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GANs學習筆記】(一)初步瞭解GANs

【GANs學習筆記】(一)初步瞭解GANs

**

第一章 初步瞭解GANs

** **

1. 生成模型與判別模型

** 理解對抗網路,首先要了解生成模型和判別模型。判別模型比較好理解,就像分類一樣,有一個判別界限,通過這個判別界限去區分樣本。從概率角度分析就是獲得樣本x屬於類別y的概率,是一個條件概率P(y|x)。而生成模型是需要在整個條件內去產生資料的分佈,就像高斯分佈一樣,需要去擬合整個分佈,從概率角度分析就是樣本x在整個分佈中的產生的概率,即聯合概率P(xy)。具體可以參考博文: http://blog.csdn.net/zouxy09/article/details/8195017

**

2. 對抗網路思想

** 理解了生成模型和判別模型後,再來理解對抗網路就很直接了,對抗網路只是提出了一種網路結構,總體來說, GANs簡單的想法就是用兩個模型,一個生成模型,一個判別模型。判別模型用於判斷一個給定的圖片是不是真實的圖片(從資料集裡獲取的圖片),生成模型的任務是去創造一個看起來像真的圖片一樣的圖片。而在開始的時候這兩個模型都是沒有經過訓練的,這兩個模型一起對抗訓練,生成模型產生一張圖片去欺騙判別模型,然後判別模型去判斷這張圖片是真是假,最終在這兩個模型訓練的過程中,兩個模型的能力越來越強,最終達到穩態。(本書僅介紹GANs在計算機視覺方面的應用,但是GANs的用途很廣,不單單是影象,其他方面,譬如文字、語音,或者任何只要含有規律的資料合成,都能用GANs實現。)

3. 詳細實現過程 假設我們現在的資料集是手寫體數字的資料集minst,生成模型的輸入可以是二維高斯模型中一個隨機的向量,生成模型的輸出是一張偽造的fake image,同時通過索引獲取資料集中的真實手寫數字圖片real image,然後將fake image和real image一同傳給判別模型,由判別模型給出real還是fake的判別結果。於是,一個簡單的GANs模型就搭建好了。 值得注意的是,生成模型G和判別模型D可以是各種各樣的神經網路,對抗網路的生成模型和判別模型沒有任何限制。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3.1 前向傳播階段

  1. 模型輸入 1、我們隨機產生一個隨機向量作為生成模型的資料,然後經過生成模型後產生一個新的向量,作為Fake Image,記作D(z)。 2、從資料集中隨機選擇一張圖片,將圖片轉化成向量,作為Real Image,記作x。
  2. 模型輸出 將由1或者2產生的輸出,作為判別網路的輸入,經過判別網路後輸出值為一個0到1之間的數,用於表示輸入圖片為Real Image的概率,real為1,fake為0。 使用得到的概率值計算損失函式,解釋損失函式之前,我們先解釋下判別模型的輸入。根據輸入的圖片型別是Fake Image或Real Image將判別模型的輸入資料的label標記為0或者1。即判別模型的輸入型別為(x_fake,0)或者(x_real,1)。 3.2 反向傳播階段
  3. 優化目標 原文給了這麼一個優化函式:

我們來理解一下這個目標公式,先優化D,再優化G,拆解之後即為如下兩步: 第一步:優化D

優化D,即優化判別網路時,沒有生成網路什麼事,後面的G(z)就相當於已經得到的假樣本。優化D的公式的第一項,使得真樣本x輸入的時候,得到的結果越大越好,因為真樣本的預測結果越接近1越好;對於假樣本G(z),需要優化的是其結果越小越好,也就是D(G(z))越小越好,因為它的標籤為0。但是第一項越大,第二項越小,就矛盾了,所以把第二項改為1-D(G(z)),這樣就是越大越好。 第二步:優化G

在優化G的時候,這個時候沒有真樣本什麼事,所以把第一項直接去掉,這時候只有假樣本,但是這個時候希望假樣本的標籤是1,所以是D(G(z))越大越好,但是為了統一成1-D(G(z))的形式,那麼只能是最小化1-D(G(z)),本質上沒有區別,只是為了形式的統一。之後這兩個優化模型可以合併起來寫,就變成最開始的最大最小目標函數了。 我們依據上面的優化目標函式,便能得到如下模型最終的損失函式。 2. 判別模型的損失函式

當輸入的是從資料集中取出的real Iamge 資料時,我們只需要考慮第二部分,D(x)為判別模型的輸出,表示輸入x為real 資料的概率,我們的目的是讓判別模型的輸出D(x)的輸出儘量靠近1。 當輸入的為fake資料時,我們只計算第一部分,G(z)是生成模型的輸出,輸出的是一張Fake Image。我們要做的是讓D(G(z))的輸出儘可能趨向於0。這樣才能表示判別模型是有區分力的。 相對判別模型來說,這個損失函式其實就是交叉熵損失函式。計算loss,進行梯度反傳。這裡的梯度反傳可以使用任何一種梯度修正的方法。 當更新完判別模型的引數後,我們再去更新生成模型的引數。 3. 生成模型的損失函式

對於生成模型來說,我們要做的是讓G(z)產生的資料儘可能的和資料集中的資料一樣。就是所謂的同樣的資料分佈。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最小化生成模型的誤差,即只將由G(z)產生的誤差傳給生成模型。 但是針對判別模型的預測結果,要對梯度變化的方向進行改變。當判別模型認為G(z)輸出為真實資料集的時候和認為輸出為噪聲資料的時候,梯度更新方向要進行改變。 即最終的損失函式為:

其中D ̅表示判別模型的預測類別,對預測概率取整,為0或者1.用於更改梯度方向,閾值可以自己設定,或者正常的話就是0.5。 4. 反向傳播 我們已經得到了生成模型和判別模型的損失函式,這樣分開看其實就是兩個單獨的模型,針對不同的模型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是實現不同的誤差修正,我們也可以選擇最常用的BP做為誤差修正演算法,更新模型引數。 其實說了這麼多,生成對抗網路的生成模型和判別模型是沒有任何限制,生成對抗網路提出的只是一種網路結構,我們可以使用任何的生成模型和判別模型去實現一個生成對抗網路。當得到損失函式後就安裝單個模型的更新方法進行修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