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計算機網路(第五版)Andrew S.Tanenbaum——學習筆記Key-point-1.4

計算機網路(第五版)Andrew S.Tanenbaum——學習筆記Key-point-1.4

第1章 引言

————————本文為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此係列為本人的學習筆記,歡迎大家在留言區對概念進行拓展延伸,甚至糾錯討論!

1.4參考模型

1.4.1 OSI參考模型

1.OSI參考模型本身並不是一個網路體系結構——他沒有定義每一層的服務和所用協議; 2.物理層:關注在一條通道上傳輸原始位元; 3.(1)資料鏈路層:主要任務:原始的傳輸設施——>沒有漏檢傳輸錯誤的線路(將真實的錯誤掩飾起來,使網路層看不到,傳送的資料拆分成資料幀,接收方確認收到後回覆一個確認幀); (2)資料鏈路層的介質訪問控制子層——處理控制對共享通道的訪問; 4.網路層:主要功能:控制子網的執行

。設計問題:如何將資料包從源端路由到接收方。最終使得異構網路相互連線成為網際網路絡; 5.(1)傳輸層:基本功能:接收來自上一層的資料;把這些資料分成較小的單元傳遞給網路層,並保證其正確地到達另一端;是真正意義的端到端的層; (2)1-3層是鏈式的,4-7層是端到端的 6.會話層:允許不同機器上的使用者建立會話,提供服務包括——對話控制、令牌管理、同步功能; 7.表示層:關注所傳遞資料的語法和意義; 8.(1)應用層:包含使用者常用的各種各樣的協議; (2)HTTP協議是WWW(全球資訊網)的基礎;

1.4.2 TCP/IP參考模型

1.以無縫的方式將多個網路連線——一開始就制定的主要目標之一; 2.損失子網硬體的情況下,網路還能繼續工作,原有會話不能被打亂——另一個主要設計目標

; 3.鏈路層:模型中的最低層,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個層,是主機與傳輸線路之間的一個介面; 4.(1)網際網路層:將整個網路體系結構貫穿的關鍵層——定義了官方的資料包格式和協議,協議稱因特網協議(IP),因特網控制報文協議(ICMP); (2)將IP分組投遞到他們該去的地方; 5.傳輸層:(1)設計目標:允許源主機和目的主機的對等實體進行通話,定義了兩個端到端的傳輸協議; (2)傳輸控制協議(TCP)——可靠的面向連線的協議; (3)使用者資料報協議(UDP)——不可靠的、無連線的協議; 6.應用層:包含了所需的任何會話和表示功能;包含了所有的高層協議(虛擬終端協議TELNET,電子郵件協議SMTP,檔案傳輸協議FTP);

1.4.3 本書使用的協議

1.TCP/IP的實力體現在協議。 【這部分內容也很重要,前面總結過,重複不贅述】

1.4.4 OSI參考模型與TCP/IP參考模型的比較

1.兩者都以協議棧概念為基礎,且協議棧中的協議彼此獨立;傳輸層及以上提供端到端的服務;傳輸層之上的各層都是傳輸服務的使用者,面向應用的; 2.OSI模型的核心:(1)服務 (2)介面 (3)協議 3.OSI設計思想與現代面向物件的設計思想非常吻合; 4.OSI模型中協議比TCP/IP模型中的協議有更好的隱蔽性,OSI模型中的協議相對更容易被新協議所替換;這種透明性——最初採用分層協議主要目的之一; 5.OSI參考模型在協議發明之前就產生了; 6.TCP/IP模型只是已有協議的描述而已;TCP/IP模型不適用於其他任何協議棧; 7.無連線和麵向連線的通訊領域不同;

1.4.5 OSI模型和協議的評判

1.OSI模型沒有被使用的原因: (1)糟糕的時機;——兩頭大象的啟示;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2)糟糕的技術; (3)糟糕的實現; (4)糟糕的技術;

1.4.6 TCP/IP參考模型的評判

1.該模型並沒有明確區分服務、介面和協議的概念; 2.TCP/IP模型一點也不通用,不適用於其他任何協議棧; 3.分層協議的上下文中,鏈路層不是通常意義的一層,他是一個介面; 4.TCP/IP模型並沒有區分物理層和資料鏈路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