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華為釋出5大AI戰略,並帶來了全球首個全場景AI晶片

華為釋出5大AI戰略,並帶來了全球首個全場景AI晶片

原標題:華為釋出5大AI戰略,並帶來了全球首個全場景AI晶片

分析師大會埋下的伏筆,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今天召開的全聯接大會上正式揭曉:釋出5大AI戰略,推出全場景AI方案,並帶來全球首個覆蓋全場景人工智慧的AI晶片昇騰910和昇騰310。

在過去的12年間,秉持聯接主航道初心,華為總能抓住每一次資訊通訊技術變革的脈搏,總能在最合適的時間點勇立潮頭。2006年-2011年,面對IP和ATM之爭,華為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開啟All IP時代;2012-2017年,華為毫無畏懼地進入雲市場,開始All Cloud時代。

而從現在開始,華為將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智慧時代。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

徐直軍表示,如同公元前的輪子和鐵,19世紀的鐵路和電力,以及20世紀的汽車、電腦、網際網路一樣,華為認同:人工智慧是一組技術集合,是一種新的通用目的技術(GPT)。

“因此,是否具備真正的人工智慧思維,是否以人工智慧的理念和技術解決現在和未來的問題,是我們能否在未來構築領先競爭力的關鍵。”徐直軍表示。

5大AI戰略的釋出以及全場景AI方案的推出,足以使得華為有資本有能力和谷歌、英偉達、英特爾等國際AI巨頭競逐AI時代。

在今年所有有關AI相關的釋出中,兩款AI晶片的釋出最吸睛。

事實上,關於華為要推出AI晶片的傳聞已久。 “外界一直傳說華為在研發AI晶片,我今天宣佈:這是事實。”徐直軍底氣十足地講道。

這兩款AI晶片,分別是面向雲端超高算力場景的昇騰910、以及主打終端低功耗AI場景的昇騰310,採用華為自研的達芬奇架構。

據介紹,昇騰910採用7nm工藝,其半精度算力達到了256 TFLOPS,是目前市面最強的AI晶片,明年二季度量產,現在能夠為友好使用者提供測試卡;昇騰310採用12nm工藝,其半精度算力達到了8 TFLOPS,最大功耗為8W,目前已經量產。

“這兩款晶片不會單獨銷售,但是會搭載在AI加速卡、AI加速模組、AI一體機等產品中銷售。”徐直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徐直軍最後總結道,華為人工智慧的發展戰略,是以持續投資基礎研究和AI人才培養,打造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和開放全球生態為基礎。

以下為徐直軍演講全文:

1.

AI是ICT產業60年發展的總成果

1956年,時任達特矛斯學院助理教授的約翰▪麥卡錫組織召集了達特矛斯討論,正是在這次會議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人工智慧”的定義。從那以後的60年裡,人工智慧經歷了兩次發展的低谷,即所謂的“冬天”,但其發展的腳步並未就此停止。

1971年,英特爾釋出了第一顆微處理器。50多年來,摩爾定律見證了ICT產業的蓬勃發展。

如果我們把AI產業和ICT產業這六十年的發展軌跡畫到一起,那麼概括來說,人工智慧與ICT產業的總體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學術研究發現和工程技術發展相輔相成。

而AI產業兩次“冬天”的出現,都是因為社會對AI的應用期望大大超越了ICT產業工程水平的發展現實。所幸的是,“冬天”並不是結束,而是每一次“春天”的開始。

今天,我們再次進入了“收穫”的季節。這是60年來全球ICT學術界和工業界長期耕耘,相互合作的成果。

面向未來,我們應該充分用好人工智慧技術,抓緊收穫,努力擴大收穫成果,同時要讓收穫的季節持續的更長一些,把人工智慧(AI)建在赤道上,永遠生機勃勃。

2.

人工智慧是一種新的通用目的技術

任何技術只有準確的定位,才會充分發揮其價值。給人工智慧技術進行合理的定位,是我們理解和應用此技術的基礎。

如同公元前的輪子和鐵,19世紀的鐵路和電力,以及20世紀的汽車、電腦、網際網路一樣,華為認同:人工智慧是一組技術集合,是一種新的通用目的技術(GPT)。

加拿大學者Richard G Lipsey在其著作《經濟轉型:通用技術和長期經濟增長》一書中提出: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是靠通用技術的不斷出現而持續推動的。所謂通用技術,簡單理解就是要有多種用途,應用到經濟的幾乎所有地方,並且有巨大的技術互補性和溢位效應。

經濟學家們認為,人類發展到今天,總共有26種通用技術,人工智慧就是其中一種。

我之所以強調人工智慧是一種通用技術,是期望大家重視人工智慧對未來的巨大影響和價值。人工智慧作為一種通用技術,不僅可以使我們以更高的效率解決已解決的問題,也可以解決很多沒有解決的問題。

是否具備真正的人工智慧思維,是否以人工智慧的理念和技術解決現在和未來的問題,是我們能否在未來構築領先競爭力的關鍵。

華為在實踐中發現,人工智慧不但可以替代人,還能夠自動降低生產成本。這是人工智慧與資訊化最大的不同,也是其最有價值的特點。

3.

人工智慧將改變每個行業,每個組織

人工智慧觸發的產業變革,將涉及所有行業。我們在座的每一位都要思考,我所處的行業是否會被人工智慧技術改變,甚至被徹底顛覆。如何以一種全新的模式,重構各自行業和企業,是我們在未來都要思考和實踐的。

今天,我們可以清晰地預測到,人工智慧將改變或顛覆如下行業:智慧交通將大大提升通行效率;個性化教育將顯著提升教師與學生的效率;精準預防性治療有望延長人類的壽命;實時多語言翻譯交流再無障礙;精準藥物試驗可以顯著降低新葯成本,縮短髮現週期;基於AI的電信網路的運維效率將大大提升;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將顛覆汽車產業等。

從華為雲EI和HiAI釋出以來的短短1年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熱潮。

除了對行業帶來的改變,人工智慧還將改變每一個組織。

18世紀以來的歷次技術革命,每一次都會對組織的結構、作業流程和人員能力等產生巨大影響。

從工作崗位和人員能力角度看,人工智慧推動此次變革將有一個明顯的不同:以往的歷次變革總會產生大量的重複性日常工作需求,比如紡織廠的裝置操作,汽車製造流水線和手機制造流水線等。

但是人工智慧將在幾乎每個方面提升自動化水平,因此大量的重複性日常工作崗位需求將大幅度縮減。與此對應的是,需要增加對資料科學工作崗位的需求,例如資料科學家、具備一般性資料科學能力的資料科學工程師等。這些崗位的數量將遠遠少於當前重複性日常工作崗位。

因此,我們認為,未來的組織人員構成可能是菱形的,其中大量處於底部的基礎性、重複性日常崗位會被AI所取代。

4.

改變剛剛開始,選擇正確的問題比尋找新奇的方案更重要

其實,人工智慧觸發的各種改變,才剛剛開始。改變歷來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特別是改變剛開始的時候.

我們可能會因為見證了AI實現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某個功能而興奮,從而產生加速廣泛採用AI的衝動。也可能會因為,某個AI專案進展不如預期、或者擔憂AI的應用安全可靠而焦慮,從而對未來的如何運用AI產生困惑。

從歷史上所有通用目的技術的發展歷程來看,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我們剛剛經過了AI技術與應用的區域性探索階段,目前正處於第二個階段。在這個階段,從技術視角看,一方面AI技術日趨完善,同時又暴漏出越來越多的問題;從應用視角看,一方面AI的應用日漸廣泛,價值持續得以確認,但同時政策環境、公司流程、組織人員等都是主要面向以往的技術的,比如資訊化和網際網路時代的技術,還沒有為智慧技術時代的到來做好準備,因而時常產生碰撞,甚至衝突。

AI技術終將贏得屬於自己的社會環境,那時我們將邁向AI應用與生產力提升全面快速發展的第三個階段。

在迎來新的GPT技術之前,我們將持續見證和享受這一黃金髮展期,即第四階段。但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人工智慧不是萬能的,人工智慧有它能解決的問題,也有它不能解決的問題。

我們應充分聚焦人工智慧能解決的問題、聚焦其創造價值的領域,而不是把精力花在人工智慧不能解決的問題或不能創造價值的領域。因為選擇正確的問題比尋找新奇的方案更重要。

5.

今天,令人興奮的落差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讓我們看看人工智慧今天的狀況。

一方面,一系列大數字讓我們感受到了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輝煌”:

2017年發表的機器學習論文數是2萬篇;

全球有超過22個國家釋出了AI計劃;

2017年新誕生了1100多家AI startup公司;

2017年與AI相關的兼併收購金額達到240億美元;

2017年與AI相關的VC投資達140億美元;

另一方面,一系列小數字又讓我們感受到了人工智慧初級階段的“冷靜”:

只有4% 的企業已經投資或部署了AI;

只有約2% 零售商已經投資或部署了AI;

只有約5% 部署的智慧城市 中正在使用AI;

2017年只有約10%的智慧手機內建了AI;

全球AI人才的供需比僅有1%。

“輝煌”與“冷靜”之間的差距,正在凝聚產業發展的巨大動力。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這種落差令人興奮。

6.

十大改變 開創未來

要解決人工智慧“輝煌”與“冷靜”之間的巨大落差,開創未來,我們要從技術、人才、產業這三個方面進行主動的變革。今天,我和大家分享十個有關人工智慧技術、人才和產業的重要變革方向。

改變之一:縮短訓練模型的時間

按照目前的技術水平,訓練某些複雜模型時往往需要數天甚至數月,而成功的創新發現往往需要多次迭代,這種訓練速度嚴重製約了應用創新。我們認為,未來模型的訓練要能在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內完成。

改變之二:充裕經濟的算力

算力是AI的基礎,但目前的算力非常昂貴,是一種稀缺資源。如果說算力的進步是當下AI大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那麼,算力的稀缺和昂貴正在成為制約AI全面發展的核心因素。

我們認為,算力應該是充裕且經濟的,並且這種需求應該儘快實現。

改變之三:人工智慧要適應任何部署場景

混合雲已經成為企業採用雲服務的主要模式,當前的AI主要在雲,少量在邊緣,與企業的業務環境的結合有待進一步深入。

我們認為,未來AI將無處不在,要能夠部署在任何場景,並確保使用者隱私得到尊準和保護。

改變之四:更高效更安全的演算法

演算法是推動AI發展的另一個主要動力,但目前運用的主要演算法多誕生於1980年代。隨著AI的廣泛普及,這些演算法的不足愈發明顯。

我們認為,未來的演算法,要能夠基於更少的資料需求,即資料高效。也要能夠基於更低的算力和能耗,即能耗高效。同時要解決自身的安全問題,並實現可解釋…等等,這都是AI全面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

改變之五:更高的自動化水平

今天的人工智慧,自身還需要大量的人工,特別是在資料標註環節,今天甚至還誕生了一個新的職業叫“資料標註師”。有人調侃說,今天的人工智慧,是沒有“人工”就沒有“智慧”。

我們認為,應該大大提升AI自身的自動化水平,比如在資料標註、資料獲取,特徵提取,模型設計和訓練等環節,要實現自動化或半自動化。

改變之六:模型要面向實際應用

2018年6月,伯克利大學的助理教授 Benjamin 等發表了一篇題目奇怪的論文--《CIFAR-10分類器能否泛化到CIFAR-10?》

該論文指出,在CIFAR-10分類器上測試準確度出色的模型演算法,卻在作者建立的與CIFAR-10非常接近的另一測試集上出現了偏差,分類識別準確率下降了5-15個百分點不等。這也就意味著,這個模型演算法的可用度大幅度下降。

由此,可見當前很多優秀的模型演算法,更多的是“考試”優秀,還未達到“工作”優秀。

我們認為,未來的模型必須實現工業級的優秀,即滿足工業生產的需要,而不僅僅滿足於測試集上“考試”優秀。

改變之七:模型更新

模型的準確率並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資料分佈、應用環境和硬體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始終保持準確率在期望的範圍內對於企業應用是必須的。但目前的模型更新是非實時的,依賴人工週期性的更新,因此是一個半開環的系統。

我們認為,未來的模型要能及時適應各種變化,實時更新,實現閉環系統,保證企業AI應用始終處於最佳狀態。

改變之八:人工智慧要多技術協同

每一個通用目的技術,只有與其它技術充分協同配合,才能發揮到極致,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AI也不例外,但在目前我們探討AI時,更多的是僅僅聚焦AI本身。

我們認為,AI需要與雲、物聯網、邊緣計算、區塊鏈、大資料、資料庫等技術充分協同,如此才能發揮更大價值。

改變之九:人工智慧要成為由一站式平臺支援的基本技能

今天,AI還是一項只有具備高階技能的專家才能完成的工作,成熟、穩定、完善的自動化工具還比較缺乏,獲得一個AI模型還是一個非常複雜,耗時耗力的事情。

我們認為,應該有一站式平臺,提供必需的自動化工具,讓AI應用開發更容易,更快捷。從而,使AI成為所有應用開發者甚至所有ICT技術從業人員的一項基本技能。

改變之十:以AI的思維解決AI的人才短缺

AI人才的短缺,特別是資料科學家的缺乏,一直是業界顧慮較多的一個制約因素。而且我們認為,資料科學家將永遠是稀缺的。

解決之道應該是,以AI的思維解決AI的人才短缺。通過著力發展智慧化、自動化、簡單易用的AI平臺和工具服務,以及提供培訓教育,培養大量的資料科學工程師,使他們能完成大量基本的資料科學相關工作。

通過這些大量的資料科學工程師與資料科學家和各領域專家相互配合的梯形結構,來解決AI人才稀缺問題。

這十個改變,一定不是AI技術、人才、產業發展的全部,但都是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

7.

華為的AI發展戰略

這十大改變既是華為對AI產業發展的期望,也是華為制定AI發展戰略的源動力。

基於這十大改變,華為的AI發展戰略包括五個方面:

投資基礎研究:在計算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決策推理等領域構築資料高效(更少的資料需求) 、能耗高效(更低的算力和能耗),安全可信、自動自治的機器學習基礎能力

打造全棧方案:打造面向雲、邊緣和端等全場景的、獨立的以及協同的、全棧解決方案,提供充裕的、經濟的算力資源,簡單易用、高效率、全流程的AI平臺

投資開放生態和人才培養:面向全球,持續與學術界、產業界和行業夥伴廣泛合作,打造人工智慧開放生態,培養人工智慧人才

解決方案增強:把AI思維和技術引入現有產品和服務,實現更大價值、更強競爭力

內部效率提升:應用AI優化內部管理,對準海量作業場景,大幅度提升內部運營效率和質量

8.

華為的AI解決方案

今天,華為推出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

我們提出的全場景,是指包括公有云、私有云、各種邊緣計算、物聯網行業終端以及消費類終端等部署環境。

我們說的全棧是技術功能視角,是指包括晶片、晶片使能、訓練和推理框架和應用使能在內的全堆疊方案。

華為的全棧方案具體包括:

Ascend: 基於統一、可擴充套件架構的系列化AI IP 和 晶片,包括Max,Mini,Lite,Tiny和Nano等五個系列。包括我們今天釋出的華為昇騰910(Ascend 910),是目前全球已釋出的單晶片計算密度最大的AI晶片,還有Ascend 310,是目前面向邊緣計算場景最強算力的AI SoC。

CANN: 晶片運算元庫和高度自動化運算元開發工具

MindSpore,支援端、邊、雲獨立的和協同的統一訓練和推理框架

應用使能:提供全流程服務(ModelArts),分層API和預整合方案

2018年4月,華為釋出了面向智慧終端的人工智慧引擎HiAI;2017年9月,華為釋出了面向企業、政府的人工智慧服務平臺華為雲EI。今天,我們釋出的全棧全場景解決方案是對華為雲EI和HiAI的強有力支撐。

基於這個解決方案,華為雲EI能為企業、政府提供全棧人工智慧解決方案;HiAI能為智慧終端提供全棧解決方案,且HiAI service是基於華為雲EI部署的。

總體來說,華為人工智慧的發展戰略,是以持續投資基礎研究和AI人才培養,打造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和開放全球生態為基礎。

面向華為內部,持續探索支援內部管理優化和效率提升;面向電信運營商,通過SoftCOM AI 促進運維效率提升;面向消費者,通過HiAI,讓終端從智慧走向智慧;面向企業和政府,通過華為雲EI公有云服務和FusionMind私有云方案為所有組織提供充裕經濟的算力並使能其用好AI。

同時,我們也面向全社會開放提供AI加速卡和AI伺服器、一體機等產品。

我們提出的全場景意味著華為有能力實現智慧無所不及,構建萬物互聯的智慧世界。全棧意味著華為有能力為AI應用開發者提供強大的算力和應用開發平臺;有能力提供大家用得起,用得好,用的放心的AI,實現普惠AI。

文 / 通訊產業網 逄丹

轉載自:http://www.sohu.com/a/258627462_35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