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戲(細)說Executor框架執行緒池任務執行全過程(下)

戲(細)說Executor框架執行緒池任務執行全過程(下)

上一篇文章中通過引入的一個例子介紹了在Executor框架下,提交一個任務的過程,這個過程就像我們老大的老大要找個老大來執行一個任務那樣簡單。並通過剖析ExecutorService的一種經典實現ThreadPoolExecutor來分析接收任務的主要邏輯,發現ThreadPoolExecutor的工作思路和我們帶專案的老大的工作思路完全一致。在本文中我們將繼續後面的步驟,著重描述下任務執行的過程和任務執行結果獲取的過程。會很容易發現,這個過程我們更加熟悉,因為正是每天我們工作的過程。除了ThreadPoolExecutor的內部類Worker外,對執行內容和執行結果封裝的FutureTask的表現是這部分著重需要了解的。

為了連貫期間,內容的編號延續上篇。

2. 任務執行

其實應該說是任務被執行,任務是賓語。動賓結構:execute the task,執行任務,無論寫成英文還是中文似乎都是這樣。那麼主語是是who呢?明顯不是呼叫submit的那位(執行緒),那是哪位呢?上篇介紹ThreadPoolExecutor主要屬性時提到其中有一個HashSet<Worker> workers的集合,我們有說明這裡儲存的就是執行緒池的工作佇列的集合,佇列的物件是Worker型別的工作執行緒,是ThreadPoolExecutor的一個內部類,實現了Runnable介面:

private final class Worker implements Runnable

8)  看作業執行緒幹什麼當然是看它的run方法在幹什麼。如我們所料,作業執行緒就是在一直呼叫getTask方法獲取任務,然後呼叫 runTask(task)方法執行任務。看到沒有,是在while迴圈裡面,就是不幹完不罷休的意思!在加班幹活的苦逼的朋友們,有沒有遇見戰友的親切感覺?

public void run() {<br />
            try {<br />
                Runnable task = firstTask;<br />
                //迴圈從執行緒池的任務佇列獲取任務<br />
                while (task != null || (task = getTask()) != null) {<br />
                //執行任務<br />
                    runTask(task);<br />
                    task = null;<br />
                }<br />
            } finally {<br />
                workerDone(this);<br />
            }<br />
        }

然後簡單看下getTask和runTask(task)方法的內容。

9) getTask方法是ThreadPoolExecutor提供給其內部類Worker的的方法。作用就是一個,從任務佇列中取任務,源源不斷地輸出任務。有沒有想到老大手裡拿的總是滿滿當當的project,也是源源不斷的。

Runnable getTask() {<br />
        for (;;) {<br />
                  //從任務佇列的頭部取任務<br />
                  r = workQueue.take();<br />
                    return r;<br />
 }<br />
    }

10) runTask(Runnable task)是工作執行緒Worker真正處理拿到的每個具體任務。看到這裡才可用確認我們的猜想,之前提到的“執行任務”這個動賓結構前面的主語正是這些Worker呀。嘮叨了半天(看主要方法都看到了整整第10個了),前面都是派活,這裡才是幹活。和我們的工作何其相似!老大(LD),老大的老大(LD^2),老大的老大(LD^n) 非常辛苦,花了很多時間、精力在會議室、在project上想著怎麼生成和安排任務,然而真的輪到咱哥們幹活,可能花了不少時間,但看看流程就是這麼簡單。三個大字:“Just do it”。

private void runTask(Runnable task) {<br />
                   //呼叫任務的run方法,即在Worker執行緒中執行Task內定義內容。<br />
                    task.run();<br />
        }

需要注意的地方出現了,呼叫的其實是task的run方法。看下FutureTask的run方法做了什麼事情。

這裡插入一個FutureTask的類圖。可以看到FutureTask實現了RunnableFuture介面,所以FutureTask即有Runnable介面的run方法來定義任務內容,也有Future介面中定義的get、cancel等方法來控制任務執行和獲取執行結果。Runnable介面自不用說,Future介面的偉大設計,就是使得實現該介面的物件可以阻塞執行緒直到任務執行完畢,也可以取消任務執行,檢測任務是執行完畢還是被取消了。想想在之前我們使用Thread.join()或者Thread.join(long millis)等待任務結束是多麼苦澀啊。

FutureTask內部定義了一個Sync的內部類,繼承自AQS,來維護任務狀態。關於AQS的設計思路,可以參照參考Doug Lea大師的原著The java.util.concurrent Synchronizer Framework

2-FutureTask

11) 和其他的同步工具類一樣,FutureTask的主要工作內容也是委託給其定義的內部類Sync來完成。

public void run() {<br />
        //呼叫Sync的對應方法<br />
        sync.innerRun();<br />
    }

12)   FutureTask.Sync.innerRun(),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任務執行的狀態,只有當執行完後才能夠獲得任務執行結果。在該方法中,首先設定執行狀態為RUNNING只有判斷任務的狀態是執行狀態,才呼叫任務內封裝的回撥,並且在執行完成後設定回撥的返回值到FutureTask的result變數上。在FutureTask中,innerRun等每個“寫”方法都會首先修改狀態位,在後續會看到innerGet等“讀”方法會先判斷狀態,然後才能決定後續的操作是否可以繼續。下圖是FutureTask.Sync中幾個重要狀態的流轉情況,和其他的同步工具類一樣,狀態位使用的也是父類AQS的state屬性。

4-Stm_futuretask_sync_state

void innerRun() {<br />
            //通過對AQS的狀態位state的判斷來判斷任務的狀態是執行狀態,則呼叫任務內封裝的回撥,並且設定回撥的返回值<br />
                if (getState() == RUNNING)<br />
                    innerSet(callable.call());<br />
        }</p>
<p>    void innerSet(V v) {<br />
	    for (;;) {<br />
		int s = getState();<br />
	        //設定執行狀態為完成,並且把回撥額執行結果設定給result變數<br />
		if (compareAndSetState(s, RAN)) {<br />
                    result = v;<br />
                    releaseShared(0);<br />
                    done();<br />
		    return;<br />
                }<br />
            }

至此工作執行緒執行Task就結束了。提交的任務是由Worker工作執行緒執行,正是在該執行緒上呼叫Task中定義的任務內容,即封裝的Callable回撥,並設定執行結果。下面就是最重要的部分:呼叫者如何獲取執行的結果。讓你加班那麼久,總得把成果交出來吧。老大在等,因為老大的老大在等!

3. 獲取執行結果

前面說過,對於老大的老大這樣的使用者來說,獲取執行結果這個過程總是最容易的事情,只需呼叫FutureTask的get()方法即可。該方法是在Future介面中就定義的。get方法的作用就是等待執行結果。(Waits if necessary for the computation to complete, and then retrieves its result.)Future這個介面命名得真好,雖然是在未來,但是定義有一個get()方法,總是“可以掌控的未來,總是有收穫的未來!”實現該介面的FutureTask也應該是這個意思,在未來要完成的任務,但是一樣要有結果哦。

13)  FutureTask的get方法同樣委託給Sync來執行。和該方法類似,還有一個V get(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可以配置超時時間。

public V ge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ExecutionException {<br />
        return sync.innerGet();<br />
    }

14)  在Sync的 innerGet方法中,呼叫AQS父類定義的獲取共享鎖的方法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來等待執行完成。如果執行完成了則可以繼續執行後面的程式碼,返回result結果,否則如果還未完成,則阻塞執行緒等待執行完成。再大的老大要想獲得結果也得等老子幹完了才行!可以看到呼叫FutureTask的get方法,進而呼叫到該方法的一定是想要執行結果的執行緒,一般應該就是提交Task的執行緒,而這個任務的執行是在Worker的工作執行緒上,通過AQS來保證執行完畢才能獲取執行結果。該方法中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是AQS父類中定義的獲取共享鎖的方法,但是到底滿足什麼條件可以成功獲取共享鎖,這是Sync的tryAcquireShared方法內定義的。具體說來,innerIsDone用來判斷是否執行完畢,如果執行完畢則向下執行,返回result即可;如果判斷未完成,則呼叫AQS的do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來掛起當前執行緒,一直到滿足條件。這種思路在其他的幾種同步工具類SemaphoreCountDownLatchReentrantLockReentrantReadWriteLock也廣泛使用。藉助AQS框架,在獲取鎖時,先判斷當前狀態是否允許獲取鎖,若是允許則獲取鎖,否則獲取不成功。獲取不成功則會阻塞,進入阻塞佇列。而釋放鎖時,一般會修改狀態位,喚醒佇列中的阻塞執行緒。每個同步工具類的自定義同步器都繼承自AQS父類,是否可以獲取鎖根據同步類自身的功能要求覆蓋AQS對應的try字首方法,這些方法在AQS父類中都是隻有定義沒有內容。可以參照《原始碼剖析AQS在幾個同步工具類中的使用》來詳細瞭解。

突然想到想想那些被稱為老大的,是不是整個career流程就是隻幹兩件事情:submit a task, then wait and get the result。不對,還有一件事情,不是等待,而是催。“完了沒,完了沒?schedule很緊的,抓點緊啊,要不要適當加點班啊……”

V innerGe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ExecutionException {<br />
           //獲得鎖,表示執行完畢,才能獲得後執行結果,否則阻塞等待執行完成再獲取執行結果<br />
            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0);<br />
            return result;<br />
        }</p>
<p>        protected int tryAcquireShared(int ignore) {<br />
            return innerIsDone()? 1 : -1;<br />
        }

至此,獲得執行結果,圓滿完成任務!

老大的老大,拍著咱們老大的肩膀(或者深情的撫摸著咱們老大唏噓胡茬的臉龐)說:“親,你這活幹的漂亮!”而隔壁桌座位的幾個兄弟,剛熬了幾個晚上加班交付完這波task後,發現任務佇列裡又有新任務了,俺們老大又從他的另外一個老大手裡接來的任務了。每個人都按照這樣的角色進行著,依照這樣的角色安排和諧愉快地進行著。。。

角色名

任務使用者

任務管理者

任務執行者

角色屬性 任務的甲方 任務的乙方 乙方的工具
角色說明 選擇合適的任務執行服務,如可以根據需要選擇ThreadPoolExecutor還是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並定製ExecutorService的配置。
定義好任務的工作內容和結果型別,提交任務,等待任務的執行結果
接收提交的任務;
維護執行服務內部管理;
配置工作執行緒執行任務
每個工作執行緒一直從任務執行服務獲取待執行的任務,保證任務完成後返回執行結果。
Executor中對應 建立獲取ExecutorService、並提交Task的外部介面 ExecutorService的各種實現。如經典的ThreadPoolExecutor,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 執行服務內定義的配套的Worker執行緒。如ThreadPoolExecutor.Worker
主要介面方法 submit(Callable task) execute(Runnable command) runTask(Runnable task)
現實角色對映 手裡有活的大老大 領人幹活的老大 真正幹活的碼農
主要工作虛擬碼 taskService = createService()
future=taskService.submitTask()
future.get()
executeTask()
{ addTask()
createThread()
}
while(ture) {
getTask()
runTask()
}

四、 總結

從時序圖上看主要的幾個角色是這樣配合完成任務提交、任務執行、獲取執行結果這幾個步驟的。

3-Sequence-diagram-submit-task2

  1. 外面需要提交任務的角色(如例子中老大的老大),首先建立一個任務執行服務ExecutorService,一般使用工具類Executors的若干個工廠方法 建立不同特徵的執行緒池ThreadPoolExecutor,例子中是使用newFixedThreadPool方法建立有n個固定工作執行緒的執行緒池。
  2. 執行緒池是專門負責從外面接活的老大。把任務封裝成一個FutureTask物件,並根據輸入定義好要獲得結果的型別,就可以submit任務了。
  3. 執行緒池就像我們團隊裡管人管專案的老大,各個都有一套嫻熟、有效的辦法來對付輸入的任務和手下幹活的兄弟一樣,內部有一套比較完整、細緻的任務管理辦法,工作執行緒管理辦法,以便應付輸入的任務。這些邏輯全部在其execute方法中體現。
  4. 執行緒池接收輸入的task,根據需要建立工作執行緒,啟動工作執行緒來執行task。
  5. 工作執行緒在其run方法中一直迴圈,從執行緒池領取可以執行的task,呼叫task的run方法執行task內定義的任務。
  6. FutureTask的run方法中呼叫其內部類Sync的innerRun方法來執行封裝的具體任務,並把任務的執行結果返回給FutureTask的result變數。
  7. 當提及任務的角色呼叫FutureTask的get方法獲取執行結果時,Sync的innerGet方法被呼叫。根據任務的執行狀態判斷,任務執行完畢則返回執行結果;未執行完畢則等待。

還記得我們費了半天勁試圖找出任務執行時那個動賓結構的主語嗎?從示例上看更像是執行緒池在向外提供任務執行的服務。就像我們的老大在代表我們接收任務、執行任務、提交執行結果。明顯我們這些真正的Worker成了延伸,有點搞不懂到底我們是主語,還是主語延伸的工具,就像定義ThreadPoolExecutor的內部類Worker一樣。我們只是工具,不是主語,是狀語: execute the task by workers。突然想到毛主席當年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說的應該是這些Worker的勞苦大眾吧,怎麼都今朝這麼久了,俺們這些Woker們還是風流不起來呢?風騷的作者居然在上面嚴肅的時序圖上加了個風騷的小星星,向同行的Worker們致敬!