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推薦一篇好文《佛教真像大家所認為的那樣消極嗎?》

推薦一篇好文《佛教真像大家所認為的那樣消極嗎?》

推薦一篇好文《佛教真像大家所認為的那樣消極嗎?》


  差不多一年前關注了一個叫“學佛導航”的公眾號,它都是發表一些“雞湯文”與“養生文”,譬如什麼什麼菩薩過生日啦,做了什麼好事又有福報啦云云。雖然鄙人從小對佛教文化耳融目染,家中不僅大部分人對於佛教十分虔誠而且還有親戚是很專業的研究者與佈道者。但是對於這種偽佛教的雞湯文向來是不太感冒的,因為佛教發展到現在不僅是一種思想或理論,更是一種文化基因與行為習慣甚至習俗。因為不可描述的原因,國內尤其是內地的大部分人對於這些東西是沒有概念的,是分不清楚佛教與封建迷信有什麼不同,甚至在很多地方佛教已經發展成為了封建迷信,這是與佛祖的本意相違背的。
  就像是《讓子彈飛》裡姜文說的那樣“人們很自然覺得土匪的臉上就應該長著麻子”。因為文化的斷層、應試教育和社會大環境,很多人對於佛教偏見很大,甚至連和尚指什麼都不知道就亂用。先澄清倆觀點:

  1. 佛祖是神。

  佛祖不是神,是一個叫喬達摩·悉達多的來自釋迦國的人,差不多和孔子一個時代,釋迦牟尼的意思是釋迦國的賢者。他本是釋迦國的王子,有著優渥的生活條件,也許是位高權重所以目睹了很多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後選擇修行希望找到解脫的辦法,終於在菩提樹下覺悟成佛。接著他與當時的很多主流人士進行辯論,從而收穫了大量的信眾。直到目前,佛教的思辨性是很強的,甚至很多學位是需要通過辯論獲勝才能授予。內地因為佛教與本土文化結合產生了“頓悟”等,不是很注重這種對抗性的方式。所以沒接觸過佛教就肆意詆譭佛教的人,他們想的到的佛教迷信的理由,在幾千年的辯論中早都被人釐清了。在這方面,佛教恰恰是極其現實與功利的,不過是高階功利。

  1. 佛教意味著與世無爭,是失意的人或者隱士的選擇,“佛系”的自嘲說法現在很流行。

  這是公眾文化對於佛教的偏見,恐怕聽過“佛系”的人沒有聽過“勇猛精進”吧。人成熟後在生活中會變得大度與寬容,但是這不意味著放棄對生活的熱情。每個人多多少少會有這樣那樣的感悟,進而變得更有智慧。這種擺脫煩惱與恣意生活的智慧是基於認知規律的,只是大部分人領悟的都是零零碎碎的並不系統,且不知道佛教中就有相應的系統闡述。系統性的研究並提高到理論高度,佛祖是第一人。這就像是中國古代也有科技,不過這是通過實踐經驗獲得的。而歐洲人有了希臘哲學家發明的形式邏輯體系(在歐幾里得幾何中),以及發現通過系統的實驗可能找出因果關係(在文藝復興時期),偶然開創了科學,然後指導實踐,正反饋迭代。你能說《九章算術》中的內容不是數學嗎?只是沒有上升到那種理論高度,缺乏更抽象性地概括。同樣的,佛教創立之初的目的就是系統性的研究人應該怎麼活怎麼思考才能擺脫痛苦。當然如果“佛系”是一些人經過認真思考後的選擇那麼“佛系”對於他們是有益處的。
  當我在公眾號裡面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就意識到這是真懂佛教,是正見。講清楚了佛教的積極面,澄清了偏見。然後趕緊用電腦儲存在word裡面,因為以前出現過收藏的文不多日又被遮蔽的情況。今天特意搬運到部落格裡面,如果有人看到後有所幫助那真是鄙人的榮幸,下面是正文。


文/濟群法師

  有人問我怎麼看待佛學的消極性?例如在現實中,有些人以為佛教是消極的,認為一旦信仰了佛教,對事業就會失去進取心。
  其實,消極和積極是相對的。
  許多人評判消極和積極的標準,都是以自己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為座標。他們以為符合自己追求和生活方式的,便是積極;反之,便是消極。
  可是,普通人的生活和追求是否就是積極呢?
  其實,多數人的追求和生活,都是建立在個人的迷亂感覺及社會習俗上,是被個人習慣和社會潮流所左右,並非出於智慧的抉擇。這種生活看似積極,其實是消極而被動的。
  作為一個學佛者,他所追求的人生目標,是經過認真思考和抉擇的。這個目標就是追求真理,追求智慧,以此解脫生命的迷惑和煩惱。
  在他們看來,唯有經過智慧省察的生活才是有意義的。不僅如此,他們還發願把真理和智慧帶給更多的人,幫助更多的人達到這樣的目標。
  可以想象,一個人如果具有這樣的目標和意義,不僅不會消極處世,反而會有更好的進取心。
  雖然他生活中也會有許多平常的事情,經營各種型別的事業,但因為發心不同,認識不同,他所經營的事業和生活也將被賦予更高的意義。
  有人問我如何正確理解佛教的出世思想?譬如有些人往往因為佛教的出世思想而選擇在年輕時候入世做官、做事,官場失意或年紀大了,才考慮選擇佛教信仰。
  我認為,官場失意或年紀大了才選擇佛教信仰,這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寫照,並非所有的人。
  在歷史上很多士大夫或文人,在年輕為官之時就選擇佛教為信仰,如唐宋文人中白居易、王維、柳宗元、蘇東坡、王安石等人。
  今天也有不少成功的企業家,他們一方面獲得了世俗的成功,得到了社會的認同,但同時也開始尋找生命的智慧,有著虔誠的宗教信仰。
  所以,覺得只是官場失意或年紀大了才選擇佛教,這是對佛教出世思想的片面理解。
  那麼,佛教所說的出世是什麼意思?出世有出離、超越之意。這並不是說,必須放棄世俗的生活和事業。
  有些人遠離塵世,入山修行,那只是個人的選擇,或者是修學某個階段的選擇,不是學佛的必經之路。
  如果具有正見,在紅塵中一樣可以修行。因為我們真正要出離的並不是環境,而是生命內在的迷惑和煩惱。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人們在迷惑和煩惱中度日,那就是世間。一旦超越這種迷惑和煩惱,在世間的當下,便是出世間。這也就是《六祖壇經》所說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
  信仰所關注的是人生大事。比如我是誰?活著的意義?生命的歸宿等,這些問題是人類永恆的困惑,對於每個人都存在。
  只是因為人的根機不同,有的人慧根深厚,從小就能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也有的人要經歷世俗生活的歷練才開始思考。
  當然,還有一些人終日沉迷於物慾中,只會關注眼前的需要和慾望的滿足,他們可能永遠也想不到人生還有這樣的大問題。
  不過,人生一旦觸及這些問題,必然就要面臨解決。如果想要圓滿解決,自然離不開佛教的信仰。
  有人說,世間人在追求事業的過程中,難免會很執著,因為執著就會帶來痛苦,導致活得很累。很多人既嚮往出世的超然,可是同時又不願放棄世俗的事業和生活,於是就問我如何才能做到這二者並行不悖?
  在現實人生中,要把出世與入世統一起來確實不易。積極入世,容易陷入對世俗的執著,結果活得很累。而追求出世,又會遠離和放棄塵世的一切,感覺不近人情。這兩種情況似乎都不理想。
  如何才能讓二者並行不悖呢?在大乘佛教中,菩薩行者的修行經驗值得我們借鑑。
  作為菩薩行者來說,既要有出世的超然,又要積極入世,廣行利益眾生的事業,所謂“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其中的維摩詰居士就是以商賈富豪的身份,擁有妻子兒女,出入娛樂場所,但卻能出淤泥而不染,在與社會民眾打成一片的過程中,對他們起到教化和引導的作用。
  同時,闡說不可思議的不二法門,強調“心淨則國土淨”,是在家居士在紅塵修行的榜樣。
  如何才能培養出世和超然之心?在大乘佛教中,是通過對“空”的認識和體證來達成。
  佛法所說的“空”,不同於我們所理解的空無或一無所有。從佛法的角度來看,“空”和“有”並不對立,而是統一的。
  比如《心經》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剛經》講:“所謂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都是在告訴我們,世間任何一種現象無不是因緣和合而成。換言之,是條件決定一切的存在,離開條件,我們在任何事物中都找不到固定不變的特質。
  所以,這種存在只是因緣假相而已。但我們因為無明所惑,無法見到世間的真相,於是就會把主觀的想法和需求投射其上,覺得它就是如此,確實如此,由此衍生出許多煩惱。
  佛教所說的“空”,正是要幫助我們認識真相,去除我們主觀賦予的種種特質。這樣才能從迷亂的狀態中走出,超然物外,心無所著。瞭解到生命真相之後,看到很多人因為無明,每天不斷地製造煩惱痛苦,就要發菩提心,生起崇高的利他主義願望,幫助更多的人瞭解生命真相,解除煩惱。
  有了這樣的慈悲心,就能積極入世;而有了空的智慧,就能在入世過程中保持無所得、不染著的心態。《金剛經》就是一本可以幫助我們學會放下,同時又積極利他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