭?其實 Redis 中還有很多有用的資料結構,以及各種方法。今天宇潤就來測試一下eval()方法。

Redis Eval 官方說明(節選)

EVAL script numkeys key [key ...] arg [arg ...]

從 Redis 2.6.0 版本開始,通過內建的 Lua 直譯器,可以使用 EVAL 命令對 Lua 指令碼進行求值。

Redis 使用單個 Lua 直譯器去執行所有指令碼,並且, Redis 也保證指令碼會以原子性(atomic)的方式執行:當某個指令碼正在執行的時候,不會有其他指令碼或 Redis 命令被執行。這和使用 MULTI / EXEC 包圍的事務很類似。在其他別的客戶端看來,指令碼的效果(effect)要麼是不可見的(not visible),要麼就是已完成的(already completed)。

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執行一個執行緩慢的指令碼並不是一個好主意。寫一個跑得很快很順溜的指令碼並不難,因為指令碼的執行開銷(overhead)非常少,但是當你不得不使用一些跑得比較慢的指令碼時,請小心,因為當這些蝸牛指令碼在慢吞吞地執行的時候,其他客戶端會因為伺服器正忙而無法執行命令。

實測

我的理解,Redis 中的 eval() 方法一般用於需要執行多個 redis 操作,來完成一個目標的場景。

下面我模擬了一個操作 100 次 redis 的場景,當然實際可能並不需要這麼多,僅僅想讓大家看到差別。

<?php

$redis = new \Redis;
$redis->connect('127.0.0.1', 6379);

// 清空Redis
$redis->flushDB();

// PHP 中迴圈 set
$t = microtime(true);
for($i = 0; $i < 100; ++$i)
{
    $redis->set('key' . $i, $i);
}
echo 'php for set: ', microtime(true) - $t, PHP_EOL;

// 清空Redis
$redis->flushDB();

// 使用 eval 方法
$t = microtime(true);
$keys = [];
$values = [];
for($i = 0; $i < 100; ++$i)
{
    $keys[] = 'key' . $i;
    $values[] = $i;
}
$redis->eval(<<<SCRIPT
for i=1,#KEYS do
    redis.call('set', KEYS[i], ARGV[i])
end
SCRIPT
, array_merge($keys, $values), count($keys));
echo 'eval:', microtime(true) - $t, PHP_EOL;

結果:

php for set: 0.056596040725708
eval:0.00089216232299805

顯而易見,eval碾壓性地,比在程式碼中迴圈set來的快。

……

你以為這就完了?

不!

evalSha瞭解一下?

EvalSha 說明

EVALSHA sha1 numkeys key [key ...] arg [arg ...]

根據給定的 sha1 校驗碼,對快取在伺服器中的指令碼進行求值。

將指令碼快取到伺服器的操作可以通過 SCRIPT LOAD 命令進行。

這個命令的其他地方,比如引數的傳入方式,都和 EVAL 命令一樣。

EvalSha 實測

<?php
function testEval($redis)
{
    $keys = [];
    $values = [];
    for($i = 0; $i < 100; ++$i)
    {
        $keys[] = 'key' . $i;
        $values[] = $i;
    }
    $redis->eval(<<<SCRIPT
for i=1,#KEYS do
    redis.call('set', KEYS[i], ARGV[i])
end
SCRIPT
, array_merge($keys, $values), count($keys));
}

function testEvalSha($redis)
{
    $keys = [];
    $values = [];
    for($i = 0; $i < 100; ++$i)
    {
        $keys[] = 'key' . $i;
        $values[] = $i;
    }
    $redis->evalSha(sha1(<<<SCRIPT
for i=1,#KEYS do
    redis.call('set', KEYS[i], ARGV[i])
end
SCRIPT
    ), array_merge($keys, $values), count($keys));
}

$redis = new \Redis;
$redis->connect('127.0.0.1', 6379);

// 清空Redis
$redis->flushDB();

// 使用 eval 方法
$t = microtime(true);
for($i = 0; $i < 100; ++$i)
{
    testEval($redis);
}
echo 'eval:', microtime(true) - $t, PHP_EOL;


// 清空Redis
$redis->flushDB();

// 使用 evalSha 方法
$t = microtime(true);
for($i = 0; $i < 100; ++$i)
{
    testEvalSha($redis);
}
echo 'evalSha:', microtime(true) - $t, PHP_EOL;

結果:

eval:0.081475973129272
evalSha:0.076005220413208

從我測試的結果來看,evalSha的速度並不比eval有顯著的提升。

但是,在生產環境下,如果使用evalSha會比eval傳送更小的資料包,佔用更少的網路資源。

因為eval每次都需要把指令碼完整發送給redis,而evalSha只需要傳遞一個sha1即可。

當執行過一次eval後,evalSha 才可以直接呼叫。

福利

下面是我封裝的一個方法,優先使用 evalSha 嘗試,失敗則使用 eval 方法。

/**
 * eval擴充套件方法,結合了 eval、evalSha
 * 
 * 優先使用 evalSha 嘗試,失敗則使用 eval 方法
 *
 * @param \Redis $redis
 * @param string $script
 * @param array $args
 * @param int $num_keys
 * @return mixed
 */
function evalEx($redis, $script, $args = null, $num_keys = null)
{
    $sha1 = sha1($script);
    $redis->clearLastError();
    $result = $redis->evalSha($sha1, $args, $num_keys);
    if('NOSCRIPT No matching script. Please use EVAL.' === $redis->getLastError())
    {
        $result = $redis->eval($script, $args, $num_keys);
    }
    return $resu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