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引用王垠的想法:怎樣成為一個天才,看到的不是程式碼,而是流體導管

引用王垠的想法:怎樣成為一個天才,看到的不是程式碼,而是流體導管

有人說我是天才。我一直“謙虛”得很, 從來不承認。可是縱觀像 John Nash,Richard Feynman 這些公認的天才的各種特徵和生活遭遇,我發現自己還真是一個天才。我知道這個事實已經很久了,這一方面讓我開心,另一方面又讓我痛苦。可是除非洗腦技術高度發展,一旦成為了天才,就很難再還原成普通人了。所以目前我只是做一天天才撞一天鐘 :)

  那麼天才到底是什麼呢?我想這是很多人都不明白的問題。大部分人都是人云亦云,別人說這人是天才,他們就以為是天才,也不仔細看看這人思想如何,就開始膜拜。所以現在我作為一個天才,本著學究的態度,對天才的本質做一個探討,然後介紹一下成為天才的方法。

天才和聰明的區別

  很多人都把天才和“聰明”混為一談,以為天才就是非常聰明,頭腦特別快,或者記性特別好的人。可是天才往往並不顯得聰明,想問題也並不快,而且記不住很多東西。天才的價值並不在於快,而在於他們能想出其他人都想不出來的東西。

  人們的這一誤解往往是因為媒體和傳記作家對天才的肆意吹捧。傳說有人問過馮諾依曼一個問題:兩列火車相距 100 公里面對面行駛,時速 50 公里。一隻蒼蠅以時速 75 公里在兩個火車頭之間來回飛,碰到一個火車頭就掉頭飛向另一個,如此反覆。請問蒼蠅被這兩列火車擠死的時候飛過了多少距離?馮諾依曼眨了一下眼說:“75 公里。”這人很驚訝,問馮諾依曼你是不是聽說過這道題,用了捷徑。 馮諾依曼說:“什麼捷徑?我只不過做了一個積分而已。”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都市傳奇”(urban legend)。我覺得馮諾依曼只不過是幽默了一下,結果就被某些人永遠的記錄在冊。這種故事的負面作用,在於它誇大了天才頭腦的“硬體效能”,讓其他人覺得成為天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從而對其進行膜拜。能快速的心算做積分,真的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嗎?恰恰相反。誇大頭腦的速度,其實貶低了馮諾依曼,讓人誤以為頭腦速度快就是他的天才之處。現在如果你把這積分式子輸入到 Mathematica 或者 Maple 裡面,不到一秒就算出來了。這機器都能做的事情,能說明人是天才嗎?馮諾依曼的天才不在於他自己的頭腦速度快,而在於他提出的一些理論,導致了比任何人的頭腦都要快很多的機器的產生。這些機器產生的目的,是為了幫我們偷懶,把我們從繁瑣枯燥的計算活動中解脫出來。

  所以,頭腦的硬體效能並不是天才的本質特徵。頭腦速度快的人,跟跑得快的人差不多,只是體力比較好。我欣賞跑得快,體力好的人。大自然賦予了他們其他人沒有的財富,但那並不叫做天才。也許那種天賦的速度比天才還要難得,但天才往往不喜歡太快,因為過快的速度會讓人變成機器,停止思考,走上歧途。天才喜歡反覆審視前進的方向,所以他們經常能找到偷懶的方法。天才喜歡偷懶,並且利用巧妙的設計讓大家都可以偷懶。

從動手中學習(learn by doing)

  如果你看過 John Nash 的傳記《A Beautiful Mind》,就會發現他與其他人的不同。Nash 看書只看封面和開頭,把這書要講的問題了解清楚之後,就自己動手解決。最後,他完全依靠自己的“頭腦暴力”創造出整本書的內容。Nash 頭腦裡的數學知識,絕大部分是他自己造出來的,而不是看書看會的。也就是說,他把整個的研究領域作為一道道的練習題,用這種方式獨立創造出了大部分的現代數學!Learn by doing, 這就是天才最重要的特徵。

  另一位天才 Richard Feynman 也有類似的特點。由於他腦子裡的東西基本都是自己想出來的,所以同一個名詞,在他頭腦裡關聯的概念,其實是跟其他人很不一樣的。這種現象體現在他的自傳《What Do You Care What Other People Think?》裡面,他說:“我不知道這個東西的名字,但我卻知道這個東西是什麼。”這也體現在他的一些演講視訊裡。看 Feynman 演講的時候,有時候你發現他用錯專業名詞,或者想不起來叫什麼,跟聽眾確認了發明這概念的人不在場,然後說:“反正那傢伙不在……所以管它叫什麼呢。你們知道我在說什麼就行!”

  天才往往依靠自己的直覺和想象力,而不是經驗。這就是為什麼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天才記不住那些嚇人的名詞,卻更深刻地知道那些名詞所代表的意義。天才不喜歡顯示自己知道很多,不以自己“不知道”為恥,因為雖然他可能暫時不知道一些東西,卻總能在需要的時候琢磨透徹,所以知不知道一些東西,很多時候其實是無所謂的。也許這就是所謂“大智若愚”吧。

怎樣成為一個天才

  現在我來講一下,如何成為一個天才。其實說實話,我現在有點後悔自己為了成為天才費了這麼大力氣,放棄了那麼多的樂趣。所以看過這段之後,你也許就不再想成為天才了。不過如果你執意要做天才,也許會受到一定的啟發。

  人們常說,天才出於勤奮,所以首要的一點是你必須為此投入鉅額的努力,甚至做出巨大的犧牲。從我的經歷來看,這一點也不假。天才都是孤獨的,因為只有孤獨,他們才能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來進行思考。為了成為今天的自己,我放棄了很多其他人追逐的東西,可以說是經歷了千辛萬苦。

  僅就孤獨這一點,就足以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了。但僅有艱苦卓絕的勤奮,也不一定能成為天才。你必須把勤奮用在巧妙的地方。在計算機領域,很多人喜歡抱著大部頭的專業書籍看,其實那是事倍功半的努力。學而不思則殆,就是這個道理。書籍讓你記住了現成的“事實”,卻不能讓你擁有產生出這些知識的能力。它們只是把你“訓練”(train)成了循規蹈矩的流水線工人,而不能讓你受到真正的“教育”(education)。真正的好書都是很薄的,“把厚書讀薄”這句話其實是誤導的。厚書本來就不應該拿來讀,最多可以拿來當字典查。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想成為天才,就避免去讀厚書。去尋找簡短的書來入門,然後就可以自己思考了。這就是我從 Nash 的故事得到的啟發。

  笛卡爾(René Descartes)寫過一篇文章,講述如何成為一個天才。他說,在人生中的某個時候,他決定開始仔細檢查自己頭腦裡的思想。他翻出自己所有的想法,尋找它們的最初的“來源”,然後審視它們。這種來源有可能是父母,有可能是傳統,有可能是學術權威。當他發現某個來源有問題的時候,他就拋棄從這個來源獲得所有想法。我從這篇文章得到了啟發,所以我也用了很多年時間,對自己頭腦裡的想法做了一件差不多的事情。你可能很難想到,一個不知不覺竄到你頭腦裡的錯誤想法,會導致你永遠無法發現更好的東西,甚至會毀掉你的一生。因為這個原因,我拋棄了很多未經思考就接受的權威的思想,我拋棄了很大部分的中國傳統,我審視美國和世界的文化,盡一切可能的防止錯誤的思想進入我的頭腦。所以雖然我並不富裕,我卻擁有比很多富有的人更多的自由。這種自由,給了我思考的時間和機會。

  要成為天才,必須要能夠打破別人設下的思維圈套。去除自己頭腦裡的各種權威,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你必須首先在心理上把自己放在跟本領域的權威平起平坐的地位,才能有效地對他們的想法做出判斷和消化。我喜歡對權威顯示出藐視的態度,就是這個原因,這是一種“矯枉過正”的方法。因為他們最開頭在我心裡還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為了把他們轟下去,我最開頭是很激烈的藐視。到後來自己的認識因此迅速加深之後,才開始慢慢的理解到他們其中一些想法的啟發意義。最後那種激烈的情緒逐漸消亡,他們在我心裡也就變成了很普通的人。對於計算機領域的人我想強調一點,你們特別需要注意看到 Unix 系統的缺陷。很多人盲目的崇拜 Unix 的創造者,這使得他們看不到它們的設計缺陷,看不到 Unix 的設計者思想的侷限性。不錯,勝者為王的心理可以讓你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但我在這裡講的是如何成為天才。Unix 的創造者並不是天才。

  要成為天才,你必須使用直覺(或者圖形),而不是符號(或者文字)進行思考。這是很顯然的事情,因為人腦根本不是用符號進行思考的。符號只是不同的人腦之間進行資訊互動的媒體,就像電腦之間的網線上傳輸的訊號,它並不存在於思維活動中。有些人可能會告訴你,直覺是不可靠的。這些人並不是天才,所以不用聽他們說什麼。直覺可靠與否,是由你自己的造詣決定的。這些人沒有得到可靠的直覺,所以他們就連直覺的價值一起給抹殺了。這裡面也許有嫉妒或者故意誤導的成分。真正的天才,比如 Nash 和 Feynman,都是用直覺思考的。別人的公式在進入他們頭腦裡時,首先被翻譯成某種“思維模型”,然後他們的頭腦對這種模型進行思考。他們通過直覺對這些模型進行變換操作,得出結果。然後他們用符號把這結果表示出來,為的是給其他人看。那些完全用公式進行推導的人,往往是紙上談兵,只能做出衍生的結果,而不能做出突破性的發現。

  為了得到直覺,你必須去接近自然界,必須出去尋找靈感。這就像作家需要出去“採風”,畫家需要出去“寫生”一樣。蹲在家裡看書,思考,會讓你的思維侷限於文字和符號所能表示的東西,沒法達到突破。如果你能看到我的頭腦如何思考,你就會發現,當我的眼睛看到程式碼或者公式的時候,我的頭腦看到的並不是程式碼和公式,而是自動把它們翻譯成了一些電路,流體導管一類的東西,它們存在於一個具有多重現實和歷史的,像 Matrix 一樣的世界裡。這些直覺都不是從書裡來的,也不是老師教的,而是通過觀察身邊的事物得到的。這就是為什麼你聽說有位古人洗了一個澡,然後發現了重大的物理學規律。Nash 在酒吧看到一個絕色美女,然後想出了他最著名的成果。

  另外,你還需要休息。很多人一天學到晚,一天想到晚,以為這樣就可以有所成就。可是人腦需要足夠的休息和間歇的時間,才能從你想過的,看過的東西里面提取出精華的東西。Feynman 有個方法我覺得很管用。他說,如果你想成為天才,就在你的頭腦裡隨時準備好 12 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每當你的生活中發生一件事,就把這些問題拿出來檢查一下,看其中是否有問題會得到進展。當然,你不一定要準備 12 個之多,也不需要刻意的去回憶它們,否則你就會很累。這個過程應該是由“潛意識”來完成,而不需要你做出努力。如果經過了比較深入的思考還沒有得到結果,你可以出去放鬆一下,然後說不定忽然間你的問題就被解決掉了!這是因為一旦你啟動了有意識的思維,當你停下來去做其他事情的時候,你的頭腦並不會停止思考,而會把這問題轉交給潛意識。潛意識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它會在接受到外界的某種微妙的激發之後,忽然間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