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b/s,c/s架構請求模式

b/s,c/s架構請求模式

請求要素:請求方式:post,get,put,delete等;請求地址:url(域名 + 定義),請求頭header(包含cookie,請求內容格式的資訊),簡稱3要素。

步驟一:後臺程式設計,釋出介面,提供url

步驟二:前端使用url,請求方式,header請求伺服器響應內容

所有的請求基本如此,只是實現的形式不一樣。 例:

b/s:web端的請求

步驟一:UI實現

步驟二:捕獲觸發事件,實現介面請求

UI實現:利用HTML標籤 <input id:"login_name" name:"1" type:"text"/> <input id:"password" name:"2" type:""/>

表單提交:<form action:"" name:"" method:"">

<input id:"login_name" name:"login" type:"text"/> <input id:"password" name:"login" type:"text"/>

<input type:button name:"" onclick:"check test()">

<form/>

捕獲button事件處理

<javascript>

function test(form){

form.login.focus

if(form.1.value==""){

      處理後返回

      return false

}

if(form.2.value==""){

     處理後返回

     retrun false

}

提交表單操作

}

<javascript/>

c/s架構:例Android端:

1.建立一個layout:

2.activity中載入layout

3.通過id捕獲控制元件,點選事件響應

4.響應過程中,通過框架OKHTTP封裝的網路協議請求,引數:請求,header,JSON資料引數,url

5.得到響應,獲取json資料,解析為自己想要的資料型別,填充到UI控制元件中去

過程中有不清晰的,可以使用fiddler抓包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