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Python學習--day27 網路程式設計

Python學習--day27 網路程式設計

網路程式設計

 

一、C/S架構

學習網路程式設計就是要通過網路來訪問另一臺計算機的資料,這樣必然需要至少兩臺計算機,一臺計算機存放用於分享的資料和用於分享資料的程式,另一臺計算機上執行訪問資料的程式。提供資料的一方稱為伺服器(Server),訪問資料的一方稱為客戶端(Client).

指的是客戶端/伺服器架構。(B/S架構也是C/S架構的一種,只不過客戶端是瀏覽器)

二、網路通訊的基本要素

  1.物理連線介質,包括網線,無線電,光纖等。

  2.通訊協議。

什麼是協議?協議指的是標準,大家要遵循相同的標準才能正常交流通訊。

三、網路通訊協議

OSI七層模型指的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開放式系統互聯通訊參考模型。OSI把整個通訊過程劃分為七層,簡稱OSI七層模型。

 

 1、物理層

物理層由來:上面提到,孤立的計算機之間要想一起玩,就必須接入internet,言外之意就是計算機之間必須完成組網

物理層功能:主要是基於電器特性發送高低電壓(電訊號),高電壓對應數字1,低電壓對應數字0。

2、資料鏈路層

資料鏈路層由來:單純的電訊號0和1沒有任何意義,必須規定電訊號多少位一組,每組什麼意思。

資料鏈路層的功能:定義了電訊號的分組方式。

乙太網協議:

早期的時候各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分組方式,後來形成了統一的標準,即乙太網協議ethernet。

ethernet規定

  • 一組電訊號構成一個數據包,叫做‘幀’
  • 每一資料幀分成:報頭head和資料data兩部分

head包含:(固定18個位元組)

  • 傳送者/源地址,6個位元組
  • 接收者/目標地址,6個位元組
  • 資料型別,6個位元組

data包含:(最短46位元組,最長1500位元組)

  • 資料包的具體內容

head長度+data長度=最短64位元組,最長1518位元組,超過最大限制就分片傳送

mac地址:

head中包含的源和目標地址由來:ethernet規定接入internet的裝置都必須具備網絡卡,傳送端和接收端的地址便是指網絡卡的地址,即mac地址

mac地址:每塊網絡卡出廠時都被燒製上一個世界唯一的mac地址,長度為48位2進位制,通常由12位16進位制數表示(前六位是廠商編號,後六位是流水線號)

廣播:

有了mac地址,同一網路內的兩臺主機就可以通訊了(一臺主機通過arp協議獲取另外一臺主機的mac地址)

ethernet採用最原始的方式,廣播的方式進行通訊,即計算機通訊基本靠吼

3、網路層

網路層由來:有了ethernet、mac地址、廣播的傳送方式,世界上的計算機就可以彼此通訊了,問題是世界範圍的網際網路是由

一個個彼此隔離的小的區域網組成的,那麼如果所有的通訊都採用乙太網的廣播方式,那麼一臺機器傳送的包全世界都會收到,

這就不僅僅是效率低的問題了,這會是一種災難

上圖結論:必須找出一種方法來區分哪些計算機屬於同一廣播域,哪些不是,如果是就採用廣播的方式傳送,如果不是,

就採用路由的方式(向不同廣播域/子網分發資料包),mac地址是無法區分的,它只跟廠商有關

網路層功能:引入一套新的地址用來區分不同的廣播域/子網,這套地址即網路地址

IP協議:

  • 規定網路地址的協議叫ip協議,它定義的地址稱之為ip地址,廣泛採用的v4版本即ipv4,它規定網路地址由32位2進製表示
  • 範圍0.0.0.0-255.255.255.255
  • 一個ip地址通常寫成四段十進位制數,例:172.16.10.1

ip地址分成兩部分

  • 網路部分:標識子網
  • 主機部分:標識主機

注意:單純的ip地址段只是標識了ip地址的種類,從網路部分或主機部分都無法辨識一個ip所處的子網

例:172.16.10.1與172.16.10.2並不能確定二者處於同一子網

子網掩碼

所謂”子網掩碼”,就是表示子網路特徵的一個引數。它在形式上等同於IP地址,也是一個32位二進位制數字,它的網路部分全部為1,主機部分全部為0。比如,IP地址172.16.10.1,如果已知網路部分是前24位,主機部分是後8位,那麼子網路掩碼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寫成十進位制就是255.255.255.0。

 

知道”子網掩碼”,我們就能判斷,任意兩個IP地址是否處在同一個子網路。方法是將兩個IP地址與子網掩碼分別進行AND運算(兩個數位都為1,運算結果為1,否則為0),然後比較結果是否相同,如果是的話,就表明它們在同一個子網路中,否則就不是。

 

比如,已知IP地址172.16.10.1和172.16.10.2的子網掩碼都是255.255.255.0,請問它們是否在同一個子網路?兩者與子網掩碼分別進行AND運算,

172.16.10.1:10101100.00010000.00001010.000000001

255255.255.255.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AND運算得網路地址結果:10101100.00010000.00001010.000000001->172.16.10.0

 

172.16.10.2:10101100.00010000.00001010.000000010

255255.255.255.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AND運算得網路地址結果:10101100.00010000.00001010.000000001->172.16.10.0

結果都是172.16.10.0,因此它們在同一個子網路。

總結一下,IP協議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為每一臺計算機分配IP地址,另一個是確定哪些地址在同一個子網路。

ip資料包

ip資料包也分為head和data部分,無須為ip包定義單獨的欄位,直接放入乙太網包的data部分

 

head:長度為20到60位元組

data:最長為65,515位元組。

而乙太網資料包的”資料”部分,最長只有1500位元組。因此,如果IP資料包超過了1500位元組,它就需要分割成幾個乙太網資料包,分開發送了。

 

乙太網頭                ip 頭                                     ip資料                                

 

 

 ARP協議

arp協議由來:計算機通訊基本靠吼,即廣播的方式,所有上層的包到最後都要封裝上乙太網頭,然後通過乙太網協議傳送,在談及乙太網協議時候,我門瞭解到

通訊是基於mac的廣播方式實現,計算機在發包時,獲取自身的mac是容易的,如何獲取目標主機的mac,就需要通過arp協議

arp協議功能:廣播的方式傳送資料包,獲取目標主機的mac地址

 

協議工作方式:每臺主機ip都是已知的

例如:主機172.16.10.10/24訪問172.16.10.11/24

a:首先通過ip地址和子網掩碼區分出自己所處的子網

場景 資料包地址
同一子網 目標主機mac,目標主機ip
不同子網 閘道器mac,目標主機ip

 

 

 

b:分析172.16.10.10/24與172.16.10.11/24處於同一網路(如果不是同一網路,那麼下表中目標ip為172.16.10.1,通過arp獲取的是閘道器的mac)

  源mac 目標mac 源ip 目標ip 資料部分
傳送端主機 傳送端mac FF:FF:FF:FF:FF:FF 172.16.10.10/24 172.16.10.11/24 資料

 

 

c:這個包會以廣播的方式在傳送端所處的自網內傳輸,所有主機接收後拆開包,發現目標ip為自己的,就響應,返回自己的mac。

4、傳輸層

傳輸層的由來:網路層的ip幫我們區分子網,乙太網層的mac幫我們找到主機,然後大家使用的都是應用程式,你的電腦上可能同時開啟qq,暴風影音,等多個應用程式,

那麼我們通過ip和mac找到了一臺特定的主機,如何標識這臺主機上的應用程式,答案就是埠,埠即應用程式與網絡卡關聯的編號。

傳輸層功能:建立埠到埠的通訊

補充:埠範圍0-65535,0-1023為系統佔用埠

tcp協議:

可靠傳輸,TCP資料包沒有長度限制,理論上可以無限長,但是為了保證網路的效率,通常TCP資料包的長度不會超過IP資料包的長度,以確保單個TCP資料包不必再分割。

乙太網頭 ip 頭               tcp頭               資料                                                    

 

udp協議:

不可靠傳輸,”報頭”部分一共只有8個位元組,總長度不超過65,535位元組,正好放進一個IP資料包。

乙太網頭 ip頭                      udp頭                            資料                                           

 

tcp報文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揮手

5、應用層

應用層由來:使用者使用的都是應用程式,均工作於應用層,網際網路是開發的,大家都可以開發自己的應用程式,資料多種多樣,必須規定好資料的組織形式 

應用層功能:規定應用程式的資料格式。

例:TCP協議可以為各種各樣的程式傳遞資料,比如Email、WWW、FTP等等。那麼,必須有不同協議規定電子郵件、網頁、FTP資料的格式,這些應用程式協議就構成了”應用層”。

 

6、socket

Socket是應用層與TCP/IP協議族通訊的中間軟體抽象層,它是一組介面。在設計模式中,Socket其實就是一個門面模式,它把複雜的TCP/IP協議族隱藏在Socket介面後面,對使用者來說,一組簡單的介面就是全部,讓Socket去組織資料,以符合指定的協議。

所以,我們無需深入理解tcp/udp協議,socket已經為我們封裝好了,我們只需要遵循socket的規定去程式設計,寫出的程式自然就是遵循tcp/udp標準的。

我們知道兩個程序如果需要進行通訊最基本的一個前提能能夠唯一的標示一個程序,在本地程序通訊中我們可以使用PID來唯一標示一個程序,但PID只在本地唯一,網路中的兩個程序PID衝突機率很大,這時候我們需要另闢它徑了,我們知道IP層的ip地址可以唯一標示主機,而TCP層協議和埠號可以唯一標示主機的一個程序,這樣我們可以利用ip地址+協議+埠號唯一標示網路中的一個程序。

能夠唯一標示網路中的程序後,它們就可以利用socket進行通訊了,什麼是socket呢?我們經常把socket翻譯為套接字,socket是在應用層和傳輸層之間的一個抽象層,它把TCP/IP層複雜的操作抽象為幾個簡單的介面供應用層呼叫已實現程序在網路中通訊。

socket起源於UNIX,在Unix一切皆檔案哲學的思想下,socket是一種"開啟—讀/寫—關閉"模式的實現,伺服器和客戶端各自維護一個"檔案",在建立連線開啟後,可以向自己檔案寫入內容供對方讀取或者讀取對方內容,通訊結束時關閉檔案。

服務端套接字函式
s.bind() 繫結(主機,埠號)到套接字
s.listen() 開始TCP監聽
s.accept() 被動接受TCP客戶的連線,(阻塞式)等待連線的到來

客戶端套接字函式
s.connect() 主動初始化TCP伺服器連線
s.connect_ex() connect()函式的擴充套件版本,出錯時返回出錯碼,而不是丟擲異常

公共用途的套接字函式
s.recv() 接收TCP資料
s.send() 傳送TCP資料(send在待發送資料量大於己端快取區剩餘空間時,資料丟失,不會發完)
s.sendall() 傳送完整的TCP資料(本質就是迴圈呼叫send,sendall在待發送資料量大於己端快取區剩餘空間時,資料不丟失,迴圈呼叫send直到發完)
s.recvfrom() 接收UDP資料
s.sendto() 傳送UDP資料
s.getpeername() 連線到當前套接字的遠端的地址
s.getsockname() 當前套接字的地址
s.getsockopt() 返回指定套接字的引數
s.setsockopt() 設定指定套接字的引數
s.close() 關閉套接字

面向鎖的套接字方法
s.setblocking() 設定套接字的阻塞與非阻塞模式
s.settimeout() 設定阻塞套接字操作的超時時間
s.gettimeout() 得到阻塞套接字操作的超時時間

面向檔案的套接字的函式
s.fileno() 套接字的檔案描述符
s.makefile() 建立一個與該套接字相關的檔案
server.py
import socket
soc = socket.socket()
soc.bind(('192.168.12.64', 50000))  # 指定ip和埠號,其中這兩個元素是一個元組
soc.listen()  # 監聽介面
client, address = soc.accept()  # 接收客戶端的連線請求
data = client.recv(1024)  # 接收資料,都是bytes型別
print(data.decode('utf-8'))  # 列印接收到的資料資訊
client.send('hello'.encode('utf-8'))  # 傳送資料
soc.close()  # 關閉socket,回收資源

# 在伺服器中接收和傳送資料都是由客戶端的socket來完成,伺服器的socket只是用來處理連線

client.py
import socket
client = socket.socket()  # 建立socket物件
client.connect(('192.168.12.64', 50000))  # 連線伺服器,就是在做三次握手
client.send('1234456'.encode('utf-8'))  # 傳送資料
data = client.recv(1024)  # 接收資料
print(data.decode('utf-8'))  # 列印資料
client.close()  # 關閉連線

 

一、C/S架構

學習網路程式設計就是要通過網路來訪問另一臺計算機的資料,這樣必然需要至少兩臺計算機,一臺計算機存放用於分享的資料和用於分享資料的程式,另一臺計算機上執行訪問資料的程式。提供資料的一方稱為伺服器(Server),訪問資料的一方稱為客戶端(Client).

指的是客戶端/伺服器架構。(B/S架構也是C/S架構的一種,只不過客戶端是瀏覽器)

二、網路通訊的基本要素

  1.物理連線介質,包括網線,無線電,光纖等。

  2.通訊協議。

什麼是協議?協議指的是標準,大家要遵循相同的標準才能正常交流通訊。

三、網路通訊協議

OSI七層模型指的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開放式系統互聯通訊參考模型。OSI把整個通訊過程劃分為七層,簡稱OSI七層模型。

 

 1、物理層

物理層由來:上面提到,孤立的計算機之間要想一起玩,就必須接入internet,言外之意就是計算機之間必須完成組網

物理層功能:主要是基於電器特性發送高低電壓(電訊號),高電壓對應數字1,低電壓對應數字0。

2、資料鏈路層

資料鏈路層由來:單純的電訊號0和1沒有任何意義,必須規定電訊號多少位一組,每組什麼意思。

資料鏈路層的功能:定義了電訊號的分組方式。

乙太網協議:

早期的時候各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分組方式,後來形成了統一的標準,即乙太網協議ethernet。

ethernet規定

  • 一組電訊號構成一個數據包,叫做‘幀’
  • 每一資料幀分成:報頭head和資料data兩部分

head包含:(固定18個位元組)

  • 傳送者/源地址,6個位元組
  • 接收者/目標地址,6個位元組
  • 資料型別,6個位元組

data包含:(最短46位元組,最長1500位元組)

  • 資料包的具體內容

head長度+data長度=最短64位元組,最長1518位元組,超過最大限制就分片傳送

mac地址:

head中包含的源和目標地址由來:ethernet規定接入internet的裝置都必須具備網絡卡,傳送端和接收端的地址便是指網絡卡的地址,即mac地址

mac地址:每塊網絡卡出廠時都被燒製上一個世界唯一的mac地址,長度為48位2進位制,通常由12位16進位制數表示(前六位是廠商編號,後六位是流水線號)

廣播:

有了mac地址,同一網路內的兩臺主機就可以通訊了(一臺主機通過arp協議獲取另外一臺主機的mac地址)

ethernet採用最原始的方式,廣播的方式進行通訊,即計算機通訊基本靠吼

3、網路層

網路層由來:有了ethernet、mac地址、廣播的傳送方式,世界上的計算機就可以彼此通訊了,問題是世界範圍的網際網路是由

一個個彼此隔離的小的區域網組成的,那麼如果所有的通訊都採用乙太網的廣播方式,那麼一臺機器傳送的包全世界都會收到,

這就不僅僅是效率低的問題了,這會是一種災難

上圖結論:必須找出一種方法來區分哪些計算機屬於同一廣播域,哪些不是,如果是就採用廣播的方式傳送,如果不是,

就採用路由的方式(向不同廣播域/子網分發資料包),mac地址是無法區分的,它只跟廠商有關

網路層功能:引入一套新的地址用來區分不同的廣播域/子網,這套地址即網路地址

IP協議:

  • 規定網路地址的協議叫ip協議,它定義的地址稱之為ip地址,廣泛採用的v4版本即ipv4,它規定網路地址由32位2進製表示
  • 範圍0.0.0.0-255.255.255.255
  • 一個ip地址通常寫成四段十進位制數,例:172.16.10.1

ip地址分成兩部分

  • 網路部分:標識子網
  • 主機部分:標識主機

注意:單純的ip地址段只是標識了ip地址的種類,從網路部分或主機部分都無法辨識一個ip所處的子網

例:172.16.10.1與172.16.10.2並不能確定二者處於同一子網

子網掩碼

所謂”子網掩碼”,就是表示子網路特徵的一個引數。它在形式上等同於IP地址,也是一個32位二進位制數字,它的網路部分全部為1,主機部分全部為0。比如,IP地址172.16.10.1,如果已知網路部分是前24位,主機部分是後8位,那麼子網路掩碼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寫成十進位制就是255.255.255.0。

 

知道”子網掩碼”,我們就能判斷,任意兩個IP地址是否處在同一個子網路。方法是將兩個IP地址與子網掩碼分別進行AND運算(兩個數位都為1,運算結果為1,否則為0),然後比較結果是否相同,如果是的話,就表明它們在同一個子網路中,否則就不是。

 

比如,已知IP地址172.16.10.1和172.16.10.2的子網掩碼都是255.255.255.0,請問它們是否在同一個子網路?兩者與子網掩碼分別進行AND運算,

172.16.10.1:10101100.00010000.00001010.000000001

255255.255.255.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AND運算得網路地址結果:10101100.00010000.00001010.000000001->172.16.10.0

 

172.16.10.2:10101100.00010000.00001010.000000010

255255.255.255.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AND運算得網路地址結果:10101100.00010000.00001010.000000001->172.16.10.0

結果都是172.16.10.0,因此它們在同一個子網路。

總結一下,IP協議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為每一臺計算機分配IP地址,另一個是確定哪些地址在同一個子網路。

ip資料包

ip資料包也分為head和data部分,無須為ip包定義單獨的欄位,直接放入乙太網包的data部分

 

head:長度為20到60位元組

data:最長為65,515位元組。

而乙太網資料包的”資料”部分,最長只有1500位元組。因此,如果IP資料包超過了1500位元組,它就需要分割成幾個乙太網資料包,分開發送了。

 

乙太網頭                ip 頭                                     ip資料                                

 

 

 ARP協議

arp協議由來:計算機通訊基本靠吼,即廣播的方式,所有上層的包到最後都要封裝上乙太網頭,然後通過乙太網協議傳送,在談及乙太網協議時候,我門瞭解到

通訊是基於mac的廣播方式實現,計算機在發包時,獲取自身的mac是容易的,如何獲取目標主機的mac,就需要通過arp協議

arp協議功能:廣播的方式傳送資料包,獲取目標主機的mac地址

 

協議工作方式:每臺主機ip都是已知的

例如:主機172.16.10.10/24訪問172.16.10.11/24

a:首先通過ip地址和子網掩碼區分出自己所處的子網

場景 資料包地址
同一子網 目標主機mac,目標主機ip
不同子網 閘道器mac,目標主機ip

 

 

 

b:分析172.16.10.10/24與172.16.10.11/24處於同一網路(如果不是同一網路,那麼下表中目標ip為172.16.10.1,通過arp獲取的是閘道器的mac)

  源mac 目標mac 源ip 目標ip 資料部分
傳送端主機 傳送端mac FF:FF:FF:FF:FF:FF 172.16.10.10/24 172.16.10.11/24 資料

 

 

c:這個包會以廣播的方式在傳送端所處的自網內傳輸,所有主機接收後拆開包,發現目標ip為自己的,就響應,返回自己的mac。

4、傳輸層

傳輸層的由來:網路層的ip幫我們區分子網,乙太網層的mac幫我們找到主機,然後大家使用的都是應用程式,你的電腦上可能同時開啟qq,暴風影音,等多個應用程式,

那麼我們通過ip和mac找到了一臺特定的主機,如何標識這臺主機上的應用程式,答案就是埠,埠即應用程式與網絡卡關聯的編號。

傳輸層功能:建立埠到埠的通訊

補充:埠範圍0-65535,0-1023為系統佔用埠

tcp協議:

可靠傳輸,TCP資料包沒有長度限制,理論上可以無限長,但是為了保證網路的效率,通常TCP資料包的長度不會超過IP資料包的長度,以確保單個TCP資料包不必再分割。

乙太網頭 ip 頭               tcp頭               資料                                                    

 

udp協議:

不可靠傳輸,”報頭”部分一共只有8個位元組,總長度不超過65,535位元組,正好放進一個IP資料包。

乙太網頭 ip頭                      udp頭                            資料                                           

 

tcp報文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揮手

5、應用層

應用層由來:使用者使用的都是應用程式,均工作於應用層,網際網路是開發的,大家都可以開發自己的應用程式,資料多種多樣,必須規定好資料的組織形式 

應用層功能:規定應用程式的資料格式。

例:TCP協議可以為各種各樣的程式傳遞資料,比如Email、WWW、FTP等等。那麼,必須有不同協議規定電子郵件、網頁、FTP資料的格式,這些應用程式協議就構成了”應用層”。

 

6、socket

Socket是應用層與TCP/IP協議族通訊的中間軟體抽象層,它是一組介面。在設計模式中,Socket其實就是一個門面模式,它把複雜的TCP/IP協議族隱藏在Socket介面後面,對使用者來說,一組簡單的介面就是全部,讓Socket去組織資料,以符合指定的協議。

所以,我們無需深入理解tcp/udp協議,socket已經為我們封裝好了,我們只需要遵循socket的規定去程式設計,寫出的程式自然就是遵循tcp/udp標準的。

我們知道兩個程序如果需要進行通訊最基本的一個前提能能夠唯一的標示一個程序,在本地程序通訊中我們可以使用PID來唯一標示一個程序,但PID只在本地唯一,網路中的兩個程序PID衝突機率很大,這時候我們需要另闢它徑了,我們知道IP層的ip地址可以唯一標示主機,而TCP層協議和埠號可以唯一標示主機的一個程序,這樣我們可以利用ip地址+協議+埠號唯一標示網路中的一個程序。

能夠唯一標示網路中的程序後,它們就可以利用socket進行通訊了,什麼是socket呢?我們經常把socket翻譯為套接字,socket是在應用層和傳輸層之間的一個抽象層,它把TCP/IP層複雜的操作抽象為幾個簡單的介面供應用層呼叫已實現程序在網路中通訊。

socket起源於UNIX,在Unix一切皆檔案哲學的思想下,socket是一種"開啟—讀/寫—關閉"模式的實現,伺服器和客戶端各自維護一個"檔案",在建立連線開啟後,可以向自己檔案寫入內容供對方讀取或者讀取對方內容,通訊結束時關閉檔案。

服務端套接字函式
s.bind() 繫結(主機,埠號)到套接字
s.listen() 開始TCP監聽
s.accept() 被動接受TCP客戶的連線,(阻塞式)等待連線的到來

客戶端套接字函式
s.connect() 主動初始化TCP伺服器連線
s.connect_ex() connect()函式的擴充套件版本,出錯時返回出錯碼,而不是丟擲異常

公共用途的套接字函式
s.recv() 接收TCP資料
s.send() 傳送TCP資料(send在待發送資料量大於己端快取區剩餘空間時,資料丟失,不會發完)
s.sendall() 傳送完整的TCP資料(本質就是迴圈呼叫send,sendall在待發送資料量大於己端快取區剩餘空間時,資料不丟失,迴圈呼叫send直到發完)
s.recvfrom() 接收UDP資料
s.sendto() 傳送UDP資料
s.getpeername() 連線到當前套接字的遠端的地址
s.getsockname() 當前套接字的地址
s.getsockopt() 返回指定套接字的引數
s.setsockopt() 設定指定套接字的引數
s.close() 關閉套接字

面向鎖的套接字方法
s.setblocking() 設定套接字的阻塞與非阻塞模式
s.settimeout() 設定阻塞套接字操作的超時時間
s.gettimeout() 得到阻塞套接字操作的超時時間

面向檔案的套接字的函式
s.fileno() 套接字的檔案描述符
s.makefile() 建立一個與該套接字相關的檔案
server.py
import socket
soc = socket.socket()
soc.bind(('192.168.12.64', 50000))  # 指定ip和埠號,其中這兩個元素是一個元組
soc.listen()  # 監聽介面
client, address = soc.accept()  # 接收客戶端的連線請求
data = client.recv(1024)  # 接收資料,都是bytes型別
print(data.decode('utf-8'))  # 列印接收到的資料資訊
client.send('hello'.encode('utf-8'))  # 傳送資料
soc.close()  # 關閉socket,回收資源

# 在伺服器中接收和傳送資料都是由客戶端的socket來完成,伺服器的socket只是用來處理連線

client.py
import socket
client = socket.socket()  # 建立socket物件
client.connect(('192.168.12.64', 50000))  # 連線伺服器,就是在做三次握手
client.send('1234456'.encode('utf-8'))  # 傳送資料
data = client.recv(1024)  # 接收資料
print(data.decode('utf-8'))  # 列印資料
client.close()  # 關閉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