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electron 將pc端(vue)頁面打包為桌面端應用

electron 將pc端(vue)頁面打包為桌面端應用

背景

這裡寫圖片描述

最近在學習RxJS,平時邊看文件邊順手就敲一敲那些API,有時候想回顧一些自己寫的東西,就要先把專案跑起來,這也難免有些麻煩。於是乎,就想著把自己寫的這個小專案打包成桌面端,方面每次開啟電腦就能看。經過網上查閱,比較成熟的解決方案很多,比如electron,nw.js等等。最終選定用electron,因為他的星星最多,哈哈。

這個練手Rxjs的小專案是用vue跑的,之前沒玩過vue,順手玩一下。打包桌面端,跟前端框架無關,只是想誇一下vue在構建專案上的體驗真的好,簡單方便,會以yes or no的形式讓你完成一個主流的前端框架(回想以前構建angular應用,還要開啟help,看一大堆api,在這一點使用者體驗上angular真是輸了,不知道最近的ng5變沒變

)。

electron

Electron uses Chromium and Node.js so you can build your app with HTML, CSS, and JavaScript. Open Source Cross Platform Compatible with Mac, Windows, …

簡單來說,electron是基於Chromium 和 Node.js 來構建一個跨平臺應用的。Chromium是一個開源瀏覽器,與chrome區別是不會自動更新,但是一些新特性貌似會在Chromium先上。

electron-quick-start

最開始的時候,沒敢直接在vue中插入這個electron(畢竟連怎麼用都不知道),於是先clone了一個starter來快速學習一下。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electron/electron-quick-start
cd electron-quick-start
cnpm install //這裡我用的是cnpm,npm太慢了 
npm start

專案跑起來之後,不出意外就出現了electron的桌面端頁面,看了下其中的入口檔案main.js

 mainWindow.loadURL(url.format({
    pathname: path.join(__dirname, 'index.html'),
    protocol: 'file:',
    slashes: true
  
}))

這段程式碼就是配置桌面端應用的入口,於是果斷去把vue的專案打包,直接把前端靜態資源扔到這裡,替換之前的檔案。然後繼續執行npm run start,然後白屏習慣性的首次失敗。。),不過問題也很快解決了,因為vue打包專案,預設使用的是絕對路徑,所以到這裡就有點小問題。解決方法:

這裡寫圖片描述

進入config資料夾下的index.js將其中的assetsPublicPath修改為相對路徑 ./。

再次執行npm run start,成功將vue的專案,顯示為桌面應用。
這裡寫圖片描述

此時還是在electron的starter專案當中,這樣顯然太麻煩了,於是下面就將electron引入 vue。

vue 中引入electron

首先在vue專案的package.json中加入electron的依賴,

cnpm install electron --save-dev 
cnpm install electron-packager --save-dev //這個是打成exe檔案的外掛,之後要用,提前下載好

把electron-quick-start專案中的main.js搬到vue的build檔案中,並改個名字electron.js

這裡寫圖片描述

因為檔案的相對位置進行了改變,electron的入口檔案變成了vue build之後的檔案地址,也就是dist資料夾下的 index.html,所以此時的electron.js 裡面的引用地址也要變,即:

mainWindow.loadURL(url.format({
    pathname: path.join(__dirname, '../dist/index.html'),
    protocol: 'file:',
    slashes: true
  }))

在package.json檔案中增加一條指令,用來啟動electron,即:

"scripts": {
    "dev": "node build/dev-server.js",
    "start": "npm run dev",
    "build": "node build/build.js",
    "lint": "eslint --ext .js,.vue src",
    "electron_dev": "npm run build && electron build/electron.js"
  },

electron_dev 就是用來啟動electron的,在此之前我們一定要確保專案當中已經有構建好的靜態資原始檔,因此 在執行 electron build/electron.js 之前,首先執行 npm run build。

經過這樣的處理,在命令列中,執行 npm run electron_dev之後,就會將之前在electron-quick-start中顯示的桌面應用,再次顯示出來。

到這一步,一直非常順利,然而就在一切都理所應當的時候,打包exe檔案出現了問題。

打包exe檔案

以上這些東西自己連調帶試的搞了1小時左右吧,沒看時間,反正我覺得挺快。然而,之後打包這個exe就花了1個小時還多!心好累。。。

首先,為之前下載好的electron-packager,增加一條啟動命令。

 "scripts": {
    "dev": "node build/dev-server.js",
    "start": "npm run dev",
    "build": "node build/build.js",
    "lint": "eslint --ext .js,.vue src",
    "electron_dev": "npm run build && electron build/electron.js",
    "electron_build": "electron-packager ./dist/ --platform=win32 --arch=x64 --icon=./src/assets/favicon.ico --overwrite"
  },

關於electron-packager的配置,簡單介紹一下。
electron-packager <sourcedir> <appname> –platform=<platform> –arch=<arch> [optional flags…]

  • sourcedir 資源路徑,在本例中既是./dist/
  • appname 打包出的exe名稱
  • platform 平臺名稱(windows是win32)
  • arch 版本,本例為x64

    後邊的配置項都是選填,可以設定二進位制打包等,預設是沒有這些的,這裡只選填了exe的圖示。

npm run electron_build

這裡寫圖片描述

執行打包exe的命令,還是一如既往的順利,專案中成功出現打包好的資料夾,但是去資料夾中啟動exe時,狀況發生了。

這裡寫圖片描述

報錯說找不到一個合法的app,什麼鬼。。。
谷歌上搜了半天,有說版本不對,重新下載node模組的,有說路徑不對的。其中我看到報錯指向了asar,可我明明沒有設定二進位制打包啊,於是跟這個asar鬥爭了很久。

最後發現跟這個asar屁關係沒有!

在看到有相關問題出現的談論下,看到解決方案是沒有把package.json放入資料夾,開始還搞不明白為什麼還要一個package.json ,後來翻回頭來才發現自己太想當然了,以為dist/下是去拿index.html,其實人家是要去拿package,然後再去找入口的js,最後才去找index.html.

於是先手動在dist資料夾下增加electron.js和package.json。
這裡寫圖片描述

package的main指向從build資料夾中複製來的electron.js(記得把electron.js中index.html的路徑做修改)

 mainWindow.loadURL(url.format({
    pathname: path.join(__dirname, 'index.html'),
    protocol: 'file:',
    slashes: true
  }))

再次執行npm run electron_build得到打包好的資料夾,找到其中的*.exe,雙擊執行,終於又出現了熟悉的畫面。

這裡寫圖片描述

總結

至此,vue打包桌面端就這樣完成了。在此過程中,發現自己做東西還是有些武斷,太想當然了,導致在一些彎路里繞了很久。以後還是要多看文件,穩紮穩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