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專訪UI中國認證設計師滷大溼 | 一位UI大師關於UI設計的思考

專訪UI中國認證設計師滷大溼 | 一位UI大師關於UI設計的思考

現如今,設計師可以說是一個自帶光環的Title,很多深藏不漏的UI設計師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為產品設計做出貢獻,滷大溼便是這其中之一。

精分青年滷大溼,這個在UI中國上是張酷酷的魯迅頭像的UI設計師,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UI大師。不僅自身技能過硬,還非常樂於分享自己的設計經驗,態度溫和卻眼光獨到。

說起來,滷大溼和摹客還是很有緣分,早在摹客團隊釋出摹客設計系統(Design system)的時候,滷大溼就是摹客設計系統的第一批體驗者,他曾在《製作一款APP的設計規範文件》中分享過他的設計經驗,也分享了他使用摹客設計系統的感受,乾貨滿滿的經驗之談,得到很多讀者的青睞。

當下,摹客開啟了新的征途,

摹客iDoc,一款支援自動標註和切圖的產品設計協作平臺即將上線,本期摹客專訪,摹客不僅想要更多的瞭解滷大溼,也希望能聆聽滷大溼對於摹客iDoc的看法。

1. 你的設計成長曆程是如何的,是什麼讓你從遊戲美術轉到UI設計師的?

“我是10年讀大學,專業是數字媒體技術(遊戲設計),因為專業是校企合作的模式,所以大三就開始常駐公司實習了,工作是遊戲UI,給中國移動做手機出廠自帶的定製遊戲。

2014年畢業正趕上移動網際網路爆發的時期,見識到了非常多的可能性和行業模式。我個人想接觸更多不同領域,所以決定從遊戲UI轉職到軟體UI設計,畢竟遊戲UI終歸只是一個娛樂領域的工作。

從畢業到現在一直作為UI設計師,工作了5年,負責過20多個專案,產品涉及電商、汽車、資訊、社交、遊戲、安防、TV、通訊、企業管理等等領域;平臺也是移動端、PC端、Web端到各類硬體裝置,五花八門吧,個人覺得要比單純的從事遊戲UI有趣一些。”

2. 你寫了很多幹貨分享文章,請問你是怎麼保持動力並分享這些有效經驗的?

“這麼做的動力有兩個:

一是想總結自己每個階段的工作收穫,同時調整自己下個階段的職業規劃和提升方向。最好的方式就是寫下這些工作收穫,清晰知道自己的水平和腦子有的東西,這有點類似上學時候做筆記。

另一個就是想把這些工作中曾經走過的彎路和處理方式分享給剛入行和工作不久的新人, 因為我剛工作的時候很幸運,有身為前百度設計師的設計總監和前騰訊工程師的開發總監指導我。

但更多的設計師都是自己摸索前行,所以我能貢獻一點力量就算一點吧。”

3. 設計領域,你的偶像或者靈感謬斯是誰?能否為我們分享下你是如何有效提升自己的設計能力的?

山本耀司,一位時裝設計師。他的關於“自我”的話非常激勵我:

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瞭解自己

所以,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這才是自我。

我提升設計能力的方法有兩個:

一是做大量的各類作品練習,這個對設計本身的技法功底很有幫助,不至於出現腦子有東西,但是卻做不出來的尷尬情況;

二是讀大量的書。設計的本質是解決問題,本身是一個綜合性的工作。它和藝術不同,設計是純理性工作,不要以為跟色彩,影象打交道就是感性了,它需要的是大量的理論支援設計中的每一個決定。所以多讀書就是獲取各類理論知識的最好途徑。

4. 在你眼中,一名優秀的設計師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或者品質呢?

“持續學習的能力,就這一條就足以躋身前20%的設計師行列了。

多數設計師,整個職業生涯也未必能到拼設計天賦和創意的階段;而拋開設計師的身份,人都是有惰性的,所有行業都適用,很多人一旦參加工作就失去了持續學習的能力。

每天寧願刷刷八卦,打打遊戲,閒逛一會也不想讓自己學一些新的知識或者複習下已有知識。

所以只要堅持住這個持續學習的習慣,就一定會比同行業的其他人領先。”

5. 你認為互動設計師和UI設計師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絡呢?

“目前很多企業基本上都是UI設計師連帶做著互動設計的工作。由此也可以看出大部分中小型企業並沒有嚴格細化兩者的工作。非要說區別的話,細分之下,互動設計師其實是處於UI設計師的上游崗位。互動設計師更注重產品整體使用上的體驗,包括整體操作流程、任務邏輯等等,產出物也是低保真原型,互動文件之類的;UI設計師更注重產品視覺上的體驗,包括產品整體風格、視覺元素等等,產出物就是效果圖等等;兩者相輔相成,又互有區別。”

6. 作為UI設計師,與產品經理,攻城獅以及其他設計師的溝通必不可少,你是如何和他們高效溝通的呢?

“高效溝通的對立面就是低效溝通,我認為造成溝通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對他人工作內容的不瞭解。所以要想高效溝通,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學習其他相關知識。

作為UI設計師,我除了負責互動設計、UI設計的本職工作外,同時還自學了程式開發,市場運營知識,我自己很清楚需求的變更成本、需求的開發成本,在對接上下游的時候也更能得心應手。

所以和PM、開發也是無障礙溝通,因為我清楚PM提出需求在設計環節和開發環節的成本,也知道自己設計的產品落地實現的成本。”

7. 摹客iDoc即將上線,支援自動批註和切圖,可否分享下你對摹客iDoc的期許是怎樣的呢?或者對摹客的產品有什麼評價呢?

“做互動設計和UI設計經常用的就是Mockplus和設計系統。

但我本人工作還是UI設計為主,所以我個人比較喜歡設計系統,搭配Sketch外掛非常方便,真的做到了讓設計規範實際應用到產品設計中,而不是單純的整理完規範就閒置了。

標註和切圖這個工作一直是讓人非常頭疼的事情,本身沒什麼特殊技術含量,但卻是非常耗時的重複勞動,所以標註切圖也一直是我比較煩的一件事情。這次iDoc上線的話,希望可以大大提升在這方面的效率吧。”

尾聲

滷大溼的採訪至此結束,不難看出,滷大溼幹練豐富的經驗分享是本次採訪內容的核心和靈魂。對於這樣無私真誠的分享者,我從來都是心懷尊敬和感激的。不僅是我能從大師的分享裡學習到很多關於設計的知識,我想,每一位讀者也一樣。最後,道一聲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