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響鈴:厲害了中國古人!原來,我們3000年前就有了機器人

響鈴:厲害了中國古人!原來,我們3000年前就有了機器人

文|曾響鈴

來源|科技向令說(xiangling0815)

 

最近幾年,和人工智慧一起火得不要不要的,還有機器人這個“高大上”的行業。

 

不過,別以為機器人只是現代社會的高科技,也別以為這種高科技一向都是外國人走在前邊。

 

一個驚人的事實是,中國不但比歐美先發明瞭機器人,而且還提早了整整3000年。

 

更重要的是,3000年後,中華先賢的子孫們仍在把機器人這份事業發揚光大,玩出更多花樣、玩出更多價值,也玩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

 

魯班“木鳥”,諸葛亮“木牛流馬”,這些中國古老機器人亮瞎你的眼

 

以大家普遍接受的“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定義,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機器人發明多到足可以弄花你的眼睛。

 

先來看兩個開胃菜。

 

春秋時代,工匠鼻祖魯班在發明鐵鋸、斧頭、曲尺、墨斗這類正兒八經的東西之外,還獨愛鑽研一些古怪的機械裝置,痴迷於奇巧的技術。

 

其手藝出神入化,最出名的是用木頭做了一隻鳥,據稱能在天上飛三天而不落地。吶,就是這個東西。

 

 

這木鳥可不只是什麼好玩的玩具,魯班拿它大有用處。有古書記載,魯班當時在外地打工,心裡想著老婆,抓心撓肝的,沒辦法就做了一隻木鳥,只要騎上去敲幾下,木鳥就能飛上天把他載回家,然後你懂的,沒多久,他妻子就懷孕了。

 

不過,木鳥帶來的也不總是喜劇。漢代沉迷修仙的王充在書中說,魯班為他老媽做了個木鳥,結果他媽坐著木鳥飛上天,一天還沒回來,最後連老媽都丟了,實在悲劇。

 

以現在的眼光看,魯班做的木鳥,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個無人機了,可惜的是,它還沒配上能自己飛回來的導航系統。

 

另一個開胃的機器人發明,是三國時期諸葛亮所製造的“木牛流馬”。

 

眾所周知,孔明不只是個謀士,歷史記載其同樣善於發明,古代版AK47“諸葛連弩”,讓少男少女許下終身誓言的孔明燈等普通人耳熟能詳的發明,皆出自其手。

 

當時,諸葛亮準備從四川去攻打曹操,大軍需要糧草,遂發明了可以載重四百斤糧食,每天可以在複雜地形上走個幾十裡的運輸工具,據稱可以節省人力,自動化行走。

 

木牛流馬可能長這樣,

 

 

據考證,三國時利用齒輪製作機械已為常見,木牛流馬有可能是利用齒輪原理做出來的半自動化機械,通過人的助力來輕鬆運動。

 

後人用連桿來還原木牛流馬的原理

 

木牛流馬一開始就是奔著運輸來的,雖然最後蜀國還是沒搞定曹魏匡扶漢室,但戰爭的洗禮,怕是讓諸葛亮一不小心開創了物流機器人的時代,這真是歷史莫大的善意。

 

看完魯班和諸葛亮,我們就有信心來翻開中國歷史裡更多奇特的機器人發明。

 

例如,西漢時期,漢高祖劉邦匈奴被困,將領陳平打聽到敵軍統帥是匈奴王的老婆、容易嫉妒人的閼氏,就做了些濃妝豔抹能自己跳舞的機器人在城頭,閼氏害怕城破後匈奴王和這些“美女”跑了,就放棄攻城,劉邦的小命由此保住了。

 

又例如,唐朝縣令殷文亮喜歡喝酒,做了一個木製機器人,給它穿上名貴的衣服當個女招待,彬彬有禮。看起來,現在餐館的自動化服務員,早都有了先例。

 

號稱最開化的唐朝還有更多機器人成就。

 

工匠楊務廉發明了個機器人和尚,能自動化緣攢錢,還會向施主行禮表示感謝,這大概是最早用機器人表演賺錢的例子;

 

柳州史王據,做了個像水獺的機器人,口銜魚餌,一旦魚上鉤就能自動完成全套收鉤動作並上浮通知垂釣者。

 

不過,說來說去,真正讓中國領先世界3000年的,還應是周朝人偃師發明的“人偶”。古籍記載,這個純人工材料組裝的歌舞演員,不僅長得像一個真人,會唱會跳,還能表現出思想感情,以假亂真。

 

如圖,左邊那個就是“人偶”,當時正在為周穆王表演,這一幕後,這個二愣子人偶就因調戲穆王的妃子,被嚇壞了的偃師拆掉以證清白……

 

 

偃師所做的“人偶”,大概是史上最早的仿人形機器人了,其技術和理念恐怕一直超前到當今時代。

 

總得來看,製造機器人,本身就是我國燦爛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被刻在了中華文化發明創造的創新基因裡。

 

技藝插上了思維的翅膀,中國機器人有了“新任務”

 

3000年後,中國人做機器人還是在領先著世界。

 

以工業機器人為例,到2016年,中國就已經佔據了全球接近1/3的份額,2017年銷量達到14.1萬臺、連續5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應用市場,按照計劃,到2020年,中國製造的機器人要佔到全球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

 

當然,今天中國做的機器人,肯定不是運自己回去見老婆、運糧食上前線打仗或者去調戲別人老婆(妃子)了,而是有了應對人口老齡化和產業升級的迫切需求。

 

老齡化時代到來,青壯年勞動力開始短缺,中國經濟靠人多發財的時代過去了(官話“人口紅利減少”),過去10年,勞動力的價格上漲了一倍。

 

怎麼辦?找機器人要效益。農業、製造業、服務業,各行各業對機器人的需求愈發迫切。這需要更多人蔘與進來,也給業內玩家帶去了一大波創新發展的新機會。

 

例如,11月20日的JDD-2018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就圍繞機器人討論了一大堆主題。

 

這其中,京東數字科技這樣的技術型企業就起到了比較重要的作用——以前做機器人是看發明家個人,現在看的是科技企業的帶動力。

 

在JDD-2018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下午的論壇上,MIT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Daniela Rus、日本機器人教父、ROBOGARAGE公司創始人兼CEO高橋智隆、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京東X事業部(專搞機器人的,無人車、無人機等)總裁肖軍等重量級嘉賓參與機器人創新交流。

 

高橋智隆、Daniela Rus向觀眾展示機器人的拍照、投影功能

 

機器人發明的隊伍越來越壯大了……不過,這裡更關心的,是這場論壇展示的酷炫未來技術。

 

 

3000年後,還有更多讓你尖叫的機器人技藝

 

一場交流大會,每個參與者都拿出了自己看家的東西。

 

主辦方京東數字科技釋出了專門發展智慧機器人的“R計劃”,並稱其正在研發或已經同步投入生產的,有6款智慧機器人產品。

 

京東數字科技的智慧機器人,都將以JDD-R命名,宣稱將覆蓋機房巡檢、金庫搬運、信用服務、可穿戴、軌道交通巡測、商業服務等多個領域。

 

看起來,京東的機器人是要做這些行業的助手,利用自己的尖端智慧機器人產品,助力各個產業加快數字化建設,成為產業數字化夥伴。

 

與此同時,分享嘉賓們也爆出了3000年後讓人驚豔的現代機器人技藝。

 

MIT一直致力於在材料和結構上讓機器人徹底“軟”下來,Daniela Rus介紹了一種軟性機器人設計理念,越軟越意味著強的協調性和可能性,機器人能做得越真。

 

這是Daniela Rus團隊做的機器人魚,“很酷”的材料讓這條機器人魚遊起來十分擬真,能做許多真魚的動作,

 

 

這種技術進一步研發,或可延伸到類人機器人身上,例如柔軟而多細節表現的手掌,解決機器人最重要的握持問題。

 

隨後,宋繼強介紹了一種可以自主學習、不需要什麼技能都預程式設計的機器人學習方法,以後的機器人可能會自己學習新東西,十分amazing;肖軍則介紹了無人機、無人車等機器人產品在物流尤其是這次雙11的表現,看起來以後快遞爆倉也不用擔心自己剁手的產品耽誤在半路上了……

 

此外,兩個系統化的機器人發明同樣惹人眼球:京東X未來餐廳以及智慧養殖機器人系統。

 

就在論壇前幾天,首家京東X未來餐廳在天津開業,在這個最多可100人就餐的餐廳裡,點餐、配菜、炒菜、傳菜、用餐、結算,全過程都是機器人服務和完成,你甚至不用擔心口味,因為機器人的炒制方式,都是經過名廚調製的。

 

 

更有趣的,還有京東的智慧養殖機器人系統,居然可以……養豬。

 

京東數字科技旗下子品牌“京東農牧”在論壇正式亮相,第一個相對成熟的產品,就是中型養豬場的智慧養殖機器人系統。

 

 

按照京東數字科技的說法,這個系統不光是機器人養豬,還通過整合神農大腦(AI)、神農物聯網裝置(IoT)和神農系統(SaaS)等新潮技術一起侍奉二師兄。養殖巡檢機器人、飼餵機器人、3D農業級攝像頭,養豬這件事,也變得科技感爆棚。

 

 

京東說這種養豬方法每年至少可以降低行業成本500億元。在這種滲透到產業底層的玩法面前,機器人的時代真的要來了。

 

 

衣(工業機器人生產)、食(機器人工農業生產/全自動化餐廳)、住(智慧居家服務機器人)、行(無人車)……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某一天,我們將不再瞪大眼睛看著這些機器人創新,而是把它們當做稀鬆平常、無處不在的生產生活元素。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

 

【完】

曾響鈴

1鈦媒體、品途商業評論等2016年度十大作者;

2虎嘯獎評委;

3 AI新媒體“智慧相對論”創始人;

4作家:【移動網際網路+ 新常態下的商業機會】等暢銷書作者;

5《商界》《商界評論》《銷售與市場》等近十家雜誌撰稿人;

6鈦媒體、介面、虎嗅等近80家專欄作者;

7“腦藝人”(腦力手藝人)概念提出者,現演變為“自媒體”,成為一個行業。

8現為“今日頭條問答簽約作者”、多家科技智慧公司傳播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