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站在兩個世界的邊緣 程浩,一個認真生活過的人

站在兩個世界的邊緣 程浩,一個認真生活過的人

站在兩個世界的邊緣

程浩

2013-11-22 18:17:47縱然你是一代天驕,坐擁天下,到頭來不過化作一抔黃土;縱然你是絕代佳人,豔冠群芳,到頭來不過是一具白骨。但是,難道因為死亡是人生的終點,我們就要放棄生命的過程嗎?2013-11-22 18:22:26“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隨口拿來誇耀的事蹟,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幸福就是一覺醒來,窗外的陽光依然燦爛。” “也許我們無法明白‘活著’的意義,但是我們已經為‘活著’付出了太多代價;也許我們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我們已經為夢想流下了太多淚水。我們能做的,僅僅是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絕不能回頭。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獄一定在身後。” “生命之殘酷,在於其短暫;生命之可貴,亦在於其短暫。” “這些遺留下來的文字是時間的凝固、生命的延續。我們不能改變生命的長度,但我們的精神,將在這些文字中永存。”2013-11-22 18:28:04程浩的日記裡寫:“我在不停地解答別人的問題。別人迷惘時,我在不停地指路。我要顧忌到所有的問題,所有的人,我這樣也很累,但我很充實。” 在寫下這個句子之後,程浩再也沒有寫一個字,三個月後,他去世了。2013-11-22 18:40:50幸福就是一覺醒來,窗外的陽光依然燦爛。2013-11-22 18:43:20就像狂人尼采說的:“凡不能毀滅我的,必使我強大。”正是因為沒有上學,我才能有更多的空閒時間用來讀書。讓我自豪的是,我曾經保持過一天十萬字的閱讀量。雖然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讀書,但是,我覺得這是認真生活的表達方式。2013-11-22 18:43:43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隨口拿來誇耀的事蹟,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2013-11-22 18:45:53以前我想,如果有一天我擁有了正常人所擁有的一切,包括健康,可能我就不會像今天這般對生活如此認真。生命之殘酷,在於其短暫;生命之可貴,亦在於其短暫。假如有一天,我成為不死不滅的存在,那一刻,我猜自己也會陷入空虛與散漫的漩渦之中,雖生猶死。2013-11-25 08:40:10不必可憐誰,不必同情誰。所謂生活,不過就是一種“昂著頭的藝術”,僅此而已。2013-11-25 18:08:52那 段日子讓我迷茫了很久,也浪費了許多時間。但還好不是一無所獲,至少我終於想明白了何為“救贖”。 如果說,失敗意味著夢想的破碎,那成功就意味著夢想破損後的再次聚攏。這番緩慢的過程,即是一場“自我的救贖”。我給它取了一個名字——沙海拾貝。 你見過貝殼嗎?外表堅硬,裡面藏著珍珠,一枚枚地埋在沙灘底下。人們都希望找到最大最亮的那顆珍珠,所以必須親自動手,刨開粗糲的沙子,撬開堅硬的貝殼。 但是,不是所有貝殼裡面都有珍珠,絕大多數貝殼其實都是空的。那怎麼辦呢?只能放下,再找下一個貝殼。於是,人們只能不斷地重複這一系列動作——刨開沙 子,撬開貝殼,再刨開沙子,再撬開貝殼……可能你永遠也找不到一顆黃豆大小的珍珠,但是你知道——貝殼裡面有珍珠,不是這一個就是下一個。 史鐵生老師當年將大段的生命與時光漫布在地壇的每一處角落,我想就是這樣一個沙海拾貝的過程。後來我看過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當我看見安迪用二十年的時 間洞穿監獄的圍牆,細碎的石子從他口袋裡滑落時,我更加堅信——所謂“自我救贖”,即是一個沙海拾貝的漫長過程。2013-11-25 18:26:55杰倫在公司坐了一年的冷板凳,始終毫無建樹。有一天,吳宗憲找到他說:“如果你十天之內能寫出五十首歌,我就從中挑出十首歌,給你出一張專輯。” 杰倫知道這是自己唯一的機會。他先去買了一整箱的方便麵,然後把自己關進工作室十天十夜。後來方文山回憶道:“他那次完全拼了,居然寫歌寫到流鼻血……” 十天之後,同名專輯《Jay》橫空出世,當年在臺灣拿下五十萬張的銷量。自此,周杰倫的名字,一炮而紅。 如今,距離《Jay》的推出已經過了十三年。才華橫溢的杰倫,似乎也到了“江郎才盡”的尷尬境地。但是,他的這段經歷,卻一直讓我記憶猶新:一個男生,可以不帥,可以不念書,可以沒錢,可以不善言談,但是一定要對自己所鍾愛的事業認真!否則,你的一生也就這樣了。 就像杰倫後來在《四面楚歌》中唱的: 我不知道我有沒有勇氣 拆下他們的面具 我只知道好像 認真的男人最美麗2013-11-25 18:39:42這 是一個跟主題毫無關係的故事,我只是想用它來引述一個觀點:一個“有品有趣有範兒有腔調的男生”是什麼樣兒,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個“有品有趣有範兒有 腔調的男生”,絕不應該是靠有意識的、甚至是極其刻意的外在行為裝點出來的。而且所謂的“有品有趣有範兒有腔調”,實際上就是一種不可複製的個人魅力,是 一張極具個人特色的名片。如果這種個人魅力是具有可複製性的,是能夠用“一二三四五”的行為準則來具體化的,是每個人“照貓畫虎”都能學出來的,那“有品 有趣有範兒有腔調的男生”豈不是變成了流水線上的標準化產品?若能夠成為合格的標準化產品已然是最幸運的結果,怕只怕到時變成“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殘次 品,那可就再難“回爐重鑄”了。 一個男生,乾淨衛生,熱愛運動,打扮得體,合理消費,醉心收藏,熱愛讀書,有領導意識,腳踏實地,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優秀品質。但是,一旦把這些細則提升 到一個“優質(暫時把有品有趣有範兒有腔調統稱為優質)男生”的應有高度,就會出現一個很大的問題:是不是隻要做到這些就能成為一個“優質男生”?如果真 是如此,那這樣的“優質男生”未免顯得太過淺薄,太過流於表面。 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過於重視自己外在行為的優雅與否,必然帶來內心世界的空洞與貧乏。 那真正的“優質男生”應該是什麼樣兒? 這個問題其實不可能有一個公認的標準答案,就像你永遠不可能從“川魯淮粵”四大菜系中,選出一道全國人民都愛吃的菜。因為每個人的口味不同,審美情趣更不 同。但是我想,總有一些本質上的東西是不會變的,比如認真。而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認真指數的多少來決定的。尤其對於男生而言,認真這點則 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對人對事的認真程度,直接決定了你對其投入的時間、精力和感情的多與少;對工作的認真程度,決定了經濟與物質;對感情(親情、友情、愛 情)的認真程度,決定了人際關係;對愛好的認真程度,決定了層次和趣味。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不勝列舉。 在我的價值觀裡,從來不會認為一個人口若懸河地談論幾句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就覺得對方是一個有品有趣的男生。這個世界上,你不知道的東西,總比你知道的要 多。知道的少,自己去學、去了解就好,這與一個人是不是有品有趣無關。如果以談資的多與少來作為評判依據,那人人都是有品有趣的,因為你知道的東西,總有 人不知道。如果有品有趣是攀比心如此強烈的東西,那這樣的品,只能是低品;這樣的趣,只會惡趣。 站在知識的維度上,這世間沒有誰敢說自己是一個有品有趣的人。2013-11-25 18:44:41一 個人是不是有範兒有腔調,這一點永遠無法通過主觀意識表現出來。換言之,你越是想成為某一種人,你就越是無法變成那樣的人。因為你始終束縛在一個條條框框 裡,它就像一個說明書,告訴你什麼是瀟灑,什麼是幽默,什麼是文化,什麼是氣質。可是,即便你真的做到了又能如何?你表現出了瀟灑的氣質就意味著你真的瀟 灑了嗎?你只是演得瀟灑,裝得瀟灑而已。 在我看來,想要變得“有品有趣有範兒有腔調”是一個挺難的目標。難點就在於,這個評價權不在你的手裡而在別人手上;別人說你太張狂,你就要夾緊尾巴;別人 說你太冷漠,你就要笑臉相迎;別人說你不幽默,你就要滿嘴跑火車;別人說你懂得少,你就要背冷知識。想獲得“有品有趣有範兒有腔調”的評價實在太難了。因 為這個評價的第一步就是先把自己變成別人嘴裡的提線木偶,而不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2013-11-26 08:27:29其 實,類似於“誰應不應該向誰學習”的問題,根本就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我們總是習慣借鑑別人的經驗,效仿別人的成功,重走別人的老路。我們何時能夠真正 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活一次。不管是作為男人還是作為女人,熱愛生活,熱愛家庭,熱愛事業,熱愛夢想,更重要的是,熱愛真實的自己,這就已經足夠了。向誰學習 都不如相信自己。也許是我太過天真,總是妄圖用真實、善良、美麗的“血肉之軀”來衝擊冰冷、黑暗、醜陋的“現實圍牆”。我當然明白自己的想法是多麼蒼白無 力,但是我始終在堅持,始終在相信。不管這個世界有多麼現實,你的心中都應該保留一份天真。 還是幾年前,中央二套的《對話》欄目中,一位大四女生提問說:“現在社會上都說‘學得好不如嫁得好’,請問這一點是否有道理?”當時擔任主持人的王利芬老 師聽了,對她說: “別讓時代的悲哀,成為你人生的悲哀。”2013-11-26 08:28:37的 確,從某種角度上講,我是一個不太容易相信的人。我不相信主流媒體,也不相信小道訊息;我不相信專家教授,也不相信網民分析;我不相信公開示威,也不相信 匿名揭露;我不相信公權力,也不相信多數民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懷疑論者。我也有自己一直相信,且願意為之付出生命的堅定信仰。那就 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和自己的夢想。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和自己所愛之人的相遇,這樣美好的記憶都會為日後彼此懷疑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間,那這樣的世界未 免太過陰暗,這樣的人心未免太過險惡;這樣的愛情,我們拿什麼理由去相信?2013-11-26 17:42:12我 相信,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真正特立獨行的人,會將“特立獨行”當作自己的本意。而刻意追求“特立獨行”的人,最後都不免淪為一個譁眾取寵的俗眾。只因, “特立獨行”不是一種行為,不是一種氣質,不是一種追求,更不是一項能夠供人思前想後的選擇。它是一種反抗,是一種受到強大壓迫之後,內心深處產生的反抗 意識。這種壓迫通常來自於兩個方面——即環境與精神。前者如王小波,後者如黃家駒。2013-11-26 17:54:15其 實我不愛看韓劇,但是這並不重要。因為我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看什麼劇,而是讓老媽高興。只要她高興了,我的目的就達到了。我不在乎自己看的是韓劇、美劇還是 京劇。 這件事情,讓我開始反思一個問題: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我愛我的父母,我以後一定好好孝順他們”,“我愛我的妻子,我將來一定讓她幸福”,或者是“我愛我 的孩子,他將來就會明白我的苦心”。這不是我們對他們的愛,而是我們想象中的愛。這種想象中的愛,讓我們以為自己很愛對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對方。 可是結果呢?對方卻一點都沒有感受到,反而對你滿是抱怨。換句話說,你的愛其實放了空槍。 這就好像有人說她想要一顆蘋果,而你卻送給她一車香蕉。她雖然收下香蕉,但是每天悶悶不樂。你質問她:“為什麼我給了你一車香蕉,你還不高興?”她說: “我想要的是一顆蘋果,而你卻只給了我一車香蕉。” 有時候,我們必須要明白,你付出的愛,究竟想要收穫怎樣的效果?是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愛,還是讓你感受到自己在愛對方?是付出愛的行為重要,還是付出愛的方 式重要? 也許在你眼裡,香蕉比蘋果更美味。但是你的想法無關緊要。因為無論是香蕉還是蘋果,最後吃的人都不是你。2013-11-27 08:26:14幾米說過:“每個人都有一雙翅膀;有的人長在腳上,有的人長在手上,有的人長在頭上,有的人長在心上。翅膀長在哪裡,你的天賦就在哪裡。” 殘缺也好,不完整也好,每個人都有自己難以啟齒的一面。但是說真的,沒有人會在乎你。人們不會對你的缺陷念念不忘,人們只會在你最春風得意的時候,突然想起來:“哦?那傢伙不是少兩根手指嗎?這也能辦到,好厲害……” 你失敗一千次也不會有人記得你,因為人們只會記住你成功的一次。2013-11-27 08:27:48看過《盜夢空間》的朋友可能記得,影片中萊昂納多告訴我們:“我們都知道夢是假的,可是我們在夢裡卻相信那是真的。我們都相信現實是真的,可是你怎麼能肯定這不是另一場夢境?”2013-11-27 09:10:35寫 作的過程是一個思維整理與歸納的過程,不在於你寫了什麼,而在於你寫了多久,寫了多少。舉一個例子:假如你的名字就是知乎的一個專欄,發稿頻率是一週一 篇,關注者就是專欄的發行量,贊同數和感謝數就是讀者的反響,評論就是讀者的來信,那麼作為專欄的作者,你該如何維護這個專欄的品牌?又該如何保證寫出高 質量的內容?在大局已定(各領域的大牛)的知乎江湖,默默無聞的你如何才能闖出一片天地?你讀了那麼多書,此刻它們能幫你解決幾個問題?如果一個都解決不 了,它們能否成為你創作的素材?在實踐的過程當中,你發現自己的短板是什麼? 思考上述這幾個問題,難道不比你整日無病呻吟地咀嚼那點兒“孤獨感”來的更有意義嗎? 說到底,你讀書,不管是一千本還是一萬本,那只是消費。而寫作,哪怕只有一個字和一句話,那也是生產。生命是短暫的,要學會利用有限的時間,書寫關於自己 的歷史。 我常常想,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就像一塊乾癟的海綿,要想盡辦法去吸收更多的水分,這麼做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釋放自身的能量。而一塊不懂得釋放的海綿,即 使吸收再多的水分,也最多隻是一個臃腫的水貨而已。 對生活不滿,對人生不滿,對自己不滿,那就努力成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人,而不是拿書來說事兒。書,只能是書,不能是別的。2013-11-27 17:14:46以我十年讀齡悟出的一個淺薄道理來看:一切抄捷徑的行為,最後被證明都是在走彎路;一切阻擋我們的困難都應該正面解決,因為那才是走直線。2013-11-27 17:18:30讀 書一定不要畏難。 難,是一件幸事。 難,如同一道門檻;跨過門檻,你就和身後的普通人拉開了距離。 有人說,讀書也要講資格、講緣分。讀不懂《偶像的黃昏》,說明你沒有資格讀尼采,說明你和尼采沒有緣分,所以你就不應該讀尼采。 對於這樣的觀點,我是不敢苟同的。 讀書的過程就像爬樓梯,總有一些書籍在樓上俯瞰我們,也有一些書籍在樓下仰視我們,還有一些書籍跟我們保持在同一層臺階。每當我們拿起一部深奧的作品,便 如同擡步上樓一般——怎一個“累”字了得! 但是如果因為怕苦怕累,我們就止步不前,不僅不“更上一層樓”,反倒為了圖輕鬆而走下坡路,這不正應了那句老話——黃鼠狼下崽,一窩不如一窩了嘛! 讀不懂尼采,可以讀哲學史。像一個偵探般,去書裡尋找對尼采影響最大的人。追根溯源,找出西方哲學的發展脈絡,瞭解他們的哲學思想,以及他們的學說對後世 產生了哪些意義深遠的影響。這時,你再讀尼采,總要好過當初吧?即便仍然讀不懂,那也無妨,說不定你此時已經戀上康德了! 讀書,翻開誦讀就好。讀不懂,想辦法讀懂。無關的,不必多說,更不必多想。2013-11-27 17:18:57我有一個讀書的自我規定:但凡遇到不懂的知識,想盡辦法也要弄懂,哪怕它毫無用處;但凡遇到內容艱深的書籍,一定要找到關於此書的入門書籍,為他日之閱讀作一番鋪墊。 讀書也好,做事也罷,都不應該有畏難情緒,而是應該迎難而上。越是讀不懂,越是有讀懂的必要;越是有必要讀懂的書籍,讀過以後的收穫就越大。知識的價值與其掌握者的人數是成反比的。含金量越高的知識,掌握者必然越少。掌握者越多的知識,其價值也就越低。2013-11-27 17:19:37孤獨有真偽之分。毫不客氣地說,現代人的孤獨都是裝出來的。因為孤獨的標準實在太高,一般人沒資格孤獨。人際交往上受點兒挫折就喊孤獨,那是心理脆弱,與孤獨無關。所以,任何人的孤獨,如果未達到漢語詞典所解釋的程度,皆是偽孤獨。2013-11-27 17:24:22作 為一個自幼臥病在床的“職業病人”而言,讀書帶給我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沒有讀書,我可能是一個大字不識的文盲;如果沒有讀書,我可能認為世界就是家到醫院的距離;如果沒有讀書,我可能認為生活不過吃喝二字;如果沒有讀 書,我可能一生都無法經歷那麼多人物帶來的感情。 但是,讀書帶給我的好處,恰恰是它帶給我的最大“危害”。 如果沒有讀書,我就不會對人生產生期待,那樣就更容易獲得滿足;如果沒有讀書,我就不會了解世界是多麼精彩,那樣就不會嚮往獨自遠行;如果沒有讀書,我的 心中就不會孕育出那些蓬勃跳動的夢想,那樣就不會輕易感到失望;如果沒有讀書,我可能永遠都不明白兩個人的甜蜜,那樣就不會嚐出一個人的苦澀。 假使我是一個智力歸於零的智障者,那我就不會因為夢想的遙遠而黯然神傷,也不會因為愛情的渺茫而傷心欲絕,更不會因為一腔豪情的無處宣洩而鬱鬱寡歡。如果 我失去思考的能力,我相信自己會比現在過得更幸福。 但是,這樣的人生還值得活著嗎?如果連痛的滋味都不知道,那才是真正的絕望。 說到底,甜和苦都是人生的一種滋味。 讀書的好處是啟迪人類的思想,危害是思想帶來的痛苦。無論是好處還是危害,它們就像甜與苦一樣,都是人生的一種滋味。2013-11-27 17:29:13四五歲的孩子,特點是什麼? 一是好動,二是模仿能力強。 這個年紀,你培養他讀書的習慣,要他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那比殺了他都難受,說不定以後還會厭惡讀書。 你能做的,就是給他一個良好的模仿物件。你若想讓他讀書,自己就要先讀書,尤其是在他面前讀書。讓他覺得讀書就像是男人的酒,女人的高跟鞋,帶有一種象徵性。他就會迫切地想去嘗試。 孩子的讀書習慣不能靠刻意培養,而要提供給他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 我以前說過: 中國家庭教育之悲哀,在於長輩慣於言語說教,少有身體力行的示範。2013-11-27 17:30:45看書可以豐富一個人的社會閱歷嗎? 我在知乎上多次表達過一個觀點:書,只能是書,不能是別的。 現在很多人總是誤以為,讀書能帶來許多改變。而且認為這種改變是革命性的,能把一個不學無術的人,變成一個博學多才的人;能把一個不善言談的人,變成一個能說會道的人。其實這樣的可能性,極小。 讀書固然能給人帶來改變,但是這改變尚不足以使人脫胎換骨。即便能帶來某些改變,也需要付出漫長的時間和極大的毅力,就像契訶夫的《打賭》描寫的一樣。 讀書的改變是潛移默化的,不是立竿見影的。當你抱著“改變自己”的心態去讀書時,過一段日子你就會發現自己其實改變很小。而當你真正全情投入到知識的海洋時,你才會不知不覺被書裡的思想塑造得更加完善。 所以,看書能不能豐富一個人的社會閱歷,這不好說。但是可以肯定,“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用在此處,必然沒錯。 想豐富自己的社會經歷,最好的方法當然還是走向社會。賣報紙,送快遞,搬倉庫,不管這份工作有沒有技術含量,它都足以讓你認識這個社會,而且比讀書認識得更深。 書,只能是書,不能是別的。2013-11-27 17:31:58沒 時間讀書怎麼辦? 關於讀書的問題,我已經回答過很多次了。其實道理就是那麼幾個,多說幾遍也不怕別人說我炒冷飯。 總是有很多人喜歡問:“沒有時間讀書怎麼辦?讀書心不靜怎麼辦?” 我不知道這些人口中的“時間”是怎樣的概念。但是我認為,一個再忙碌的人,一天24小時總能有1小時的空餘時間吧,哪怕不是連續的,至少也能是累計的。難 道不能用累計的零碎時間來讀書嗎?古人談讀書有三上:“廁上、馬上、枕上。”現代人讀書也應該有三上:“車(公交車)上、隊(排隊等候)上、網上。”這些 都是時間,為什麼不讀?這個世界上除了學生,沒有人是拿專門的時間來讀書的,家庭與工作才是一個人生活的主旋律。專門拿時間來讀書,未免太過奢侈。不會利 用空餘時間讀書的人,即使有大把的時間也不會讀書。2013-11-27 17:33:51想讀書,就要認真對待讀書這件事,不要把讀書當作生活的點綴,而是當作生活的習慣。 讀書是一種習慣,是一種態度。就像一天三頓飯,到點就要吃,吃不著就心慌,要主動找食兒吃,而且非吃著不可。等吃到嘴裡,安心了,泰然了,該DOTA就DOTA,該睡覺就睡覺,該嘿咻就嘿咻。2013-11-27 17:49:25在我眼裡沒有“好書”與“壞書”的區別,任何知識都是可以拿來運用的,只有將知識轉化為現實,才能誕生它最大的價值。2013-11-28 21:26:56你認為怎樣的人生很酷(有趣)? 當你來到這個世界時,人們笑著,你哭著;當你離開這個世界時,人們哭著,你笑著。2013-11-28 21:37:15知友:有面板病是不是這輩子談不了戀愛了? 程浩:每個人身上都有卑怯的短處。 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有沒有牛逼的長處來掩蓋它。2013-11-28 21:37:55知友:你反感男人的哪些行為? 程浩:趁著酒勁兒向女孩表白。 不僅不尊重女孩,還有逃避責任的嫌疑(酒醒不認賬),最起碼也說明這個男人缺少直面內心的勇氣。試想,一個男人如果連瞬間的勇敢都沒有,誰又能相信他有保護女孩一生的勇氣?所以,大膽說出愛,即使被拒絕,倒在心愛的女人面前,也是一個男人這輩子最大的光榮。2013-11-28 21:39:11知 友:讀普通大學是否絕大部分就意味著普通的工作、普通的人生? 程浩:如果你是黃金,燒得時間越久,你便越是發光發亮;如果你是煤炭,那即使燒得火紅,仍然免不了灰飛煙滅;如果你是一粒種子,即使被人踩進泥土裡,也會 生根發芽,長成一株參天大樹;如果你是一顆雜草,那即使生長在泰山之巔,也會被詩人踩在腳下,永生永世無人問津;如果你是一葉孤舟,即使存於青山綠水之 間,也不過是一艇供人渡河的小船而已;如果你是泰坦巨輪,那即使毀於汪洋深海之淵,你仍然承載著傑克與蘿絲的偉大愛情,世人永遠銘記。 一個人的成就與否,環境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你自身的質地。2013-11-28 21:42:38知友:“等愛人一百夜,在最後一晚離開”的故事,到底是在表達什麼? 一個風流名士迷上了一個妓女,而她卻對他說:只要你在我的花園裡坐在我窗下的一張凳子上等我一百個通宵,我便屬於你了。到了第九十九個夜晚,那位雅客站了起來,扶著凳子走開了。 ——羅蘭《戀人絮語》 程浩:愛情是兩個人的努力。 男人等了她九十九夜,他希望最後一夜對方能來主動找他。否則最後一夜等來的,只能是失望。 畢竟,一廂情願不是愛。 愛情就是相距一百步的兩個人,彼此慢慢靠近。 因為愛,我可以向你狂奔九十九步。 然而,無論我付出多少努力,卻永遠無法真正靠近你。因為愛,不光是我邁出的九十九步,還有你尚未邁出的那一步。 少一米、一寸、一分、一釐,都不是愛情。 一步之遙,天涯海角。2013-11-28 21:46:54你看見別人演講,聲情並茂,侃侃而談,引得臺下掌聲雷動。 可是,你要知道,對方為什麼講得這樣好? 那是因為他準備了一萬字的講稿,內容都是對方迫切想要告訴別人的——他需要足夠的篇幅去表達。 但是,這一萬字的講稿,對方全都表達了嗎? 答案是沒有。人家只允許他講三千字。 所以,他雖然有許多想要表達的內容,卻不得不有所取捨——他只能選擇最重要的內容去表達。 所以,觀眾聽到的演講,是濃縮後的精華。自然非常精彩。 現在,我們退回到你的問題:想寫長篇小說,但是寫不出,怎麼辦? 一般來說,長篇小說的篇幅大多在十萬字以上,而一部十萬字的作品,不可能只有十萬字,必然有被刪減的篇幅。 我的問題就是:在你的心中,是否有一個超過十萬字的表達內容? 我盲目猜測一下:你沒有。 你不光沒有長篇小說的表達內容,甚至連一個短篇小說的表達內容都沒有。你只是單純地想寫一部長篇小說,卻不知道該寫什麼內容。 有一個成語可以形容你的這種狀態:本末倒置。 寫長篇,是因為你有一段故事要說,而不是為了寫長篇,憑空捏造一段故事或者靈感。 多想點兒寫作內容,少想點兒寫作形式。 最重要的是——不要老問怎麼寫,先寫下來。2013-11-29 08:17:04知友:你如何看待“你寒窗苦讀十幾年,畢業后辛苦工作做房奴,而小學同學早年輟學外出闖蕩,如今開豪車住別墅”這一現實? 程浩:一個人,如同天空落下的一滴雨水。不是每一滴水都要盛進溫室的魚缸或者花瓶中的。這不是水的宿命,也不是水的必然結果。 在滾燙的高溫中,一滴水可以變成升騰的氣體;在寒冷的極地中,一滴水可以變成透明的冰凌。即使是一滴水,只有你願意咬緊牙關穿越骯髒汙穢的下水道,你最終也一樣可以流向蔚藍的海洋。 可是你沒有勇氣。因為任何一條與社會主流價值觀相背的路,都存在所謂的“雞飛蛋打、一無所有、竹籃打水一場空”的風險。你會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其中有來自家庭的,也有來自社會的,也有來自內心的。所以你不敢。 絕大多數的水都免不了被灌進魚缸、花瓶,等待魚糞和植物腐爛的汙染,最終被倒進馬桶的命運。 放心好了,還會有乾淨、新鮮的水來補充你的位置。2013-11-29 08:35:46知 友:如何衡量一個人的價值? 程浩:人是一種希望體現自我價值的動物,不管你嘴上承不承認,心裡都是迫切渴望得到讚美和認同的。但是外界對一個人的評價,往往不能代表他的真正價值,因 為其中摻雜了太多的附加值,比如你自身的權力和地位,或是他人對你的奉承和憐憫。如果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外界對你的評價,那無論你獲得多高的成就,你都不 會對自己感到真正的滿足,因為你一直活在別人的嘴裡。換句話說,你的存在沒有根基,而一個人要是沒有存在的根基,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更沒有存在的價值。 所以我想,衡量一個人的價值,最公正、合理的標尺,應該是你自己對自己的定位和期許。比方說定位。你看看那些手錶,時針、分針、秒針,它們一刻不停地轉 動,可最便宜的也就十幾塊錢一塊,但是給它加上一顆鑽石,馬上就身價倍增,這公平嗎?一塊表的價值高低取決於鑽石,但是誰敢說指標的價值就低於鑽石?實力 或許有強有弱,智商或許有高有低,背景或許有深有淺,但是這些都不是衡量一個人價值的關鍵因素。關鍵在於,你是不是真的無可替代? 再來說期許。我始終堅信,一個人活著的價值,在於他對自己未來的期許。這樣的人,往往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活著即是為了完成它。這樣的人,不是活在現實世 界的,而是活在未來世界的。正是因為相信自己的價值會體現在未來,所以他們能夠忍受現實中的一切失意。只要目標還沒完成,自己就永遠有存在的價值。 一個人的價值,不是讓別人來衡量,而是由自己來確立。生的價值,死的價值;是輕於鴻毛,還是重於泰山,都由你來決定。2013-11-29 18:38:53提 問與回答,看似簡單,實則需要一個良好的討論氛圍。提問者與回答者都應該具有認真、嚴肅、包容和理性的精神。這樣的交流環境,可以在知乎上遇到,但是在生 活中卻很難。生活中的人們往往並不在意問題與回答的內容,而是更在意提問者與回答者的身份和地位。就像在酒桌上,不管領導說了一個多麼愚蠢的下三路問題, 總能有人隨聲附和,拍手叫好。這種時候,誰會糾正領導的錯誤?誰又會在乎這個問題的正確與否? 一個問題,需要一個答案;一個答案,需要一位好的回答者。 但是,一個回答者需要什麼?我認為是需要一個態度誠懇的提問者。如果提問者對自己的問題都是“不求醍醐灌頂,但求一吐為快”的吐槽心理,那無論回答者寫出 什麼振聾發聵的至理名言,都不過是對牛彈琴而已。只不過生活中的“牛”看起來比知乎更多。 生活中對於別人的問題,我不會告訴他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尤其是觀念上的問題,我更不會發表什麼意見。我只會告訴他,如果是我,我會如何如何。說不說是我 的事兒,聽不聽是他的事兒。一個態度不誠懇的問題,是不必回答的;一場虛假的交流,是不必認真的。2013-11-29 18:48:47知友:對研究生所學專業不感興趣,應該退學嗎? 程浩:送你一句話。 “問問自己要什麼?看看自己有什麼?想想自己能放棄什麼?” ——程浩 不喜歡給別人的人生指點迷津。上面這句話好好揣摩吧,自己勇敢做出選擇。2013-11-29 18:50:50知 友:你認為你媽媽是愛你多些還是愛你爸爸多些? 程浩:我認為,中國許多較為典型的家庭矛盾,其根源在於家長將父/母子關係,擺在其他親屬關係的前面。這種做法是導致孩子長大後,思考問題總是以自我為中 心的主要原因。 中國比較常見的一個場景,就是父母一回家,先和孩子發生親暱動作(摟抱、親親),絕對不會一進門就跟自己的配偶擁抱、親吻。這當然跟中國人含蓄內斂的性格 特質有關,但是這種做法其實非常不好。越是當著孩子的面兒,你越是應該表現出配偶對自己的重要性。換一句話說,要讓孩子意識到,在家庭這個小社會裡,夫妻 關係是優先於父/母子關係的。 夫妻之間的愛,決定了孩子對父母的愛。2013-11-29 18:54:26男人的自信跟身高毫無關係,而是看他有沒有敢於擔當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