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SQL查詢中in和exists的區別分析

SQL查詢中in和exists的區別分析

首先:

select * from A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B);

select * from A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B where A.id=B.id);

對於以上兩種情況,in是在記憶體裡遍歷比較,而exists需要查詢資料庫,所以當B表資料量較大時,exists效率優於in。

1、IN()語句內部工作原理

IN()只執行一次,它查出B表中的所有id欄位並快取起來。之後,檢查A表的id是否與B表中的id相等,如果相等則將A表的記錄加入結果集中,直到遍歷完A表的所有記錄。 它的查詢過程類似於以下過程:

List resultSet={};
Array A=(select * from A);
Array B=(select id from B);

for(int i=0;i<A.length;i++) {
  for(int j=0;j<B.length;j++) {
      if(A[i].id==B[j].id) {
        resultSet.add(A[i]);
        break;
      }
  }
}
return resultSet;

可以看出,當B表資料較大時不適合使用in(),因為它會B表資料全部遍歷一次

  • 例1:A表有10000條記錄,B表有1000000條記錄,那麼最多有可能遍歷10000*1000000次,效率很差。
  • 例2:A表有10000條記錄,B表有100條記錄,那麼最多有可能遍歷10000*100次,遍歷次數大大減少,效率大大提升。

結論:IN()適合B表比A表資料小的情況

2、EXISTS()語句內部工作原理

exists()會執行A.length次,它並不快取exists()結果集,因為exists()結果集的內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內查詢語句的結果集空或者非空,空則返回false,非空則返回true。 它的查詢過程類似於以下過程:

List resultSet={};
Array A=(select * from A);

for(int i=0;i<A.length;i++) {
   if(exists(A[i].id) {  //執行select 1 from B where B.id=A.id是否有記錄返回
       resultSet.add(A[i]);
   }
}
return resultSet;

當B表比A表資料大時適合使用exists(),因為它沒有那麼多遍歷操作,只需要再執行一次查詢就行。

  • 例1:A表有10000條記錄,B表有1000000條記錄,那麼exists()會執行10000次去判斷A表中的id是否與B表中的id相等。
  • 例2:A表有10000條記錄,B表有100000000條記錄,那麼exists()還是執行10000次,因為它只執行A.length次,可見B表資料越多,越適合exists()發揮效果。
  • 例3:A表有10000條記錄,B表有100條記錄,那麼exists()還是執行10000次,還不如使用in()遍歷10000*100次,因為in()是在記憶體裡遍歷比較,而exists()需要查詢資料庫,我們都知道查詢資料庫所消耗的效能更高,而記憶體比較很快。

結論:EXISTS()適合B表比A表資料大的情況

3、使用情況分析

當A表資料與B表資料一樣大時,in與exists效率差不多,可任選一個使用。

在插入記錄前,需要檢查這條記錄是否已經存在,只有當記錄不存在時才執行插入操作,可以通過使用 EXISTS 條件句防止插入重複記錄。

insert into A (name,age) select name,age from B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1 from A where A.id=B.id);

EXISTS與IN的使用效率的問題,通常情況下采用exists要比in效率高,因為IN不走索引。但要看實際情況具體使用:

  • IN適合於外表大而內表小的情況;
  • EXISTS適合於外表小而內表大的情況。

4、關於EXISTS:

EXISTS用於檢查子查詢是否至少會返回一行資料,該子查詢實際上並不返回任何資料,而是返回值True或False。

EXISTS 指定一個子查詢,檢測行的存在。

語法: EXISTS subquery

引數: subquery 是一個受限的 SELECT 語句 (不允許有 COMPUTE 子句和 INTO 關鍵字)。

結果型別: Boolean 如果子查詢包含行,則返回 TRUE ,否則返回 FLASE 。

結論:

select * from A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B where A.id=B.id)

EXISTS(包括 NOT EXISTS )子句的返回值是一個boolean值。 EXISTS內部有一個子查詢語句(SELECT ... FROM...),我將其稱為EXIST的內查詢語句。其內查詢語句返回一個結果集, EXISTS子句根據其內查詢語句的結果集空或者非空,返回一個布林值。

一種通俗的可以理解為:將外查詢表的每一行,代入內查詢作為檢驗,如果內查詢返回的結果取非空值,則EXISTS子句返回TRUE,這一行行可作為外查詢的結果行,否則不能作為結果。

分析器會先看語句的第一個詞,當它發現第一個詞是SELECT關鍵字的時候,它會跳到FROM關鍵字,然後通過FROM關鍵字找到表名並把表裝入記憶體。接著是找WHERE關鍵字,如果找不到則返回到SELECT找欄位解析,如果找到WHERE,則分析其中的條件,完成後再回到SELECT分析欄位。最後形成一張我們要的虛表。

WHERE關鍵字後面的是條件表示式。條件表示式計算完成後,會有一個返回值,即非0或0,非0即為真(true),0即為假(false)。同理WHERE後面的條件也有一個返回值,真或假,來確定接下來執不執行SELECT。

分析器先找到關鍵字SELECT,然後跳到FROM關鍵字將STUDENT表匯入記憶體,並通過指標找到第一條記錄,接著找到WHERE關鍵字計算它的條件表示式,如果為真那麼把這條記錄裝到一個虛表當中,指標再指向下一條記錄。如果為假那麼指標直接指向下一條記錄,而不進行其它操作。一直檢索完整個表,並把檢索出來的虛擬表返回給使用者。EXISTS是條件表示式的一部分,它也有一個返回值(true或false)。

作者:IronM 連結:https://www.jianshu.com/p/f212527d76ff 來源:簡書 簡書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並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