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工業網際網路】網際網路+產業: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到來

【工業網際網路】網際網路+產業: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到來

 

摘要:消費網際網路格局已定,產業網際網路時代開啟: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網路更快速的普及,虛擬化程序從個人蔓延到企業,企業成為網際網路的參與者。行業經驗、渠道、網路、產品認知等壁壘讓傳統消費網際網路巨頭優勢不再,併購、合作、自主發展成為其進入產業網際網路的主要方式。對於產業龍頭公司而言,產業網際網路則是一片藍海。

國家重點產業安全需要,經濟轉型升級助推器。產業網際網路事關國家重點產業安全,關係到核心產業能否彎道超車。從德國工業4.0到美國工業網際網路再到與中國兩化融合疊加網際網路化浪潮的獨特節奏、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程序、中國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BAT等巨頭虎視眈眈的威脅都為產業中的行業平臺型龍頭提供了機遇和挑戰。未來產業網際網路中的龍頭企業將影響到資訊、交易、定價、流通各個環節大資料的把控,而產業鏈在網際網路化過程中能否有效把控和使用上述資源關係到一國核心競爭實力,關係到國家安全,同時產業網際網路也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助推器。

全領域滲透,產業網際網路影響深遠廣泛。產業網際網路對生產、銷售流通、融資、物流交付各個領域都會產生較大影響,網際網路+金融+各個領域的全新商業模式、新微笑曲線將在各個產業環境中形成具有影響力的平臺公司。

一、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已經到來

(一)產業網際網路一片藍海

1. 消費是過去20年網際網路的主題

Yahoo,Amazon這兩大網際網路巨頭同樣於1995年成立,Google成立於1998年,因此1995年也被稱為世界網際網路商業元年。在這20年中,以消費為主線,網際網路迅速滲透進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極大的影響了人們生活和消費的習慣。

消費網際網路從提供資訊為主的入口網站發端,隨著移動終端的多樣化,智慧終端的普及,目前已經可以滿足人們絕大多數的消費需求,包括電子商務,社交網路,線上旅行等行業獲得極大的發展。並從中誕生了多個巨頭型企業。

依託於網際網路強大的資訊能力,消費網際網路企業發展迅速,傳統線下的規模經濟演變成為多業務、多品種的範圍經濟。消費網際網路的數字化、網路化,以及幾乎為零的貨架成本、庫存成本,使得網際網路公司在於傳統公司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零售,娛樂,旅遊等領域傳統企業受到極大的衝擊,網際網路公司已經成為這些領域的領頭羊。

 

2. 消費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充分,格局趨向穩定

經過20年的發展,消費網際網路的滲透率極高,使用者數增長已經放緩。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的資料,2013年中國網際網路使用者數已達6.18億,同比增速已經下滑至個位數,使用者周均上網時長也已經趨向穩定,這兩個指標顯示使用者數和使用者活躍度進一步提高的空間有限。

從競爭格局角度來看,在經歷了野蠻式生長後,大多數細分行業的洗牌已經完成,擁有資本和先發優勢的巨頭在行業類的領先地位得到鞏固,格局走向穩定,行業集中度逐漸提高。

當前中國的消費網際網路呈現BAT三國演義之勢,這種格局的形成是基於一種差異化的市場,三方基於搜尋,購物,社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實力範圍。但是由於三家均在各自的領域裡已經做到極限,相互滲透就成了必然的選擇。

2013年BAT三巨頭不約而同選擇了加速擴張,分別以娛樂,搜尋,電子商務為中心,移動網際網路為擴張主線,通過投資併購加速整合資源,進一步完善了自己的生態體系。使2013年成為中國消費網際網路行業投資併購最為活躍的一年。

通過迅速併購和擴充套件業務線,BAT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業務線,建立了自己的生態系統。

百度:30億美元併購確保開放搜尋的四大戰略佈局

百度無疑是2013年最大的買家,圍繞著移動、O2O和LBS生活服務、中間頁戰略等,百度花去了超過30億美元,進行了超過17起的投資或收購。

阿里巴巴:廣泛佈局,志存高遠

阿里巴巴在2013投資極為廣泛,投資標的包括從上市大公司到初創階段公司、從國內公司到國外公司。2013年阿里巴巴較大的投資有22起,投資的金額超過25億美元。如果把2014年初私有化高德算上的則有近40億美元。

移動網際網路是阿里巴巴業務的一塊短板,所以幾乎在移動的各個環節阿里巴巴都有動作,社交方面包括陌陌、新浪微博;O2O相關的高德地圖、快的打車,以及之前入股的美團;旅遊領域的窮遊網、在路上;數字音樂方面有天天動聽、蝦米網;安全服務方面的LBE安全大師;資料統計服務的友盟;語音廣告聯盟的聲盟等。方向非常寬泛,但是又過於零散,需要一個平臺來聚攏。因此不排除2014年阿里巴巴仍然會在移動網際網路上再出奇兵。

而在阿里駕輕就熟的電商產業鏈上,阿里巴巴的投資走向了更為基礎的領域,在物流領域,除了據稱投資規模達3000億的菜鳥物流網,還有28億港元戰略投資海爾集團(日日順物流);此外阿里還投資了1家網店SAAS服務提供商“360Shop淘店通”、美國體育用品電商Fanatics等。

騰訊:微信佔據移動端

2014年2月23日,Facebook以190億美元的價格豪購whatsapp,whatsapp擁有4.5億活躍使用者,而微信擁有超過6億的活躍使用者,且貨幣化能力遠超whatsapp。2013年騰訊股價翻倍,市值超過1萬億港幣,微信在其中起的作用匪淺。

相對於阿里,百度在移動網際網路上的加速併購,騰訊藉助微信率先搶佔一張移動網際網路的門票,並由此涉足移動支付、理財、遊戲、地圖、電商以及生活服務等眾多領域,輕鬆搭建起了新的生態體系。

因此在併購上,騰訊也顯得更為從容,重量級投資大眾點評和搜狗,一方面彌補了自身的短板,另一方面也進一步的完善了微信生態系統。合理的價格和節奏感十足的步伐,隱約彰顯騰訊已經領先了半個身位。

3.消費網際網路巨頭在產業網際網路領域優勢不在

阿里和騰訊雖然在消費網際網路領域牛氣沖天,但是在產業網際網路應用的嘗試均未取得好的效果。由於BAT的客戶積累和運營經驗主要集中在個人客戶,其向產業網際網路拓展過程中優勢將不再明顯。

2007年1月馬雲在上海宣佈旗下公司——先期投資1億元的阿里軟體正式成立,並宣佈全面進入企業商務軟體領域。這也是阿里巴巴旗下第五家子公司。至於敏感的收費問題,馬雲斷然表示“要收費,一定要收費”!據阿里軟體總經理王濤介紹,目前阿里巴巴網有使用者15%願意付錢。而收費則從幾百元到萬元不等。不過王濤也留了活話:“先體驗後付款,用多少買多少。最長試用期為期一年。”從某種意義上說馬雲在管理軟體上仍然採用了變通的“免費”方式。這種“馬式”打法,多少會令管理軟體廠商難以應付。

2009年3月31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公司阿里軟體在京宣佈:將投入十億元巨資,向中小企業推廣管理軟體,並承諾未來三年免費,目標是在三年內使中小企業管理軟體普及率從10%提升至40%。這是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軟體業為幫助國內中小企業“過冬”所推出的最大手筆。在國內8家銀行的支援下,推出了面向中小企業的無抵押低息貸款計劃“錢掌櫃”。該計劃的貸款總額將超過60億元。

7月25日訊息,阿里巴巴官方論壇釋出公告稱,將於2013年3月31日起關閉錢掌櫃並終止提供相關服務,關閉後相關資料將不再保留。

阿里巴巴在企業軟體市場開拓受挫,最終選擇與軟體商合作。2013年12月,阿里巴巴擬與金蝶合作共推針對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的專業級財務管理軟體。

2007年,“QQ客服”誕生,半年多後,這個免費產品有了5萬人次的申請。而到2013年2月更名為“企業QQ”的“企業QQ辦公版”的經過了6年的積累企業使用者也只有30萬,與其在消費網際網路領域的地位相差甚遠。

曾經有人寄希望與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能夠打破BAT一統天下的格局,但是2013年網際網路的併購熱潮顯然是這三家網際網路巨頭瓜分二線資產的圈地活動,由於行業內巨頭間跨界競爭的激烈程度在不斷加劇,以及BAT手中資金依然充裕,有理由認為2014年行業中併購整合會繼續,這會使得馬太效應繼續放大,新參與者難有立足之地。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消費網際網路的格局已定,巨頭已經牢牢把持住了行業發展的脈絡。但是消費網際網路巨頭在向產業網際網路領域拓展的時候原來的優勢已經不在,產業網際網路是一片藍海。

(二)產業網際網路正在興起

1. 產業全面網際網路化正當其時

產業網際網路區別於消費網際網路,泛指以生產者為使用者,以生產活動為應用場景的網際網路應用。體現在網際網路對各產業的生產、交易、融資、流通等各個環節的改造。

從硬體環境來說,消費網際網路的普及是由個人電腦、智慧終端、網路連線成本的下降所推動的,產業網際網路的突破是由更低成本的感測器、資料儲存和更快的資料分析能力所推動的。

從推動因素來說,消費網際網路得以迅速發展是因為個人生活體驗藉助網際網路得到了極大大提升,購物、閱讀、娛樂、出行等方面因為網際網路的出現變得更加方便、快捷。而產業網際網路將會因為更高的生產、資源配置、交易效率而得到快速推進。

泛網際網路化使得個人全面虛擬化,智慧硬體終端裝置的滲透和普及,讓人們幾乎24小時都“線上”。PC計算機的普及,給人們的工作效率帶來了極大的提升,人們每天在工作的8小時內基本都會使用計算機。近些年來,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智慧終端迅速興起,出貨量已經遠超PC計算機,據統計2013年中國智慧手機的出貨量高達3.8億臺,平板電腦的出貨量為1億臺,均遠高於PC的出貨量7000萬臺。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的快速滲透使得人們的虛擬化程度進一步提升,除了8小時睡覺時間,幾乎時刻都在“線上”。而今,穿戴式裝置也開始慢慢進入人們的視野,谷歌眼鏡、蘋果的iWatch、Jawbone UP等新型產皮層出不窮,未來隨著穿戴式裝置的應用與普及,人們將會實現全面的虛擬化。

電子商務和物聯網的迅猛發展加速企業虛擬化程序。自20世紀90年代初,ERP、CRM、OA等運營管理軟體陸續面世,並在企業中得到廣泛應用,開啟了企業的虛擬化程序。電子商務的出現,為企業提供了線上的採購與銷售通道,尤其是經過2003年和2008年兩次關鍵拐點,電子商務在企業中的應用大幅提升,幾乎成為企業“標配”,且服務內容也日益豐富、深入,不再是單純的資訊撮合,已經開始向集資訊、交易、金融為一體的綜合服務演進,據統計2013年中國B2B電子商務的市場交易規模高達6.8萬億元,企業使用者為1850萬。目前,部分企業已經推動生產製造的數字化、智慧化,軟控股份為橡膠行業提供智慧裝置、機器人,國際巨頭GE更是舉起了工業網際網路大旗。

產業網際網路化需要虛擬化的東西相對消費網際網路來說更多,要將企業,工廠的整個流程進行虛擬化,主要的工作包括:智慧機器:以新的方法將現實世界中的機器、裝置、團隊和網路通過感測器、控制器和軟體應用程式連線起來;大資料分析:使用基於物理的分析法、預測演算法關鍵學科的深厚專業知識來理解機器與大型系統的運作方式;人員:建立公司之間的實時連線,連線各種工作場所的人員,以支援更為智慧的設計、操作、維護以及高質量的服務與安全保障。

網際網路在產業領域的拓展尚屬於初步階段,但是市場巨大,需求的資訊和計算量亟需網際網路的支援,根據GE白皮書給出的測算,僅在航空,電力,醫療保健,鐵路,油氣這五個領域如果引入網際網路支援,假設只提高1%的效率,那麼在未來15年中預計可節省近3000億美元。

產業領域的網際網路化相對更專業,需要更加深入的積累和研究,與消費網際網路贏家通吃的格局不同,產業網際網路中會有更多細分領域的龍頭,提前進行產業網際網路化的佈局和研究,對某一領域有深入理解的公司會獲得良好的發展機遇。

2. 網際網路產業應用是國家戰略層次的需求,掀起一輪新的生產力革命

國家戰略需求:我國雖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在很多經濟領域大而不強,受西方國家的制約。比如我國是橡膠的最大進口國和消費國,橡膠對我國來說是重要的戰略商品資源,但是我國在橡膠定價上卻缺乏話語權。構建重要資源的產業平臺,集合產業力量做大做強,搶奪在全球定價的話語權也是中國產業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使命。

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助推器: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成立。習近平主席親自擔任組長,李克強、劉雲山任副組長。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建設領導小組的成立顯示出高層在保障網路安全、維護國家利益、推動資訊化發展的決心。從黨的“十五大”提出“推進國民經濟資訊化”,到“十六大”提出“堅持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再到“十七大”提出“大力推進資訊化與工業化融合”,我國資訊化與工業化的相互推動取得巨大成果,為網際網路的產業應用打下良好基礎。在強有力的領導機構引領下和良好的兩化融合的基礎上,產業網際網路將成為我國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助推器。

德國將工業4.0提升到國家戰略層次:工業4.0研究專案由德國聯邦教研部與聯邦經濟技術部聯手資助,在德國工程院、弗勞恩霍夫協會、西門子公司等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建議和推動下形成,並已上升為德國的國家級戰略。德國聯邦政府投入達2億歐元。“工業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轉變,目標是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傳統的行業界限將消失,並會產生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創造新價值的過程正在發生改變,產業鏈分工將被重組。“工業4.0”概念即是以智慧製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或革命性的生產方法。該戰略旨在通過充分利用資訊通訊技術和網路空間虛擬系統—資訊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相結合的手段,將製造業向智慧化轉型。“工業4.0”的設想要把生產裝置聯網,就是生產的“一體化”。把不同的裝置通過資料互動連線到一起,讓工廠內部,甚至工廠之間都能成為一個整體。這種工業裝置生產資料的互動在德國正在變為現實。

工業4.0能夠持續帶來覆蓋整個價值網路的資源生產率和效率的增益。同時能夠將人口結構變動和社會因素考慮在內,並設定合適的方式來組織生產。智慧輔助系統可以把工人從單調、程式化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使其能夠將精力集中在創新和增值業務上。

GE在美國推動工業網際網路:GE提出了工業網際網路革命(Industrial Internet Revolution),一個開放、全球化的網路,將人、資料和機器連線起來。“這是一個龐大的物理世界,由機器、裝置、叢集和網路組成,能夠在更深的層面和連線能力、大資料、數字分析相結合。” 正如過去網際網路的普及是由個人電腦、網路連線成本的下降所推動的,工業網際網路的突破是由更低成本的感測器、資料儲存和更快的資料分析能力所推動的。現在工業機器的監測診斷系統已得到改進,並且資訊科技的成本有所下降,基於越來越多的實時資料的計算能力得到了提高——可處理大量資訊的遠端資料儲存、大資料集和更先進的分析工具日趨成熟,並且應用更加廣泛。

3. 部分產業網際網路先行者

上海鋼聯:鋼貿網際網路的領先者

鋼鐵行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產業,每年鋼鐵貿易額高達5萬億以上。但隨著基礎投資的逐步減少,鋼鐵行業產銷問題逐漸嚴重,鋼貿行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1)交易難。鋼貿行業的交易方式相對特別,其中涉及到三個參與者,鋼鐵廠商,鋼貿商,下游客戶,鋼鐵廠商與下游客戶一般沒有直接的接觸。這種交易模式導致了兩方的資訊不對稱,隨著近幾年鋼市持續低迷,鋼價出現倒掛,鋼貿商大批量倒閉,參與意願也很低,鋼鐵廠商和下游客戶完成交易的難度被動提升。

2)融資難。在交易中,鋼鐵廠商往往要求鋼貿商先付清款項,下游客戶則往往要求鋼貿商先發貨,一段時間後才付清款項。這給鋼貿商帶來了巨大的資金壓力。

3)物流貴。總體而言,我國鋼鐵物流成本佔到產品總成本的20-30%。大型鋼廠業務量較大,議價能力較強,物流成本率在10%以上,而美國的鋼鐵行業物流費用率僅為6%左右。

針對這些情況,上海鋼聯提供了撮合交易,金融服務,物流整合三位一體的鋼貿服務。通過我的鋼鐵網(mysteel.com)釋出的MySpic價格指數消除了資訊不對稱性,撮合了交易,網上融資業務減少融資困難,物流整合計劃也順利推進。

目前,上海鋼聯的佈局已經取得一定成效,平臺交易量和公司收入發展迅速,在鋼鐵垂直領域中佔有過半的份額,在所有的垂直B2B平臺中排名第二。

網盛大宗:中國大宗原材料交易中心

網盛大宗(dazpin.com)——中國大宗原材料交易中心!網盛大宗是專業從事化工等大宗原材料線上交易、大資料服務、網際網路金融等業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宗商品線上交易平臺,平臺覆蓋了能源、化工、橡塑、有色、鋼鐵、紡織、農副、建材等行業的近千種工業原材料。由寧波網盛大宗商品交易有限公司打造,母公司為浙江網盛生意寶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程式碼:002095)。

1)高效。網盛大宗分銷平臺,依託網盛17年產業客戶的大資料積累,和遍佈全國29個辦事處1000多位專業服務人員的力量,為賣家提供覆蓋面廣、撮合效率高的商品分銷服務。

2)方便。網盛大宗品分銷平臺,以先進的技術和功能,可以使買賣雙方通過線上的形式,便捷地實現合同簽訂、款項支付與結算、甚至貿易融資等功能,便利性大大提升。

3)安全。網盛大宗分銷平臺,通過凍結保證金的形式,避免了傳統交易中,貨物與貨款轉移的安全性問題;網盛大宗分銷平臺,通過凍結保證金的形式,避免了傳統交易中,因價格波動而帶來的違約風險。

另外我們也看到諸如用友軟體、軟控股份、廣聯達、瑞茂通、漢得資訊、保稅科技、農產品、康美藥業等諸多公司在各自領域的產業網際網路應用嘗試。

二、產業網際網路中國機會巨大

中國工業化資訊化程序與網際網路化浪潮疊加的獨特節奏、經濟結構的調整程序、以及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完善和BAT等網際網路巨頭虎視眈眈的威脅都為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我們必須重視並加快網際網路在傳統產業的應用,促進網際網路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從而推動整體經濟的轉型升級。

(一) 工業化資訊化與網際網路化浪潮疊加

中國工業化資訊化程序起步較發達國家晚幾十甚至上百年,而網際網路化的滯後卻並不明顯,尤其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發展可以說是並駕齊驅。工業化與資訊化程序的相對滯後,與網際網路化程序的相對超前,兩股浪潮的疊加激盪出產業網際網路的廣泛應用。在工業化資訊化程度達到一定水平後跨越進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產生出很多有中國特色的產業網際網路應用。

我國企業資訊化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其發展的程序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企業產品設計資訊化階段,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以CAD的應用為代表第二個階段是企業生產流程和生產工藝資訊化階段,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生產裝置的自動化和現代化為特徵第三個階段是企業管理資訊化階段,開始於20世紀八九十年代,從會計電算化開始。其中,企業管理資訊化發展歷程又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大概是從80年代中期到1995年前後,以會計電算化為特徵;第二個階段大致是從1995年至1997年,以財務業務一體化為主要內容;第三個階段大概是從1997年至今,以製造資源計劃(MRPII)和企業資源計劃(ERP)為主要特徵。

工業化與資訊化本身為產業網際網路的推進奠定了重要基礎,企業虛擬化程度的提升是產業網際網路發展的必要前提。中國企業經過30多年的資訊化程序,不少企業具備了相當的資訊化基礎,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企業的虛擬化。

(二) 巨集觀經濟結構

產業轉型升級需求:我國鋼鐵、水泥等行業產能較高,在國內需求整體趨弱的環境下,這些企業的盈利能力受到很大挑戰,渠道利潤被壓縮,這些行業裡面流通領域的企業面臨很大壓力。鋼價波動幅度收窄使得貿易商賺取價差的盈利模式一去不復返,目前一噸鋼幾十元的微利是常態。鋼鐵業傳統的多級銷售體系迅速崩潰,搞服務、建平臺,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成為新的選擇。在傳統行業裡面鋼鐵領域的網際網路化程序比較領先,我國鋼鐵電商已達到30多家,主要分為三類:鋼鐵企業如寶鋼辦的上海鋼鐵交易中心,網際網路企業如上海鋼聯辦的鋼銀電子商務,中間流通商如西本新幹線辦的電商平臺等。

 

在經濟轉型過程中激發小微企業經濟活力尤為重要,但是我國金融機構長期以來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需求滿足程度極低。

在我國長期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很多區域形成了自己區域特色的優勢產業叢集,這些產業叢集在應對競爭提高效率的過程中會藉助網際網路來提高溝通與交易的效率,打造了很多區域經濟平臺。

中國“人口紅利”臨近消失轉折點。據統計,2012年中國大陸勞動年齡人口(15歲至59歲)數量為9.37億人,佔總人口的69.2%,比2011年年末,減少了345萬人,下降了0.6個百分點。中國社會科學院預計中國人口紅利的拐點在2015年會提前到來,隨著時間的逐步推移,勞動力短缺、養老難等問題更加凸顯,影響到中國巨集觀經濟的快速發展。

在人口紅利消失壓力下,企業需要提高生產效率並進行勞動力的機器替代。將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

(三)網際網路基礎設施與巨頭推動

我國網際網路在基礎設施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根據最新資料2013年三季度中國網民數量達到6.08 億,網際網路普及率為45.4%。有1.3億戶家庭已經具備光纖寬頻能力,3G網路已經覆蓋了全國所有的鄉鎮。截止2013年11月底,中國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總使用者達到1.88億戶,其中4M以上寬頻使用者比例達到77.4%。

在社會評價體系和支付體系方面都已經具備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三、產業網際網路的影響全面深入

產業網際網路環境下產業鏈中傳統的優勢企業可以藉助網際網路加強對產業鏈的控制,從而在產業鏈中的優勢被放大,因此產業網際網路環境下的微笑曲線將會變得更加陡峭。企業必須儘快加強網際網路的產業應用,以提升並鞏固在產業鏈中的地位。

網際網路對產業的影響是全面而深入的,從細分領域來說可以從生產、銷售流通、融資、交付四個大的領域進行分析。網際網路本身的高效實時、跨區域、普惠等特性與生產活動中各環節的結合將有效提升生產效率。而網際網路更是產業優勢平臺價值的催化劑,擁有線下優勢資源的產業平臺,藉助網際網路可以實現資訊平臺、交易平臺、定價平臺等多重功能,進一步增強對產業鏈的掌控能力。

(一)生產體系——從設計到製造

產業網際網路對生產的影響不僅體現在製造過程中高度自動化柔性化的生產方式,更體現在了產品的設計上面,包括產品設計方式和功能設計等方面。在網際網路時代產品設計上將會更加強呼叫戶的參與,尊重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

海爾的全套定製家電,瞄準個性化需求,採用線上定製,F2C的模式,為客戶量身打造合適的家電產品,是一個有力的嘗試。小米從一開始的就強呼叫戶的參與感,讓使用者參與到設計中來,小米論壇作為一個產品論壇,他的流量10倍於同行網站,日活躍使用者數100萬,日發帖量30萬。MIUI的很多特性功能的設計都是受論壇的啟發。在產品的功能設計方面,越來越多的產品支援聯網功能,具備一定智慧程度。智慧家居將是產品網際網路化在家居家電領域的重要應用。

在產品製造過程中高智慧可聯網通訊的製造裝備在柔性化、個性化的製造業發展趨勢中將尤為重要。德國提出的工業4.0與美國GE所倡導的工業網際網路主要強調就是對製造過程的網際網路改造。

(二)銷售流通體系

據工信部統計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10萬億,其中B2B業務將近8萬億,遠超B2C業務。根據易觀國際的資料2013年我國B2B電商交易規模增長19.7%,達到7.1億的規模。各產業園區重視線上平臺交易平臺的建立、網上支付手段的完善以及電子商務安全認證體系的不斷完善都推動企業電商的快速發展。大量的批發業務由線下轉到線上交易。

特定商品領域的垂直企業電商平臺深入發展,鋼鐵、化工品、農產品、中藥等各種線上商品交易中心成立。個別平臺已經打造成具有商品定價能力的電商平臺,已經在產業裡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B2B電商在經過了資訊釋出和營銷推廣的初級階段,很多電商平臺已經實現了線上交易、線上支付的功能,並且將線下的物流、退貨等業務流程進行線上管理,實現了線上線下的一體化。B2B電商發展到今天,除了幾個綜合性的電商平臺,如阿里巴巴、慧聰網外,還湧現出了很多垂直領域的電商平臺,部分電商平臺不僅實現了線上交易、支付,線上線下一體化,而且擁有了定價能力,在產業裡面的地位相當重要。垂直深度的電商平臺將是B2B電商未來的方向。

(三)融資體系

中國的網際網路金融最近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在網路基金銷售、網路貸款、網路支付等各個領域網際網路金融顯示出不可阻擋之勢。阿里小貸、京寶貝、網盛融資、天使匯(網路眾籌)等一系列針對企業的網際網路融資手段湧現出來。阿里憑藉對平臺上企業的經營情況的瞭解開展小貸業務,京東憑藉對供應商的信用和經營情況的掌握對其提供融資服務,京東宣稱平臺上萬家供應商可憑採購、銷售等資料快速獲得融資,3分鐘內即可完成從申請到放款的全過程;且無需任何擔保和抵押,能有效地提高企業營運資金週轉。一號店等電商企業也開始對供應商提供融資服務。這些電商企業開展金融業務的核心便是其對融資物件的真實情況的掌握,降低了風險。另外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進行融資,不需要進行大量線下的調查走訪,降低了經營成本。

電子商務B2B供應鏈協同形成產業生態鏈,企業間的競爭已經演變成產業生態鏈的競爭,而供應鏈金融成為核心競爭要素。電子商務B2B企業不僅滿足於一般的資訊釋出與交易平臺,同時扮演著“第三方行業綜合服務商”的重要角色,包括資訊交易平臺在內服務更綜合化。網際網路金融以及網上交易服務在2013年電子商務B2B企業加深部署凸顯。把控產業鏈上下游形成以平臺為代表,連線整個產業鏈的生態圈。

我國金融行業由於體制因素等原因長期以來存在結構失衡,20%的大企業客戶佔用了80%的金融資源,眾多的中小微企業得不到充分的金融服務,成為制約他們發展的重要因素。網際網路金融由於其低成本高效率,更有效的的解決資訊不對稱性問題,在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領域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

IT企業憑藉資訊與客戶優勢參與融資服務已經漸成趨勢:漢得資訊憑藉經營過程中積累的上千家大型企業,正在嘗試進入供應鏈金融領域。而與漢得資訊有相似背景的金電聯行已經在供應鏈金融領域實現突破,在成立後的六年,金電聯行一共幫助數百家企業從民生銀行獲得總計約20億的信用貸款。

在小微企業所有的困境中,融資難問題仍然被排在了首位。全國中小微企業創造了80%的就業、60%的GDP和50%的稅收,而小微企業獲得的貸款在全部貸款中的比例僅為20%左右。銀監會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5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6萬億元,佔全部貸款的比重從2012年末的21.95%上升到22.22%。

(四)物流交付體系

網際網路對企業的物流體系和交付方式正在產生重大改變,無論電商平臺還是企業自身都在構建適應網際網路環境下的物流交付體系。阿里集團、銀泰集團聯合復星、富春、順豐、三通一達聯合成立菜鳥網路,計劃投資3000億元,建立一張能支撐日均300億元網路零售額的智慧骨幹網路,讓中國任何一個地區都能做到24小時內送貨必達,將線下的倉儲物流網路與線上的“物流寶”資料平臺融合。

物流體系在網際網路時代企業的競爭中將顯得尤為重要,對電商平臺而言更是核心競爭力之一。

四、尋找產業網際網路的BAT

產業網際網路其魅力之一在於其相對於消費網際網路來說壁壘較高,不存在贏者通吃的局面,在特定領域裡面深度經營可以修建較高的城牆。

(一)產業網際網路的壁壘

1.有優勢產業資源地位

優勢產業資源地位一方面體現在區域經濟裡面的優勢地位,比如地理位置優勢,臨近資源產地、消費地、儲存地;一方面體現在產業鏈中的核心位置,比如阿里和京東,在產業鏈中的地位有優勢,憑藉優勢地位和資訊優勢對企業進行網際網路融資服務;或者擁有廣泛的渠道網點資源等。

2.有企業使用者資源

從消費網際網路的發展路徑來看,掌握了客戶資源,藉助網際網路手段可以更方便的對客戶需求進行多維度的挖掘和服務,這個趨勢正從 2C向2B蔓延,擁有大量使用者資源的軟體企業價值面臨重估。

有的線下交易平臺觸網後往線上遷移,其本質是擁有大量的企業客戶或者營銷網路,藉助網際網路的力量提供更高效的服務,提高客戶粘性。

擁有企業使用者資源是通向產業網際網路之路的重要保障,可以發展針對細分行業的交易所模式的網際網路應用,也可以發展針對通用行業的網際網路金融、虛擬運營商、企業培訓、企業社交等應用。

3.具備網際網路思維與網際網路服務能力

具備了優勢產業資源與企業客戶資源並不意味著企業一定能夠成功轉型成產業網際網路公司,企業還需要有網際網路思維和網際網路服務能力。企業的決策者需要以數字人的思維去部署決策,而不能停留在大規模生產、大規模銷售和大規模傳播的工業化思維時代。從企業的戰略部署到組織結構都要進行適應網際網路的改造,企業需要更開放、更關注使用者的體驗、組織結構扁平化。

(二)產業網際網路的核心

在產業網際網路的大潮背後,網際網路+金融+X是其核心。我們相信,產業網際網路的大勢將很快在各個產業滲透蔓延,無論是教育、醫療等較輕的服務業,還是橡膠、建築、煤炭、鋼鐵等較重的工業,均將感受到這場變革。其中,網際網路和金融將成為產業網際網路在各個領域發展的兩大工具,網際網路對應的是資訊流,詮釋了全新的技術手段(如雲計算、大資料、移動網際網路等)和思維模式(如長尾、眾包、免費等),金融不僅體現在支付結算方面,而且還應用於資金融通,通過資金的流通引導其他生產要素的流動,推動整個產業的快速發展。

(三)產業網際網路的模式

根據企業在產業鏈中所處地位和扮演的角色,我們大致可以將產業網際網路劃分為四種模式,分別為交易平臺、增信融資平臺、智慧製造平臺、物流平臺。

1.交易平臺

交易平臺是目前比較常見的產業網際網路應用的模式。交易平臺不僅僅體現為簡單B2B電商,更體現為對產業資訊的整合、產業技術的交易、產業商品定價的話語權。顯示供求資訊僅僅是交易平臺最原始的功能;交易的撮合、支付的整合、線下物流倉儲的整合是交易平臺的中級模式;而對產品標準化、指數化、金融化,進而影響行業商品的定價是交易平臺的高階模式。

2.增信融資平臺

2013年7月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全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要著力強化對小微企業的增信服務和資訊服務,搭建綜合資訊共享平臺,健全融資擔保體系,大力發展貸款保證保險和信用保險業務,形成“小微企業-資訊和增信服務機構-商業銀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新機制。傳統的金融機構獲取小微企業的資訊成本以及服務成本相對產出來說較高,而網際網路環境下的增信融資平臺給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提供了較好途徑。小微企業通過增信資訊平臺提交企業的經營情況和融資請求,增信平臺對資訊真實性進行一定的稽核,然後提交給銀行。從而降低了銀行小微客戶的獲取和服務成本。

3.智慧製造平臺

智慧製造平臺通過對行業最新技術的跟蹤和智慧裝備的研發,為產業提供在工業網際網路時代具有競爭力的智慧製造解決方案。其核心在於不僅能為企業提供製造裝備,還能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在原料技術、製造技術領域提供最新的解決方案,提高裝備的智慧化程度和聯網能力,適應柔性化個性化的製造趨勢。

4.物流交付平臺

物流交付平臺主要為了適應在O2O趨勢下,線上線下的一體化,物流、資訊流、資金流三流合一的需求。

五、網際網路+產業鏈金融

產業鏈金融本質上是由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組成的金融服務生態圈,其服務物件由單一企業轉變為鏈群企業,服務主體由銀行轉變為金融服務鏈,服務內容也由單一信貸轉變基於產業鏈金融大產品平臺的綜合性服務。

在產業鏈金融活動中,除了產業鏈上的企業和銀行之外,還有許多第三方機構,如物流監管商、交易平臺、保險公司、擔保公司、行業協會、評估公司、拍賣公司等等。這些機構在產業鏈的不同環節,發揮著各自的專業優勢,與銀行共同提供綜合性服務。

產業鏈金融服務開發的核心是在資訊整合和產品整合的基礎上,不斷改進運營,實現作業一體化和服務一體化,為鏈群企業提供高效服務,提高客戶價值體驗。

作業一體化,即實行產業鏈金融各環節作業流程的一體化,契合產業鏈客戶群體的高效、快捷服務需求。開展產業鏈金融服務的主要包括系統調查、集中作業、檔案統一管理等環節。

服務一體化,即打造一體化的產業鏈金融售後服務體系,提升客戶價值體驗。

網際網路產業鏈金融平臺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對於資料的收集分析處理能力,依靠資料的處理分析去建立完善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價,從而弱化核心企業在產業鏈金融模式中的作用,並且依靠網際網路,核心企業可以將交易資料實時上傳,平臺可以對資料實時分析,從而去預測把控中小企業的一個運營情況,發現不對的苗頭便可進行處理,可以說產業鏈金融模式依靠網際網路得到了很好地完善。我們都知道金融中最重要的就是風控,網際網路對於產業鏈金融雖然在風險防範中做了優化,那麼當風險真的發生,比如中小企業跑路或者無還款能力了,核心企業與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之間如何來承擔這個風險就成了重中之重,解決好這一問題,將實現多方共贏的局面,發展空間巨大。

 

 

網盛產業鏈金融平臺,為核心企業的合格客戶提供線上貸款,用於支付核心企業的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